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開放,希臘城邦的古典之風,直到今天仍令人心嚮往之

2020-12-10 魯迅家常事

難道我們已經厭倦了城市的汙濁空氣,在各種鋪天蓋地的廣告或文學作品中尋找自己渴望的「世外桃源」嗎?作為現代人生產和生活的場所,城市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遭遇到巨大的困境。煙霧,工業汙染,資源浪費等都是工業化時代城市病的標準。事實上,在現代城市發展遇到瓶頸的時候,我們不妨將目光轉向古希臘城邦,這也許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新的參考。

希臘人的城邦是獨特的,它不同於古代東方由神廟祭祀活動和軍隊壟斷權力的「大都會」,也不同於腓尼基那一群遍布地中海的「殖民堡壘」。

我們都知道 Politic在英文中的含義是政治。通過語言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在西方人的語境中,「城市」與「政治」有著密切的聯繫。鄉下是農民生產經營的地方,而城市則是公民政治活動的天堂。

整個南希臘經歷了邁錫尼文明時期(約公元前1450年至前1100年),進入自小亞細亞和北部巴爾幹地區以來的異族文明的洗禮。因為希臘世界沒有成功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於是被迫進入了300年的民族融合時代,歷史上稱之為「黑暗時代」。

這一時期,上古希臘文明中有關「統一王權」的記憶在被異族洗劫中逐漸喪失了重要意義,而「注重崇拜英雄、熱愛自然、享受公平」的新氛圍逐漸為當地人所接受。群山環抱中,散居各地的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紛紛建立起相對獨立的地方武裝。那些不停建造城牆磚的「少數人」,被認為是希臘城邦的原始肇始者。

這些城邦一開始規模都不大,而且由於地形、歷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它們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的人口和地域上有很大的差異。例如黑暗時代的提洛島,原本是一個人跡稀少、荒蕪的地方。但是,在希波戰爭之後,它卻一躍而起,迅速成為希臘人的「金庫」和奴隸貿易的中心。這些都證明,城邦與外界的人口流動更為頻繁,最初也沒有嚴格的政策限制。

希臘從思想上被北方民族自由主義所感染,再加上連年戰爭的影響,使希臘世界不再是「保護所有人的國王」。在城邦的早期,由於希臘人帶有埃及人和東方人組織偶像崇拜的習慣,各地的小城邦都建立了一些神廟。希臘人本土的民族文化,使其政治分裂進一步加深。

事實上,城邦可以被視為獨立的「國家」。在戰爭年代,城邦繼承了「衛城」的傳統,並圍繞它建造了市場、神廟、浴室、體育館等公共建築。城市國家是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城市國家被一些草地和農田包圍。不要認為希臘人是天生的商人民族,他們早已經掌握了來自東方的高級農業技術。

經過持續的發展,古希臘城邦開始出現人口膨脹、土地緊張等問題。因為希臘半島上山多地少,到了後來糧食依賴進口。自古代甚至更早,希臘人就開始在色雷斯地區和黑海附近建立海外城邦。這類新邦與母邦的聯繫十分薄弱,甚至常常還會加入母邦的敵對城邦,以獲得交易價格的優勢。於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300年間,希臘城邦之花便在地中海地區綻放。

