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傳媒中心記者 陳曦灝 楊立超
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湧自天來。海寧,自古以來是觀潮勝地,近年來,傳承了錢塘江「一線潮」的磅礴氣勢,海寧一路高歌猛進,奮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了從錢塘江「單一觀潮地」向大灣區「時代弄潮兒」的高質量轉變,一座大氣、現代的「國際潮城」呼之欲出。
海寧開啟深度融杭模式
不在杭州,就是杭州。這一句口號,如今已成為海寧人的口頭禪。
以杭州為中心,周邊縣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借力」杭州。海寧在融杭進程中,大行動頻頻——浙大海寧國際校區開學、與餘杭區籤訂區域戰略合作開發協議、杭海城鐵通車倒計時……融杭舉措可謂創新不斷,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產業、平臺、政府、民生「四位一體」的融入模式。
實際上,早在2002年,海寧就大膽決策,將海寧與下沙交界處的區域與杭州攜手開發。如今,緊鄰下沙的海寧高新技術產業園,規上企業中杭資企業佔八成。園區內的奧特萊斯客流60%以上來自杭州。在這片發展熱土上,承接了杭州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新醫藥、裝備機械等高端製造企業的擴產項目和產業轉移,有效提高了海寧的產業能級。
從錢塘江入海口北望,杭州餘杭區、杭州錢塘新區與海寧許村、長安連為一體,杭州都市圈延展出的數百平方公裡地帶如「金色羽翼」。過去,許村、長安憑藉交通融杭區位優勢,實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如今,杭海新區建設大幕拉開,打破區域範圍限制,實現與杭州的無縫銜接。
眼下,海寧結合新一輪市域總規編制,新出爐杭海新區規劃。規劃範圍為許村鎮、長安鎮(高新區)205平方公裡及鹽官度假區25平方公裡。海寧力圖和杭州合力合拍,共同建設杭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打造滬杭戰略通道重要節點和長三角跨市域同城化發展示範區。
這幾年,海寧全力在交通規劃、公共服務、人才流動、產業平臺等方面深度融入杭州。現實中海寧跟杭州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截至目前,海寧本土縣級醫院與杭州多家三甲醫院開展全面合作辦醫,浙一醫院託管海寧人民醫院,省人民醫院託管海寧中心醫院,省婦保院託管海寧婦保院,並已成立多個名醫工作站;浙大海寧國際校區、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大學先後落戶海寧;海寧與杭州定點醫院醫保實施結算進一步擴面,海寧公交城市卡在杭州通用……
接軌上海「聯姻」大都市
早在十餘年前,「接軌上海」就已經出現在海寧的發展藍圖之中。2009年,浙滬開發區首次「聯姻」,成立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海寧分區,海寧成為上海產業經濟的一塊重要「飛地」,成為接軌上海的一次可貴探索。
項目自正式啟動以來充分發揮三方優勢,積極落實平臺建設,努力推進招商引資,加大產業引入和培育。這些年,海寧分區利用上海漕河涇品牌效應、客戶資源等優勢和經濟開發區的產業基礎,引進各類項目。同時,海寧分區還充分藉助上海漕河涇總公司等平臺,積極開展跨地域合作交流,使得滬浙聯繫更緊密。
浙江省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首屆國際科創園區(上海)博覽會優秀科創園區獎、長三角園區共建聯盟示範園區、中法(海寧)國際合作產業園……十年厚積薄發,作為滬浙首家跨省合作園區,海寧分區在先行先試「四個一體化」中,已打造成為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得到了來自中央頂層設計層面的肯定和支持,被寫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接軌上海」的集結號已在潮鄉吹響,海寧大力推進政策、平臺、產業、要素、民生等方面與上海的對接行動,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接軌上海新格局——海寧經編園區「牽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為海寧經編產業提供強大技術支撐;海寧高新區與商務部上海產業轉移促進中心籤約,為上海產業項目轉移提供中介服務,開闢產業轉移「快速路」;「淘科技」平臺引進上海114產學研協同創新服務平臺,來自上海的專家教授與海寧企業進行技術對接……
當然,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平不僅在於摩天大樓的高度,更在於一方百姓的獲得感。海寧還積極開展「接軌上海」的民生探索,為有文明刻度的幸福工程奠基。爭取上海教育、醫療、文化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落戶海寧。如中小學開展跨區域教育合作互動,帶來了上海理念和上海經驗;醫院和醫療機構之間進行滬浙級別的合作,為病患提供先進醫療技術;圍繞基層社會治理和幹部鍛鍊,在行政管理領域互通有無……
啟幕長三角一體化新藍圖
202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關鍵之年。目前,海寧發布《海寧市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聚焦高質量、一體化,緊抓歷史機遇,積極以空間謀劃、產業升級、交通互聯、資源共享等為著力點,大力實施融杭接滬戰略,打響「不是杭州、就在杭州」品牌,實現「握手上海、擁抱杭州」。特別是要求持續、協同、高水平推進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建設杭嘉一體化合作先行區、省際合作園區示範區、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
不斷加速「與滬杭同城」步伐,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加速邁向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地,海寧藍圖已啟——
到2021年,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順利推進,跨區域多領域合作聯動水平明顯提升,全域融入的發展格局更加成型,一體化體制機製取得實質性突破,全市上下參與一體化、共推一體化的意識顯著增強,與杭州通勤化交通基本實現,一批標誌性工程全面推進。
到2025年,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水平顯著提升,與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全面增強,一體化體制機制更加有效,全域、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的地位顯著提升。
到2035年,與長三角地區的合作更加緊密,跨區域共建共享全面建立,統一開放市場更趨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立,產業發展更加優化合理,基礎設施實現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基本實現與滬杭等長三角先進地區同城化,與杭州一體化水平顯著提升,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格局全面形成。
今天的海寧,無論是跨區域產業園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城市系統功能布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已經不可逆轉,未來將在戰略規劃、基礎設施、平臺合作、產業轉移、公共服務等方面大力推進與滬杭等長三角地區的融合對接,做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城市先鋒。
大事記
2003年3月10日,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遷建工程奠基;2010年9月5日,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開學。
2007年4月2日,中共海寧市委連杭經濟區工作委員會、海寧連杭經濟區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
2009年12月17日,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海寧分區作為滬浙第一個跨區域共建園區,開發建設全面啟動。
2012年12月,浙江省人民醫院以投入品牌、管理和技術的形式跨區域與海寧市政府合作,託管海寧市中心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海寧分院)(原海寧市第三人民醫院)。
2014年,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海寧園籤約落戶。
2015年9月10日,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長安校區開學。
2016年8月16日,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一期建成,9月10日迎來首屆學生。2017年10月21日,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校園全面啟用。
2016年9月,海寧與餘杭籤訂區域戰略合作開發協議,將在2200畝的接壤區塊上共同開發,打造產業網際網路、時尚、電商三大產業園區。
2017年12月5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託管海寧市婦幼保健院合作籤約。
2018年,我市結合新一輪市域總規編制,全面導入杭州規劃,謀劃打造「杭海新區」。
【來源:浙報融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