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授銜時,共有48位開國將軍是少數民族,分別是誰

2020-12-10 歷史八卦社

首批授銜的將帥中,共有48位少數民族將領,其中人數最多的是壯族。當初鄧政委和張雲逸領導百色、龍州起義,韋拔群率領的右江民軍武裝是其中的重要革命力量,而韋拔群的部隊,大部分都是東蘭的壯族人,所以,壯族將領在人民軍隊中佔有相當高的比重,開國將領中,共有13位壯族將領,他們分別是:上將韋國清、中將韋傑、覃健、冼恆漢、少將韋祖珍、盧紹武、吳西、歐致富、黃惠良、黃新友、朱鶴雲、覃士冕、覃國翰。

百色、龍州起義時,壯族將領韋拔群率右江民軍加入革命隊伍,為紅七軍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紅七軍轉戰中央蘇區後,韋拔群率部留守右江,繼續與桂系軍閥作鬥爭。最後被叛徒殺害,壯烈犧牲。雖然韋拔群犧牲了,但是他的部下還是出了不少傑出的將領,比如開國上將韋國清、開國中將韋傑等人。壯族,也成為開國將領中除漢族外人數最多的一個民族。

人數第二多的少數民族是滿族和土家族,各有6位開國將領,滿族將領分別是中將萬毅、少將趙承金、白志文、高存信、郭維城、趙東寰。

當初東北軍撤入關內後,奉命開往西北與紅軍作戰,被紅軍連續擊敗後,張學良認識到了老蔣的反動本性,東北軍廣大將士們也逐步向革命陣營靠攏。而東北軍將領們有不少滿族人,也於此時加入了革命陣營,像萬毅等人,而趙承金則是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呂正操直接起義,參加的八路軍,白志文則是南方滿族,出身於湘鄂西紅軍。

六位土家族開國將領分別是:廖漢生、李元明、範子瑜、黎化南、鄭國、彭飛。土家族是湘西的大族,在當地有著很大的影響力。賀老總在湘西鬧革命時,得到了土家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湘鄂西紅軍中的土家族將領非常多,而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就是廖漢生。

廖漢生的父親是賀老總的幕僚,廖漢生也是自小視賀老總為自己的偶像,賀老總曾親自做媒,將自己的外甥女與廖漢生訂了娃娃親,廖漢生參加革命後,也很快成為湘鄂西蘇區一位傑出的政工幹部,1955年的授銜中,廖漢生被授予中將軍銜。

開國將領中,藏族5人。

到了我軍解放大西北時,黃正清率部舉行起義,給了蔣家王朝重重一擊,建國後也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開國將領中,蒙族也有五人,分別是:上將烏蘭夫、少將廷懋、孔飛、吳濤、索立波。

維族開國將軍共有四人,他們為人民軍隊和平解放新疆做出的貢獻非常大,當五五授銜時,賽福鼎艾則孜實際上已經不再擔任軍職了,但依然被授予中將軍銜。

侗族雖然只有三人,卻是少數民族將領中影響力最大的,他們分別是大將粟裕、上將楊至誠、少將曹玉清。粟裕位列十大大將第一名,是人民軍隊中戰神級別的人物,他指揮的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滬寧杭戰役沉重打擊了蔣家王朝的統治;楊至誠上將是人民軍隊中傑出的後勤工作者,是後勤戰線的一位標兵人物。

