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下旬天氣回暖 今冬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2021-01-10 央廣網

長江網1月9日訊(記者龔萍 通訊員劉火勝)今天武漢又迎來晴天,但是早晚的氣溫仍然在零下,大家防寒保暖的工作不能馬虎。

今天白天我市以晴為主,早晨的最低溫-6.8℃,截至16時,最高氣溫升至6.9℃。根據市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計明天受高空弱波動影響,我市雲系較多,未來三天受高空槽後偏北氣流控制,天氣為晴天,但是北風風力較大,體感仍然會比較冷。

晴天為何早晚氣溫低?

省氣象部門介紹,這種現象叫作晴空輻射。白天地面及其附近空氣吸收太陽短波輻射而升溫迅速,到了夜間,地面及其附近空氣因向外輻射長波而迅速降溫。

多雲的夜晚,這種長波輻射會被雲層吸收,雲層又分別向上和向下發射長波輻射,向下的輻射部分返回地面對地面損失的熱量進行補償,這樣就像給地面附近空氣蓋了一層被子。

但如果是天空晴朗的夜晚,少了這層「被子」遮擋,那麼地面輻射出去的長波就很少有「返回」,這種輻射降溫則在秋冬晴朗的夜間尤其明顯,氣溫也隨之下降得很厲害,人體也會感覺更寒冷。

最近連續多股冷空氣南下,包括武漢在內的多個長江中下遊城市刷新入冬以來最低溫。

近日,國家氣候中心分析入冬以來氣候特徵稱,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8日),全國氣溫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全國平均氣溫-4.4℃,較常年同期偏低0.9℃,為本世紀以來同期第4低、2013年以來最低。

除青藏高原大部及雲南、黑龍江西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偏低或接近常年同期,其中,中東部多地出現極端低溫。

入冬以來,全國有405個國家站日最低氣溫達到極端事件監測標準,主要分布在華北、黃淮北部和東部、江淮東部、長江中下遊沿江和西北地區東部等地,內蒙古、河北、江蘇、上海等地有58個市(縣)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歷史極值。

為何今年這麼冷?

國家氣候中心方面介紹,造成近期大範圍氣溫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2020年12月以來,西伯利亞高壓和東亞冬季風偏強,導致強勁的西北風帶來的強冷空氣頻繁侵襲北京及華北地區,此次出現的極端低溫天氣過程是在2020年12月28日至12月30日寒潮天氣過程造成的持續性低溫基礎上再次降溫的結果,同時大風天氣使得風寒疊加效應明顯。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後期我國還會有冷空氣活動,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會持續偏低。預計1月下旬開始,氣溫會逐漸回暖並轉為較常年同期偏高,2月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的概率較大,今冬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現在還不能完全下定論。

武漢市未來三天天氣預報:

1月10日:多雲到陰天,偏北風2到3級,-4℃~6℃,中心城區-2℃~7℃;

1月11日:多雲到晴天,偏北風2到3級轉3到4級,陣風5級,-3℃~7℃,中心城區-1℃~8℃;

