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發展戲曲文化,荊楚名團匯聚江城——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演出...

2020-12-21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 林楚晗 通訊員 滑凌雲)作為戲曲文化的發祥地、流變地和聚集地,湖北曾培育了余三勝、譚鑫培、曹禺、陳伯華等戲劇大師,上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武漢是與京津滬齊名的戲曲「大碼頭」。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力推進湖北戲曲的繁榮發展,彰顯湖北武漢戰勝疫情全面復甦成果,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武漢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劇院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演出於2020年12月7日——2021年1月9日舉行。

「戲碼頭」讓江城戲迷們過足戲癮

受邀的14家優秀戲曲院團是:武漢漢劇院、武漢楚劇院、十堰市竹谿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襄陽市藝術劇院、恩施州鶴峯縣文化館、恩施州鹹豐縣南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黃岡市黃梅縣黃梅戲劇院、荊門市藝術劇院、荊門市湖北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黃石市大冶市藝術劇院、孝感市雲夢縣楚劇團、鹹寧市鹹安區楚劇團、鹹寧市崇陽縣提琴戲傳承發展中心、鹹寧市通城縣花鼓戲劇院。

這是湖北省振興戲曲大碼頭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一個月的集中演出,不僅可以豐富了江城市民們疫情之後的文化生活,也體現了湖北省地方戲曲的資源豐富,與此同時還促進了全省各地方戲曲院團的互相交流和學習。

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將以新編現代戲為主體,上演一批主題鮮明、極具現實意義的戲曲作品。其中,漢劇《黎明》、楚劇《我的美麗村莊》、襄陽花鼓戲《遠山豐碑》、竹溪山二黃《山茶花》,都為近兩年創作上演的優秀現代戲,涵蓋了紅色基因傳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脫貧攻堅等多個熱點焦點題材,內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荊州花鼓戲《戒石碑》,通過對歷史故事的全新編創,表現反腐倡廉的現實主題,具有較高的思想性、藝術性。演出在中南劇場、湯湖戲院、人民劇院、珞珈山劇院舉行,年末歲尾的「戲碼頭」這一次會讓江城戲迷們過足戲癮。

多部好劇彰顯疫後重振的文化力量

12月7日晚,武漢楚劇院排演的創作劇目《萬裡茶道》作為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的開幕演出將在中南劇場拉開帷幕。楚劇《萬裡茶道》以清朝年間大漢口經營茶葉生意的「大河興」商號的故事為主線,通過三娘玲瓏和掌柜葉天韜的悲歡離合,展示了萬裡茶道的風貌。獨具特色的題材、動聽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讓觀眾耳目一新,湖北省「牡丹杯」戲劇獎獲得者餘維剛和優秀青年演員楊琳的完美演繹也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除此之外,《花開盛世滿庭芳——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閉幕式(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將為江城戲迷們獻上一場戲曲盛宴。整場晚會緊緊圍繞「決勝小康」和「建黨百年」為主題,邀請了朱世慧、劉子微、夏青玲、王荔、程丞等著名演員將領銜組成我省華麗演出陣容,聯袂沈鐵梅、孔愛萍等演員共同打造一臺極具特色的多劇種、高規格戲曲盛會,彰顯疫後重振的文化力量,嘹亮永遠跟黨走的決心,唱響感恩祖國的時代讚歌。