回族有兩位開國少將,分別是劉瑞芳、劉世昌,瑤族有一位開國上將:李濤,京族一人:洪水少將,苗族一位:黃忠誠。

這其中,李濤在大革命時期即參加革命,是人民軍隊政工戰線的一位傑出人才。李濤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做過紅九軍團政治部主任,抗日戰爭時期做過我黨的代表團團長,主要從事統戰工作,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作戰部部長,主要從事人民軍隊的後勤的工作,表現十分出色。1955年,李濤被授予上將軍銜。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1955年授銜,廣西籍將軍十六位,這個縣就有五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我國南疆,南臨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接壤,秦始皇平定嶺南後開始納入華夏版圖,因地處古廣信以西而得名,兩宋時曾設廣南西路,元末正式建省,建國後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古為百越之地,現在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 57位開國上將,為何有兩位是後來單獨授予的?他們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57人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這些開國上將,大部分都是正兵團級將領,資歷和戰功極高。但很少有人知道,1955年授銜時,只有55人被授予開國上將,還有兩位是在1956年、1958年單獨授予的,這是為何呢?這兩人又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57位開國上將中,這幾位將軍比較特殊,為什麼說他們特殊呢?
    1955年,一共有55位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接著在1956年1958年又有王建安和李聚奎將軍被補授上將軍銜,這57位將軍統稱開國上將。這些將軍都要麼是戰功赫赫,要麼是在其他方面為國家和民族作出過巨大貢獻的人。
  • 華野司令部的八位高級將領,五五授銜時都是什麼軍銜
    筆者整理了華東軍區和華野八位高級將領的履歷,來看一下這八位元勳五五授銜時都是什麼軍銜吧。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老總,曾經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擔任過教官,參加革命後與朱老總將南昌起義餘部帶上了井岡山,與朱毛一起開創並發展了中央蘇區,功勳卓著。
  • 黃姓開國將軍,江西最多,他們都是誰?
    黃姓開國將軍,江西最多,他們都是誰?本文由企鵝號「碼上南昌」編撰整理,禁止轉載! 黃姓將星雲集,總計有一位開國大將,一位開國上將,三位開國中將和三十一位開國少將。江西有兩位黃姓開國中將和十三位黃姓開國少將,是黃姓開國將軍數量最多的省份。 黃姓1955年的首授開國將軍有31人,1955年後晉升的黃姓開國將軍多是江西人。那麼江西籍的黃姓開國將軍都有誰?我們來學習下。
  • 1955年授銜時,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為了表彰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領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授銜儀式,選出了10位開國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60位少將。那麼,在這些開國將帥之中,最年輕的將領們都是誰?他們又有怎樣的精彩事跡呢?
  • 授銜時,這八位將領都曾被提名為上將,為何最終未授上將
    1955年的授銜中,共有55位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後來,王建安、李聚奎兩位將軍又先後被補授上將軍銜,開國上將的總人數達到了57位。其實,在原來以彭總和羅帥為首的授銜委員會,向組織上提交的預授上將名單中,還有其他8位將領被提名為上將,他們分別是誰呢?為何最終未授上將軍銜呢?
  • 新中國第一位去世的開國將軍,授銜後僅39天就因病去世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是就是因病去世的開國將軍,同時他也是新中國第一位去世的開國將軍,授銜後僅39天就因病去世,他的名字叫資鳳,1955年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1955年,為了表彰革命時期做出突出貢獻的將士,軍委組織了授銜儀式。1955年9月27日,授銜儀式正式舉行,這場授銜儀式上,誕生了舉世聞名的十大元帥、十大大將以及55位上將,而資鳳也被授予了少將軍銜,成為開國少將。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有四位來自少數民族,分別是哪四位?
    1955年授銜中,我軍出現了不少優秀的少數民族將領,其中位於十大大將之首的粟裕就是侗族人。同樣,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含後續補授),也有多位少數民族將領,分別是李濤、韋國清、烏蘭夫、楊至成四位上將,這四位少數民族將領為革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是少數民族軍人的優秀代表。
