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將於1月3日到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每晚8點首播。
深讀注意到,這是繼2016年10月17日到25日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8集播出之後,中紀委推出的第二部反腐力作。
據中紀委網站介紹,專題片共分三篇: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中篇《嚴防「燈下黑」》,下篇《以擔當詮釋忠誠》。
專題片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把自己擺進去,加強自身建設、堅決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體現「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韌勁。
據悉,朱明國、金道銘、魏健等10餘位嚴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幹部現身說法,剖析自己違紀違法行為和思想蛻變過程,發人深省、令人警醒。
那麼,這些紀檢系統的「大老虎」都有誰呢?深讀與您一起盤點一下近兩年落馬的違紀違法紀檢監察幹部。
1 朱明國
受賄1.41億元被判處死緩
2014年11月,廣東省原政協主席朱明國落馬。朱明國一向以果敢堅毅的行為作風和「反腐標杆」的形象示人,他的應聲落馬,成為中央反腐進程中又一被打掉的正部級「大老虎」。
朱明國
朱明國是繼前前任陳紹基之後,廣東第二位落馬的省政協主席,也是十八大以來繼萬慶良後,廣東第二個落馬的省部級高官。與萬慶良一樣,朱明國也是十八大中央候補委員。
1988年,乘著海南設省的東風,從中央黨校結束學習後,朱明國便從一個州的組織部副部長,變成了海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此後,他更是用了10年時間,從副局級升到副部級。
此後,從海南省政法委書記,到重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再到廣東省政法委書記,朱明國開始了長達15年的政法生涯,歷經十餘個重要崗位,履歷頗豐。2013年1月就任廣東省政協主席。
重回廣東擔任省紀委書記期間,朱明國曾查辦過多起貪腐大案:茂名市委原書記羅蔭國、汕頭市委原書記黃志光等一批貪腐官員相繼落馬,反腐成績斐然。
其中,引人關注的當屬震驚全國的「茂名窩案」,全案共涉及200多位省管幹部及縣處級幹部,涉及範圍之廣令人乍舌。
2016年11月,朱明國因受賄一審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2年至2014年,被告人朱明國先後利用擔任重慶市公安局局長,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廣東省政協主席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在工程承攬、土地開發、職務調整等事宜上提供幫助,直接或者通過其妻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41379261億元。朱明國對共計折合人民幣9104.9668萬元的財產不能說明來源。
2 金道銘
貪腐1.2億被判無期「老紀檢人」瘋狂斂財
金道銘,滿族,1953年12月生,北京市人,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學位。曾任山西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
金道銘
簡歷顯示,1993年至2002年期間,金道銘曾擔任中央紀委監察綜合室副主任兼外事辦主任、中央紀委外事局局長、中央紀委副秘書長等職務,後又於2006年8月至2010年9月任山西省紀委書記。
坊間一直流傳著「進入紀委工作就等於進了保險箱」的說法,但這個「保險箱」也變得不再保險了,中紀委開始公開處理紀檢系統的幹部。金道銘落馬標示紀委系統不憚自曝家醜。
1970年,17歲的金道銘成為了北京市東城區城建房管局的一名工人。兩年後,他進入了共青團北京市東城區委工作,一幹就是7年。
1987年,34歲的金道銘成為國家監察部辦公廳的一名幹部。此後的將近20年中,金道銘一直在紀委監察部門工作。
2006年,在中央工作20年的金道銘前往山西工作,最初他的職位是山西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在山西工作了8年後,2014年,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時任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金道銘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2016年10月14日,江蘇省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金道銘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據鎮江中院審理查明:2007年上半年至2014年初,被告人金道銘先後利用擔任山西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委副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煤礦資源整合、職務晉升、紀檢調查等事項上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23781389億元。
3 魏健
曾任中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
2014年5月9日,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接受調查,紀檢監察四室主要聯繫金融口的單位等。
魏健
有媒體報導稱,魏健被查可能與他曾分管四川有關。2012年末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被查以來,四川已經落馬多名高官,成為反腐的風暴眼。
深讀(微信ID:shenduzhongguo)注意到,據媒體報導和中紀委公開資料顯示,魏健曾任中紀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2009年接任第五紀檢監察室主任,五室主要是負責聯繫西南片區(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和西藏)的紀檢監察工作。
2012年,魏健調任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二室分管聯繫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國家稅務總局、工商總局、海關總署、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中國工商銀行等26家機構。
2014年3月中紀委紀檢監察室總數增至12個,魏健改任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該室負責聯繫金融口的單位等。
有消息稱,魏健是從中紀委大院的辦公大樓被帶走的,加之魏健和同期被查的中紀委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曹立新兩人均在紀檢戰線一線任職,這已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反腐風暴沒有盲區,紀委不僅查別人,紀委本身的權力也在「制度籠子」中受到約束。
除了上述已知將在中紀委反腐專題片上現身說法的大老虎以外,近兩年還有哪些紀檢系統的幹部落馬?
