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生態旅遊綠色旋律 芳莊:激揚鄉村生態振興新活力

2020-12-24 瀟湘晨報

2019年,芳莊鄉認真貫徹瑞安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建設綠色文化活力芳莊、共享宜居樂遊生態家園」為目標,全力抓發展、保穩定、惠民生,初步形成「一核兩驅四翼」發展框架,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舉全鄉之力促產多元

做強漂流項目引爆點。總投資1600萬元的奇雲大漂流一期順利開業,成功舉辦溫州首屆漂流體育旅遊文化節,50多天創收超百萬元,成為西部農旅項目樣板,入選2019年省體育產業發展重點支持項目。

做大民宿經濟生態圈。高標準聯動推進兩大精品民宿集群帶建設,投資600多萬元的莊下雲上居精品民宿一期項目完工,現已試營業。投資2000萬元的光輝蜂療SPA特色民宿、中華蜂養殖開發一期項目已經完成前期房屋和土地流轉。黃金坳民宿集群帶完成整村民宿及旅遊開發設計,建成遊客中心主體配套設施。

做長農旅產業鏈。修復蒙東嶺、竹海等5條百年古道,承辦溫州鐵人二項賽等多項山地賽事,成為溫州西部山地運動產業新增長極;完成直坑省老年養生示範基地提升,全年接待遊客8萬多人次,創收700多萬元,創歷史新高,成為瑞安、甌海群眾重要康養目的地。

匯全鄉之智惠民生

推動均衡教育變成優質教育。成功引入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學校託管芳莊學校,招生人數同比增長了25.6倍,山區學子在鄉裡也能享受城市同樣高品質的教育。

推動鄉村文化有形更有神。建成東元造紙文化館和村級文化禮堂3個,實現文化禮堂覆蓋率達75%,鄉綜合文化站、國學館啟動建設。創新開展留守青少年星火快樂營、星火科創營活動,參與青少年1000餘人次。

推動生態鄉變幸福鄉。多方籌資3000多萬元,推動永瑞公路三期和20多條村間道路建設,解決2萬群眾出行難;完成南坑等18個自然村飲用水安全提升,解決近萬群眾吃水難;完成臨時衛生院搬遷和新衛生院徵地工作,解決集鎮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聚全鄉之能促燕歸巢

以賢治促善治。發動26名鄉賢成立鄉賢理事會參與社會治理,成功招引20名優秀鄉賢回新村任職。村規模優化期間,發動在外鄉賢積極參與並村宣傳引導,僅用1個多月就順利將31個村調整到8個,撤併率達74%,新村合作社完全融合率達72%,均居全市前列。

匯鄉情助鄉建。發動鄉賢籌資投入,總投資2000多萬的周灣橋改造、山黃線拓寬和蔣山通村公路等項目建設,發揮鄉賢「和事老」作用讓各村多年前各自為政變為群策群力的合心工程。

變資源為資本。謀好集體經濟推介項目,全年共招引30多位鄉賢投資後壠中草藥田園綜合體、黃金坳緬甸柚種植基地等10個項目,落地資金2000多萬元,帶動就業300多人,推動村集體收入同比增長79%。

此外,三十二溪休閒康養帶的奇雲大漂流一期項目去年7月已順利開業,永瑞公路三期工程有序推進,預計今年通車,直坑省老年養生示範基地、黃金坳文化中心及整村規劃設計、山坑-周灣綜合環境提升工程、莊下雲上居民宿一期項目等均已完成。

疫情期間打贏關鍵節點

1月22日,芳莊鄉召開首個「疫情」工作動員會,1月26日,全鄉進入戰備狀態,全體機關幹部回鄉上班,建立每日值守制度,確保一有重大事情,第一時間進入狀態。

疫情期間,芳莊鄉組織印發了有關宣傳資料6000餘份,橫幅60餘條,啟用16個應急廣播向群眾開展疫情工作宣傳,深入挖掘社會先進,先後宣傳了鄉機關幹部黃建鳥、宋坑村張笑微、卓莊村、黃金坳村陳文武一批鄉賢和志願者等優秀事跡,發揚社會正能量。

