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社區管理網格化精細化:搭建服務群眾連心橋

2020-12-18 中國文明網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如何提升鄉村治理能力,規範鄉村治理的「行」與「知」,加快推進城鄉間的職責重構、資源重配、體系重整,切切實實地增強鄉村群眾的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

  為了做好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江蘇省揚州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進行了專題研究,制定出臺了《創新網格化精細化社會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落實開發大數據共享平臺,以信息化推動社會治理工作精細化。

  如何建好「一張網」?建立「全要素、全科式」智能化信息系統

  東園社區豐產組居民小姜與鄰居家之間的路只要一下雨就「水漫金山」,給生活出行帶來不便。網格員周春發在巡查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上報,相關部門很快修繕了這條路。「他們都說是網格員發揮了橋梁作用,其實我覺得是信息化給我們網格員服務群眾打通了最後一公裡。」周春發說。

  《意見》要求各級各部門從全局角度出發,打通數據共享渠道,推進政法、人社、公安大數據中心以及「12345」熱線、數位化城管等系統有機整合。

  「網格員使用一個終端、一套系統採集信息,平臺迅速展開核實立案、指揮派遣、處理反饋、核查結案的全鏈條流程,做到一次採集上報、一次處理到位。」市委政法委綜治工作負責人說,我市在社會治理基礎資源需求全市大調查的基礎上,綜合考慮行政區劃、地域特徵、城市部件、人口密度、企業分布、拆遷區域等情況,按照「分類劃分、規模適度、無縫覆蓋、動態調整」原則,合理劃分網格。目前,全市共科學劃分包括農村網格在內的綜合網格5709個、專屬網格567個。

  「將社會治理資源下沉到網格,有助於築牢基層社會治理第一道屏障。」該負責人說,我市通過建立「全要素、全科式」智能化信息系統,對鄉鎮(街道)層面執法力量進行有效整合,提升綜合執法實效。同時把基層執法人員70%以上的考核權下放到鄉鎮一級,更大程度地賦予鄉鎮(街道)對基層執法的指揮權、監督權,推動了社會治理向末梢延伸。

  這張「網」作用有多大?讓基層群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全網聯動」

  「智能信息的應用,是保障網格『無縫銜接』靈活運轉的基礎。」市委政法委綜治工作負責人介紹,正在建設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息系統,拓展深化地理信息系統、治理雲圖、聯動處置、大數據分析等應用,推行「網際網路+社會治理」「網格+網絡」等服務管理模式。此外,我市還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統籌發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公益性社會組織與平安志願者隊伍的建設協同作用,搭建社會組織「孵化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充分釋放小網格的大能量。

  「網格能處理的事項,第一時間在網格內解決,不能解決的逐級上報處理,讓群眾生產生活所涉『小事不出網格,大事全網聯動』。」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寶應已建成縣鎮和試點村(居)網格化治理大數據云圖,實時顯示社會治安、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動態數據,實現可視化的實戰應用。江都區「1+N」網格化精細化社會治理平臺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匯集全區65家單位共1600多項數據資源,相關做法入選省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典型案例。

  「網格化精細化社會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通過綜合執法來解決。」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全面深化推進農村網格化精細化社會治理,力爭農村網格創建達標率達70%以上,群眾對網格員的知曉率達80%以上,綜合網格內服務率達90%以上。

  萬名網格員都在幹些啥?用腳步丈量網格,用責任守護平安

  「寶應有家企業,老闆不知去向,不少職工和不認識的外來人員爭著拆卸搬運設備,這是怎麼回事?」寶應縣涇河鎮曹壩園區網格員在走訪時發現問題,隨即了解情況。原來,公司法定代表人因資金周轉困難,在拖欠工資及供貨商貨款等情況下,乾脆一躲了之。

  網格員一邊迅速上報信息,一邊制止不當行為。經過村、鎮、縣三級聯動,第一時間啟動欠薪糾紛處理聯動機制。在縣網格聯動中心與勞動監察大隊等共同努力下,找出法定代表人與工人和供貨商見面,並與他們籤訂分期還款的計劃,公司又恢復了生產。

  「如果沒有網格員的及時報告、及時調解,這個企業就沒有翻身的日子了。」寶應縣綜治辦副主任黃永年說,正是由於事件處置在萌芽階段,不僅保住了企業,後來拖欠職工的工資也如數兌現了。

