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都是開國將領,還是一對翁婿,他們是誰?後被授予什麼軍銜

2020-12-19 你陪我到白頭

兩位將軍的關係在新中國開國將軍中並不普遍,他們不僅是戰友、同志,而且在感情上是一對翁婿。在那之後,他們被授予什麼軍銜?

二人分別是周士第和彭富九。黃埔一期畢業的周士第,曾在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軍鐵甲隊當過隊長,這支鐵甲隊是共產黨一頭創立的,後來在葉挺獨立團當過營長。在紅軍中,他也是少有的黃埔一期生。1924年,他加入共產黨,比許多開國大將、將軍都要早。

一九二七年,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他參加了南昌起義,後來被捕入獄,並被國民黨左翼所救。出獄後,他沒有到蘇區去找紅軍,而是在蔡廷鍇的十九路軍中當了兵,參加了反蔣運動。一直到一九三二年,才回到紅軍。

首先是紅軍大學教員,又是軍團總參謀長,方面軍總參謀長,可以說,他是紅軍的核心任務。戰爭爆發後,他任師參謀長、抗大分校校長、軍區司令員等職。

在解放戰爭期間,曾任華北野戰軍兵團政委、兵團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又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防空軍司令員。五十二年被定為正兵團一級,後升為上將。可能是個非常有資歷的開國將軍吧。

一九二八年,彭富九任童軍教官,一九三二年,他參加蕭克舉辦的訓練班,畢業後,他任無線電報務員。蕭克領導的紅六軍團中,他是一個從事無線情報工作的人,紅軍最高的廣播隊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任軍委二局電臺臺長、股長、一處副處長、幹部科科長、系主任。在解放戰爭期間,他任軍區情報局副局長、局長,搜集了許多重要情報,協助作戰取得勝利。

建國後,他在總參謀部設技術部,任主任、副部長,後來又被授予少將軍銜。儘管周士第和彭富九是翁婿關係,但二人並非親族關係,所以一般不談工作,只談家庭生活,因此兩人的關係鮮為人知。