鄉村兩級嚴格落實聯防聯控,度過2個關鍵10天,無異常情況發生。此外,對全鄉及周邊地區發放免費口罩,人均一個。先後啟用2個隔離點,點上合計隔離人員41人,未發生隔離人員發病確診情況。

每日開展戶主群宣傳工作,組織日常網格巡查工作,上報湖北返鄉人員以及境外返回未上報和監測的人員;對留守老人、低保戶等弱勢群體開展關愛行動。

新紀元芳莊校區已於4月20日復學,芳莊鄉聯合鄉衛生院、執法隊,對學生在校生活提供指導和幫助,對學校周邊進行規範化管理,護航學生複課復學。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永泰:打響「生態旅遊牌」 唱響「鄉村振興曲」
    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樓衛東 謝星星 葉欣童  國家級生態縣、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在福州後花園——永泰,一項又一項國家級金字招牌,向世人展示好山好水好生態釋放出的發展紅利、惠民福利。
  • 永泰:打響「生態旅遊牌」唱響「鄉村振興曲」
    記者 葉義斌 攝福州日報記者 樓衛東 謝星星 葉欣童國家級生態縣、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在福州後花園——永泰,一項又一項國家級金字招牌,向世人展示好山好水好生態釋放出的發展紅利、惠民福利。
  • 綠色旋律激揚冰雪夢想
    8月8日至10日,2020崇禮森林音樂會在綠水青山間奏響恢弘樂章——綠色旋律激揚冰雪夢想8月8日至10日,2020崇禮森林音樂會在張家口市崇禮區舉行河北日報記者 耿 輝攝山巒疊翠,綠意盎然,張家口崇禮處處洋溢著發展活力,煥發著奮鬥激情。8月8日至10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張家口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綠色之韻 冬奧之約」2020崇禮森林音樂會,在崇禮激情奏響。青山綠水與生態文明同頻共振,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再譜新篇,中外經典名曲迴蕩在崇禮冬奧場館建設現場,向全世界發出2022冬奧會的邀約。
  • 寧鄉雙江口唱響鄉村振興的生態和諧之歌!
    槎梓橋村人的回答是:黨建引領,以「三聯兩化」為抓手,不斷探索基層治理新手段,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共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唱響鄉村振興的生態和諧之歌。」村民組長程良生負責生態汙水處理池的日常維護,他一邊清除池邊雜草,一邊指著生態過濾區的茂盛植物,告訴記者如何分辨狐尾草、美人蕉、九節菖蒲等。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槎梓橋村秉持「小而美」原則,以人為核心建設美麗鄉村,實施庭院「綠化、美化、亮化」,開展「最美農戶」評比活動,鼓勵村民自覺清潔庭院環境衛生,主動整治亂堆亂放。
  • 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濰坊市南部生態涵養區的「兩山」理論...
    三是針對國土空間綠色發展提出「六大綠色工程」,並提出近期建設一條「鄉村旅遊道路」來引導南部山區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本規劃的空間發展總體方案從「山、水、林、田、路、村」六個方面切入,包含六大工程。、鄉村振興示範等一系列綠色發展項目統一串聯。
  • 聚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南召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劉書記,請您結合全會精神談一談,您對綠色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和認識?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核心要義是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生態振興一脈相承,提供了路徑和方法。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釐清生態環保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關係,做好新時期戰略任務的思路轉變以及工作的平穩轉型,對保護「綠水青山」,推動實現「金山銀山」轉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鄉村振興從來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在脫貧攻堅的基礎上推進。
  • 生態高地的鄉村嬗變之路——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實施鄉村...
    這是一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這是一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幅員362平方公裡的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地處古老的柳條邊以東,是千裡長白山向平原過度的最後一道綠色屏障。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蓮花山度假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建設生態優、環境美、產業興、居民富的田園新區,打造美好生活的鄉村振興「蓮花山樣本」。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讓蓮花山美起來122平方公裡森林,40多平方公裡水域,東部瀕臨長春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石頭口門水庫,嚴格的生態保護底線。
  • 河長制助力鄉村振興 構建生態宜居新松溪
