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大老虎」現身中紀委反腐大片 他們都是誰?

2020-12-12 搜狐網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將於1月3日到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每晚8點首播。

  深讀注意到,這是繼2016年10月17日到25日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8集播出之後,中紀委推出的第二部反腐力作。

  據中紀委網站介紹,專題片共分三篇: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中篇《嚴防「燈下黑」》,下篇《以擔當詮釋忠誠》。

  專題片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把自己擺進去,加強自身建設、堅決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體現「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韌勁。

  據悉,朱明國、金道銘、魏健等10餘位嚴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幹部現身說法,剖析自己違紀違法行為和思想蛻變過程,發人深省、令人警醒。

  那麼,這些紀檢系統的「大老虎」都有誰呢?深讀與您一起盤點一下近兩年落馬的違紀違法紀檢監察幹部。

  1 朱明國

  受賄1.41億元被判處死緩

  2014年11月,廣東省原政協主席朱明國落馬。朱明國一向以果敢堅毅的行為作風和「反腐標杆」的形象示人,他的應聲落馬,成為中央反腐進程中又一被打掉的正部級「大老虎」。

朱明國

  朱明國是繼前前任陳紹基之後,廣東第二位落馬的省政協主席,也是十八大以來繼萬慶良後,廣東第二個落馬的省部級高官。與萬慶良一樣,朱明國也是十八大中央候補委員。

  1988年,乘著海南設省的東風,從中央黨校結束學習後,朱明國便從一個州的組織部副部長,變成了海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此後,他更是用了10年時間,從副局級升到副部級。

  此後,從海南省政法委書記,到重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再到廣東省政法委書記,朱明國開始了長達15年的政法生涯,歷經十餘個重要崗位,履歷頗豐。2013年1月就任廣東省政協主席。

  重回廣東擔任省紀委書記期間,朱明國曾查辦過多起貪腐大案:茂名市委原書記羅蔭國、汕頭市委原書記黃志光等一批貪腐官員相繼落馬,反腐成績斐然。

  其中,引人關注的當屬震驚全國的「茂名窩案」,全案共涉及200多位省管幹部及縣處級幹部,涉及範圍之廣令人乍舌。

  2016年11月,朱明國因受賄一審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2年至2014年,被告人朱明國先後利用擔任重慶市公安局局長,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廣東省政協主席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在工程承攬、土地開發、職務調整等事宜上提供幫助,直接或者通過其妻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41379261億元。朱明國對共計折合人民幣9104.9668萬元的財產不能說明來源。

  2 金道銘

  貪腐1.2億被判無期「老紀檢人」瘋狂斂財

  金道銘,滿族,1953年12月生,北京市人,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學位。曾任山西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

金道銘

  簡歷顯示,1993年至2002年期間,金道銘曾擔任中央紀委監察綜合室副主任兼外事辦主任、中央紀委外事局局長、中央紀委副秘書長等職務,後又於2006年8月至2010年9月任山西省紀委書記。

  坊間一直流傳著「進入紀委工作就等於進了保險箱」的說法,但這個「保險箱」也變得不再保險了,中紀委開始公開處理紀檢系統的幹部。金道銘落馬標示紀委系統不憚自曝家醜。

  1970年,17歲的金道銘成為了北京市東城區城建房管局的一名工人。兩年後,他進入了共青團北京市東城區委工作,一幹就是7年。

  1987年,34歲的金道銘成為國家監察部辦公廳的一名幹部。此後的將近20年中,金道銘一直在紀委監察部門工作。

  2006年,在中央工作20年的金道銘前往山西工作,最初他的職位是山西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在山西工作了8年後,2014年,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時任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金道銘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2016年10月14日,江蘇省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金道銘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據鎮江中院審理查明:2007年上半年至2014年初,被告人金道銘先後利用擔任山西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委副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煤礦資源整合、職務晉升、紀檢調查等事項上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23781389億元。

  3 魏健

  曾任中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

  2014年5月9日,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接受調查,紀檢監察四室主要聯繫金融口的單位等。

魏健

  有媒體報導稱,魏健被查可能與他曾分管四川有關。2012年末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被查以來,四川已經落馬多名高官,成為反腐的風暴眼。

  深讀(微信ID:shenduzhongguo)注意到,據媒體報導和中紀委公開資料顯示,魏健曾任中紀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2009年接任第五紀檢監察室主任,五室主要是負責聯繫西南片區(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和西藏)的紀檢監察工作。

