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離世,他設計了羅浮宮金字塔

2020-12-19 秒聞視頻

幾乎每個去過巴黎羅浮宮的人,都會到玻璃金字塔邊上打卡;

到蘇州遊玩,必去的景點,也一定少不了粉牆黛瓦的蘇州博物館;

如果去香港,中銀大廈也不能錯過。

設計了這些傑出建築的貝聿銘先生,在2019年5月16日離開了我們。而他的一生,正如他對建築與生命的感悟一樣: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痛失巨擘!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離世

據美國媒體報導,建築界「華人之光」貝聿銘先生逝世,享年102歲。

他的名字,對於普通人也絲毫不陌生,他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曾經獲得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從出身名門的貴族,到成為享譽全球的建築大師,貝聿銘始終保持著他貴族般的儒雅和謙遜,他傳奇的一聲,也和他的傳世作品——法國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

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

蘇州博物館新館一樣,歷久彌新。

極具個性的名門望族

貝聿銘出生於廣州,成長在蘇州,是蘇州的名門望族之後。早在乾隆年間,貝氏家族就成了蘇州四富之一,

鼎鼎大名的蘇州園林「獅子林」就是貝家的祖宅,貝聿銘也在這裡度過了一段童年時光。貝聿銘長大後,整個家族都希望他能夠繼承家業,繼續在金融領域裡發光發熱,但他卻堅定地選擇了建築領域,這和他童年的經歷有著密切的關聯。

1935年,18歲的貝聿銘遠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攻讀建築學,

和另一位中國建築大師梁思成成了校友。

讓人沒想到的是,因為討厭畫圖和枯燥的古典建築理論,僅僅兩個禮拜後,貝聿銘就「落荒而逃」,跑到了麻省理工。

在這裡,他終於找到了學習建築的樂趣,並且憑藉謙和的性格和優秀的社交技能,結識了不少建築大師,畢業後又繼續到哈佛深造。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955年,貝聿銘創立了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而他從建築新星成為世界級大師,還得感謝杰奎琳·甘迺迪。

1963年,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想要建造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圖書館,卻在參觀了選址基地一個月後便遇刺身亡,他的遺孀傑奎琳·甘迺迪決定完成亡夫的遺願。當時,設計師候選名單中不乏大師級的明星建築師,相較之下,貝聿銘算是其中最名不見經傳的那一個。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並且有獨特想法的人。

在接待傑奎琳時,貝聿銘重新布置了事務所,並且特意擺上了一些她喜歡的花草,還準備了非常專業、細緻的設計方案。

後來,傑奎琳本人在解釋自己這一選擇時,這樣說過:「他滿是自信,讓我想起了傑克(約翰·甘迺迪的暱稱)。」

1979年,在經歷了15年漫長的變更選址和修改後,甘迺迪圖書館終於落成。造型大膽的設計讓外界好評如潮,甚至有人稱讚這個作品「充分體現了甘迺迪家族的意志」。

事實上,年輕時的貝聿銘就有一種能在任何場合都泰然自若的鎮定和體面。因此,他和業主打交道的能力,一直倍受稱讚。

飽受爭議的羅浮宮往事

如果說甘迺迪圖書館讓貝聿銘聞名全美,那麼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則讓他聞名全球。

1981年,法國新任職的總統密特朗出臺了羅浮宮的重建計劃,兩年後,他決定選定貝聿銘為設計師。

儘管當時他的大名已經享譽世界建築界,但羅浮宮是法國人的寶貝,他們完全不能接受,由一個美籍華人來在它頭上「動土」。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貝聿銘多次表態,自己來自擁有古老文明的中國,一定會尊重法國的傳統。然而,反對的聲音並沒有因此減少。

後來,他拿出了改建工程的設計圖,在這張圖紙中,他的核心是在U型的羅浮宮中庭,興建金字塔形的入口,在金字塔的下面,增加了展覽的面積。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採光環境,他決定採用玻璃材料。