相關焦點

  • 授銜時,這22位將領都不是正兵團級,為何能被授予上將軍銜
    五五授銜時,主要參考標準是1952年的全軍將領的級別劃分。根據這次級別劃分,開國上將對應的級別應該是正兵團級。在38名正兵團級將領中,有35位被授予上將軍銜,其他三位中,徐立清中將是主動要求降銜,否則的話也是上將,而許光達和王樹聲甚至是大將軍銜。
  • 57位開國上將,為何有兩位是後來單獨授予的?他們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57人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這些開國上將,大部分都是正兵團級將領,資歷和戰功極高。但很少有人知道,1955年授銜時,只有55人被授予開國上將,還有兩位是在1956年、1958年單獨授予的,這是為何呢?這兩人又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是誰?建國後被授予什麼軍銜?
    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是誰?建國後被授予什麼軍銜?說起歷史上那段跌宕起伏的時期,大家都會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說起那段歷史中的常勝之師,就能想到東北野戰軍,這是一支威名遠揚的軍隊,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 十大國軍起義將領,1955年授予什麼軍銜
    1955年,陳明仁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九位:董其武。董其武出身於晉綏軍系統,是傅作義帳下的一員虎將。他曾率部參加大同集寧戰役戰役,給我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1949年9月,在傅作義的策劃下,董其武在綏遠率部起義,被任命為人民軍隊綏遠軍區副司令員、23兵團司令員。
  • 瓊崖縱隊司令員為何無軍銜?副司令員都是什麼軍銜,誰的軍銜最高
    那麼,當時是誰在指揮瓊崖縱隊呢?,他們後來都是什麼軍銜。馮白駒,是海南瓊山人。他在1926年的時候,就加入了共產黨,從此以後,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由於革命信仰堅定,組織能力強,很快就扛起了海南革命的紅旗。雖然是孤軍奮戰,但是卻堅持了23年之久,始終沒有讓海南革命的紅旗倒下去。
  • 授銜時,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後來,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編為中原野戰軍,三大戰役後,進一步改編為第二野戰軍,浩浩蕩蕩渡過長江,風捲殘雲般席捲反動軍隊,一舉解放了大西南,建立了赫赫功勳。那麼,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都是誰?他們在授銜時的軍銜又是什麼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瓊崖縱隊司令員無軍銜,副司令員都是什麼軍銜,誰的軍銜最高
    韓先楚再能打,如果沒有瓊崖縱隊的接應,他還是很難成就解放海南島蓋世奇功的。韓先楚是開國上將,那麼,瓊崖縱隊的領導人都是誰呢?他們後來什麼軍銜?瓊崖縱隊的副司令員換了好幾位,司令員長期由馮白駒擔任,很遺憾,馮白駒沒有軍銜。馮白駒是海南瓊山人。
  • 黃姓開國將軍,江西最多,他們都是誰?
    黃姓開國將軍,江西最多,他們都是誰?本文由企鵝號「碼上南昌」編撰整理,禁止轉載! 黃姓將星雲集,總計有一位開國大將,一位開國上將,三位開國中將和三十一位開國少將。江西有兩位黃姓開國中將和十三位黃姓開國少將,是黃姓開國將軍數量最多的省份。 黃姓1955年的首授開國將軍有31人,1955年後晉升的黃姓開國將軍多是江西人。那麼江西籍的黃姓開國將軍都有誰?我們來學習下。
  • 1955年授銜,這3人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厲害,最後都獲得什麼軍銜?
    戰爭期間,我們的革命組織誕生了很多熱血愛國的革命將領,他們在戰場上領兵作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人民的利益,為國家的獨立和統一,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1955年國加論功行賞,根據革命將領在戰爭時期的表現,分別授予軍銜,當時有三個人,因為種種原因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兇,最後他們都獲得了什麼樣的軍銜呢
  • 華野司令部的八位高級將領,五五授銜時都是什麼軍銜
    而直到第三野戰軍野司機構成立後,三野與華東軍區的級別才是平級,而華野時期,實際上是隸屬於華東軍區領導的。所以,華東軍區的幾位高層首長,實際上也就相當於是華野的首長,對於華野全軍,是有著管轄的權利的。筆者整理了華東軍區和華野八位高級將領的履歷,來看一下這八位元勳五五授銜時都是什麼軍銜吧。
  • 授銜時,東野司令部十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啥軍銜
    東北的人民軍隊的稱號經過了多次變遷,最早叫做東北人民自治軍,後來改為東北民主聯軍,再後來改為東北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入關後改為第四野戰軍。四野的高層相比較東野,人員變動較大,而從東北人民自治軍到東北野戰軍,高層變動相對較小,計有十位高級將領,長期擔任這支部隊的高層,負責指揮各大戰役,他們都是誰呢?授銜時分別是啥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紅軍長徵途中三虎將,分別是指哪三位將領,後來他們都是什麼軍銜
    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一方面軍被迫放棄根據地,開始轉移,當時他們也不知道,往哪裡轉移?應該來說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從江西走到湖南,再到廣東北部,入貴州,再通過四川北上,到達陝北,這就是紅軍的轉移路線,歷史上把這一次遠徵稱之為長徵。而在紅軍長徵途中的艱難,是現如今年輕人無法想像的。
  • 解放海南島,兩個軍的副軍長分別是誰?後來被授予什麼軍銜
    1950年3月5日40軍和43軍發起了解放海南島的戰鬥,這兩個軍作為第四野戰軍的王牌軍,在我軍歷史上非常出名,尤其是兩個軍的軍長韓先楚和李作鵬都是能徵善戰的名將,這兩個軍的軍長如此厲害,那麼副軍長又是誰來擔任呢?後來他們又被授予什麼軍銜?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
  • 江西陳姓開國將軍竟然有兩位數,他們都是誰?
    在1614位開國將軍中,陳姓是繼徐姓之後,從元帥到少將都有的姓氏。相比徐姓,陳姓人口有優勢,將軍數量也非常多,總計有61位,而江西的陳姓開國將軍比較多,雖然江西陳姓有一位開國上將,其他的都是開國少將,不過江西陳姓也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那麼江西陳姓開國將軍有多少,他們都有誰呢?我們來看看。1、陳坊仁(1916年—1967年) ,江西省興國縣永豐鄉人。
  • 授銜時,一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第一野戰軍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五五授銜時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總,在解放戰爭中臨危受命,率部在連續擊敗胡宗南,穩住了西北的局勢。自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後,我軍開始在西北戰場轉入戰略反攻,牢牢掌控了西北戰場的主動權,將胡宗南、馬家軍打得狼狽不堪,一敗塗地,最終順利解放了大西北。1955年,彭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
  • 57位開國上將中,這幾位將軍比較特殊,為什麼說他們特殊呢?
    1955年,一共有55位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接著在1956年1958年又有王建安和李聚奎將軍被補授上將軍銜,這57位將軍統稱開國上將。這些將軍都要麼是戰功赫赫,要麼是在其他方面為國家和民族作出過巨大貢獻的人。
  • 1955年授銜時,國防部副部長中軍銜最低的是誰?他是賀老總的外甥
    1955年開國大授銜,有1048位解放軍將領被授予將帥軍銜,他們一路走來,沐風櫛雨,久經生死考驗,是名副其實的開國英雄。十位開國元帥不必多說,他們是人民軍隊的締造者。十位開國大將勞苦功高,五十五位開國上將功勳顯赫,一百七十五位開國中將是解放軍的中堅力量。
  • 五五授銜時,共有48位開國將軍是少數民族,分別是誰
    當初鄧政委和張雲逸領導百色、龍州起義,韋拔群率領的右江民軍武裝是其中的重要革命力量,而韋拔群的部隊,大部分都是東蘭的壯族人,所以,壯族將領在人民軍隊中佔有相當高的比重,開國將領中,共有13位壯族將領,他們分別是:上將韋國清、中將韋傑、覃健、冼恆漢、少將韋祖珍、盧紹武、吳西、歐致富、黃惠良、黃新友、朱鶴雲、覃士冕、覃國翰。
  • 此二人是全軍,唯獨當過兩個兵團司令員的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
    在革命戰爭年代的解放戰爭時期,開國元帥們都是任野戰軍司令員,政委,副司令員,還有任其它職位的。然而,開國大將人選任職,職位有不同,有任野戰軍副司令員,還有搞後勤的,也有兵團司令,或者政委人員都有被授予大將軍銜。
  • 55年授銜,這10人未獲將帥軍銜,但每人都配得上大將軍銜
    55年授銜是新中國建國後第一次軍隊授銜,為了表彰那些為全國抗日事業、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們,此次授銜共有10人被授予元帥軍銜,10人被授予大將軍銜,上將57名,中將,少將、校級軍官則更多。但由於一些特殊原因(例如毛主席主張已經離開部隊到地方工作的將領不授予軍銜),也有一些功勞很大的共和國元勳沒被評上將帥軍銜。上圖左為李先念事實上,按照當時評選元帥的條件,鄧小平是完全具備元帥資格的,只是他自己堅辭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