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中國電商告別野蠻時代

2020-12-24 胡泳

<a href="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141111/27122_1.html">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141111/27122_1.html</a>

胡泳:中國電商告別野蠻時代

觀點 &gt; | TIME WEEKLY - 2014-11-11 07:52:51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胡泳

<strong>時代周報記者</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李光金</strong>

10月2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談及「雙十一光棍節」,並以此強調要培育新業態、新產業、新消費熱點。這是觀察以「雙十一」為典型的電子商務的一個視角。電子商務在中國的迅速興起,既是這種商業模式適應中國土壤的天然反應,更是一種新的商業文明在網際網路風捲殘雲背景下的迅速孕育。中國的電子商務經歷了怎樣的生長過程,與當下的社會階層和消費階層有何聯繫,如何培育商業文明的核心價值?時代周報記者日前採訪了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

<strong>由粗放到精耕</strong>

<strong>時代周報:</strong>「雙十一」又來了,你覺得電子商務在中國的興起,是偶然還是必然,相關的因素有哪些?

<strong>胡泳:</strong>這需要分析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整個歷程。起步的時候,發展電子商務有所謂的「三座大山」,例如支付、物流、網民的消費習慣等。總之各方都覺得電商在中國的發展會面臨很多困難,早期也的確有幾家網站成了「先烈」,他們沒有足夠的準備。但是很多行業的發展規律也說明,越是存在障礙,越需要找到獨特的解決方案,給企業家創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間,例如支付的問題,剛開始因為信用卡還沒有產生和普及,這些企業便開始用貨到付款,到現在則通過支付寶等的出現,促成了支付流程的完善。同時,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客觀條件,例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網民人數的急速增長,因為總的基數大,總會有一定數量的人選擇用網絡購物,尤其是我國的網民中,年輕網民比例很高,他們起了示範作用,這種普及表現在從一線城市到二三線城市,甚至是鄉鎮。可以預測的是,中國電子商務的下一個增長點在農村,因為農村人口基數很大,市場需求也很大。

<strong>時代周報:</strong>按照你的研究觀察,中國的網絡購物與當下的社會階層或消費階層結構有沒有直接的關係?

<strong>胡泳:</strong>相關性是存在的,除了前面我提到的,白領帶動消費群體覆蓋面的擴大,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可以佐證。「雙十一」購物中小米手機賣得很多,海爾的家電也生意不錯,從流向來看,手機是年輕人買了自用的,而相當多的家電是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年輕人,為生活在農村的父母購買的,以盡孝心的方式通過大件物流寄到農村,這就是當下中國城鄉二元結構,社會階層特點的反映。

<strong>時代周報:</strong>前幾天,國家質檢總局約談了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等10家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宣布將從2014年10月開始電子商務產品質量提升行動,至2016年12月結束。質檢總局約談電商,全國人大立法部門也召開了座談會。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電商步入了一個新階段,從粗放式的快速增長到精耕式的溫和調理?

<strong>胡泳:</strong>我覺得是這樣的,在野蠻生長的時代,商家打法混亂,消費者也不成熟,甚至有的商家還利用消費者的不成熟,攪亂了行業生態,滋生很多弊端。隨著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的成功,帶動了一些傳統行業、企業進入網際網路,產生諸如O2O這樣的大變局,牽涉面越來越廣。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即使是一些規模很大的電商企業也還存在一些違背商業倫理的情況,這就要求進行規範,對企業來說,從長遠看,不能只顧賺錢,要努力做一個真正為消費者負責,真心為消費者帶來良好消費體驗的企業。當然,行業規範不能只依賴質檢總局這樣的部門,根本上還是需要企業的自我覺醒,明白自己的未來在哪裡,否則就會造成品牌名譽度的下降、消費者的大量逃離,要知道,在網際網路時代,如果不專注於創新和規範,沒有哪個公司能長久,兵敗如山倒的事情隨時都可能發生。

<strong>時代周報:</strong>對於「雙十一」是綁架行業還是給消費者讓利,很多人有不同看法,認為「雙十一」對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並非好事。一是讓本來可以平滑的銷售曲線人為地拱出波峰,二是「雙十一」將進一步強化中國消費者唯價格是從的「陋習」,拖著中國的電子商務公司集體遠離健康毛利。你怎麼評價這種是與非?

