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和毛尖,名字只有一字之差。
不少人往往會將二者混為一談,傻傻地分不清楚;經常把毛峰和毛尖之間劃上等號,認為這兩種茶葉,說的是同一種,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這樣的認識是大錯而特錯,毛峰和毛尖的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毛峰和毛尖,根本就不是同一種茶黃山毛峰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早在清光緒年間就已產制,其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黃山獨特的地理條件,十分適宜茶樹的生長,山高林密,土壤肥沃,終年雲霧繚繞,有著「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的說法。
由於新制的黃山毛峰茶葉有白毫披身,芽尖鋒芒,而且新鮮的茶葉又是採自於黃山高峰,所以就將該茶葉取名為「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的品質特點,可用八個字來形容:香高,味醇,湯清,色潤。
信陽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有著綠茶之王的稱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中,便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產茶區之一。
一般來說,毛尖的名稱,是根據茶葉幹茶的外形而起的,因茶葉細小緊緻,有尖峰,或隱有白毫,或白毫滿茶身,以貌取名就叫做「毛尖」;又產於河南信陽,故名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也被稱為「豫毛峰」,這一奇葩的名字,又叫「尖」,又叫「峰」。
很多茶友都雲裡霧裡,整不明白。容易將信陽毛尖與黃山毛峰,誤認為是同一種茶。
信陽毛尖素以「色翠,味鮮,香高」而著稱。
信陽毛尖曾經被人稱做「小渾淡」,用來形容信陽毛尖的三個特點。
1,「小」指芽頭小且嫩。
2,「渾」是指信陽毛尖帶白毫過多,茶湯泡開後還能在湯裡看到,顯得茶湯非常的渾濁。
3,「淡」指信陽毛尖和龍井等茶相比,屬於淡香型的茶葉;另一方面也指茶葉不耐泡,口感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