  • 人民軍隊十大少數民族名將,何人戰功最突出
    五五授銜時的開國將帥們,就是他們的傑出代表。而一些革命勝利前就犧牲的名將,也非常值得我們緬懷。在這些名將中,漢族將領佔了大多數,少數民族卻也是湧現了無數名將。筆者整理了其中十位最傑出的,來討論下何人的戰功最突出吧。第十位:李濤。李濤,開國上將,湖南省汝城縣人,瑤族。
  • 授銜時,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都是誰?他們在授銜時的軍銜又是什麼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帥,原本是川軍熊克武的部下,在舊軍隊中就表現不俗,有著「川中名將」的稱號。後來,劉帥離開舊軍隊參加革命,並前往蘇聯伏龍芝軍校充電,系統地學習了先進軍事理論,遂成為人民軍隊中傑出的軍事家。
  • 最後一名山東籍開國將軍隕落 臨終交代一切從簡
    5日,齊魯晚報記者從孫幹卿將軍身邊親友及工作人員處獲悉,最後一名山東籍開國將軍孫幹卿於1月5日凌晨3點21分安詳離世。臨終之前,孫幹卿將軍交代要一切從簡。據孫幹卿將軍身邊的友人說,他平日非常低調,待人很親切,日子也很簡樸,在他的身上,特別具有山東人特有的氣概和秉性。
  • 1955年授銜時,國防部副部長中軍銜最低的是誰?他是賀老總的外甥
    1955年開國大授銜,有1048位解放軍將領被授予將帥軍銜,他們一路走來,沐風櫛雨,久經生死考驗,是名副其實的開國英雄。十位開國元帥不必多說,他們是人民軍隊的締造者。十位開國大將勞苦功高,五十五位開國上將功勳顯赫,一百七十五位開國中將是解放軍的中堅力量。
  • 授銜時,東野司令部十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啥軍銜
    四野的高層相比較東野,人員變動較大,而從東北人民自治軍到東北野戰軍,高層變動相對較小,計有十位高級將領,長期擔任這支部隊的高層,負責指揮各大戰役,他們都是誰呢?授銜時分別是啥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兼政委、東野司令員林帥,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人民軍隊中戰神級別的人物,他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功,都是全軍諸將領中的佼佼者,1955年,林帥被授予元帥軍銜,位列十大元帥第三位。
  • 最年輕的開國將軍:韓戰中打得騎五團潰不成軍,如今依然健在
    1955年至1965年間,共有1614位解放軍將領被授予少將及以上軍銜,除過十位開國元帥,剩餘的1604位被統稱為開國將軍,包括十位開國大將,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一百七十七位開國中將以及一千三百六十位開國少將。
  • 福建這個市厲害:有兩位健在開國將軍,一位108歲,一位107歲!
    福建是有名的將軍省,共有84位開國將軍,全國排名第八。其中有葉飛、劉亞樓、楊成武3位開國上將,郭化若、羅元發、傅連暲等9位中將,以及72位開國少將。福建也是長壽之鄉,在王姓開國將軍中,福建人也是最長壽的。
  • 五五授銜時授予啥軍銜
    粟裕在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時原本是葉挺部的,因傷掉隊後,憑藉堅定的信念找到了朱老總的部隊,隨朱老總參加了贛南三整、湘南起義等一系列重要事件,並在紅軍隊伍中迅速崛起,成為紅七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粟裕的戰績都是極為出色的,車橋戰役、高郵戰役痛擊日寇,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痛擊國軍,無論外戰還是內戰,粟裕的戰功在全軍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 王姓開國將軍102位,五位百歲開國將軍,他享年107歲,最長壽!
    歷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王姓開國將軍數量,姓氏排名第三,有102位開國將軍,1955年有王樹聲大將,王 平、 王 震、 王宏坤 、王建安、王新亭5位上將、10位中將以及48位少將,總計有64位開國將軍。當時王姓的開國將軍,也是在各姓氏中位列第三。
  • 年紀最大的開國軍官,55年授銜時已77歲,擁有一項元帥都沒有的特權
    文/年紀最大的開國軍官,55年授銜時已77歲,擁有一項元帥都沒有的特權 大家好,小編來給大家更新歷史故事啦,歡迎各位看官。 戰爭年代,很多將領十幾歲參軍,在實戰中成長,積累作戰經驗,成為一位位優秀的指戰員,55年授銜時有很多年紀輕輕就成為了開國將軍,如最年輕的開國少將吳忠將軍,55年只有34歲,而開國大將張雲逸當時已63歲,在開國將軍中應該是年齡最大的,不過當年參與授銜的一位軍官比他年齡還大,此人就是蔣維平。
  • 開國少將姜鍾將軍告別儀式將於10月11日上午舉行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姜鍾將軍親友處獲悉,巴中籍開國少將、原總參某部部長姜鍾將軍的告別儀式將於10月11日(星期五)上午9時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