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筆江決策建造上海國際飯店

2020-12-26 鎮江金山網

□ 於錫強   

大名鼎鼎的上海國際飯店曾經是「中國第一高樓」,兒時常聽人戲說:「仰起頭來數國際飯店樓層幅度過大,連帽子都掉下了地。」這幢不同凡響的建築是誰決策建造的呢,他就是被稱為「金融巨子」、祖籍鎮江的胡筆江。

胡筆江(1881-1938),譜名敏賢,字筠,號筆江,祖籍鎮江,出生在邗江沙頭鎮胡墩村。其父曾在鎮江丹徒一家錢莊做過店員。後又與人合股開設當典,胡筆江少年時期接受了良好的私塾教育,學習勤奮,練得一手好字。17歲時在江蘇泰縣姜堰鎮一家小錢莊當學徒,3年滿師後,到揚州仙女廟義善源銀號當店員。1910年胡筆江到北京公益銀號任職員,不久進北京交通銀行,深得交行總經理梁士詒的賞識,被視為交行的青年精英,不到兩年便被晉升為總行稽核,分行襄理、經理之職。1916年,北京政府清查交通銀行帳冊,行內人事發生更動,胡筆江辭去交通銀行職務,南下上海謀發展。

上海是全國的金融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外資銀行紛紛歇業關閉,而此時中國民族工業正在興起,有利於民資銀行的發展。愛國華僑黃奕柱在印尼經商,資金雄厚,想到國內開辦銀行,但不懂經營管理,就請教上海報業泰鬥史量才,史量才他先辦銀行,由銀行再投資實業,並請布業大亨、統益紗廠董事長徐靜仁舉薦人才,徐靜仁便推薦了胡筆江。黃奕柱、史量才與胡筆江晤談,十分投機。1921年,胡筆江在上海與南洋華僑巨商黃奕柱合創中南銀行,銀行資本總額500萬元,為當時華僑創辦的最大民族私人銀行。1921年6月正式開業,總行設在上海三馬路。黃奕柱、胡筆江、史量才等7人組成董事會,黃奕柱任董事長、胡筆江任總經理。

胡筆江審時度勢,多方疏通,中南銀行獲得了鈔票發行權,發行鈔票以百分之五十的銀元或外匯就可發行百分之百的鈔票。每張鈔票上都有胡筆江的籤名,是全國通用鈔票之一。後又增設十餘家分行及辦事處,並陸續投資上海新裕紡織公司、永利化工公司、上海誠孚鐵工廠等。

胡筆江還有一個大手筆是在1922年,他與鹽業銀行總經理吳鼎昌、金城銀行總經理周作民、大陸銀行總經理談荔孫商議,在上海組成「四行聯合營業事務所」,成立了「四行聯合準備庫」。1923年,四行儲蓄會發起中南、金城、鹽業、大陸四行各投資25萬元,組成「四行儲蓄會」,宣布共同承擔以中南銀行名義發行鈔票的兌現責任。為取信社會,四行準備庫陳列了許多銀箱,每箱堆放5000枚銀洋元,真金實銀對外展示供人參觀,顯示四行儲金充足實力雄厚,大大提高了中南銀行鈔票的信譽。

1932年春,為慶祝四行儲蓄會成立十周年,擴大民族金融業的影響,胡筆江等四家銀行老總商量決策,出資500萬元,在上海市中心建造24層摩天大樓,取名國際大飯店(後改名國際飯店),由國際著名設計師鄔達克設計,民資企業陶馥記營造廠建造,該飯店是當時上海第一家由中國人自行投資建造的國內首屈一指的高級酒店,配備了許多現代化的設備,包括當時上海速度最快的電梯,大樓共有兩大門,正南是儲蓄會大門,東南是飯店大門(至今仍在)。1934年開業,全上海為之轟動,整幢建築是當時遠東最高的大廈,24層的高度保持「中國第一高樓」的歷史紀錄竟長達50年之久,這座裡程碑式的建築如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筆江繼配系鎮江有名士紳於立三之二女,結婚典禮是在九如巷臨時租用賈姓的房屋中舉行,胡筆江利用在金融界的地位和優勢,創辦了鎮江元康錢莊,一是為報答嶽家,還利用錢莊增加中南銀行鈔票發行量,並為中南銀行訓練後繼辦事人員。1933年他出資10多萬元在家鄉創辦競生小學,也招收鎮江丹徒、大港等地的學生。