4 李崇禧
有18年豐富的紀委工作經歷
2013年12月2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四川省政協主席李崇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李崇禧
李崇禧曾擔任過四川省紀委書記,而且有著18年豐富的紀委工作經歷,落馬前擔任省政協主席,也就是說快要安全著陸,功成身退。此次落馬則表明,紀檢監察幹部對於腐敗也沒有天然的抵抗力。
李崇禧的落馬再度表明,中紀委反腐敗不會「護短」,李崇禧是繼原浙江省紀委書記王華元之後,第二個擔任過省紀委書記落馬的省部級幹部。
2009年,曾擔任過廣東和浙江兩省紀委書記的王華元則是首個落馬的省級紀委書記。
李崇禧和金道銘二人的落馬,意味著在短短五年內,就有三名擔任過省紀委書記的紀檢高官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這三人都曾擔任過中央紀委委員。
5 賀家鐵
2016年2月4日,湖北省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賀家鐵被指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在擔任中央巡視組副組長期間,洩露巡視工作秘密;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出入私人會所,用公款支付個人費用。
賀家鐵
被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降為正廳級非領導職務。
賀家鐵歷任湖南省紀委常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湖南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2007.04任湖南省政府黨組成員,期間在中央黨校學習);
從2008年8月起任中組部幹部監督局局長。2013年5月任中央巡視組第五組副組長。2014年7月任中央第四巡視組副組長,進駐西藏開展巡視。2014年9月任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2016年2月,嚴重違紀,被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降為正廳級非領導職務。
6 曹立新
2014年,中央紀委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曹立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曹立新曾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紀檢監察六室三處處長,後任中央紀委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
第六紀檢監察室至第十二紀檢監察室的職責是監督檢查聯繫地區省級領導班子及中管幹部遵守和執行黨章以及其他黨內法規,遵守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國家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情況; 監督檢查聯繫地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的情況; 承辦聯繫地區中管幹部的違紀違法案件和其他比較重要複雜案件的初核、審查;綜合、協調、指導聯繫地區的紀檢監察工作等。其中,六室聯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
紀委如何嚴防「燈下黑」
早在2015年10月12日,中紀委網站就等刊發《打鐵還需自身硬》一文,強調嚴防紀檢系統「燈下黑」,提出「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紀檢幹部必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基層紀檢機關做到的,中央紀委就要先做出個樣子」。
2016年12月7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把自己擺進去,管住監督執紀權力》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首次披露了十八大以來,紀檢系統工作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處分7200餘人、談話函詢4500餘人次、組織處理2100餘人。」
王岐山還明確,要從「制定監督執紀規則要堅持問題導向,查找各環節的風險點,對執紀違紀、失職失責的嚴肅查處,對不願為、不敢為、不會為的要調整崗位,嚴重的就要問責。
2015年2月1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中央紀委持續發力嚴防「燈下黑」》一文,文中指出,中央紀委防範「燈下黑」,首先在「日常」二字上用力,每一個對策都很具體,針對性強、操作性強,「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和「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貫徹始終。2013年5月開展的全國紀檢監察系統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是一個小切口。該項活動中,81萬名專兼職紀檢監察幹部全部按時遞交零持有報告書,沒有一丁點兒拖泥帶水。此後,措施越來越密集,也越來越嚴。王岐山更明確表示,對不適合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要堅決調離,對違紀違法的要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