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莊「美顏」變「芳莊」 讓百姓獲得感落地

2020-12-20 人民網北京頻道

請進藝術家

清理群租房 居民家門口樂享民間藝術

方莊民間藝術館。原梓峰攝

剪紙、布藝畫、捏泥塑、扎風箏……這些含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作品,如今對於方莊地區的居民來說,出門走上十多分鐘,就能欣賞到、觸摸到,還能跟著大師學習到。

朱漆紅門青石磚,石磚上雕刻著剪紙藝術、風箏圖樣,古樸的建造風格又不失現代感,逃生指示標識、衛生間、安全設施等一應俱全……這裡就是芳群園四區1號樓負二層的「方莊民間藝術館」。 

方莊民間藝術館。原梓峰攝

記者來到藝術館,沿甬道向前走,兩旁展列著老北京民俗藝術品佳作,牆面有剪影、皮影等民俗藝術的淺浮雕,左右兩旁20個房間內設有剪紙室、絹花室、風箏室、布藝室、編織室、泥塑室等10個工作室,剪紙大師張樹賢、手工絹花大師徐汶靜、傳統風箏大師羅煥文、內畫鼻煙壺傳承人謝珊珊……這個小小的藝術館裡,竟藏著六七位在北京市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民間工藝大師和非遺傳承人的工作室。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裡曾是住了上百人的地下群租房,「之前,那叫一個鬧騰。晚上,小區裡來來往往全是人,喝啤酒、聊大天的烏煙瘴氣。周末,小花園裡曬被褥、晾衣物的,很不雅觀。光垃圾,一個月都能多拉好幾噸。」小區居民向記者訴苦。

2014年,方莊啟動區域環境綜合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對區域群租房、街面環境等進行綜合整治。方莊地區辦事處聯合城管執法隊,對此處地下空間正式清理騰空,並結合民意建設民間藝術館,「地下城」華麗變身為居民文化活動陣地。

方莊地區辦事處主任趙長河負責民間藝術館的建設工作,他告訴記者,方莊民間藝術館的作用豐富,不僅為民間文化傳承、交流、展示、培訓等搭建了平臺,還兼備了文化交流、教育教學等諸多功能。

據介紹,民間藝術館可同時滿足近百人的參觀、參與和實操活動。吸引了北京市乃至全國更多的民俗專家到方莊,與方莊的民俗愛好者進行交流合作。

此外,老北京居民能夠在這裡找尋兒時生活記憶,回歸傳統與樸實的生活氣息,同時也讓新北京人能夠接觸、了解老北京的民間傳統文化,展現老北京風情。並且,方莊民間藝術館還將與方莊地區的教育機構合作,組織中小學生到民間藝術館學習,從小培養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責編:鮑聰穎、高星)