  網格員,能讓網格真正成為基層治理堅強「前哨」。我市共配備包括農村網格員在內的專兼職網格員9289名,網格員職責清單明確了信息採集、網格巡查、管理服務等7大類27小項職責。

  「讓每一名農村網格長、網格員都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市委政法委綜治工作負責人說,我市結合實際,開展網格員「大走訪」,深入推進平安網格建設。在社區(村)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建立心理諮詢室或社會工作室(站),建立聯繫基層群眾的微信群等,讓網格員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對於在網格化服務管理中了解到的群眾訴求、發現的問題隱患,網格員通過「全要素網格通」手機APP,及時上傳至村(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平臺,市、縣、鄉、村四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對受理上報的各類信息,按照工作權限,及時分流,網上交辦。目前,全市經由網格員收集上報事件信息35萬條,及時處置率達98%以上。網格員「用腳步丈量網格,用責任守護平安」,正在成為黨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服務居民群眾的「連心橋」。(揚州日報 周晗)

相關焦點

  • 蓬萊區南王街道黨建引領社區網格化管理 讓居民感受社區服務「零...
    蓬萊區南王街道黨建引領社區網格化管理 讓居民感受社區服務「零距離」 2020-12-22 16:19:49
  • 玉屏縣網格化管理服務讓易地搬遷群眾安居樂業
    玉屏縣網格化管理服務讓易地搬遷群眾安居樂業 發布時間:2019-08-21 10:45:10      來源:銅仁日報   「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 東凱社區:服務群眾聯繫卡 搭起居民連心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 通訊員 周伶豔為深入貫徹「以人為本」服務理念,進一步優化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提升社區便民服務水平,東凱社區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兩委屆中選舉」兩項工作為契機,統一製作了3720張便民連心聯繫卡,在入戶過程中將聯繫卡分發到了轄區每戶居民家中
  • 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關廟社區:「三化」服務群眾零距離
    一、背景與起因 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田園鎮關廟社區位于田園鎮的中心地帶,是一個城市社區,隨著「農轉城」步伐的不斷加快,因轄區內流動人口、租房戶、「三留」人員、商住小區增多而帶來的管理和服務壓力不斷加大,關廟社區牢牢把握「服務」主題,推行「精準化」服務、「網絡化」便民、「網格化」管理的「三化」模式,形成了「在加強黨建中做好服務
  • 通羊鎮:古塔社區網格化管理凸顯「小網格大服務」
    在通羊鎮古塔社區,社區工作人員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宣講政策、排憂解難、跟蹤問效……從群眾最迫切的需要、最期盼的事情抓起,切實解決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群眾感受到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 [安徽] 安慶懷寧縣公安局搭建愛民「連心橋」
    在深入開展「三訪三評」活動中,安慶市懷寧縣公安局堅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以拓寬溝通渠道為重點,積極搭建愛民「連心橋」,積極構建和諧警民關係,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較好地樹立了公安機關和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搭建「問心橋」 履職盡責集民意  調查尋問。
  • 金山區金山衛鎮:搭建幹群連心橋 共繪美麗連片圖
    2019年,抓住創建「美麗一條埭」「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等契機,金山衛鎮黨委提出「幹群連心、美麗連片」的工作思路,以鄉村振興為目標,搭建幹群之間的「連心橋」,凝聚共識、激發活力、細化落實,最大限度地匯聚起黨員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描繪美麗鄉村實景圖。像八字村、張橋村、橫召村、星火村、塔港村等位於金山衛鎮北部的純農業村,在多年的鄉村治理摸索中實現了質的改變。
  • 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 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隨著一項項城建重點工程相繼完成,市區交通道路四通八達,公園處處鳥語花香,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市民的幸福指數大幅提升,讓廣大群眾看到了更多變化、得到更多實惠,為新時代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美麗湛江築牢根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列入年度工作重點。
  • 南昌高新區搭建民意「連心橋」
    南昌高新區搭建民意「連心橋」 2020-09-21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鄉紅旗區文化街街道:網格化服務顯成效 精細化服務暖民心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今年以來,新鄉紅旗區文化街街道辦事處嚴格按照「黨建引領,群眾自治,網格防控」的基層社會治理理念,發揮網格服務管理作用,不斷加強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社會治理格局。
  • 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溧陽金莊村這麼幹!
    當地借鑑城市社區管理經驗,在鄉村網格化服務管理道路上先行「試水」,以黨建為引領,嘗試在轄區建立網格聯絡員、網格長、網格員、十戶長、樓棟長、網格志願者、村民共建共管的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統籌開展黨的建設、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社會救助、普法宣傳等工作,用一個個「小網格」架起了服務群眾的「連心橋」。