<strong>胡泳:</strong>我覺得任何一種事物的出現,都有客觀的土壤。無需避諱地說,中國的消費者的確存在敏感的價格訴求,他們容易被類似降價、折扣之類的促銷方式打動,電子商務企業設計這樣一種方式,也是為了迎合或滿足消費者,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商業創新,它發現了這種需求,並且想辦法予以滿足。所以,我認為對「雙十一」的評價無需上升到太高的高度,諸如歐美國家也存在類似的購物節,在聖誕節期間,商家也會大幅度讓利,對一定階段的消費者需求進行滿足,對商家來說都無可厚非。

反過來說,如果電商行業僅靠一個節日來人為拉動增長,也是不健康的狀態,我認為,應該通過充分的競爭,用各種各樣的創新,形成行業力量的平衡,以及消費的分流。最近阿里巴巴註冊了「雙十一」商標,我覺得這樣的行為視野過於狹窄,在當下的階段,還是需要所有的行業主體共同協作,把中國的電子商務做大,進而我們會發現,在行業規模擴大的過程中,消費者會進行分流,消費者唯價格是從的習慣也會改變,例如有的消費者會到垂直網站購物,會更注重產品的品質追求。

<strong>真正的變化在於用戶主權的確立</strong>

<strong>時代周報:</strong>如你所言,電子商務的興起,算是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生態,從更宏觀的角度看,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隨著信息技術的興起,出現的是商業文明,你認為電子商務時代的商業文明核心何在?

<strong>胡泳:</strong>我覺得最核心的是信用問題,因為,這種交易不是面對面的,體現的是買家對賣家的信任,賣家對平臺的信任,還有買賣雙方對交易支付渠道的信任。三種文明演進的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越來越多地與陌生人打交道,農業文明時代屬於熟人社會,種糧的人與織布的人,交易是在熟人之間完成的;到了工業時代,你就不得不把一定的信任讓渡出去,否則就實現不了規模化;而商業文明時期更是如此,何況這種交易是在虛擬的空間裡完成的。

要建設這種基於信任的商業文明,牽涉到很多方面。首先是交易平臺建立信用制度,比如好評、差評,平臺需要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商業倫理;其次,國家有關部門要出臺法律法規,如果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需要有法可依進行維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需要增加該方面的條文。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信任體系的健全,我們會進入商業文明的良好狀態。

<strong>時代周報:</strong>談到電子商務,避不開馬雲,你怎麼評價阿里和馬雲?

<strong>胡泳:</strong>我覺得阿里巴巴具備一個偉大公司的潛質,可以說它改變了中國的商業形態,例如網商一開始是幾百萬人,在阿里巴巴帶動下,現在數以億計。按照傳統的方式,從事商業需要具備很多硬體,但是阿里降低了這種從業門檻,創造了一種「可參與的商業」形式,這種改變商業的理想是非常了不起的。前一段時間,我們看到,阿里已經超過沃爾瑪,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它還將電商做到海外。

<strong>時代周報:</strong>有人說網際網路是一種工具,有人說是一種基因,有人說是一種思維。網際網路給社會生產力帶來了很大的變革,例如我們所關注的電子商務,同時改變的也有公眾的觀念,你覺得這兩者哪一種變化更大一些?

