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

2020-12-25 人民論壇網

生態永續需要人類的呵護,人類發展離不開生態的支撐。生態振興是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實現生態振興,必須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引領,必須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指南。「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首先應堅持「生態優先」。因為「生態優先」不僅是「綠水青山」的要求,而且也是生態振興的前提。堅持「生態優先」不僅僅是為了保護生態,目的是要實現「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是「兩山」理念的核心所在,也是生態振興的集中體現。換言之,生態振興不僅要體現自然生態環境的優質化和可持續化,而且還要體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優質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這是「兩山」理念的內在邏輯和精髓。

「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要確立生態振興思路。一要堅持底線思維與發展思維相統一的振興思維。在生態振興中堅持底線思維就是要堅持生態優先,守住生態底線,就是不能以犧牲生態來獲得發展。為此,要建立生態優先制度,營造生態振興氛圍,促使企業發展動能轉換,政府評價導向轉換,民眾消費行為轉換。堅持生態底線思維並不是放棄發展,生態振興還包含了發展思維,即要追求生態友好的綠色發展,追求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可見,鄉村生態振興的底線思維與發展思維是辯證統一的,只有既堅持底線思維,又堅持發展思維,才能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振興。二要建構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相交融的振興視野。從廣義生態看,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是自然生態,精神基礎則是人文生態。中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既有文化傳承價值,又有現實需求價值,是百姓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實現鄉村生態振興還需開拓視野,要融入人文生態元素,使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相交融、共轉化,形成鄉村生態振興的疊加效應。三要建立政府主導與市場運行相協調的振興機制。生態具有公共屬性,但生態產品又具有私人屬性,生態振興是公共行為與私人行為共同作用的過程。因此,在鄉村生態振興的過程中,要協調好公共行為與私人行為的關係,就必須建立政府與市場相協調的體制機制。對於涉及公共屬性的生態文明行為制度和生態環境養護制度的安排與投入,政府主導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對於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或生態產業的發展,還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政府有為、市場有效」相協調的生態振興機制。四要選擇產業融合與城鄉融合相結合的振興道路。建立在「綠水青山」基礎上的「金山銀山」,是生態振興的重要特徵,其載體必定是高效生態、綠色發展的業態與產業,要做大、做優、做強這類業態和產業,就必須選擇產業融合發展、多功能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高質量、高效率實現鄉村的生態振興。

「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要做好生態轉化文章。一要找準生態轉化思路。生態轉化是「兩山」理念的重要內涵,也就是「綠水青山」要成為「金山銀山」,或者說資源生態優勢要成為經濟發展優勢,關鍵是要做好「轉化」這篇文章。基本思路是兩條。一是生態產業化思路,也可稱為直接轉化思路。主要是針對可市場化交易的生態資源與產品,如水資源、碳匯資源、天然農林產品等,通過相關產權制度與交易制度的建立,直接將其價值轉化為經濟社會價值。二是產業生態化思路,也可稱作間接轉化思路。主要是通過關聯性的一二三產業發展,如高效生態農業、綠色加工以及民宿、康養旅遊等休閒產業的發展,使難以直接轉化的生態價值在關聯性產業的市場交易中得到體現和生態溢價,進而轉化為經濟社會價值。二要選好生態轉化路徑。一是政府路徑。實踐中,對於難以直接轉化、具有公共性的生態價值,政府的作用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公共生態規制、生態養護、生態服務,政府制定政策法規或購買公共生態服務,既有助於確保生態優先,又有助於生態的轉化。二是社會路徑。社會資源和力量是生態轉化的重要因素。建立生態公益基金、激勵民眾對生態的轉移支付應成為生態轉化社會路徑的重要方向。三是市場路徑。這是生態轉化的主要路徑。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本質上都是通過市場路徑來實現。生態轉化市場路徑能否有效,關鍵是能否轉變政府部分職能並完善產權制度,實現要素市場化配置。三要活化生態轉化理念。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是活化生態轉化的一種理念。樹立生態「產地」就是「銷地」的思想,也是活化生態轉化的一種理念。此外,建立與完善生態原產地認證、地理標誌認證、碳匯交易等制度,以及將生態化、特色化、數位化、標準化、組織化、品牌化相結合,都是活化生態轉化、提升生態價值、實現鄉村生態振興的重要理念。四要致力生態轉化共享。鄉村生態振興要建立鄉村生態及其轉化成果的共享機制,不僅使「綠水青山」為廣大民眾共享,而且還要使轉化的「金山銀山」能為廣大民眾共享,尤其能為鄉村廣大農民共享。為此,在鄉村生態轉化過程中,應高度重視資源生態產權與治理制度建構中效率與益貧的相互協同;用好政府產業政策和公共政策的槓桿,體現鄉村生態振興和生態轉化對普通農民的包容性和惠顧性;推進資源資產化、資產股份化、股份合作化改革,引導企業和合作組織帶動農民發展,實現鄉村生態振興中小農戶、貧困群體與綠色發展的有機銜接和共富發展。

