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檔案館藏貝聿銘家書看大師情懷 建築大師之路始於上海國際飯店

2020-12-18 東方網

原標題:上海檔案館藏貝聿銘家書看大師情懷 建築大師之路始於上海國際飯店


圖說:2017年在蘇州舉辦的貝聿銘文獻展展出了上海市檔案館館藏貝聿銘家書複製件。 資料圖

  美國當地時間5月16日,102歲高齡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走了,然而,貝聿銘事務所所設計的「小金字塔」永遠地留在了上海。其實,貝聿銘與上海有一段特殊的緣分——上海不僅是他生活過的城市,而且,他的建築大師之路正發端於遠東第一高樓——上海國際飯店的建築工地。記者昨天從上海市檔案館了解到,館藏四封貝聿銘赴美留學之初寫給父親貝淞蓀的家書,其中,他詳細談到了自己的留學生活,未來大師的情懷和職業規劃之路由此可見一斑。

  貝氏在蘇州是綿延數百年的望族。1917年,貝聿銘在廣州出生,10歲時到上海讀中學,從1934年起就住在南陽路170號「貝家花園」裡。這段旅居上海的經歷,給貝聿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當時的貝家在上海擁有各類房屋1000幢,房產面積16萬餘㎡,土地面積約150畝。或許正是因為家中房產眾多、風格各異,貝聿銘並未按照銀行家父親所希望的那樣子承父業,先赴英國攻讀金融學,繼而回國投身金融行業,而是對建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圖說:上海市檔案館館藏四封貝聿銘家書。 資料圖

  特別是,當時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正在距離貝家不遠的今南京西路上建造。聽說它地上地下總共將要蓋26層,貝聿銘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所以每周六都要去看看它往上「竄」了多少。他後來回憶說,「周末常去國際飯店附近的大光明電影院看電影,或去撞球房打撞球。在我看電影和打撞球的同時,國際飯店越蓋越高,這使我依稀看到了未來,這當歸功於上海。」1934年12月1日,大廈終於建成,仰望高高的屋頂,貝聿銘說,「那時的上海我已經看到西方新建築的萌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度。我被它的高度深深吸引了。從那一刻起,我開始想做建築師。」

  次年8月,貝聿銘不顧父親的勸阻,執意踏上了去美國讀建築的留學之路,先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世界知名的華人建築設計大師。上海檔案館珍藏的四封親筆信,就是他初到美國之後給父親寫的家書。從信中可以看出,他的鋼筆字工整有力,得益於母親從小對書法和藝術方面的教導。

  翻閱家書,其中有許多生活瑣事,有年輕學子遠離家鄉向家人的傾訴:「該校(註:指賓大)則只有建築藝術,而建築工程則付缺如,因是故男等頗有不滿。」也有遠隔重洋的喜訊:「惟題則長而且多,普通中國學生對此頗難應付。男此次考試結果頗為滿意。」「男一組中演講亦佔一部,於上星期男入第一次演講,因預備極充分,得連續講四十分鐘之久,頗得教授之嘉許。」同時,貝聿銘也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但自覺咬字尚欠清準,較之西人相去尚屬遠甚。加以明年已無英文一科,今年為最後機會,更不敢不勤慎其事。」

  雖然貝聿銘出身望族,家裡自是不愁吃穿,但他仍注意節儉。在1935年11月9日的家書中,貝聿銘寫道:「為節省金錢計,沿途電報費用均由二人合出」,「男在外一切自知留心,因功課緊嚴故娛樂較少,因得省下此類費用不少。住宿月納租約廿三金元,膳食較昂,是以但求其能果腹而不求甘肥,月需三十元左右不等,再加上車資娛樂及其他零星費用,一月約有十七八元之多餘。今年內除稍作短途旅行以遣身心及購一冬大衣外,並無較大消費,或有百元左右積蓄之可能,茲今金價又漲,男自能在可能範圍內節儉,以輕大人之負擔」……如是種種,至今讀來仍見字如面,令人感懷,未來大師的動人情懷在家書中足以管中窺豹。

 