  • 廊坊興安街社區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贏民心
    長城網6月27日訊(趙曉慧 賀宏偉)圍繞「科學發展、黨建先行、以人為本、服務居民,建設經濟發展型社區」的工作目標,廊坊市安次區興安街社區黨支部開展「民心工程」建設,在激發內動力,增強凝聚力,提升發展力的同時,健全居民救助、福利等保障體系,實施社區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
  • 上海市金山區不斷推進網格化建設,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能級
    馬曉榮告訴記者,當天得知老人走失後,村裡馬上和鎮網格化中心取得聯繫,利用廊下鎮社會綜合治理信息平臺查看老人走失前的監控錄像,制定搜尋路線。通過廊下平安志願者、廊下聯防隊及社會公益組織的地毯式搜尋,終於在晚上10點左右找到了全身溼透的老人。「那天,我們先通過網格化中心和派出所調取監控探頭,把老人的行走路線排摸出來,再以此擴散,去找老人。」馬曉榮說。
  • 江蘇抗疫「大數據 網格化 鐵腳板」賦能高效能治理
    在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強調,加快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特別要推廣「大數據 網格化 鐵腳板」等做法。「江蘇微網格」、「平安前哨」工程、智慧社區……從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誕生的「大數據 網格化 鐵腳板」工作機制,正在構建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中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 「加減乘除冪」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
    李 貞 任 俠 孔令偉近年來,山東省濟寧高新區洸河街道為有效解決基層社會治理難題,以推動基層治理重心下沉社區為主線,緊密結合「雙基」三年行動計劃,綜合運用「加減乘除冪」五項措施,逐步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實現管理無死角、服務全方位,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 ...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市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
    二、工作目標   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建立全市統一的網格以及網格員隊伍,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推動社區網格化管理與社會化服務有效結合各縣(區)、開發區和市直各有關部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要親自研究部署,層層抓好落實,切實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各縣(區)黨委、政府和各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是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各級黨委政法委、綜治委是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的具體實施部門,各級綜治委成員單位是配合部門。
  • 構架聯繫基層黨員群眾「連心橋」
    規範創建,服務前移 近幾年,中山區委以「為民服務、屬地管理、關口前移、重心下沉」為原則,組織有關部門把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相繼安排到社區聯繫服務群眾,在所轄的8個街道創建起51個「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建立了代表、委員接待日制度,做到社區工作室每周有接待,街道工作室每月一議事。
  • 建成垃圾轉運站11座 垃圾分類社區覆蓋率達到76% 精細化管理讓市民...
    12月24日,東麗區召開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主題新聞布會。近年來,東麗區累計投入近10億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持續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和環衛設施、綠化設施建設。同時,環衛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建成垃圾轉運站11座,以PPP模式啟動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建設,垃圾分類社區覆蓋率達到76%,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加大城市綠地系統建設力度,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51%,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既定目標。持續加強市容整治,累計整修建築立面458萬平方米,城市面貌有了新的提升。
  • 江蘇無錫市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揭牌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國鋒 通訊員 吳育鋐12月22日,無錫市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正式啟動,全市5726名專職網格員隊伍正式組建,全市網格化大數據信息體系全面升級,市網格學院正式建立。無錫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徐劼出席啟動儀式並講話,江蘇省委政法委二級巡視員邵淑娟,江蘇省公安廳二級巡視員平立偉,無錫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劉必權出席活動。今年以來,無錫全市堅持以開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動力,堅持和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穩紮穩打夯實社會善治基礎,眾志成城構建多元共治格局,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 日照嵐山頭街道:「黨建+物業」讓社區管理更精細
    日照嵐山頭街道:「黨建+物業」讓社區管理更精細 2020-06-30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