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毛峰有盛名,一芽一葉雀舌形。白毫顯露魚葉嫩,金黃芽片顯分明。湯色清澈茶煙嫋,鮮醇甘美逸神情。嘉木從來生佳地,徽州春意杯中呈。
什麼是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製。每年清明穀雨,選摘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的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衝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的產地
黃山地區,由於山高,土質好,溫暖溼潤,「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雲霧縹緲,很適合茶樹生長,產茶歷史悠久。
據史料記載,黃山茶在400餘年前就相當著名。《黃山志》稱:「蓮花庵旁就石隙養茶,多清香冷韻,襲人斷顎,謂之黃山雲霧茶」。傳說這就是黃山毛峰的前身。《徽州府志》記載:「黃山產茶始於宋之嘉佑,興於明之隆慶」。真正的黃山毛峰茶何時創製,據《徽州商會資料》記載,起源於清光緒年間(1875年前後),當時有位歙縣茶商謝正安(字靜和)開辦了「謝裕泰」茶行,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清明前後,親自率人到充川、湯口等高山名園選採肥嫩芽葉,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為「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茶產於黃山風景區和毗鄰的湯口、充川、崗村、芳村、揚村、長潭一帶。
黃山,除了具備一般茶區的氣候溼潤、土壤鬆軟、排水通暢等自然條件外,還兼有山高谷深,溪多泉清溼度大,巖峭坡陡能蔽日,林木蔥蘢水土好等自身特點。在這樣的自然條件裡,很適合茶樹生長,因而葉肥汁多,經久耐泡。加上黃山遍生蘭花,採茶之際,正值山花爛漫,花香的薰染,使黃山茶葉格外清香,風味獨具。
黃山風景區境內海撥700~800米的桃花峰、紫雲峰、雲谷寺、松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一帶為特級黃山毛峰的主產地。風景區外周的湯口、崗村、楊村、芳村也是黃山毛峰的重要產區,歷史上曾稱之為黃山「四大名家」。
黃山毛峰的傳說
明朝天啟年間,江南黟縣新任知縣熊開元攜書童遊黃山,迷路,途遇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於寺院中。長老泡茶敬客,但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衝泡下去,只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轉到碗中心便直線升騰,約有一尺(尺為非法定計量單位,1尺~33.3釐米)高,而後在空中轉一圈,化作一朵白蓮花;那白蓮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縷熱氣飄蕩開來,頓時清香滿室。知縣細問方知此茶名叫黃山毛峰。臨別時長老贈送此茶包,黃山泉水一葫蘆,並叮囑一定要用此泉水衝泡方能出現白蓮奇觀。
熊知縣回縣衙後正遇同窗舊友太平知縣來訪,便用此茶款待好友,太平知縣大開眼界,甚是驚喜。後他到京城稟奏皇帝,欲獻仙茶邀功請賞。然皇帝傳令他進宮表演時,卻不見白蓮奇觀,皇上大怒,太平知縣只得據實道出此茶實為黟縣知縣熊開元所獻。皇帝即傳令熊開元進宮受審,熊開元進宮後方知此乃未用黃山泉水衝泡之故,於是,講明緣由後請求回黃山取水。
熊知縣再次來到黃山拜見長老,求得黃山泉水。回京後在皇帝面前再次衝泡玉杯中的黃山毛峰,果然出現了白蓮奇觀。皇帝龍顏大悅,道:「念你獻茶有功,升你為江南巡撫,三日後就上任去吧」。熊知縣因之徹悟,暗道「黃山名茶尚且品質清高,何況人呢?」於是,卸官服玉帶,到黃山雲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這一有趣的傳說,其間也暗合了「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之言。茶出深山,其性本潔,乃參禪修道之靈芽。
黃山毛峰的分級