相關焦點

  • 大師貝聿銘去世,留美家書揭秘在美國三大名校建築系深造的非凡經歷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導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於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的經典建築作品包括似乎是一個超越了時代的存在遊走在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他被稱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在上海市檔案館館藏裡有幾件他初到美國留學時
  • 大師,貝聿銘,走好!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1917年,貝聿銘在廣州誕生,貝氏家族也於同年買下了蘇州著名園林——獅子林。1920年,貝聿銘的父親到上海工作。10歲時,貝聿銘隨家人遷往上海。從那時起,幾乎每年寒暑假,貝聿銘都會回蘇州,他在獅子林裡度過了一段愉快的童年時光。
  • 設計眾多老上海地標 匈牙利建築大師令人緬懷
    設計眾多老上海地標 匈牙利建築大師令人緬懷 2008年06月15日 00: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六月十四日電 (李佳佳 鄭瑩瑩)七十五年前的今天,被譽為「遠東第一影院」的上海大光明大戲院落成開幕,它的設計者、匈牙利建築設計大師鄔達克,也由此成就了其個人設計風格的徹底轉變。
  • 紀念華裔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 建築設計界的凡爾賽大師,非貝聿銘所屬!
    而建築設計界的凡爾賽大師,非貝聿銘所屬了。有理有據。這也只是網友小小的調侃,從圖片中的話術可以看出,貝聿銘畢業於名校,結識政界好友,一生偉大且輝煌。一.1927年貝聿銘隨著父親調職來到上海,貝聿銘高中畢業於聖約翰大學,並於1934年考入聖約翰大學,在1935年,貝聿銘選擇奔赴美國留學,到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後又進入麻省理工學習建築工程,「相對於建築工程而言,我覺得我更加可能成為一名工程師。
  • 世界級建築大師貝聿銘走了,晚年主持設計的蘇州博物館驚嘆於世
    5月16日,世界著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去世,享年102歲,一代華人巨星就此隕落。貝聿銘老先生逝世的消息,令人心痛!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為貝律銘)10歲時,由於父親貝祖詒擔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主管的工作,貝聿銘隨之搬至上海生活學習。
  • 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表示:一生最驕傲的不是建築,而是自己的妻子
    一年後哈佛碩士學位的畢業作品是設計上海博物館,1948年從麻省理工畢業後成了哈佛建築系的助理教授。一年不到,從純學術象牙塔出來的他,被紐約市房地產開發商廉柴根道夫看中。  打破美國建築界慣例,成為首個被聘請的中國人,開始在廉柴根道夫的公司擔任建築研究部主任。此後的他的人生之中又接連設計了海港大樓、甘迺迪圖書館、香山飯店、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等等傑作。
  • 貝聿銘去世: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華裔美籍建築師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導,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華裔美籍建築學家貝聿銘老先生去世,享年102歲。曾獲得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1986年裡根總統頒發的自由獎章等。貝聿銘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蘇州與上海度過的,從小就立志要當一名建築師。後到美國學習,並以超人的設計能力完成多項複雜的設計任務。
  • 貝聿銘作品欣賞,懷念建築大師!
    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在美國紐約去世,享年102歲。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於1935年遠赴美國留學,先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設計學,並於1955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 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作品回顧
    貝聿銘被譽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先後榮獲了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等等諸多獎項。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
  • 陶桂林: 承建中山陵和上海國際飯店的建築大師
    陶志寬因此破產,只得舉家背井離鄉,投奔在上海謀生的兄弟陶志安。 1903年,陶桂林經叔父介紹到上海福生木器店當學徒,後受僱於四川路一家製造木器併兼營房屋修建的小公司當學徒。經過多年的潛心實踐和夜校自學英語,陶桂林成長為一名精通新型建築技術的行家和能與洋人對話的「翻樣」師傅。20世紀20年代,他在上海創辦馥記營造廠,成為中國最早掌握鋼筋混凝土現代建築技術的營造者之一。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離世,他設計了羅浮宮金字塔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離世據美國媒體報導,建築界「華人之光」貝聿銘先生逝世,享年102歲。他的名字,對於普通人也絲毫不陌生,他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曾經獲得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 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位於曼哈頓中心的公寓大樓正火速銷售
    紐約11月25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即便是在房地產市場低迷時期,一些建築項目仍引人注目: (圖片:http://www.newscom.com/cgi-bin/prnh/20081124/NYM144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 (I.M. Pei) 在曼哈頓中心設計了其首座公寓大樓。
  • ...歲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他的作品驚豔了北京、巴黎、波士頓...
    美國當地媒體報導,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最著名作品包括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人物介紹據東方新聞報導,貝聿銘,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美籍華人建築師。
  •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杭州往事:生前最愛喝杭州龍井茶 還要泡得...
    那個設計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香港中國銀行的世界著名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走了。據美國當地媒體報導,貝聿銘於5月16日在紐約家中去世,享年102歲。記者馬上聯繫了中國美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因為在華人世界,拿過建築界最權威的普利茲克獎的僅兩人,一個是貝聿銘,另一個就是王澍。
  • 用建築來認識臺中!從傳奇建築大師貝聿銘說起……
    他設計的美術館與博物館遍布全世界,始終遊人如織,不僅為展覽更為建築,他設計的建築,本身就是最大的展品。貝聿銘是美籍華人建築師。他於1917年4月生於廣州,祖輩都是蘇州望族,其父貝祖怡還是舊中國銀行的創始人。貝聿銘10歲便隨父親來到上海,18歲到美國,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後於1955年建立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
  • 羅浮宮金字塔設計者 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人生謝幕 享年102歲
    建築傳奇、一代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與美國曼哈頓辭世,享壽102歲。貝聿銘的作品不只最負盛名的法國巴黎羅浮宮,在兩岸三地包括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和在臺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全球建築界都哀悼大師的隕落。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外媒評價生平作品個人資料介紹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外媒評價生平作品個人資料介紹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於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迄今為止,他的作品有70餘件,包括香港中銀大廈、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各大外媒紛紛發文悼念,並給予這位享譽世界的建築師極高的評價。
  • 大師故去,作品卻將永存,致敬貝聿銘大師的這些設計
    102歲高齡的貝聿銘大師故去,作為建築設計師,他幾乎將所有能拿到的榮譽全部包攬,他的名字幾乎就代表建築界的最高峰,但凡是貝氏設計的建築,無一不是地標性的建築,貝聿銘的作品現代與復古結合,時尚與自然融合,幾乎都是經典。
  • 國際建築大師貝聿銘辭世,發一組他設計的澳門科學館表示悼念
    今天一打開電腦,就看到很多關於國際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辭世的消息,國人紛紛表示哀悼,就如同去年金庸大俠辭世時一樣,作為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華人大師,它的離開無疑建築設計界的巨大損失。他的代表建築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他在國內的作品也有很多,比如北京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上海藝術博物館等皆出自他手。打開電腦,渝帆也曾拍過不少他之前設計的建築作品,其中澳門科學館便是其中之一,之前也沒有發過,現在正好發出來,算是對貝聿銘大師的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