  2012年,魏健調任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二室分管聯繫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國家稅務總局、工商總局、海關總署、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中國工商銀行等26家機構。

  2014年3月中紀委紀檢監察室總數增至12個,魏健改任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該室負責聯繫金融口的單位等。

  有消息稱,魏健是從中紀委大院的辦公大樓被帶走的,加之魏健和同期被查的中紀委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曹立新兩人均在紀檢戰線一線任職,這已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反腐風暴沒有盲區,紀委不僅查別人,紀委本身的權力也在「制度籠子」中受到約束。

  除了上述已知將在中紀委反腐專題片上現身說法的大老虎以外,近兩年還有哪些紀檢系統的幹部落馬?

  4 李崇禧

  有18年豐富的紀委工作經歷

  2013年12月2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四川省政協主席李崇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李崇禧

  李崇禧曾擔任過四川省紀委書記,而且有著18年豐富的紀委工作經歷,落馬前擔任省政協主席,也就是說快要安全著陸,功成身退。此次落馬則表明,紀檢監察幹部對於腐敗也沒有天然的抵抗力。

  李崇禧的落馬再度表明,中紀委反腐敗不會「護短」,李崇禧是繼原浙江省紀委書記王華元之後,第二個擔任過省紀委書記落馬的省部級幹部。

  2009年,曾擔任過廣東和浙江兩省紀委書記的王華元則是首個落馬的省級紀委書記。

  李崇禧和金道銘二人的落馬,意味著在短短五年內,就有三名擔任過省紀委書記的紀檢高官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這三人都曾擔任過中央紀委委員。

  5 賀家鐵

  2016年2月4日,湖北省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賀家鐵被指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在擔任中央巡視組副組長期間,洩露巡視工作秘密;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出入私人會所,用公款支付個人費用。

賀家鐵

  被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降為正廳級非領導職務。

  賀家鐵歷任湖南省紀委常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湖南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2007.04任湖南省政府黨組成員,期間在中央黨校學習);

  從2008年8月起任中組部幹部監督局局長。2013年5月任中央巡視組第五組副組長。2014年7月任中央第四巡視組副組長,進駐西藏開展巡視。2014年9月任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2016年2月,嚴重違紀,被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降為正廳級非領導職務。

  6 曹立新

  2014年,中央紀委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曹立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曹立新曾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紀檢監察六室三處處長,後任中央紀委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

  第六紀檢監察室至第十二紀檢監察室的職責是監督檢查聯繫地區省級領導班子及中管幹部遵守和執行黨章以及其他黨內法規,遵守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國家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情況; 監督檢查聯繫地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的情況; 承辦聯繫地區中管幹部的違紀違法案件和其他比較重要複雜案件的初核、審查;綜合、協調、指導聯繫地區的紀檢監察工作等。其中,六室聯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

  紀委如何嚴防「燈下黑」

  早在2015年10月12日,中紀委網站就等刊發《打鐵還需自身硬》一文,強調嚴防紀檢系統「燈下黑」,提出「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紀檢幹部必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基層紀檢機關做到的,中央紀委就要先做出個樣子」。

  2016年12月7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把自己擺進去,管住監督執紀權力》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首次披露了十八大以來,紀檢系統工作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處分7200餘人、談話函詢4500餘人次、組織處理2100餘人。」

  王岐山還明確,要從「制定監督執紀規則要堅持問題導向,查找各環節的風險點,對執紀違紀、失職失責的嚴肅查處,對不願為、不敢為、不會為的要調整崗位,嚴重的就要問責。

  2015年2月1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中央紀委持續發力嚴防「燈下黑」》一文,文中指出,中央紀委防範「燈下黑」,首先在「日常」二字上用力,每一個對策都很具體,針對性強、操作性強,「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和「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貫徹始終。2013年5月開展的全國紀檢監察系統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是一個小切口。該項活動中,81萬名專兼職紀檢監察幹部全部按時遞交零持有報告書,沒有一丁點兒拖泥帶水。此後,措施越來越密集,也越來越嚴。王岐山更明確表示,對不適合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要堅決調離,對違紀違法的要嚴肅查處。

