羅馬帝國興衰史 圖拉真遠徵帕提亞 高盧戰記 帝國疆域擴張

2021-01-09 桌面戰爭兵棋

(這裡拿的是本系列遊戲的盒裝擴展版封面圖,因為BGG上盒裝版封面圖太小了,不得已)

說到古羅馬題材的戰棋,個位玩家可能會想到GBoH系列的SPQR,卡驅的羅馬對迦太基亦或是哥倫比亞的暗刻凱撒,而大部分羅馬題材的作品有一個共同點便是主要都是共和國時期的題材,當然這也和羅馬共和國時期無數的對外戰爭和衝突更容易取材和精彩戰例有關。

然而個人則對古羅馬的另一個時期充滿了興趣,那邊是羅馬帝國時期(更具體是說帝國建立到五賢帝時期),相比共和國時期而言,帝國時期的作品數量就直轉之下,少之又少(也可能是我了解不多,不是很知道),當然這也和帝國最強盛時羅馬在歐洲確立了絕對統治地位有關。於是抱著尋找一款羅馬帝國時期的作品的想法尋找許久後,終於在龍貓的幫助下我知道了本作,Trajan:Ancient Wars Series(圖拉真:古代戰爭系列)。

老樣子開始介紹下本系列。Trajan:Ancient Wars Series 始於1991年,當時隨S&T雜誌(此時S&T已屬於DG)第145期發行,設計師為Joseph Miranda(當時米蘭達還是為高產的優秀設計師,而不是現在有時調侃的雜誌雙雄)而第一作的名字即是【Trajan】。

本作以公元114年至117年,羅馬皇帝圖拉真遠徵東方帝國帕提亞為背景,歷史上圖拉真皇帝的勝利使得羅馬帝國的版圖擴張到了極限。本作推出後收到了眾多古戰和羅馬題材愛好者的好評,而DG也選擇再接再厲,將【Trajan】擴展為一個系列,於是【Trajan:Ancient Wars Series】變拉開了帷幕。系列的第二作是距第一作【Trajan】發行的3年後,隨S&T雜誌第157期發行的【Roman Civil War】。

在本作中,米蘭達選擇將時間向前調整,來到了決定羅馬前程命運的時期,以凱撒和龐貝(元老院)之間爆發的最著名的羅馬內戰為背景,延續系列。系列的第三作是同年(1993年)隨S&T雜誌第165期推出的【Caesar in Gallia】。

在本作中,米蘭達選擇將時光繼續向前調,回到了羅馬共和國晚期的大人氣題材—凱撒的高盧戰記,以此為背景持續吸引玩家對系列的興趣。而在三期過後,本系列一度陷入了沉寂,一直到3年後的1995年,S&T雜誌第175期隨刊發行了【Germania】,以此宣告了系列的第四部作品誕生。

米蘭達在第四部作品中讓背景重回羅馬帝國時期,在日耳曼尼亞中選擇了帝國早期羅馬和日耳曼人的衝突為本作題材,包含了日耳曼人的大遷徙和對被徵服省份羅馬帝國的叛亂等。至此,本系列就再也沒推出過新的作品,而就在玩家們紛紛認為本系列已經完結之時,在9年後的2004年,不知是否因為覺得系列如此完結過於可惜,一家「小作坊」—Excalibre Games從DG處獲得了授權,推出了【Trajan:Ancient Wars Series Expansion Kit】(圖拉真:古代戰爭系列擴展包)。

在本擴展包中,Excalibre Games將歷代作品的規則進行了整合併修正完善,最終制訂出了Trajan:Ancient Wars Series的系統規則,以此一本規則即可通用於系列中的任何一部作品。同時Excalibre Games又將系列的四部作品的特殊規則和劇本歸納整理,製作了各個作品的專屬規則和劇本書。通過系統規則+專屬規則的模式,將系列規則和內容統一完善。同時Excalibre Games也非常為粉絲著想的,將系列粉絲多年的願望給實現了 — 這便是拼地圖。在本擴展包中,玩家可以將系列內的全部四作:圖拉真、羅馬內戰、凱撒在高盧和日耳曼尼亞的地圖拼接起來變成大地圖,通過使用擴展包追加的算子和新增的劇本,可以體驗大戰役羅馬帝國,以此一了粉絲的最終心願。而到此,於1991年推出第一作的圖拉真:古代戰爭系列就此落下帷幕,圓滿的完結了。最後要說的是在同年,由DG自己推出了將系列4作內容和擴展包進行整合,刪除雜誌並盒裝化的Trajan:Ancient Wars Series豪華版。簡單地說,這個豪華版=S&T雜誌四期+擴展包(然後刪除S&T雜誌)+盒裝化。以上,便是本系列的全部信息。