1月12日:晴天,偏南風3級,-3℃~11℃,中心城區0℃~12℃。

相關焦點

  • 1月下旬天氣回暖 今冬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長江網1月9日訊(記者龔萍 通訊員劉火勝)今天武漢又迎來晴天,但是早晚的氣溫仍然在零下,大家防寒保暖的工作不能馬虎。  今天白天我市以晴為主,早晨的最低溫-6.8℃,截至16時,最高氣溫升至6.9℃。根據市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計明天受高空弱波動影響,我市雲系較多,未來三天受高空槽後偏北氣流控制,天氣為晴天,但是北風風力較大,體感仍然會比較冷。
  • 1月下旬天氣回暖?今冬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最新天氣消息來了
    1月9日,天氣晴好,陽光在東湖綠道投下各種影子,寧靜美麗。記者李子云 攝長江網1月9日訊(記者龔萍 通訊員劉火勝)今天武漢又迎來晴天,但是早晚的氣溫仍然在零下,大家防寒保暖的工作不能馬虎。近日,國家氣候中心分析入冬以來氣候特徵稱,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8日),全國氣溫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全國平均氣溫-4.4℃,較常年同期偏低0.9℃,為本世紀以來同期第4低、2013年以來最低。除青藏高原大部及雲南、黑龍江西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偏低或接近常年同期,其中,中東部多地出現極端低溫。
  • 是「暖冬」還是「冷冬」
    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 是「暖冬」還是「冷冬」?
    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到底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 入冬以來,低溫天氣確實比較多。
  • 今日立冬,天氣晴,今冬是暖冬還是冷冬呢
    11月7號是今年的立冬節氣,昨晚我爸爸還特意告訴我,他說,古人都說根據看立冬節氣當天的天氣情況就知道今年冬季天氣的冷暖,流傳下來的就是農諺俗語,不過,對於農村中的節氣俗語還是有很高的可參考的。立冬節氣一般出現在11月的月初,在7號或者8號這兩天中的一天。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更加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的話題備受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天氣究竟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進入冬季以來,低溫天氣確實增多了。例如,在北京,從2020年12月1號到2021年1月6號,全市平均氣溫為-5.2℃,比上年同期偏低2.0℃(-3.2℃)。
  • 2019年小雪已過,今冬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給出答案
    2019年的小雪節氣已經過去了,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了起來。隨著一股新冷空氣的襲來,雖然北方地區還沒有迎來大範圍的初雪,但基本上也已經進入了冬季。與此同時,網上流傳著今年是「冷冬」的說法,更有甚者說從2019年到2025年會一直都是冷冬,而且一年比一年冷,對此,這種說法到底是對是錯呢?
  • 吉林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那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11月10日,專家預測來了! 10月以來,吉林省氣溫略高,平均氣溫為5.7℃,期間氣溫波動頻繁,同時,省內各地還出現了大霧、大風等天氣氣候事件。 預計11月,全省總的天氣趨勢為:氣溫明顯偏高,降水偏少。
  • 暖冬已十分確定?冷空氣雖然很多但1月我國大幅偏暖,2月怎麼樣?
    對於2018-2019年的冬天來說,很多朋友感覺天氣像是過山車——12月兩場強寒潮和大大小小的冷空氣接連不斷,使得我國很多地方直接被凍透,冬天的步伐直接步入廣西南部沿海。但進入1月,天氣形勢陡然變化,儘管有冷空氣但是多數冷空氣偏弱,我國開始迅速回暖。
  • 立冬晴,幹到底,立冬雨,雨淋淋,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就在上個周末,2020年的11月7號來了,不知道大家吃餃子了沒。在我國,每年的11月7號或8號國人的餐桌上會出現一些有特別意思的食物,這一天是立冬日,表示冬天開始變冷了,蟄蟲開始冬眠,人類也要吃些特殊的食物補充能量,例如南方的薑母鴨、四物雞,北方的白胖餃子。除了吃的習俗以外,最關注冬至節氣的要數我們的農民朋友們。
  • 「冷冬」還是「暖冬」?讓你冷得明明白白
    2021一開局冷空氣算是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連續的降雪降溫加上大北風讓人感覺這個冬天格外寒冷今天早間的大連市區最低氣溫已經突破了-16℃北部地區在-20℃附近成為了今冬新低看到這裡很多朋友迫不及待的要問今冬是不是冷冬?」今年冬季以來,我國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雲南、黑龍江西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1981年至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區北部、內蒙古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偏低2℃以上。
  • 形勢確定,今冬冷空氣頻繁!專家:不會是暖冬但也不一定是冷冬
    11月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11月新聞發布會,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根據會商意見,我國今冬總體冷空氣比較頻繁,勢力偏強,而且北方還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
  • 上海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多雨還是少雨?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上海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多雨還是少雨?上海今冬氣溫總體正常略暖,但季節內冷暖變幅大,降水略少,有階段性低溫或陰雨天氣過程。詳見↓今年立冬申城毫無凋敝之氣,最高氣溫達到23.2℃。為近十年來第二暖的立冬之日,暖陽晴空,仿佛直接把人帶回夏末。根據氣象記錄,立冬日徐家匯站極端最高氣溫為28.5℃,出現在1965年11月7日。
  • 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對有啥影響?
    而小麥產量如何,是豐是寡,更多是受冬季氣溫(也就是我們說的冷冬和暖冬)影響最大。所以,小麥人或與小麥有關的人,對馬上到來的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會倍加關注。 2019—2020年度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的? 「今冬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這消息來源於11月5日下午中國氣象局的新聞發布會。
  • 今年冬天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早做準備!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到10月份下旬了,都說一場秋雨一場寒,下了幾天雨以後,天氣也越來越冷了,特別是早上和晚上,大家都需要穿上厚厚的外套才能抵禦寒風。其實天氣冷不冷對於我們來說,只是多穿幾件衣服的事情,對於農民來說,就不一樣了,雖然如今農業生產早就用上了高科技。
  • 冷冬和暖冬有啥區別?2020年春節期間冷不冷?看完心裡有底了
    在去年雙十一期間賣出去棉服就有5000多件,而今年雙十一才賣出去1000多件,其中的原因他說都怪今年的天氣太暖和了。在去年還沒有到雙十一的時候,氣溫已經很低了,多數地區也已經入冬了。可是今年都11月中旬,好些地方還是秋末,沒有入冬。而天氣暖和,想起購買過冬棉服的就要少一些。對於今年的氣候,確實有點反常,南方多個地區降雨偏少,而且還遲遲不降溫。那是不是今冬是「暖冬」呢?
  • 寒冬還是暖冬?氣象專家預計今冬應該是個正常冬天
    寒冬還是暖冬?氣象專家預計,今冬應該是個正常冬天「暖冬」和「冷冬」是氣候概念。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2019年冬天全國氣溫接近常年到偏高,「冷冬」發生概率幾乎為零。看到這條消息,大家一定很興奮,畢竟暖和的冬天更溫柔一些。今冬我市是冷冬、暖冬,還是「正常冬」呢?近20年來,我市冷冬和暖冬誰是「主打」呢?目前我市是否已經進入氣象學意義的冬天了呢?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天文、氣象專家吳樹功老師,一起來揭開今年冬天的秘密。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來源:經濟日報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暖溼氣候顯著,全國冬季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五多。而且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還將繼續暖溼。
  • 今冬為何冷成這樣?原因主要在「一南一北」
    所以今年冬天真的是「冷冬」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今年冬天如此寒冷?究竟冷到什麼程度?今冬確實像大家感受到的那麼冷嗎?不僅是北京,全國都冷。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全國平均氣溫為-4.4℃,較常年同期氣溫(-3.8℃)偏低0.6℃,為2000年以來第六冷。
  • 「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立冬無雨一場空」,今年冬季暖冬還是冷冬
    導讀:「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立冬無雨一場空」,今年冬季暖冬還是冷冬?提個醒:就在前兩天,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最新的冬季寒潮預警,今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今冬冷冬沒有被排除,所以農民朋友要做好提前準備。其實,對於冬季什麼樣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