相關焦點

  • 反腐不靠中紀委,靠誰?
    這個疑問,來自中紀委。5月1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的一篇名為《上下聯動,全國一盤棋》的文章,提到地方巡視工作缺乏責任擔當、幹部帶病提拔等問題,引發媒體廣泛關注。(5月12日央視網)  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作為反腐敗的主力軍,不僅一馬當先,而且成績斐然,從中央到地方,光副部級以上的大「老虎」都被打下來一百多隻,涉及黨政軍企等各領域、各部門。
  • 臺灣《旺報》:中紀委反腐大刀揮向體制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 臺媒稱,中共中央紀委持續強勢反腐行動,連官媒新華網也罕見地在春節期間連續兩次高調發文談反腐。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繼2月1日新華網引用中紀委解讀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的文章發表《嚴厲懲處一切腐敗分子》,再次拋出嚴厲懲處、零容忍等狠話外,2月2日再度引用中央紀委網站的文章,刊出《中央紀委研究室解讀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創新
  • 【俠客島】從小官巨腐到通姦,中紀委用詞變化透露的反腐邏輯
    摘要:外行看熱鬧,內行看反腐有多熱鬧,不妨就從中紀委在巡視、反貪裡表現出的強大的造詞能力,來看這一年多的反腐力度有多大。   除了輸到全國動亂的巴西隊之外,最近能連續搶頭條的,還是要數連續放出巡視反饋大招的中紀委。   俠客島有句俗語,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反腐有多熱鬧,不妨就從中紀委在巡視、反貪裡表現出的強大的造詞能力,來看這一年多的反腐力度有多大。   不看不知道,我們詞彙庫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中紀委同志放進來的。
  • 熱評丨防止「燈下黑」,紀檢監察鐵軍讓反腐更有力
    16日晚,反腐專題片《國家監察》播出第五集《打造鐵軍》,展現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地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銘記打鐵必須自身硬,強化監督制約,從嚴從實加強隊伍建設,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的堅定決心與實際成效。
  • 中紀委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名字理解意思:習近平多次提到
    總策劃「鍾紀軒」,片名有講究  這幾天晚上,姜明安都守在電視機旁看專題片,他坦言專題片對反腐研究者來說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每集都有人物、事例和感受,情節跌宕起伏,多個案件細節首度公開,可看性很強。」  通過專題片,觀眾不僅可以看到白恩培和周本順的奢華住處和所儲存的財物等細節,還看到他們在鏡頭前的懺悔。
  • 中紀委回顧2020反腐:今年已有32名省部級「老虎」被查處
    對於遠在天邊的「老虎」,群眾對身邊的「蒼蠅」更加痛恨。群眾關心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嚴查什麼。今年,紀檢監察機關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嚴肅問責,對貪汙侵佔、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從嚴查處,推動脫貧攻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全力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 王岐山新年首次現身 提出「三不」為2016年反腐定調
    法制晚報記者(微信公眾號:觀海內參guanhaineican)注意到,這是王岐山2016年首次在媒體「喊話」,或為2016後反腐工作「定調」。  新年首次露面:為2016年反腐定調  據中紀委網站消息,近日,王岐山就籌備中央紀委六次全會、謀劃好2016年紀律檢查工作,聽取意見建議。
  • 通姦、斷崖式降級、燈下黑:熱詞背後的反腐新邏輯
    不管是誰,不管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將一查到底,嚴懲不貸!       十八大以來,反腐成績單不斷被刷新,截至目前已有50名省部級以上高官落馬。周永康、徐才厚、蘇榮等高級領導幹部被查處,也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傳言。與此同時,「蠅蟻之事」不再是漏網之魚,一隻只群眾身邊的蒼蠅被拍扁。
  • 大連聖亞呼籲中紀委介入反腐工作
    繼爆出總經理辦公室疑被監聽,或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後,12月16日,鯨彩聖亞公眾號發布呼籲,請求中紀委介入大連聖亞反腐工作。公眾號內容極為短小,但衝擊力頗大。文中內容只有一句話:大連聖亞旅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毛崴呼籲中紀委徹查大連聖亞貪腐行為!!!保障國有資產不流失!!!
  • 中紀委對「老虎」評語暗含新玄機