相關焦點

  • 歷史 | 希臘城邦——古典時代的「夢想鄉」
    這些不斷樹立起城牆磚瓦的「一小撮人」,就被視為希臘城邦最初的肇始者。這些城邦起初的規模都不大,並且由於地形、歷史等諸多因素造成了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城邦人口與面積差異巨大。比如黑暗時代的提洛島,原先只是一處人跡罕至的荒蕪之地。但到了希波戰爭之後,它竟一躍成為希臘人的「金庫」和販賣奴隸的中心。這就證明了城邦與外界人口流動比較頻繁,起初並沒有受到嚴格的政策限制。
  • 讀過《土耳其藍·希臘藍》之後,對希臘心嚮往之.
    去到伊斯坦堡體悟兩種文明的更迭、羅馬帝國的興衰;去到米利都探尋希臘哲學的起源;去到以弗所欣賞凝固千年之美.今天,小榜邀你與陳春花教授一起抵達夢想之地——土耳其、希臘,親近歷史、追問本原。以下,Enjoy:Ⅰ 當說到一抹藍,你會想到什麼?
  • 希臘城邦
    個人比較喜歡希臘文明,今天就嘮一下希臘城邦。我們知道發源自地中海的希臘城邦文明在公元前是非常牛氣的文明,文能搞哲學,孕育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些大v,那都是思想界圖騰式的人物,其實我對柏拉圖式的愛戀比較好奇~~~~~~武能跟波斯國王薛西斯鬥毆,在薩拉米海戰一舉擊潰波斯海軍。
  • 亞歷山大城,像是出現於古典希臘與波斯廢墟之上的世界之都
    在希臘化時期,亞歷山大已經超逾雅典而成為新的「希臘教育」之都。這個在公元前4世紀中期還不存在的地方,在尼羅河三角洲的溼地和沙洲中崛起,在那個世紀後期一躍成為整個希臘化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亞歷山大就是世界」這樣的話據說就出現在繆斯宮的一個手稿中。透過這個令人驚嘆的建築聯合體,可以發現許多領域都有了偉大的進步,尤其是在數學、天文學和地理學方面。
  • 希臘史15:古希臘城邦的形成背景、類型、特徵及主要城邦介紹
    希臘古典建築三種柱式公元前8~前6世紀,科林斯不僅有發達的農業,而且過境貿易很興旺。科林斯的陶器享有盛名,造船和航海業都有很大發展。這一時期科林斯人發展了科林斯柱式——古典建築在愛奧尼柱式和多立克柱式之後的第三種柱式,科林斯柱式是三種柱式中最複雜的,顯示這個古代城邦積累的財富和奢侈的生活方式。約公元前 581年,僭主政體被推翻,代之而起的是少數富人掌握政權的貴族政體。公元前6世紀後期,科林斯加入了伯羅奔尼撒同盟。
  • 希臘城邦的僭主政治
    從英文直譯為中文的另一個譯文「暴君」,較少人採用,因為它可能讓人誤會所有的僭主都是不合法、採用暴力統治而且令人憎恨的。實際上,在希臘的某些僭主是通過公開辯論和選舉而獲得統治權的。「僭」,在中文裡與「擬」相通,《廣雅·釋詁四》:「僭,擬也」。下擬於上,稱為僭或者僭越。通過僭越的途逕取得政權的人往往比世襲制下的君王更加殘暴無情,而後多將這個詞譯為「暴君」。
  • 希臘城邦興起的幾種理論及其轉向
    但是由於當時的史料相對有限,學術界對於希臘城邦的知識往往始於古典時代城邦體制已經比較完善的時期。因此,一些學者認為希臘城邦的興起是在公元前7世紀和公元前6世紀之交,其形成期甚至更晚,城邦體制是公元前500年左右一些偉大的政治家通過鬥爭或改革而建立的。埃倫伯格指出,這種觀點在某種程度上是混淆了城邦(polis)和民主制城邦(democratic polis)的概念。
  • 【西方文明】 希臘城邦文明的發展
    今天為師要向你介紹的就是希臘.城邦文明的發展!世上萬物都是千變萬化的,變化是永恆的真理。而希臘城邦文明的產生也是在經歷了無數次歷史滄桑變革之後慢慢孕育出來的。且讓為師將它比作一隻小雞,細細道來。什麼是城邦?
  • 雅典城邦民主自由,繁榮昌盛的根源——家庭教育如何成就雅典?
    家庭教育造就了繁榮昌盛的雅典城邦教育制度的完善讓雅典城邦更進一步,直接刺激了經濟、文化、政治的繁榮發展,家庭教育制度的貫徹,為日後雅典的興盛留下了種子,雅典人教育觀念的融會貫通,也造就了自由、平等、民主的家庭環境。
  • 希臘「城邦」:一種獨特的國家形式
    提起希臘文明,人們常常想到希臘的數學、哲學、科學、藝術以及希臘神話。確實,上述方面代表了希臘文明的傑出成就,也是古典文化的重要元素。除此以外,希臘文明還包括城邦制度,如公民社會、民主選舉、法治精神等,這也是希臘文明的重要成分。
  • 希臘:統一與自由的悖論
    希臘:統一與自由的悖論——戰國與希臘:中西文明根性差異比較之三  今天,西方深刻緬懷的希臘古典文明,其實只是雅典歷史上的一小段,即伯利克裡執政的黃金時期,代表著民主制度的最偉大成就。而這短短幾十年黃金期前後,希臘城邦世界一直陷入無休止的惡性內鬥。誰稱霸,誰就可以佔用小國上交的貢金建設軍隊。哪個小國不想入盟,就會被暴打,雅典就曾對拒絕加入自己的城邦進行過血腥屠城(米洛斯城和西庫昂城)。