而這個方案剛一公布,就掀起了更大的反對浪潮。

1993年,羅浮宮改造工程完成,之前反對他的人態度發生了轉變,他們稱讚這是羅浮宮裡飛來的一顆大寶石。1998年,法國總統密特朗在金字塔裡授予貝聿銘法國最高榮譽獎章。

難以割捨的中國情

貝聿銘投身建築事業幾十年,美國是他事業的起點,但對他來說,身上的中國烙印從未消失。

他下定決心,要找到一種全新的方式,形成一種嶄新的中國本土建築風格,開啟中國建築的復興。於是他選擇了北京西北郊的香山,

他用簡潔樸素的江南民居為外部造型,把西方現代建築風格巧妙融合進來,讓香山飯店成為了中國傳統建築和現代主義結合的典範,更為當時剛給走向世界的中國建築設計師群體指明了道路。

而在他漫長的創作生涯中,真正讓他最為嘔心瀝血的,是蘇州博物館。

2002年,85歲高齡的他擔當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師,因為有著血緣和文化的勾連,在經過了長達一年多的構思後,貝聿銘才完成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模型。

此外,他還再次再用了羅浮宮金字塔的地下室方式,把大部分建築藏在地下,從而達到和周圍環境和諧一致的效果。最終,我們看到,深灰色石材的屋頂和白牆相配,給予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新的詮釋。這一切,都意味著貝聿銘完成了對家鄉的精神回歸,而他也將蘇州博物館新館稱為自己的「小女兒」。