    早在今年7月22日,「人民日報政文」就曾經發文《對移交司法的「老虎」中紀委「評語」有何變化》,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紀委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老虎」的「評語」透露的信息進行了分析。結合細讀今天這四篇新聞稿,正哥哥發現,中紀委對移送司法機關的「老虎」的「評語」又在發生新的變化:  第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評語」的內容更加「有血有肉」,不再是概括性的陳述。
  • 國家監察|紀檢幹部孟弘毅向「大老虎」王珉通風報信
    紀檢監察幹部孟弘毅向「大老虎」王珉通風報信反腐專題片《國家監察》第五集《打造鐵軍》16日晚播出,片中講述中央紀委原第十紀檢監察室副處長孟弘毅是如何把朋友圈當做自己撈錢的工具,利用自己和其他地方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和影響力,將自己掌握的內幕情況換取利益。
  • 官方三令五申剎中秋歪風 節日反腐漸有"套路"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以持續的節日反腐,重擊官場每逢佳節集中上演的腐敗歪風。 禁令之下的中秋節,「天價月餅」鮮見蹤影,高端禮品餐飲市場應聲遇冷。然而,嚴令之下,不斷翻新的送禮方式,更加隱蔽的貪腐行為,也拷問著禁令反腐的「治本」效果。
  • 中紀委參拍《大明王朝》宣傳海瑞反腐精神
    中紀委參拍《大明王朝》宣傳海瑞反腐精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4日 08: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內容速覽]中紀委直接參與《大明王朝》攝製工作,宣傳海瑞反腐精神,反映當前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反腐力度。
  • 中紀委網站官微撰文 見證正風反腐的2020
    對於遠在天邊的「老虎」,群眾對身邊的「蒼蠅」更加痛恨。群眾關心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嚴查什麼。今年,紀檢監察機關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嚴肅問責,對貪汙侵佔、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從嚴查處,推動脫貧攻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全力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 十八大來41名省部級官員被查 山西最多達5人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等受訪專家表示,紀檢監察機關對高官採取調查措施之前,基本走完了「初步核查」環節,掌握了確鑿的涉嫌違紀違法證據。此前,「初步核查」時也有過跑露消息的現象。但十八大以來,多名官員被宣布調查當天,當地黨報、官網都在發布被調查高官的活動報導,這表明中紀委屢次強調的防止「燈下黑」,「打鐵還需自身硬」取得了實效。
  • 呂新華用「鐵帽子王」談反腐問題 鐵帽子王是什麼意思?怎麼翻譯?
    去年談反腐說「你懂的」,今年再談反腐,呂新華又用上了「大家都很任性」、「鐵帽子王」,這可算是給翻譯出了個難題。翻譯當時和發言人溝通,詢問「大家都很任性」的含義。呂新華表示,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群眾在反腐問題上的態度是一致的,「大家都很任性」。猜測有沒有更大老虎落馬沒多大意義。反腐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什麼樣的老虎都是藏不住的。那麼,「鐵帽子王」是什麼意思?英文怎麼說?
  • 中紀委通報案例中尋答案
    實際上,自2012年12月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重大節慶期間一直是中紀委重拳反腐的檔期。 誰又被中紀委曝光了?跟誰吃飯屬於違反規定吃喝?這些似乎沒有明確界線的問題,從中紀委網站最近曝光的案例可以找到解答。 9月28日,中紀委通報的北京市懷柔區紀委公款旅遊問題典型案例中,一個紀委班子的5 位常委因「外出學習開拓視野」,遊覽了新疆喀納斯、揚州瘦西湖、黃果樹瀑布、騰衝火山公園等景點,最後都受到了處分。
  • 「反腐打掉的三大幫派」有哪些?各地紀委舉報電話一鍵收藏
    日前,新華社刊文指出,近年來落馬的一些「大老虎」背後,多有一幫官員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勾連,形成一個個或明或暗、或松或緊的「幫派」、「團夥」,並首次公開給這些團夥命名為「石油幫」、「秘書幫」、「山西幫」。  「打老虎」、「拍蒼蠅」成為中央領導集體的反腐新常態,依法反腐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哪個地方「大老虎」最扎堆?山東有1隻「大老虎」
    其中,關於反腐的這段講話,贏得了全場最為熱烈的掌聲。十八大以來,反腐熱度不減。如今,反腐逐漸進入常態化。今天,長安君盤點2016年以來,進入司法程序的「大老虎」。盤點之前,長安君先要為小夥伴們理一理「打虎」的程序。「打虎」,總體上分為兩個階段:黨內處理和司法程序。在黨內處理階段,一般均由中紀委查辦,程序上要經過受理、初步核實、調查和審理等過程。
  • 英媒:中國反腐深入情報機構 國安部類似克格勃
    英國路透社1月16日報導,原題:中國反腐,情報間諜高官被抓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反腐監督機構周五稱,中國正在對一名主管間諜情報的高級官員展開腐敗調查。這表明中國幾十年裡最大膽的反腐行動已擴散到了該國權力很大的情報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