然後我們來正式開箱,這次收貨首先要前排感謝龍貓,沒龍貓的幫助這次還真收不到。個人收的是賣家打包的 四本S&T雜誌+擴展包。受到貨後,首先看到的是沉甸甸的擴展包盒子:

打開盒子後發現了全部四本S&T雜誌:

首先是第一作,一切的開始:Trajan全覽:

地圖細節,敘利亞行省

帕提亞帝國:

沒錯,本系列有大小地圖模式,當雙方部隊在大地圖上遭遇後,轉移到該戰鬥地圖上進行作戰(僅在高級規則下使用本內容)。

如果進行的是基礎規則遊戲,那麼雙方不需要在小地圖上交戰,直接把參戰算子放戰鬥區內結算即可:

一版算子:

來看一下算子信息:

訓練度含義:I — 禁衛軍V — 老兵R — 徵召兵M — 烏合之眾B — 野蠻人可以看到圖拉真皇帝率領著一支訓練有素的羅馬軍隊。

負責羅馬大小城市防禦的徵召兵。

相比羅馬軍隊而言,帕提亞的部隊在訓練度上就是各種烏合之眾了,然而單個帕提亞部隊的人數更多,戰鬥力頁更高。

然後是第二作,羅馬內戰:

亞平寧半島,隨著凱撒率軍跨過盧比孔河而全面爆發:

此時還不是大城市的拜佔庭城:

非洲的明珠:亞歷山大

地圖外區域:

來看一下算子信息:

訓練度含義:I — 禁衛軍V — 老兵R — 徵召兵M — 烏合之眾B — 野蠻人可以看到真不愧是羅馬內戰,雙方部隊在訓練度和戰鬥力上真心五五開,相對而言凱撒方在將領上略佔優勢。元老院派的將領最高只有2的指揮等級,而凱撒方則有指揮等級3的凱撒和指揮等級4的奧克塔維安(也就是屋大維啦)

從本作開始,遊戲為雙方將領提供了部隊編成區,玩家再也不用將部隊堆疊在指揮官算子下方,而只需要放置在相應指揮官的編成區內,並在主地圖上放置將領算子即可:

接著是第三座,凱撒在高盧:

伊斯帕尼亞(即伊比利亞半島)地區:

高盧地區:

萊茵河:

不列顛尼亞:

來看一下算子信息:

訓練度含義:I — 禁衛軍V — 老兵R — 徵召兵M — 烏合之眾B — 野蠻人本作是凱撒率領少數精銳的羅馬軍團與大量低訓練度的高盧部落之間的戰爭:

同樣本作提供編成區:

系列第四作,日耳曼尼亞:

可以看到在本作的地圖上,萊茵河上已經都是羅馬人的營寨和城市了:

日耳曼尼亞地區:

薩爾馬提亞(維斯杜拉河與伏爾加河之間一地區的舊稱)地區:

來看一下算子信息:

訓練度含義:I — 禁衛軍V — 老兵R — 徵召兵M — 烏合之眾B — 野蠻人已經是訓練有素的羅馬軍隊對抗數量龐大的野蠻人,然而在本作中羅馬指揮官的水平普遍底下:

最後就是擴展包了,擴展包是盒裝,同理玩家可以把S&T的內容收納進去:

擴展包免費提供了一份凱撒在高盧和羅馬內戰(附帶算子),擴展算子,系列規則和劇本整理,通用的玩家輔助卡:

附送的凱撒在高盧和羅馬內戰:

歸納整理後的劇本書:共包含11個擴展劇本,同時收錄的各其S&T的獨立劇本:

擴展算子:

重新製作的玩家輔助卡,通用於全系列:

最後來一張拼地圖:

本系列地圖採用的是託勒密投影法:

最後貼一段《戰棋》雜誌對本系列的評價:

以上,開箱完畢,感謝觀看。

本文經兵棋大佬「天神降下作戰」授權發布,嚴禁非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帕提亞戰爭2
    羅馬帝國之帕提亞戰爭2 55年,帕提亞帝國的瓦爾達內斯二世(55–58)動亂反抗他的父親沃洛吉斯一世(51–78),沃洛吉斯一世從羅馬的東方屬國亞美尼亞撤回軍隊,亞美尼亞發生政變,最後由帕提亞的王子提裡達特斯進入亞美尼亞,並成為新的國王
  • 羅馬皇帝眾多,圖拉真丨為何能「突出重圍」被授予「最佳元首」?
    前言圖拉真是涅爾瓦之後的羅馬帝國皇帝,也是貴族元老院眼中的"最佳元首"。作為羅馬帝國"五賢帝"中的第二位羅馬皇帝,圖拉真給羅馬帝國帶來的並非和平,而是無限制的對外擴張。對比歷代羅馬帝國的地圖,在圖拉真時期,羅馬帝國的疆域擴張到了最大。但是,在擊敗東方的帕提亞帝國之時,圖拉真的生命卻也走到了盡頭。
  • 《亞爾斯蘭戰記》的歷史原型:中亞霸主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
    ▲卡萊戰役中的帕提亞騎射手公元前238年,中亞的遊牧部落帕尼人在阿爾沙克一世的帶領下,消滅了統治帕提亞的原塞琉古王朝總督安德拉戈拉斯,定居在帕提亞地區,帕提亞帝國(亦稱阿爾薩息王朝或安息帝國)就此建立。塞琉古王朝滅亡後,帕提亞同地中海世界(羅馬共和國及隨後的羅馬帝國)發生衝突,這場戰爭被認為是「羅馬波斯戰爭」的前半段。
  • 圖拉真的東方遠徵:羅馬擴張的東極
    圖拉真的東方遠徵,是113年到117年,羅馬帝國對亞美尼亞與帕提亞發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這場戰役是羅馬人首次飲馬波斯灣的戰役,給予帕提亞王國巨大的創傷。在圖拉真去世後,羅馬人又多次成功入侵兩河流域,哪怕對手已經換成了薩珊波斯,這些羅馬後世的成功,都得感謝圖拉真遠徵首創的經驗。
  • 羅馬帝國,漂亮國學習模仿3百年的對象,它的衰亡與現今何其相似
    帝國初期,羅馬帝國核心——尚武進取的羅馬人 羅馬帝國建立前夕,羅馬處於共和時代的巔峰時期,在凱撒的帶領之下,高盧為羅馬所徵服,日耳曼人不敢南下與之相抗衡,地中海也被羅馬所控制,但羅馬的疆域遠未達到極致,強大的第9軍團還未登陸不列顛群島。
  • 帕提亞帝國&(前247-224年),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為四大強國
    全盛時期的安息帝國疆域西達小亞細亞東南的幼發拉底河,東抵阿姆河。安息帝國位於羅馬帝國與漢朝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成為了商貿中心,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並列為當時亞歐四大強國之一。安息帝國是一個由不同文化組成的國家,它在很大程度上吸納了包括波斯文化、希臘文化及其他地區文化的藝術、建築、宗教信仰及皇室標記。
  • 羅馬帝國不是一天建立的,來看看羅馬帝國吧
    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侵略和擴張本性就暴露無疑。羅馬的成長史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侵略、擴張史。經過從早期城邦制的古羅馬王國起到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歷代先人的不斷對外擴張。到公元前4世紀末時,羅馬已經成為一個勢力相當強大的國家。它徵服了亞平寧半島中部和少部分南部地區。周圍的許多部落都受它的統治。羅馬人還控制了亞平寧半島部分周邊海島。此時的羅馬人感到很大的榮耀。但是,不久威脅就從北方而來。
  • 淺談奧古斯都統治羅馬帝國時期採取的「守成」戰略
    相比共和國時期的大舉擴張,羅馬帝國的擴張進程明顯減緩,同時有著封閉的傾向;這主要是由於以奧古斯都為代表的帝國統治者,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採取了防禦性的戰略,也可稱之為"守成"戰略重點維護帝國境內的安定。
  • 帕提亞帝國
    由於沒有一位繼承者有能力把這個龐大帝國的統一維持下去,所以最終導致了帝國的分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歐洲、亞洲和非洲分別建立了安提柯王朝(統治馬其頓和部分希臘城邦)、託勒密王朝(統治埃及、賽普勒斯和巴勒斯坦)和塞琉古王朝(前波斯帝國在亞洲的大部分領土)。公元前311年塞琉古奪取了在伊朗地區的統治權,並建立了塞琉古王國。
  • 羅馬帝國的偉大不在於擴張疆域,在於內政修明、物阜民康
    羅馬帝國的偉大不在於擴張疆域,迅速贏得徵戰的勝利。羅馬強權靠著幾世代的經營,憑藉智慧和經驗才建立起穩固的基業。在圖拉真和安東尼時代,帝國所屬各行省,經由法律獲得統一,借著藝術增添光彩,己經完全降服再無異心。委派的地方官員雖偶爾會作威作福,但是一般而言,施政還算明智、簡便且利民。
  • 乾貨‖ 羅馬帝國滅亡的6大原因