  • 同樣是希臘的重要城邦,為何雅典和斯巴達如此不同?
    導語:雅典和斯巴達都是希臘城邦國家時代的重要城邦,按照現代人的想法來看,很容易會覺得這兩個城邦應該與宗主國希臘一脈相承,共享著相似的制度和文化。然而實際上的情況卻是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城邦,無論是從城邦文化,價值觀還是男女地位等各個方面無一處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截然相反。
  • 從邁錫尼世界到荷馬時代: 希臘城邦的興起
    如果林志純先生關於城邦乃人類文明初期普遍的國家形態,並保存著部分軍事民主制的殘餘的觀點成立,則克裡特和邁錫尼世界的國家,也與古代蘇美爾城市國家、埃及最初的國家和列國時代印度的部分國家一樣,是某種類型的城邦。20世紀80年代以來,確有部分法國學者試圖到希臘文明最初的起點愛琴文明那裡尋找古典希臘城邦的源頭。
  • 《希臘思想的起源》:城邦催生古希臘哲學,隱含西方哲學起源奧秘
    有句俗話叫「言必稱希臘」,就是說,講當代西方思想文化,講來講去最後都是要回到古希臘的。今天人類社會的學科,凡是有點兒歷史的,基本上都在古希臘人那裡開始了,比如說哲學、政治學、文學、邏輯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動物學、數學、幾何學等等。就連現代科學的標誌—「原子」這個詞也是古希臘人的發明。
  • 伯拉西達與「城邦獨立」:為何讓希臘變得強大,也因此難以統一?
    就在這些反抗波斯的鬥爭中,希臘人將城邦獨立和自由聯繫了起來,比如在伊奧尼亞起義和馬拉松戰役中,希臘人多次把自由掛在了嘴邊。他們提出的口號是「捍衛希臘自由」。若不然,希臘就會被淪陷,成為波斯的屬地。 這個時期的「城邦獨立」只是政治獨立,還沒有受到外來政治力量的控制。也可以說是為了適應反對外來侵略的需要而提出來的,還不算是真正的外交原則。
  • 希臘人的自由
    據希羅多德的記述,一個希臘人對一個波斯人說:「你們不知自由為何物,一旦你們懂得了,即便手無寸鐵,也會為自由而戰的。」在埃及、巴比倫、亞述、波斯漫漫數千年的帝國史中,自由是一個不明之物。直到盛業崩潰之時,自由的名字才能被他們所領悟。而希臘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與東方有本質的區別,這個孕育了自由的國度必將在西方世界留下永久印跡。
  • 古風時代和古典時代的希臘文化
    文化史上通常把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城邦形成時期稱為古風時代或古樸時代;把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希臘盛期的歷史稱為古典時代。希臘文化的主要成就多產生於這兩個時期,所以人們習慣上將古風和古典時期的文化稱為古希臘文化,而將馬其頓徵服後形成的文化稱為希臘化文化。
  • 希臘城邦真的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嗎?
    劉易斯·摩根在其《古代社會》中,比如說在克裡斯梯尼的雅典,同時發現了新世界的萌芽、文明的萌芽,和人類歷史上「野蠻」階段的終結,那是他所熟悉的古典部落社會的歷史,也是易洛魁人民主制的歷史。在希臘,這些現象終於導致了一種有意識的狀態,希臘人意識到了「君權的危機」,而這比如說只不過是他們與那些相鄰的帝國遭遇後產生的結果。
  • 希臘古典時代藝術擷英——比雷埃弗斯博物館
    編者按:人體雕塑是古希臘文明之集大成者,而對人的理解和描摹是古希臘思想藝術區別於其他古代文明最突出的地方。如今,全球保存至今的古希臘青銅等身神像原作在10座左右。今天,《華夏地理》就帶您走進比雷埃弗斯博物館,瞻仰這些文明史上的偉大傑作!
  • 希臘同盟:反抗的成果,城邦結合
    公元前4世紀末到3世紀初的希臘,在原先比較落後的地區,先後建立了兩個新型的城邦同盟—一埃陀利亞同盟和阿卡亞同盟。這是由於當時的希臘內外形勢決定的。當時處於馬其頓統治下的希臘,原先經濟發達和政治強大的城邦,大都由於內部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而日益衰落了,其城邦政權已不能履行統治階級對內鎮壓奴隸、貧民起義,對外反抗馬其頓統治的職能。而原先一些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由於社會經濟和奴隸制的剛剛發展,它們的統治階級也感到狹小的城邦不能維護自己的政治獨立和保護經濟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