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這是一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
幅員362平方公裡的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地處古老的柳條邊以東,是千裡長白山向平原過度的最後一道綠色屏障。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蓮花山度假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建設生態優、環境美、產業興、居民富的田園新區,打造美好生活的鄉村振興「蓮花山樣本」。
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讓蓮花山美起來
122平方公裡森林,40多平方公裡水域,東部瀕臨長春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石頭口門水庫,嚴格的生態保護底線。在傳統發展模式中,都是束縛發展手腳的條件。如何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蓮花山度假區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五大發展理論為指針,用更高的站位和更寬的視野,轉變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在一二級水源保護區內,實施整體生態移民,全域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溼地建設,森林覆蓋率、綠化率逐年提高;美麗河湖建設,讓石頭口門水庫水質持續提升;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實施生態環保一票否決制,全區沒有一家汙染企業;調整種植結構,積極發展大果榛子、龍豐果、紅香葵等經濟作物,逐年減少坡地籽粒玉米種植;廢棄礦坑變身休閒度假驛站,成蓮花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典範。
同時,度假區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積極推進景區化美麗鄉村建設,今年打造6個示範村屯,12個標準村屯。創建12個綠化示範村屯、100個綠化景觀節點、500個美麗庭院。鄉村變景區,田園變景點,流沙村田大屯、十間村邵家溝等一批景區化美麗鄉村,成為遊客打卡的 「網紅村」。環境美了,遊客多了,農民笑了!
創新產業模式,讓蓮花山活起來
3產業興則鄉村興。蓮花山度假區加大引資、引業、引項目進村屯力度,通過項目帶動,建立農文旅「三位一體」的現代休閒觀光農業發展模式,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
創新「政企民」共建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天定山民宿、勸農淺山景區是典型示範。天定山民宿作為長春首個鄉村民宿示範項目,是在蓮花山管委會投資2000多萬元妥善安置空心村原住民基礎上,按照「自願、自助、共建、共享」模式,泉眼村依託閒置村集體宅基地資產,與吉林省建設集團採取租賃方式合作運營,政企村民攜手走共同富裕之路。勸農淺山景區發揮示範引領,深化「龍頭企業+農戶」「黨建+電商」「黨建+合作社」等模式,積極引導15個村3000戶村民加入景觀花卉、生態農業、特色林藥等生態經濟業態,逐步實現一村一業,打造一村一景,真正實現「種一片花海、美一地鄉村、富一方百姓」。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讓蓮花山強起來
近年來,蓮花山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構建了南田北居,西商東遊空間布局,以產城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五橫七縱」500餘公裡的路網,拉開了承載產城融合發展的骨架。天定山旅遊度假小鎮、世貿蓮花山冰雪小鎮、楊麗萍溫泉藝術酒店、金鷹世界、國色天蓮等一批大項目,實現了旅遊與文化創意、休閒度假、養生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長春冰雪大世界、天定山滑雪場、世茂蓮花山滑雪場等冰雪項目投入運營,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盃賽、攀冰世界盃賽等國際賽事落戶蓮花山。隨之而來的遊客和各類消費者也不斷增多,旅遊人數和總收入連續多年呈現年均20%以上快速增長態勢。昔日的「綠色孤島」變成了「開放前沿」。
生態養生休閒地,紫氣東來蓮花山。鄉村振興,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產業興旺、村美人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蓮花山362平方公裡的大地上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