附: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演出排期

圖片均由武漢劇院提供

相關焦點

  • 竹溪《山茶花》今晚登「荊楚名團聚江城」舞臺
    來自竹谿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的70名演職人員,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的對光對景工作,為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展演做精心的準備。「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展演活動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
  • 竹溪山二黃精準扶貧現代戲登上江城舞臺 非遺地方戲《山茶花》驚豔...
    風吹雨來打,山尖尖上安個家……」12月21日晚,由十堰市竹谿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創作的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作為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展演活動中精準扶貧題材的現代劇目,在武漢珞珈山劇院上演。近千名戲迷欣賞了這臺展現竹溪乃至十堰獨特文化底蘊和魅力的古老稀有劇種——「國家級非遺」竹溪山二黃現代戲。演出過程中,觀眾掌聲不斷。
  • 稀有劇種登上都市舞臺,「竹溪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來漢演出
    風吹雨來打,山尖尖上安個家……」21日晚,由竹谿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新創的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作為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中精準扶貧題材的現代劇目,在武漢珞珈山劇院上演。近千名戲迷欣賞了展現竹溪乃至十堰獨特文化底蘊和魅力的古老稀有劇種——國家非遺「竹溪山二黃」現代戲。演出過程中,觀眾席掌聲不斷。
  • 枝繁葉茂百花盛 荊楚戲曲魅力新
    11月23日,隨著荊州花鼓戲《河西村的故事》演出結束,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暨「頌祖國、奔小康」小戲展演圓滿落幕。11月8日晚,由竹谿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新創的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鳴鑼開唱。該劇從戲曲表現形式、音樂創作等方面進行創新,進一步融入了地域特色文化,並在繼承山二黃傳統聲腔特色的基礎上,採用現代音樂的表現手法,推動國家級非遺品牌「竹溪山二黃」劇種呈現新的氣象。提琴戲是湖北省崇陽縣別具地方特色的戲曲劇種,因以提琴為主奏樂器而得名。
  • 美麗華新視聽:江城老百姓的大舞臺
    美麗華新視聽:江城老百姓的大舞臺 2013-05-27 13:27:55   來源:蕪湖新聞網
  • 18朵「梅花」集結亮相第二屆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
    新華社武漢11月11日電(記者喻珮)10日晚,鄂派黃梅戲《黨的女兒》在武漢上演,拉開第二屆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的大幕。在接下來近一個月的時間裡,18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來自全國南方片區的19臺優秀劇目將陸續亮相,全面展示全國南方片區戲曲藝術的最高水平。
  • 春江潮水連海平,江城浪平傳佳音!
    我們曾在唐詩裡相見又惜別於煙花三月;我們在一千年以後相見又揮淚惜別於黃鶴樓;晴川歷歷,芳草萋萋,還來不及與子偕行……荊楚大地,櫻花有意,曲水流觴。夏螯紅,秋蟹肥,冬藕糯,春薹美……江城萬民期待昔日的白衣天使,未來的親人!
  • 楚劇《萬裡茶道》主演餘維剛: 打磨5年,希望演出茶人堅毅與武漢味道
    12月5日下午,餘維剛在武漢楚劇院演出結束卸妝後接受記者採訪。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7日晚,武漢楚劇院排演的大型原創楚劇《萬裡茶道》將作為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的開幕劇目在中南劇場開演。楚劇《萬裡茶道》以清朝後期漢口經營茶葉生意的「大河興」商號故事為主線,通過掌柜葉天韜和三娘玲瓏的悲歡離合,展示了連接歐亞茶葉貿易的萬裡茶道的歷史文化風貌。該劇於2015年在武漢劇院首演,至今已在全國演出近百場。餘維剛自首演開始一直扮演劇中掌柜葉天韜。
  • 蕪湖傳統文化巧創新 江城人民享文化大餐
    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有它發生、發展的歷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如今的我們更應該堅守傳統民俗足跡,將傳統民俗文化發揚光大。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蕪湖作為皖江一顆靚麗的明珠,擁有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經過千年文化傳承而不斷絕!如今,依舊活躍於歷史舞臺,服務著江城人民!
