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喜歡
我也不是第一次被人說「不會做人」了。
上一次印象深刻是在十年前,我學車的時候。
帶我們的教練剛收了個「老徒弟」,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兒,當了一輩子貨車司機,退休了沒事兒做,就到駕校應聘做教練。
他雖然年紀大,但是沒有教學經驗,所以無論如何也是個「老」徒弟。當然,他自己並不這樣認為,言必稱「我開了一輩子車」。
他喜歡侃侃而談,跟我們講他開大卡車時遇到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事兒;喜歡說他車技有多好,多年安全駕駛;還喜歡說他們家做什麼菜吃什麼飯……總之,特別健談。
唯一的問題是,教練給我們講的時候他不怎麼聽,臉上帶著「這點東西還需要講」的輕蔑表情,也因此幾天下來啥也沒學到,除了會對教練唯唯諾諾,說點好話,他也不太會別的。
有時教練臨時不在,他就頂上,坐在副駕駛的座位上。兩三次之後我發現,他不會指點,只會問我「怎麼會這樣」;要麼就是我在膽戰心驚地開車,他在旁邊絮絮叨叨說他自己的那點事兒……我判斷他不會教。
有一次坡起,我倆發生了爭執。坡起是我壓力最大的一項,屏息凝神,剛要開始啟動,他在旁邊手忙腳亂地招呼「松離合,哎哎,你鬆手剎,哎哎,你怎麼不聽我的……」比我還緊張,且聒噪。
我直視前方說:「我知道怎麼做。你不要說了。」
一踩油門,發動機轟鳴,衝到了坡頂。
下車之後他有點不高興了,開始跟周圍人訕訕地竊竊私語,我沒搭理,畢竟當時我是利用產假時間去學車,我沒那麼多時間浪費在跟他聊天、處理好關係上,我得儘快拿到駕照。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
不會做人,成了一種指控
大概過了兩周,他貌似「出徒」了,可以帶學員了。
原本的教練帶的人多,打算分幾個給 徒弟。跟著他學車,人比其他教練少,所以練習的機會就多一點——二十多個人共用一輛皮卡,一天的時間都用來等待了,不是人過的日子。所以,有人躍躍欲試,但我心如止水。
報名的時候,我明確表示我不去。
這只是個很普通的選擇,但是在他看來,我簡直是「愚蠢」,這是他跟其他學員對我的評價。他覺得我不會變通,沒有足夠給他面子,大概在他看來在作為教練就應該接受學員的頂禮膜拜吧?
我不怎麼關心他,他倒是挺留意我。他跟周圍人說,「看她天天看的書吧,就不太正常」。
駕校環境嘈雜,等待時間又長,我就帶了《尋骨識蹤》在看,比較容易讀,在他看來讀書和讀這種書,就是有病。
我聽說之後,笑了笑,沒說話。
我拿到駕照後沒再回去過。再後來我聽說,他在那裡也就幹了幾個月,帶不出人來,被辭退了。
他的會做人,最後也沒幫到他。
不要被會做人抓住軟肋
會做人,在許多人眼裡是一項很強大的「軟實力」。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八面玲瓏,無論是領導客戶還是同事朋友,一定要讓人覺得會來事兒才行。別人一個眼神就懂得要去做什麼,端茶遞水永遠快人一步。
有些人就是情商高,有些人就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覺得舒服、滿意,但是會做人,並不意味著我們該犧牲掉自己的原則,模糊自己的目標,甚至放棄自己該做的事。
我還在雜誌社時,有兩次接到一個電話,是個中年男子,很自來熟地說自己是我們大單位的一個同事,有個廣告要刊發。
我把廣告部門的電話告訴他,他假笑著說:「我要是找廣告部門,我還打給你幹嘛?你們領導我都認識,你就給我安排了就行了。」
我說我沒有這個權力。
他有點不高興了:「你這小姑娘怎麼這麼不會辦事兒,不會變通!都是一個單位的,以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學會做人,對你有好處。」
我心裡呵呵冷笑,「我沒有這個權力,您別為難我,不然您找我們領導吧。」
這事兒後來不了了之,我沒有接到領導的指令,也沒有跟這個未曾謀面的陌生同事低頭不見抬頭見。我倒是非常清楚了一件事:不會做人,有時候會被某些不能佔便宜的人作為一項指控壓在頭上。你只要不在意,它就對你無可奈何。
然而,它不會影響我實際的工作。
專心把事情做好的人,一般都不會太差
我喜歡的人,都是乾脆利落的,就事論事,目標明確。
我喜歡他們做事的時候,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東拉西扯,不是該談感情的時候談事情,該談事情的時候談感情;
我喜歡他們全力以赴,專注認真,而不是把心力用在那些「感情營銷」上;
我喜歡他們能夠根據事實提出建設性意見,而不是當自己的想法不被採納時,就惱羞成怒地說什麼「你不會做人」……
會做人很重要嗎?
可能吧。
但是相比較而言,會做事,更重要。
一個真正會做事兒且能做好事兒的人,大都是正直的、認真的、專注的,他們的為人處世值得信任。
畢竟,做事的基礎本身就是做個足夠好多人,而不是「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