黃山毛峰分特級和一、二、三級,特級黃山毛峰在清明前後採制,採摘一芽一葉初展,其他級別採一芽一、二葉或一芽二、三葉芽葉。選用芽頭壯實茸毛多的制高檔茶。經過輕度攤放後進行高溫殺青、理條炒制、烘焙而製成。特級黃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顯露,色似象牙,魚葉金黃。衝泡後,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其中"魚葉金黃"和"色似象牙"是特級黃山毛峰外形與其他毛峰不同的兩大明顯特徵。
黃山毛峰的分辨
外形方面
真正的黃山毛峰外形細嫩稍捲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全身白色細絨毫,勻齊壯實,峰顯毫露,色如象牙,條索緊實,粗細一致,碎末茶少。葉呈金黃色。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魚葉金黃"和"色似象牙"是特級黃山毛峰外形與其他毛峰不同的兩大明顯特徵。
口感方面
優質的黃山毛峰衝泡後,湯色清澈,口感鮮濃、醇厚、甘甜。比起其它的茶,黃山毛峰比較清淡一些,如果衝泡後的黃山毛峰有苦味,說明茶的質量有問題。
氣味方面
拿一小把黃山毛峰放在手心,鼻子靠近使勁聞一聞,如果氣味很淡,必為低質茶葉。反之,真正的黃山毛峰,不但外形嫩綠白毫顯露,聞起來有鮮爽清新之感,特別是衝入開水後,茶香氣遠遠的就能聞到。
觀察湯色
真正的黃山毛峰湯色以淺綠或黃綠為宜,並要求清而不濁,明亮澄澈。如果湯色比較渾,看起來不清澈,說明茶質量有問題。
看一看葉底
通過查看茶葉泡後留下的葉底,也能分辨出茶葉的真假優劣,通過葉底的老嫩、整碎、色澤、勻雜、軟硬等情況以確定質量的好壞,同時還應注意有無其他摻雜。真正的黃山毛峰葉底仍然很細嫩,整體而不瑣碎,葉底不成朵,色澤清新,比較均勻。
黃山毛峰的衝泡
要注意放茶葉的比例
茶葉的比例直接反應的是茶的濃淡,濃淡要合適才好,才能使我們品嘗到茶的色和香。同時,適當的濃淡對於茶葉中的物質的浸出是有影響的,這不但影響到茶水的色、香、味,也影響到茶水對人體影響作用。大致上說,一般綠茶,茶與水的重量比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葉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放2克。
要注意放茶的衝泡水溫
一般說來,紅茶、綠茶、烏龍茶有沸水衝泡還是較好的可以使茶葉中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綠茶,如黃山毛峰、西湖龍井,應用80℃-90℃的開水衝泡,使茶水綠翠明亮,香氣純正、滋味甘醇。
要注意茶的衝泡時間
將黃山毛峰放入杯中後,先倒入少量開水,以浸沒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入開水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水溫高、茶葉嫩、茶量多,則衝泡時間可短些;反之,時間應長些,一般衝泡後加蓋3分鐘,茶中內含物浸出55%,香氣發揮正常,此時飲茶最好。
要注意茶葉的衝泡次數
一般3到4次就好了,俗話說:「頭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意思是說頭道衝泡出來的茶水不是最好的,喝第二道正好,喝到三道、四道水就可以了。飲茶時,一般杯中茶水剩1/3時,就應該加入開水,這樣能維持茶水的適當濃度。
黃山毛峰的品飲
黃山毛峰的品飲,衝泡時水溫也以80℃左右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續水衝泡2—3次。衝泡黃山毛峰時,以上幾點是要值得注意的,否則的話,即使是上等的黃山毛峰也泡不出好的滋味來。
注意事項
黃山毛峰茶為綠茶中的珍品茶類,經常飲用對人體有著頗多的益處。不過對於黃山毛峰來說,飲用時也不是沒有顧忌的,也是要用注意事項的,飲用黃山毛峰茶要做到合理科學才行哦。
注意事項一:
睡前不宜飲用。黃山毛峰茶葉中含有咖啡鹼等成分,咖啡鹼作用於人體,會使人體的神經中樞產生興奮感,這樣可以讓人。與此相反,如果睡前飲用的話,就會影響人的睡眠質量,讓人睡不著哦。
注意事項二:
不宜空腹飲用。我們知道,在空腹的情況下,飲食等方面要有所注意。同時對於黃山毛峰茶來說,在空腹的情況下也不宜飲用的,如果飲用太多,會對人體的腸胃產生影響,不利腸胃健康。
注意事項三:
喝藥時不宜飲用。黃山毛峰茶葉中含有鞣酸等成分,這些成分會與藥物中的成分結合發生反應,降低藥效,因此在喝藥的時候不要飲用茶水哦。
來源:圖文根據網絡資料整理,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