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恆飛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
「拓寬『兩山』理念的轉化通道,應創新制度政策,加快建立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相銜接的生態產品分類目錄,推動生態產品統計、核算和評估的規範化……」8月15日,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理論研討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分享了諸多建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理論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上,多位浙江省市幹部、專家學者齊聚浙江安吉縣,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歷史脈絡、哲學思考、理論內涵和實踐要義進行了深入探討,為續寫「兩山」理念新篇章建言獻策。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安吉餘村調研時首次創造性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十五年來,在『兩山』理念的引領下,中國邁向了綠色發展的新徵程。」與會專家認為,未來應順勢而為,著眼轉化效率,開啟新的實踐。
基礎在「制」 為持續創新保駕護航
制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條例、 美麗鄉村建設條例等7 部生態文明領域地方法規,出臺環境從嚴執法「九條鐵規」……作為「兩山」理念發源地,湖州以法固本,讓環境法規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在深化生態領域改革方面,我們還在全國率先編制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率先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率先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探索生態補償、排汙權有償使用與交易、生態資源運營等機制。」湖州市委書記馬曉暉介紹道。
以制度改革贏生態紅利的思維,已並非湖州市「專利」。近年來,浙江各地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創新,打出了「五水共治」等生態環境整治組合拳。
各級政府高標準完成了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等生態環境大整治,創造性地提出了河長制等生態環境行政領導責任制。
「再比如麗水市率先建立了GEP核算體系和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建立生態產品交易市場和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領導幹部評價考核體系等。」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顧益康認為,浙江以問題整改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改革的做法頗具借鑑意義,「兩山」理念的深化踐行,應通過不斷加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制度創新速度和力度,從而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
轉化攻堅 明確優質生態產品供應情況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吉考察時再一次強調,「在保護好生態的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把生態效益更好地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王金南表示,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爬坡過坎、從思想自覺向行動自覺轉變、從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規模性轉化的關鍵期,探索和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迫在眉睫。
「但『哪些是生態產品』、『生態產品值幾何』、『誰應該付費兌現』等問題,目前仍沒有明晰的答案。」 王金南直言,現階段生態產品存在供給以政府主導的轉化模式為主,只有水權、排汙權、碳排放權等環境資源權益進入市場交易,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權很難進入交易市場等癥結,導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渠道不順暢、價值轉化不充分。
王金南建議道,要全面建立「兩山」轉化通道,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需要做好戰略設計,鼓勵地方重點深入探索生態價值核算、生態產品交易平臺搭建、生態產品保護績效評價等。「可總結借鑑浙江 『 兩山』轉化經驗,制定和實施面向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有利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資金分配、綠色稅收和綠色金融政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價值轉化論的生動實踐,我們將堅定推動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不斷拓寬轉化通道。」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表示,浙江將大力推進「生態+」,堅持築巢引鳳,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努力讓更多創新要素、新興產業在浙江大地競相發展。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編輯:嶽靚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