相關焦點

  • 「遠東第一高樓」上海國際飯店的建造者(上)-紀念中國第一代營造師...
    序在20世紀的30年代,上海號稱遠東第一大城市。1932年12月在靜安寺路(南京西路)與派克路(六合路)街角,一個建築工地非常忙碌。這裡正開始建造一棟遠東第一高樓—22層的國際飯店。工地成為當時這座城市的熱點,每一天吸引許多人圍觀。有一位14歲的少年,天天到場,他是日後成為華裔建築師第一人的貝聿銘先生。
  • 「遠東第一高樓」上海國際飯店的建造者(上)-紀念中國第一代營造師...
    序在20世紀的30年代,上海號稱遠東第一大城市。1932年12月在靜安寺路(南京西路)與派克路(六合路)街角,一個建築工地非常忙碌。這裡正開始建造一棟遠東第一高樓—22層的國際飯店。工地成為當時這座城市的熱點,每一天吸引許多人圍觀。有一位14歲的少年,天天到場,他是日後成為華裔建築師第一人的貝聿銘先生。
  • 國際飯店:30年代遠東第一高樓
    建成後近30年,它是「遠東第一高樓」,直至後來的半個世紀,國際飯店始終保持著上海高度的神話,是上海的象徵。上海解放初,陳毅市長曾在國際飯店接見解放軍團以上的指揮員。1959年,郭沫若來上海時,曾登上飯店最高層,觀賞上海市容,並欣然題詩兩首。
  • 上海國際飯店
    上海國際飯店(Park Hotel)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飯店之一,有三十年代「遠東第一高樓」之稱。  飯店歷史  上海國際飯店於1934年落成,大樓24層,其中地下2層,地面以上高83.8m,鋼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樓板,它是當時全國也是當時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並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紀錄達半個世紀。
  • 「遠東第一高樓」上海國際飯店的建造者(下)-紀念中國第一代營造師...
    前期回顧:上一期講述中國第一代營建師的代表之一—金福林先生,承建『』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項目,大新公司大樓(上海第一百貨商店)的經過情形,五年中這兩個同樣建於上海南京路上的項目奠定了他成為第一代營造師中傑出代表的地位。
  • 上海1950年,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
    外灘全長1.5公裡,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上海闢為商埠以後,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雲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東的金融中心。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上海的地標之一。民國三十年(1941年)日軍佔領租界之前,外灘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佔據,並分別被叫作「英租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別為它們的最高市政組織和領導機構。
  • 蝴蝶酥賣出網紅熱度 上海國際飯店從高端走向親民
    1934年,由「國人規劃、國人投資、國人建造、國人經營」的國際飯店誕生了。當時的投資者在靜安寺路派克路口,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西路黃河路口,花巨資買下地塊,建造全國首家超級豪華大飯店。匈牙利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擔綱設計,大部分建築材料和設備從美、德、奧等國進口,再加上內部裝修和配置的高檔設備,耗資八百萬之巨的國際飯店是當之無愧的「遠東第一高樓」。
  • 國際飯店,上海曾經的最高樓
    這一年他18歲,土生土長的上海青年,卻也是第一次踏入當時位於外灘的高大上的辦公樓。在這裡,另一個「第一次」在等著他。他被通知,政審優秀、從軍出身的他,接下去要去國際飯店工作。國際飯店,沒有一個上海人不知道它。它曾是繪製上海地圖的原點。
  • 老上海 八大有"靈魂"的飯店
    國際飯店  國際飯店  派克路(今黃河路)口樹立著挺拔的國際飯店,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半個世紀裡,一直是上海標誌性的建築,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來客駐足觀賞國際飯店是1931年由4家銀行聯合投資興建的,也是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在上海的一舉成名之作,為中國1968年前最高的高層建築。國際飯店外形仿照美國摩天大樓,外部立面採用直線條,底層至3層鑲貼黑色花崗石,4層以上鑲貼棕色泰山面磚,在第二、三層和14層以巨型圓角玻璃鑲貼,顯示出強烈的立體感。國際飯店開張後,中外軍政要員、社會名流常常在這裡設宴,成為上層社會活動場地之一。