相關焦點

  • 七鮮超市北京時代Life店落地方莊
    新年第一天,七鮮超市北京時代Life店開門迎客。新店所在的豐臺區方莊是北京市第一個整體規劃的住宅區域,已有近30歲「高齡」。七鮮超市的落地為面臨「初老症」的方莊帶來商業創新和消費能量,也為周邊居民帶來更加便捷、新鮮的消費體驗。方莊地區最早的芳古園、芳城園、芳群園、芳星園已呈老化態勢,不少曾經先進的社區規劃在城市高速發展中也顯得不合時宜。
  • 北京方莊:沒落「貴族」 大型時尚商業缺位
    其實在方莊社區也有一條美食街,無論在規模還是在檔次上,它都不輸於簋街。雖然這條位於蒲方路上的美食街在北京居民中的知名度並不高,甚至沒有固定的名字,卻依然繁華紅火。不得不說,紮根社區,靠社區獲得源源不斷的人氣,是方莊美食街的生存之道。  方莊美食街的紅火,很大程度上是由周邊居民和上班族捧起來的。
  • 方莊:沒落「貴族」的商業重建
    其實在方莊社區也有一條美食街,無論在規模還是在檔次上,它都不輸於簋街。雖然這條位於蒲方路上的美食街在北京居民中的知名度並不高,甚至沒有固定的名字,卻依然繁華紅火。不得不說,紮根社區,靠社區獲得源源不斷的人氣,是方莊美食街的生存之道。  方莊美食街於上世紀90年代正式形成規模。
  • 方莊:曾是亞洲第一大住宅區 變身「世界食堂」
    2018年1月12日訊,上個周日,在方莊這片大型社區「泡」了半天,感覺這兒真的是南城一處太適合生活的地方,真羨慕住在這裡的百姓。方莊既是豐臺區第一個完成城市化的街道與地區,也曾是亞洲的第一大住宅區。目前,方莊地區由芳古園、芳城園、芳群園、芳星園,芳城東裡、紫芳園、紫芳園南裡組成,共有16個社區。
  • 方莊芳群路等10條街道設計方案出爐,以後的豐臺街道居然是這樣的
    為進一步加強豐臺區城鄉街巷整治,塑造城市特色風貌,豐臺規劃國土分局會同區城管委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背街小巷環境整治及「八無兩規範」整治等工作,選取方莊芳群路等10條街道,開展高水平、精細化、因地制宜的街巷方案設計,並於近期完成初步方案設計。
  • 方莊——二環邊崛起的新區
    方莊曾是北京最早的富人區,現在這些小區都淪為了所謂的「老破小」了嗎? 邵寶:我主營的小區是:芳城園、芳星園、芳古園、芳群園,90年代初的房子房齡二十六七年而已。雖然房齡比較大,但是在90年代初用的建築材料和建築質量在當時都是非常優質的,雖年代久遠,但還不至於歸結到「老破小」。
  • 宋家莊+方莊 雙核建構南三環置業點
    方莊、崇文門商圈在規劃大勢下均將成為宋家莊區域的優越助力,三環的環線生活圈也將為宋家莊輸送都會潮流。 放大生活的格局,重新審視宋家莊區域:它不僅是蓄勢待發的都會級樞紐,更是揮筆待書的宜居核心。
  • 方莊地鐵房急售~
    今日特價房源:今日特價房源: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方莊附近的芳群園。特價原因/賣點:業主誠意出售,戶型好,可改2居,明廚明衛。板塔結合建築面積:87480平方米佔地面積:126700平方米房屋總數:8118戶樓棟總數:53棟物業公司:北京方莊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綠 化 率:30%容 積 率:0.69物業辦公電話:010-67632648物 業 費:1.50元/平米·月物業辦公地點:芳群園二區
  • 【常德市】石門縣白雲鎮百姓獲得感大幅提升
    黨建讓「信訪大鎮」蝶變  石門縣白雲鎮百姓獲得感大幅提升  石門縣白雲鎮近年來夯實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引領鄉村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10月29日,這個昔日的「信訪大鎮」,已在短短幾年間轉變為市縣綜治先進單位,百姓的獲得感得到大幅提升。  白雲鎮轄15個村(社區),有3.24萬人。「我們鎮自然條件差,一些村裡歷史遺留問題比較突出,各種上訪事件曾層出不窮。」白雲鎮黨委書記龔道國坦言。
  • 首批專家走進芳莊第二幼兒園指導特色發展
    每班都有電腦、交互式電子白板、數位相機,每位教師都能熟練運用各種電子設備和音頻、視頻、圖片處理軟體,幼兒園有自己的app終端、微信公眾平臺、電子雜誌……9月25日,在豐臺區芳莊第二幼兒園辦園實踐研討會暨首批專家入園指導工作現場,該園向與會者展示了在園所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成果。
  • 方莊美食圈上(組圖)