    生態松溪林屯河段 範德平/攝東南網訊 「一溪綠水繞松城,鋪就鄉村振興路」。人無法靠近,鳥兒無法停歇,魚兒更加無法生存,一片荒蕪寂涼,在鄉村振興生態宜居的道路上烙上了一塊塊瘡疤。整治攻堅展幸福河湖容顏2015年起,一場持續4年,力度空前的整治攻堅戰在松溪打響。
  • 以「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
    生態永續需要人類的呵護,人類發展離不開生態的支撐。生態振興是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實現生態振興,必須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引領,必須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指南。「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首先應堅持「生態優先」。
  • 堅持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 讓綠色成為全面振興全方位...
    他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把查幹湖建成人們夢中的天堂、人人嚮往的地方,讓綠色成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亮麗底色。金秋時節的查幹湖,碧水長天、煙波浩淼。景俊海沿岸察看生態保護和生態旅遊發展等工作進展。
  • 良好生態為鄉村振興增添顏值
    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推動鄉村振興,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良好生態為鄉村振興增添顏值。  根植生態發展理念。建設美麗鄉村,不僅要追求田園風光之美,而且要保證農民持續增收、過上幸福美滿生活。
  • 《生態振興——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一書出版發行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近期由中原農民出版社、紅旗出版社聯合出版的《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叢書》系列叢書之《生態振興——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一書出版發行。本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學博士後渠濤、山東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邵波聯袂編著。
  • 廣東龍門力推「生態旅遊」新發展 發布《南崑山生態旅遊宣言》
    原標題:廣東龍門力推「生態旅遊」新發展,發布《南崑山生態旅遊宣言》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人們開始反思,並更加重視親近自然山水、擁抱健康的生活方式
  • 生態旅遊已成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種路徑選擇
    當前,生態旅遊已成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種路徑選擇,亦是傳承、恢復與振興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同時,我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文化需求也是社會的重要關切。
  • 河南西峽縣陽城鎮「鄉村振興」實踐(二):「生態宜居」與「山頂民宿」
    黨的十九大將鄉村振興上升為國家戰略,且寫入黨章,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補齊現代化建設短板弱項的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是黨的主張,更是億萬農民的心聲,鄉村振興主體在民,必須緊緊依靠和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必須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項重點任務來展開。
  • 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五個方面,以生態振興推進鄉村發展,就是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 三水南山 生態產業文化共振 講好鄉村振興故事
    作為「珠三角最美鄉村」的三水區南山鎮,如何實現鄉村蝶變,做好鄉村振興文章?在剛剛舉辦的南山鎮鄉村旅遊文化節中,生態、產業、文化多個維度同頻共振,為南山的鄉村振興帶來新的註解。11月16日上午,2019年三水區南山鎮鄉村旅遊文化節暨南丹山森林音樂會在南丹山森林王國拉開帷幕。
  • 山東舉行鄉村生態振興新聞發布會
    6月2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繼寶介紹全省鄉村生態振興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對外傳播處處長張桂林主持。宋繼寶首先代表省鄉村生態振興工作專班,向出席新聞發布會的新聞記者表示熱烈歡迎,向關心全省鄉村生態振興工作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 生態莊園經濟:鄉村振興戰略的「山西路徑」
    在山西,面對山多地少、生態環境脆弱、農業發展相對落後的現狀,鄉村振興的任務十分艱巨。山西鄉村振興的「路徑」在哪裡?實際上,和鄉村振興戰略主題內容相一致的實踐探索早已在路上,源於晉中進而影響全省、輻射國內的生態莊園經濟,經過十二年的發展壯大,已經在現代高效農業、綠色美麗經濟、帶動農民共同富裕等多方面產生了實際的成果和積極的現實意義,得到了國內眾多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積極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