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生態農田觀光資料下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深入人心。如何繼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發展,成為今年兩會的一大看點。兩會召開之際,政府工作報告裡對生態文明建設有何指向,代表們針對生態文明建設又提了哪些建議呢? 5月22日,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汙。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汙染治理攻堅。加強汙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加快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
湖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衡山探索」
觀潮君先跟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高標準農田:高標準基本農田是一定時期內,通過土地整治建設形成的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宜機械化耕作,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這兩年,衡山縣成立了以縣長親自擔任組長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小組,以「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為目標,注重實效,精心布局,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高質量發展。▲衡山縣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打造秀美宜人的田園風光。
-
嘉興市召開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會
12月23日,嘉興市農業農村局召開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會。市農業農村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蔡國忠出席會議,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分管領導、職能科室負責同志及農田建設業務骨幹等2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現場考察了海鹽縣望海街道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一條總長1.14km的生態攔截溝渠給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
聚焦「生態綠」,「田園綠鎮」鋪就高質量發展「綠」色調
自2017年11月27日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揭牌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生態為先,將建設田園綠鎮作為重要目標。(一)以水質改善為首,創建美麗河道標杆一是改善河湖水生態環境。以清淤整治、水系溝通,打通斷頭河為主,做好生態護岸及水生植物種植。建立河道淤積監測和清淤輪疏機制,自農開區成立以來,共開展河道疏浚90條,長度69.6公裡。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建設生態護岸,種植坡岸綠化和水生植物4.6萬平方米,鋪設沿河遊步道打通河岸端遊路,搭建涼亭、遊船碼頭等親水設施,高質量修復河湖生態本色。二是截汙納管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建設。
-
小龍蝦溝渠生態養殖技術
小龍蝦溝渠生態養殖技術一、養殖水面的選擇與一般養殖形式的水質要求一樣,除了水源充足以外,水位應該相對穩定,不會因為水位過高而漫堤,也不會因為用水而乾枯。二、環境要求環境條件相對穩定,沒有歸屬權的爭議,沒有影響正常生產活動的溝渠,遠離工廠、公路、鐵路等。
-
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六個永州故事
310萬噸,年總產值185.4億元,打造了「銀光」「天龍」等一批中國馳名商標。這份吸引力,來自於生態比較優勢的充分釋放;這份吸引力,來自於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的整體完善;這份吸引力,來自於耕地質量的愈發改良。第三個故事:一個美麗鄉村的精彩蝶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就在幾年前,這還是零陵香零山村的真實寫照。瀟水河將村子與零陵城區隔離開來成了「孤島」,一提起香零山,人們就把它和「十年九淹」畫上了等號。
-
邛崍市孔明鄉「五個一」建美麗新村打造生態宜居社區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3日訊 近一段時期以來,邛崍市孔明鄉採取多種舉措,以「五個一」工作,建設美麗新村,打造生態宜居社區。一是建成一片現代新居。有序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完成1個場鎮安置點和4個「小組微生」新村選址,規劃安置1500餘戶、4500人。其中,郭山村197戶報名參與新村建設,計劃2018年啟動項目建設,預計2019年底前農戶入住新居。
-
建設生態廊道 打造美麗鹽城
這是我市打造城市「綠肺」、助力「綠色鹽城」發展的一個縮影。令人期待的是,近日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研究提出,利用三年時間建成市區環城高速圈生態廊道目標,保障新增生態空間為「綠」所用、為「民」所用,營造「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遊」的景觀林帶,讓更多市民享受「綠色福利」,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
樂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民致富步入快車道!