    《京華時報》站內檢索按內容查詢: 全部類型 熱點關注 北京新聞上  作者: 來源:  方莊靠近南三環,由於有成熟的生活社區,這裡的餐館可謂是紅紅火火。從東邊的方莊路,到西邊的芳群路,從北邊的芳城路到南邊的南三環,有100多家餐館,以中低檔消費為主,連鎖店居多,能充分滿足周圍社區人們的需要,已經形成名副其實的方莊美食圈。  雖說前一陣傳出的「半份菜服務」的消息縮水得比較厲害,但世界盃的來臨還是為各家餐館的生意點了一把火,很多餐館都在24小時經營。
  • 從方莊到海澱萬柳、朝陽公園,話說北京富人區三十年變遷史!
    在1995年,北京媒體第一次提出富人區的概念,當時的明星據點,亞運村和方莊是最吸睛的焦點。圈子化的生活方式是富人區形成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是有一兩幢豪宅,在昂貴的地段就能自封為富人區!
  • 南城小香港的蒲芳路上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館子?
    北京的南城似乎是市井的縮影。居住和生活在這兒,似乎少了燈紅酒綠喧囂緊張。上世紀九十年代,南城最大的住宅社區非「方莊」莫屬。這裡曾是北京的「富人區」,用當時流行的話來說是南城「小香港」。時至今日,這裡密集的住宅,便捷的交通,周邊的大小餐館櫛比相鄰。
  • 溫州市第二屆奇雲漂流節在瑞安芳莊啟動
    該項目位於芳莊鄉三十二溪奇雲山鴻雁峽谷,全長約3公裡,航道落差132米,漂流時長約1個小時,項目擁有落差大、水流大和皮艇大三「大」特點。漂流全程都處於高山峽谷,周邊群山環抱,溪水清澈見底,兩岸山林鬱鬱蔥蔥,區內竹林、溪谷、峭壁、奇巖渾然天成。
  • 唱響生態旅遊綠色旋律 芳莊:激揚鄉村生態振興新活力
    2019年,芳莊鄉認真貫徹瑞安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建設綠色文化活力芳莊、共享宜居樂遊生態家園」為目標,全力抓發展、保穩定、惠民生,初步形成「一核兩驅四翼」發展框架,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 樂活方莊樂享生活 方莊趣味運動會舉行 - 國家體育總局
    大 中 小 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記者張雨)為慶祝建國60周年和方莊社區建設25周年,日前,「樂活方莊 樂享生活
  • 夜探方莊 從「吃」開始
    餐飲美食是方莊商圈夜間消費的主要力量,許多餐廳都營業到凌晨兩點甚至24小時營業,最基本的吃喝需求可以得到很好滿足。不過,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與餐飲業相比,在方莊區域夜間消費中,文化藝術、體育健康等方面仍是空白。在深夜食堂以外,方莊區域夜間消費的多元性仍有待挖掘。
  • 北京方莊美食街自發形成 生意紅火卻充滿爭議
    自發形成發展十餘年生意紅火卻充滿爭議  方莊美食街一年吃下兩個億  提到方莊美食街,北京人並不陌生,而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號稱中國首個「富人聚集區」——方莊的興起和發展。從原本只有幾家餐廳、只為滿足周邊居民就餐的小打小鬧到如今蒲芳路往東500米街面上林林總總開著的近30家各色餐廳;從最初這裡的餐廳開買賣常常為客源擔憂發愁到如今慕名而來的食客往往為等位和停車煩惱,方莊美食街的形成和發展充滿傳奇色彩同時又備受爭議。  生意火爆年流水近兩億  「這條美食街的形成與方莊社區有著割捨不斷的淵源和聯繫。」
  • 築牢民生保障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築牢民生保障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瞿海感謝省人社廳長期以來給予益陽的大力支持,表示下階段將全力補齊短板弱項,抓好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 「改」來獲得感 贏得百姓贊
    牢記殷殷囑託,多年來,八閩兒女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三明市聚焦「人民」二字,銳意創新,陸續推出林業、金融、醫療等多項改革舉措,為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贏得了百姓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