  • 王廷兵:讀著唐詩,走近江城四月天
    讀著唐詩,走近江城四月天文/王廷兵在偉大祖國荊楚大地上,由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衝積而成的江漢平源及鄂東沿江平原地帶是較為典型的河積、湖積平原,武漢市雄居其東部。從江漢流域到荊楚大地,自古至今,鍾靈毓秀,化育滋養,先賢迭起。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與《楚辭》,源淵流長,成為偉大祖國的文學寶庫與民族文化濫觴,這不僅是湖北的,更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植根厚重歷史沃土,歷久彌新,澤被後世,將永遠成為中華民族古典文學文化彌足珍貴發源地和國人為之驕傲自豪的勇氣和底色。
  • 江城,別來無恙!
    江城,龍馬潭區至江陽區的過橋DI一站。沱一橋匯聚著川流不息的車量一擁而下,相互交錯,構建出懸殊高差,促成了一幅「上天入地」的生動畫面。江城的「真實面目」逐漸顯現在眼前,店鋪林立,食色爛漫的場景歷歷在目,這段5分鐘就能走完的小巷卻是無數好吃嘴窮極一生都走不完的路線。至此我們來到了屬於江城的中心地帶—北城夜市,它是屬於瀘州人的晚間記憶,有它,整座城市才被賦予了獨特的個性。
  • 五色染秋·浪漫江城 —— 2020年吉林市國慶假日旅遊綜述
    同時,以紅葉、白樺節、國樂藝術季等精彩節事活動為重點,組織開展藝術演出進景區以及旗袍秀、廣場舞等35項100餘場各類文化活動,極大豐富全市秋季文旅產品內涵,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地出行選擇和體驗。國慶中秋期間,萬科松花湖度假區舉辦了為期8天的航空音樂嘉年華,推出愛國歌曲齊歡唱、愛國電影展播、航空飛行、雪具樂購、星聚青山文化演出、非遺匠人進景區、中秋賞月篝火晚會、草地音樂節、親子採摘等精彩活動,接待遊客突破3萬人次。
  • 江城歷史源遠流長,假期趣玩好去處,快來感受專屬你的荊楚美景
    荊楚文化的精華在江城得到了充分體現,歷史上的武漢由春秋大國楚國管轄。無數文化旅遊景點在此紮根,造就了這座城市獨有的歷史氣質。 從武昌起義到光谷建立,七所211雄踞武漢,這座城市不僅有濃厚的文化氣息,還有最先進的現代科技。
  • 普洱江城脫貧攻堅的「同心」故事
    從8月起,請您跟隨記者的鏡頭筆頭,走進遠山,深入一線,去記錄精彩瞬間,去感悟家國情懷,去致敬偉大精神,一起講好雲南統戰故事……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因李仙江、勐野江、曼老江「三江環繞,猶如城池」而得名,與越南、寮國接壤,國境線長達183公裡,是雲南省唯一與兩個國家陸路接壤的縣,素有「一城連三國」的美稱。
  • 群雄共聚 江城論劍 第二屆中糧福掌柜「美食地圖之八方廚神」大賽...
    12月15日,由中糧餐飲油、東方美食研究院攜手主辦的第二屆中糧福掌柜「美食地圖之八方廚神」大賽總決賽暨第三屆中國烹飪藝術師門大會在江城武漢隆重舉行。本屆大賽旨在弘揚中華美食文化,挖掘八方廚藝高手,中糧攜手餐飲行業,與美食大師同行,將中國不同地域特色的各類美食傳承、創新與發展,助力中國餐飲業更高質量發展。
  • 江城跨年十二時辰 2020旅遊開新篇
    2019年12月31日「2020第六屆武漢東湖燈會」開幕式暨亮燈儀式活動在東湖聽濤景區璀璨啟幕,400餘架無人機擺出「2020武漢」、「大美東湖·燈耀江城」、生肖鼠等造型,上百組非遺花燈點亮東湖
  • 推動戲曲的傳承發展,豐富校園精神文化生活
    推動戲曲的傳承發展 豐富校園精神文化生活——廣東省2020年戲曲進校園專場活動在惠州各校舉行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學校教育實際,選擇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組織聯繫市、縣(區)專業藝術表演團進學校開展藝術與課堂相結合,讓更多的同學們近距離領略戲曲藝術的魅力,了解中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精髓。
  • 鳩茲古鎮:繪就江城文化底色
    飽嘗源於徽州文化的鳩茲古鎮之後,看生長於長江的蕪湖,船運成就了昔日蕪湖的重要地位,也融合了南來北往的文化,讓這座半山半水的城市顯得更為獨一無二。而在當下新時代中,蕪湖如何在長三角一體化中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重塑文化的輝煌也許是個答案。
  • 年末國樂鉅獻,《百鳥朝鳳》《臥虎藏龍》《楚風頌歌》將奏響江城
    2020年12月18日晚7點,指揮姚申申將攜手上海民族樂團蒞臨江城,於琴臺音樂廳上演一場精彩國樂盛宴。音樂會上,江城觀眾將聆聽到《臥虎藏龍》《百鳥朝鳳》《國風京韻》《楚風頌歌》等國樂經典。它一直以風格鮮明、演奏精湛著稱,在中國民族音樂發展歷程中,始終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樂團曾湧現過一批聲譽卓著的民樂大家,其中包括張子謙、陸春齡、孫裕德、顧冠仁、閔惠芬、俞遜發、龔一等。本場音樂會上,上海民族樂團不僅會重現國樂經典,還將演奏原創及改編曲目。國際音樂大師譚盾的同名電影音樂作品《臥虎藏龍》、民族管弦樂作品《風與鳥的密語》將在這個晚上於琴臺音樂廳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