相關焦點

  • 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濰坊市南部生態涵養區的「兩山」理論...
    任務一為如何利用「生態功能」促進「綠色發展」?任務二為如何通過「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以及三大主要問題,一是空間問題:如何構建綠色發展空間格局?二是生態問題:如何解決區域保護與發展的矛盾?三是產業問題:如何促使山區產業生態化發展?
  • 踐行「兩山」理念|溫州:拓寬「兩山」轉化通道 打造鄉村振興品質高地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關鍵在於如何做好轉化這篇文章。近年來,溫州通過提升鄉村「顏值」、挖掘生態農業等有力舉措,加快拓寬「兩山」轉化的通道,推動群眾共建共治共享「兩山」轉化的成果,努力打造鄉村振興品質高地。
  • ...創新基地:生態振興、產業振興、組織振興,「兩山」轉化的萊西路徑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振興、產業振興、組織振興,「兩山」轉化的萊西路徑 2020-12-02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振興、產業振興...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日照市東港區、臨沂市蒙陰縣、濱州市惠民縣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榮譽稱號,青島萊西市、濰坊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威海市環翠區威海華夏城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今天為你介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振興、產業振興、組織振興,「兩山」轉化的萊西路徑。
  • 浙江安吉縣踐行「兩山」理念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2008年,安吉以「兩山」理念為指引,開始實施以「中國美麗鄉村」為載體的生態文明建設,圍繞「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的目標,實施了環境提升、產業提升、服務提升、素質提升「四大工程」,從規劃、建設、管理、經營四方面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建設內在動力。經過十餘年努力,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成為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樣板。
  • 以「兩山」理念引領現代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之本,其核心是發展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為引領,以綠色驅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不斷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互促共進。
  • 浙江日報整版|拓寬「兩山」轉化通道 揚起鄉村振興風帆 錢江源頭...
    8月11日,浙江日報整版關注《拓寬「兩山」轉化通道 揚起鄉村振興風帆 錢江源頭,開化育新機》,全文如下:夏秋之交的8月,浙西大地綠浪翻滾、滿目蔥鬱。群山環抱中的開化,流淌著浙江人的母親河錢塘江,秀水明山之間擁簇著一個個新時代的美麗鄉村,這裡不僅安放著人們的田園牧歌,也激蕩著鄉村振興的鏗鏘鼓點,讓共同富裕的夢想照進現實。
  • 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把「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
    十多年來,浙江全省上下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把全省域作為一個大花園來打造,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變「盆景」為「風景」,變「風景」為「錢景」,不斷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打造出一幅「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堂、一線一風光」的美麗鄉村振興新圖景。
  • 在「兩山」理念指引下奮進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鮮明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湖州是「兩山」理念誕生地、「美麗鄉村」發源地。為深入學習研究、宣傳貫徹「兩山」理念,引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重要作用,浙江生態文明幹部學院於去年十月正式在湖州市委黨校掛牌成立。
  • 「兩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理論研討會: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處於爬坡過...
    」理念提出十五周年理論研討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分享了諸多建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理論研討會現場研討會上,多位浙江省市幹部、專家學者齊聚浙江安吉縣,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歷史脈絡、哲學思考、理論內涵和實踐要義進行了深入探討,為續寫「兩山」理念新篇章建言獻策。
  • 「兩山」理念之東陽實踐
    保鄉村本色 建共享田園  市農業農村局 李愛忠   結合東陽市近幾年農業農村發展現狀和鄉村振興大會戰總體安排,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推動東陽市農業農村綠色發展。  一要保持鄉村本色,建設生態美麗鄉村。
  • 努力打造踐行「兩山」理念的樣板地示範區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杭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道路,創造性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以「三個地」省會城市的擔當,圍繞「幹好一一六、當好排頭兵」,努力打造踐行「兩山」理念的樣板地和示範區,奮力打造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1.3 保護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是推動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本底和基礎,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基本要求,生態環境保護是生態振興、生態宜居和建設美麗中國的主戰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全面小康之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更加美麗的鄉村。
  • 浙江公布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
    記者 邱丹晨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8月5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公布了「浙江省自然資源系統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全省共16個案例入選。從今年4月起,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就在全省開啟了踐行「兩山」理念案例的徵集與評選工作,共徵集到260個案例。
  • 貫徹「兩山」理念 建設生態文明 | 春澤社區:身心桃源外 致力桃園...
    增強振興底氣做好美麗鄉村經營大文章如何把鄉村建得更美麗?春澤社區用實際行動踐行「兩山」理念,不斷做好美麗鄉村經營大文章。立足於桃花林、田園風光、水系密布等自然環境優勢,該社區通過河塘連通、智能垃圾分類系統、生態田園、美麗庭院、 危舊房改造等一系列整治項目建設綠水環繞的生態村。
  • 16個案例入選 浙江自然資源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公布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8月5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公布了「浙江省自然資源系統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全省共16個案例入選。從今年4月起,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就在全省開啟了踐行「兩山」理念案例的徵集與評選工作,共徵集到260個案例。
  • 甌江時評 | 踐行「兩山」理念 構建「紅綠融合」新麗水
    這裡地處浙西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結構,森林覆蓋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16年、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連續12年全省第一,是真正的綠水青山。近年來,麗水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堅持以「麗水之幹」擔綱「麗水之贊」,通過推動「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加快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激活高質量綠色發展潛能,用好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三把「金鑰匙」,一手抓美麗,一手抓經濟,全力構建「紅綠融合」新麗水!踐行「兩山」理念,花園打造,建設注魂。
  • 鄉村振興「煙臺篇章」丨生態振興變「盆景」為「風景」
    兩年多來,我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堅持美麗鄉村示範,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92%、示範片內105個樣板村莊全部達到美麗鄉村A級標準、整治修復長島岸線20公裡……一個個美麗的「盆景」在生態振興的串聯下,編織成一道靚麗的「風景」,讓鄉村大地煥發出奪目光彩。
  • 美麗中國先鋒榜(3)|浙江安吉縣踐行「兩山」理念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2008年,安吉以「兩山」理念為指引,開始實施以「中國美麗鄉村」為載體的生態文明建設,圍繞「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的目標,實施了環境提升、產業提升、服務提升、素質提升「四大工程」,從規劃、建設、管理、經營四方面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建設內在動力。經過十餘年努力,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成為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樣板。
  • 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五個方面,以生態振興推進鄉村發展,就是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