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沒去過黃山,但不可能不知道黃山。
可能你沒喝過毛峰,但不可能沒聽過毛峰。
黃山人對徽州文化有著揮之不去的情結,住在粉牆黛瓦裡的那些百姓,更願意自稱為徽州人。
徽茶中,名氣最大的自然是黃山毛峰。江南日暖,氣候適宜,土質好,山又高,尤其適合種茶。
有茶就有文化。馬頭牆,古村落,紅頂商人,狀元郎。
徽州人說,真正的黃山毛峰,它的香氣,有一種穿透力,直抵人心。
古人有云,黃山有毛峰茶,產高山絕頂,煙雲蕩漾,霧靄滋培,有歷百年者,氣息恬雅,芳香撲鼻,絕無俗味。
黃山毛峰,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黃山志》稱:「蓮花庵旁就石隙養茶,多清香冷韻,襲人斷顎,謂之黃山雲霧茶」。
傳說這就是黃山毛峰的前身。因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又稱徽茶。黃山毛峰由清代光緒年間歙縣茶商謝正安開辦的謝裕大茶莊所創製。
黃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時代。歙州是隋文帝開皇年間設置的,經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為徽州,元為徽州路,明初原名興安府,後改徽州府至清末。
黃山,隸屬歙州,後屬徽州。據《中國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載:「黃山產茶始於宋之嘉佑,興於明之隆慶」。又載:「明朝名茶:……黃山雲霧:產於徽州黃山。」黃山茶,徽茶,黃山雲霧茶,黃山毛峰茶也。
黃山毛峰生長在山高谷深、溪泉溼度大、林木蔥蘢的自然條件區域,且黃山遍生蘭花,採茶時節正值山花爛漫,花香薰染使毛峰茶益發清香脫俗。
黃山毛峰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鬱,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其色澤嫩綠油潤,外形細扁如雀舌,芽似鋒;白毫顯,色似象牙。
綠茶湯色杏黃清澈,嫩毫香清新持久,滋味醇厚回甘。特級品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茶筍」、「金片」,湯色清碧微黃,滋味甘醇,香氣如蘭。
黃山毛峰分「特級一等、特級二等、特級三等和一、二、三級」六個等級。
黃山毛峰採摘細嫩,特級黃山毛峰的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一至三級黃山毛峰的採摘標準分別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初展;一芽一、二葉;一芽二、三葉初展。特級黃山毛峰開採於清明前後,一至三級黃山毛峰在穀雨前後採制。
黃山毛峰的品飲,衝泡時水溫以80℃左右為宜,3到10分鐘即可,一般可續水衝泡2-3次。俗話說:「頭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趕快爬。」可見第二道茶最佳。
黃山毛峰貯藏宜「低溫、乾燥、避光、少氧」,一般家庭主要可採用5℃以下冷藏法和密封乾燥貯藏法來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