  • 來上海旅遊,怎麼能不去國際飯店吃一頓飯呢
    國際飯店位於人民廣場之北南京西路170號,是由當時物城、鹽業、大陸中南四家銀行合辦的「四行儲蓄會投資興建的1934年10月1日開業。國際飯店地下2層,地上22層,高83,米,建築面積15000多平方米。國際飯店為當時上海第一高樓也是遠東第一高樓。
  • 上海國際飯店曾經的「遠東第一高樓」
    上海的國際飯店,曾是上海的地標建築。它是由四家中國銀行聯合投資興建,並聘請了匈牙利著名設計師烏達爾設計。很多上海的老建築都出自這位設計師之手。國際飯店1932年8月動工,1933年10月峻工。飯店高86米,24層,建築外牆底層釆用黑色花崗石,上部裝飾褐色的面磚。它是當時遠東第一高樓。
  • 老字號新氣象 | 蝴蝶酥賣出網紅熱度 上海國際飯店從高端走向親民
    遠東第一高 城市正中心   二十四層樓、83.8米高,當年的國際飯店以「遠東第一高樓」之稱聞名於世。   1934年,由「國人規劃、國人投資、國人建造、國人經營」的國際飯店誕生了。當時的投資者在靜安寺路派克路口,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西路黃河路口,花巨資買下地塊,建造全國首家超級豪華大飯店。
  • 上海國際賽車場正式動工 中國「F1夢」將成現實
    晨報訊昨天,伴隨著打樁機的轟鳴聲,可容納20萬觀眾的上海國際賽車場工程正式開工,這標誌著讓中國廣大賽車迷期待已久的「F1夢」就將變成現實。  建設上海國際賽車場,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決策,這不但為上海「城市名片」增添了新亮點,同樣也引起了廣大賽車迷的關注。在昨天的開工儀式後,國際汽車聯合會主席莫斯利成為了所有媒體追逐的焦點。  在回答記者問題時,從昨天開始就一直保持低調的國際汽聯主席莫斯利終於露出了商人精明的一面。
  • 國際飯店:歷經滄桑魅力永久遠
    建造於1920年的美豐大樓,可是匈牙利建築大師鄔達克在上海的第一個作品啊!它的外形酷似比其名氣大得多的武康大樓(諾曼第公寓),但卻比武康大樓顯得樸實無華,沒什麼裝飾,不顯得「高冷」,一如當時的鄔達克一樣,不為世人所知,也不急於展露才華。
  • 要不是他竭力遊說,國際飯店差點造不起來,而且原本也不是飯店
    在東方明珠出現以前,國際飯店一直代表著上海的城市形象。但你知道嗎,國際飯店雖然長期以來貴為「遠東第一高樓」,但20世紀30年代初,要在上海泥沙鬆軟的土地上建一座摩天大樓,絕對是異想天開,要不是設計師鄔達克竭力遊說,並利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和材料,恐怕這幢大樓根本建不起來。
  • 傳承紅色基因 | 老上海賓館飯店暗藏接頭地點
    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 老上海賓館飯店暗藏接頭地點  上海地理位置優越,自開埠起與世界各地的聯繫日益廣泛,這也讓上海的旅館業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呈現出十分繁榮的發展態勢。特別是1934年號稱遠東第一高樓的國際飯店開業,上海旅館飯店業達到鼎盛時期。今天,當我們坐在飯店賓館中吃年夜飯的時候,或許就能發現諸多的紅色基因。
  • 贛州酒店:耀升國際飯店
    宣 傳 語 耀升國際飯店讓您在天然氧吧裡享受生活,在竹海梯田間建商務平臺!這裡有贛南面積最大、生態保存最完好、旅遊開發最成熟的省級自然保護區——陽嶺,空氣中負離子含量充沛,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中國之最,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譽。    耀升國際飯店以大自然賜予的山風竹海為背景,平地高聳,偉岸挺拔。流暢的S型主樓由大理石整體包裝,溫馨高貴,卓爾不群,是崇義縣城的地標。耀升國際飯店的產品包括客房、餐飲、娛樂、會議等酒店服務內容。
  • 上海檔案館藏貝聿銘家書看大師情懷 建築大師之路始於上海國際飯店
    原標題:上海檔案館藏貝聿銘家書看大師情懷 建築大師之路始於上海國際飯店資料圖  美國當地時間5月16日,102歲高齡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走了,然而,貝聿銘事務所所設計的「小金字塔」永遠地留在了上海。其實,貝聿銘與上海有一段特殊的緣分——上海不僅是他生活過的城市,而且,他的建築大師之路正發端於遠東第一高樓——上海國際飯店的建築工地。
  • 十裡洋場大上海的華懋飯店:曾經的「遠東第一樓」
    沙遜與華懋飯店 文/圖 楊天亮 人們來到上海外灘,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有著直插雲霄的綠色金字塔狀屋頂的建築。它就是外灘的地標性建築——和平飯店,前身是曾經享有「遠東第一樓」的華懋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