    羅馬帝國是了解人類文明史的最佳模型,而在所有對於羅馬的書寫中,《羅馬帝國衰亡史》又是其中無法逾越的至高經典。在《羅馬帝國衰亡史》這套書中——政治家看到了權力的邏輯,軍事家看到了戰爭的本質,企業家看到了制度的更迭,哲學家看到了思想的演變,文化學者看到了文明的興衰……可以說,這套書一次性為你打包人類歷史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最高智慧!
  • 東羅馬帝國史(一):風起雲湧
    curid=19625326      但隨著權力的擴張,羅馬的執政官們將先前屬於長老院、羅馬公民的權力掠去,收歸己有。羅馬共和國這一概念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一個帝國正從歷史中冉冉升起。統治者的絕對權力使羅馬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帝國。他們同時統治著迦太基人、埃及人、高盧人與希臘人。亞歷山大港如同帝國的心臟,將新鮮的糧食、稀有的礦物與異國的文化運向羅馬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 漢朝時四大帝國哪個更強大,客觀評價,全方位的分析才能看出差距
    波斯帝國漢朝時的四大帝國公元前247年,塞琉古帝國帕提亞總督安德拉戈拉斯叛變,建立了帕提亞王國(安息帝國),帕提亞王國在建立後就不斷擴張,全盛時期的安息帝國疆域達到了前44年,西漢王朝已經結束了昭宣之治,遙遠的歐洲,凱撒遇刺,羅馬共和國在其義子屋大維的帶領下,在前27年轉變為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在圖拉真時期(98——117年)出現了高度繁榮與強盛,成為了一個擁有面積500萬平方公裡,人口5000多萬的大帝國。羅馬帝國在中央實行君主制度,但君主仍受元老院節制;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度,行省的長官擁有極大的自治權利。
  • 你不知道的那些羅馬帝國皇帝們,千奇百怪主導興衰
    近衛軍又擁立了羅馬帝國第四位皇帝——克勞迪烏斯,這是個治國小能手,經過一系列政治改革、行省改革、對外擴張和國內基礎設施建設之後,把整個羅馬帝國整理的僅僅有條。正是安敦尼收的這位養子——圖拉真,成為了整個羅馬帝國歷史上最為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不僅在帝國疆域內大力興建公共設施,還把帝國疆域擴展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程度。通過看前面羅馬帝國建立之初時的那張地圖,我們能看出帝國雖大,但基本都是圍繞地中海沿岸的一圈,大陸腹地除高盧外並未涉及。
  • 誰是羅馬帝國滅亡的罪魁禍首?
    羅馬帝國是了解人類文明史的最佳模型,而在所有對於羅馬的書寫中,《羅馬帝國衰亡史》又是其中無法逾越的至高經典。在《羅馬帝國衰亡史》這套書中:政治家看到了權力的邏輯,軍事家看到了戰爭的本質,企業家看到了制度的更迭,哲學家看到了思想的演變,文化學者看到了文明的興衰……可以說,這套書一次性為你打包人類歷史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最高智慧!
  • 十大帝國之「死於蠻族」的羅馬帝國
    所以美國媒體評的歷史上十大帝國,羅馬帝國排第一併不意外,但也只能代表他們的觀點而已。羅馬起初只是義大利半島的一個拉丁人城邦國家,後來不斷擴張。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了暴君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建立了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的羅馬共和國,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 高盧戰記:凱撒崛起的基石,羅馬帝國的前兆!
    在古羅馬從共和體制邁向帝國體制前後,先後湧現出「前三巨頭」和「後三巨頭」。這其中凱撒既是「前三巨頭」的最終贏家,同時亦與「後三巨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而被譽為古羅馬歷史上最為關鍵的樞紐性人物。
  • 古羅馬最後一個帝國議事廣場圖拉真廣場
    羅馬圖拉真廣場建於公元107年,是為了紀念圖拉真大帝遠徵達基亞獲勝。兩所巨大的圖書館、兩座宏偉的大會堂以及至今還聳立在廢墟上的圖拉真勝利紀念柱和一排排雕像構成了當時全城最壯觀的地區。圖拉真廣場位於威尼斯廣場旁邊,也是現在羅馬市中心的古蹟之一。
  • 羅馬帝國的皇帝——安敦尼王朝
    全名:馬爾庫斯·烏爾皮烏斯·涅爾瓦·圖拉真努斯 生卒年:公元53年~公元117年 父:馬庫斯(生父)/涅爾瓦(養父) 母:瑪爾西婭 在位時間:公元98年~公元117年 主要事跡:徵服達契亞、帕提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