在全球建築界,貝聿銘是一個無法略去的名字。優秀建築是詩,和他相連的那些建築,就像一首首詩篇,散布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被傳唱、歌頌,彰顯永恆之美。而他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正是遭受世人非議之後,被證明是最傑出的那幾件,所以,他還是走在了時間的前面,跑贏了時間,歲月,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相關焦點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曾設計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投身建築事業70多年來,他的優秀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美國甘迺迪圖書館等等。他也被譽為是「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他的家族涉足醫藥、顏料、銀行、金融等領域。然而,貝聿銘卻「執拗」地選擇了建築設計之路。17歲高中畢業後,父親本希望他赴英國攻讀經濟學,貝聿銘卻對建築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最終選擇赴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不久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建築工程,27歲時在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深造。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他把金字塔搬進羅浮宮
    100歲的貝聿銘,《紐約》雜誌 Bobby Doherty 攝於2017年4月7日他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世人尊稱他「貝老」。70多年來,這位建築界的華裔奇才為世界帶來了各種精彩絕倫的作品。包括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甘迺迪圖書館、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和蘇州博物館等。貝聿銘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築和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追求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作品有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原標題:知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於家中逝世 享年102歲)
  • 102歲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作品包括羅浮宮金字塔等
    美國當地媒體報導,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最著名作品包括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逝世,他的羅浮宮金字塔讓世界為華人喝彩
    又一代大師與我們告別了他曾讓全世界見識到華人的才華可以有多高據央視新聞報導,美國媒體報導稱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他出生於中國蘇州,他的作品遍布全世界,有法國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還有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曾有人評價他為「現代建築最後的大師」,他讓世界見識到華人的才華可以有多高!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102歲的設計人生,建築遍布世界各地
    他用了一個世紀,讓自己的建築遍布4個大洲、10個國家。他曾說:「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這位華裔老人不忘初心,他是真正的大師風骨,是令人尊敬的人生贏家!貝老,一路走好!然而,不幸的是,5月17日早間央視新聞援引外媒的報導,當地時間5月16日,這位創造玻璃金字塔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 貝聿銘逝世: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之父,讓建築成為永恆
    據新華社消息,5月16日報導,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美籍華人建築師,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一位大師」。為此,法國政府廣泛徵求設計方案。應徵者都是法國及其它國家著名建築師。最後由密特朗總統出面,邀請世界上十五個聲譽卓著的博物館館長對應徵的設計方案遴選抉擇。結果,有十三位館長選擇了貝聿銘的設計方案。他設計用現代建築材料在羅浮宮的拿破崙庭院內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為世界留下這些傳奇設計
    據央視新聞報導,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著名作品包括香港中銀大廈,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他17歲高中畢業後,父親本來希望他赴英國攻讀經濟學。但是當時的貝聿銘卻對建築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最終選擇了赴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後轉學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建築工程,27歲時在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深造。從哈佛畢業後,貝聿銘開始了自己的建築職業生涯。70多年來,這位建築界的華裔奇才為世界帶來了各種精彩絕倫的作品。
  • 98歲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家中遭襲,曾設計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98歲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家中遭襲,曾設計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人民網 2016-01-01 19:35 來源:澎湃新聞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生平照片及代表作(組圖)
    貝聿銘,華裔美籍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為蘇州望族之後,出生於民初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1970年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與陳其寬共同設計,由陳其寬執行),近期作品有卡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2019年5月16日,貝聿銘逝世,享嵩壽102歲。
  • 設計了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等經典建築,102歲貝聿銘書法作品!
    5月16日,102歲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安詳的離開了人間,大師已走,但是大師留下的著名作品依然矗立在世界各地,供人們欣賞著、學習著、崇拜著!或許,你不知道貝聿(yu)銘,但是,您一定知道這些著名的建築,圖中是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是巴黎地標性建築之一,這裡其實是羅浮宮博物館入口。這是1983年貝聿銘受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參與羅浮宮的翻修擴建項目,更是貝聿銘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 紀念華裔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 貝聿銘逝世!設計了羅浮宮金字塔的他讓全世界見識了華人可以多有才
    而在今天,有一位大師級的建築家,離我們而去了,從玻璃金字塔到羅浮宮,再到蘇州博物館,都是他留給世界的財富。這位泰鬥級的人物,就是剛剛逝世的貝聿銘。請大家隨著小編的腳步,和我們一起了解貝老跌宕又精彩的人生。沉痛消息!美國當地媒體報導,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代表作遍布世界各地 (1/10)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代表作遍布世界各地 (1/10) "← →"翻頁
  • 羅浮宮金字塔的華裔設計師貝聿銘去世,出生望族充滿才華的傳奇一生…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其實,一開始貝聿銘出國深造的目的並不是學習建築,不過他在去美國的途中,碰巧在日本東京停留了幾天,又碰巧看到了建築大師賴特設計的東京帝國飯店,面對賴特精美的建築設計,住過獅子林,早就見過世面的貝聿銘感受到的不是震撼而是有趣
  • 貝聿銘沒有搞砸的建築設計,華裔建築師和羅浮宮的碰撞
    1988年3月,貝聿銘被授予法國最為尊貴的榮譽騎士勳章。貝聿銘作為華裔建築師,和法國巴黎地標性建築有怎樣的關聯呢?他的設計是怎樣徵服了法國乃至世界呢?上世紀80年代,歷史悠久的羅浮宮擴建改造,準備作為城市博物館對外開放。
  • 貝聿銘逝世!中外知名建築哪些是他設計的?
    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於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迄今為止,貝聿銘的作品有70餘件,主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於現代主義建築。他善於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設計出獨具一格的現代建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他用一生,為世界留下這些傳奇設計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於當地時間5月16日逝世,享年102歲。
  • 建築大師貝聿銘逝世,卻留下了傳奇設計,多圖感受他最美的建築
    美國當地媒體報導,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著名作品包括香港中銀大廈,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最美的建築,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貝聿銘曾這樣說過。回望百年曆程,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仍如寶石般璀璨,故鄉的蘇州博物館日益展現出古典和現代融合的氣質。貝聿銘是一位美籍華人建築師,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他17歲高中畢業後,父親本來希望他赴英國攻讀經濟學。
  • 貝聿銘去世: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華裔美籍建築師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導,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華裔美籍建築學家貝聿銘老先生去世,享年102歲。其作品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香港中國銀行大廈、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等。近期作品有卡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1983年普利茲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他一生創作了70餘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