童銅韶 攝近年來,樂昌市始終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大事來抓,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保糧食主產、發展特色農業相結合,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了農業生產機械化,促進了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加快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
江西: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其中,整合中央和省級以上各部門用於農田建設的財政資金約40億元,不足部分引導金融資金和新型經營主體等投融資,採取統借分貸、發行鄉村振興(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債券方式籌措;創新建設布局,優先在「三線兩區」(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及糧食生產功能區和貧困地區)安排項目,新建為主、綜合開發、區域推進;創新考核辦法。實行「縣級自驗自評、市級全面驗收、省級績效考評」三級考核辦法。
-
...酒泉市肅州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河西走廊描繪沃野藍圖
近年來,肅州區委、區政府把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有力抓手,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舉措,高站位謀劃部署,多層次聯動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使全區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較大提升,還釋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
桃源縣建成高標準農田63.4萬畝
近年來,該縣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3.4萬畝,其中2019年7.8萬畝項目建設獲省政府真抓實幹激勵獎勵;2020年7.5萬畝項目建設規劃已通過市級評審,正加快推進實施。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上,桃源縣統籌謀劃,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環境整治等硬任務緊密結合,統籌推進,發揮最大效益。一是與脫貧攻堅相結合。
-
甘肅酒泉市肅州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為河西走廊描繪沃野藍圖
近年來,肅州區委、區政府把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有力抓手,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舉措,高站位謀劃部署,多層次聯動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使全區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較大提升,還釋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
胡玖明: 探索「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 打造水鄉田園建設「真實版」
昨日上午,市委書記胡玖明到三伏潭鎮、長埫口鎮、西流河鎮調研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情況。胡玖明強調,沃野連天並不遜色於山巒起伏,阡陌縱橫的農田一樣是醉人美景。各地各部門要主動對接中央一號文件,積極探索「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大力引進和培育現代農業市場主體,深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打造仙桃水鄉田園城市建設的「先行版」「真實版」。 市委副書記李啟斌,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鄭章均,副市長李少雲一同調研。
-
大冶市2020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公示
一、項目法人大冶市農業農村局二、項目建設規模及投資建設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2.01萬畝,總投資4020萬元。、袁大、學堂、大魯、洋湖、華若、張謙、彭晚、柯畈、合橋、下餘等11個行政村,建設規模6000 畝;(四)還地橋片涉及南石和郭橋等2個行政村,建設規模3000畝;(五)劉仁八鎮片涉及金柯1個行政,建設規模800畝。
-
臨西:農田喝上「地上水」 灌溉機井成「備胎」
水稻田實施循環水灌溉節能減排。圖片來自網絡 長城網3月29日訊(記者 胡曉梅 通訊員 張玉坤)時下,天氣轉暖,氣溫回升,正是澆灌小麥返青水的最佳時期。近日,臨西縣東來寨村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當地的農民群眾正利用溝渠水灌溉小麥,而分布在農田之間的灌溉機井全部「閒置」。
-
賀蘭縣京星農牧場多點發力,高標準農田建設初現成果
深秋的午後,賀蘭縣京星農牧場四社的千畝農田在暖陽的沐浴下,已初具平整的模樣。平整的土地一望無垠,路邊的溝渠道砌護得平整美觀,一條貫穿田地的水泥道路也已修建完畢,「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連」的田園「畫卷」已經初步形成。
-
衡山縣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巡禮:田連阡陌美如畫
高標準農田建設在白果鎮紫樓村全域鋪開,勾勒出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河暢通」的美麗鄉村畫面……這樣的美景,只是衡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一個縮影。節本顯成效走進永和鄉龍鳳村、文橋村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現場,效節水灌溉項目為龍鳳沃柑基地的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平湖建起全省首個農田尾水「零排放」灌區
眼下,在平湖市龍興村趙家兜灌區裡,平湖市農業農村局有關部門按照集中連片、系統整治、節水減排、生態高效的原則,將170畝灌區內的泵站、渠、溝、塘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節水控汙系統建設,構建了一個農田尾水「零排放」循環灌排系統
-
江蘇睢寧:生態循環下的鄉村振興 大地的詩和遠方
而在如何處理秸杆方面,睢寧縣做到了生態資源利用全閉環,讓人驚嘆:「原來這些秸杆渾身都是寶,原來農村裡的廢料不廢,都是財富,都是有價值的能源!」秸杆可以造福人類,改善人們的生活,現在再沒有村民燒秸杆了,因為他們不捨得!一路沿著生態循環農業示範鎮的產業循環線,在秸稈收儲年收儲2.5萬噸的官山鎮三烈村,看到一望無際的田野上村民們正在忙著運送秸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