<strong>胡泳:</strong>從生產力的角度看,網際網路帶來的是一種以用戶為中心的時代的興起。表面而言,網際網路風捲殘雲,各行業都紛紛觸網,實際上,真正的變化在於用戶主權的確立,如果說網際網路的興起是一場地震,這就是震源和震中。

於是我們看到,用戶的思維在改造很多行業。例如國美蘇寧,以前大家買家電,首先想到這兩家,但現在又有了京東等網店,進而迫使傳統電器零售企業轉變。買書也是如此,為什麼現在很多實體書店經營慘澹,因為消費者已經不需要去書店買了,在網上購買;被改變的還有比如金融業、通訊業、製造業。從公眾角度來看,隨著行為習慣的改變,觀念也會變化,當你習慣了在網絡上看電視劇,就不會再去刻意記錄這部劇在電視臺的播出時間;當你想出去旅行,就不會再去實體的旅行社,而是第一時間想到攜程、去哪兒訂機票、酒店,所有社會行為發生變化,生活方式被改變,消費觀念、生活觀念等的改變就是必然了。

相關焦點

  • 胡泳:在人工智慧時代生存和成長
    作者:胡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企業管理研究專家、葦草智酷合伙人2019年,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提出「智能經濟」的概念,數字經濟在經歷了從PC的發明和普及,到PC物聯網,再到移動網際網路,將會進入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的新階段。
  • 讓自媒體告別野蠻生長
    自媒體不是絕對自由、自以為是的媒體,不能隨心所欲地「野蠻生長」。促進自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符合人民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網絡空間,要打造什麼樣的網絡生態,答案不言而喻。因此,開展自媒體基礎管理專項治理勢在必行。
  • 告別野蠻生長 快樂購引領電視購物業加速2.0迭代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劉濤)在快樂購誕生十年之際,來自全國的32家電視購物頻道齊聚長沙,共同探討行業如何告別野蠻生長、迎接破界新生。2月26日,2015年度中國電視購物行業年會在長沙青竹湖芒果汽車跨界架空館舉行。
  • 跨境母嬰電商野蠻生長:動了誰的利益奶酪?
    從淘寶店一路做到完成2000萬美元融資的進口母嬰電商,劉楠最大的殺手鐧就是口碑和信任,這是無數媽媽認可蜜芽寶貝的原因。「真貨」是劉楠給自己定的唯一紅線,現在的她感覺到委屈和百口莫辯。 此次風波也折射出跨境母嬰電商複雜的產業鏈,一方面進口母嬰商品交易量高速增長,另一方面代購、海淘、電商平臺及品牌方各種利益此消彼長,讓這個行業處於野蠻生長之中。
  • 野蠻時代禮包兌換碼領取地址 如何使用兌換碼
    哪裡有野蠻時代禮包?如何領取野蠻時代遊戲禮包?怎麼使用禮包兌換碼?跟我來,18183小編將給你最新最全的野蠻時代遊戲禮包兌換碼。      在這個免費的MMO策略遊戲裡,體驗最原始、最有趣的狩獵與玩家激鬥!和部落聯盟的盟友一起,加入這場史前捕獵盛宴。
  • 人臉識別應用如何告別野蠻生長
    人臉識別應用如何告別野蠻生長 「每個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都要經歷一段野蠻生長期,再逐漸走向安全和規範。」提及近日央視新聞報導的人臉信息被濫用和販賣問題時, 360 視覺科技 CEO邱召強表示。
  • 中國的歷史上沒有野蠻的民族
    中國的歷史上,自古以來習慣於將中原民族以外的民族視為野蠻的民族,不將他們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不認為他們和自己一樣是世界中的同類。在中原民族的觀點上,那些野蠻的民族連正常的稱呼都不配擁有,按照這些民族相對於中原的位置將他們稱為蠻、狄、夷、戎等異類。
  • 點動電商直播基地:線上化時代,怎麼布局「一片森林」
    在這個過程中,李佳琦、薇婭、李子柒、辛巴等帶貨網紅頻頻出圈,各大電商平臺和內容平臺加速布局,就連MCN賽道也迎來了野蠻、瘋狂的增長。正所謂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的更遠。或許,這也是成立點動電商直播基地的原因之一。因為每一個超級主播的誕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而中腰部的主播,才是直播基地的主流人群。
  • 58同城收購優信拍背後:二手車電商野蠻生長倒計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58同城1.5億收購優信拍背後: 二手車電商「野蠻生長」倒計時3月24日晚間,58同城宣布,與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集團籤訂協議,以1.05億美元收購優信拍業務相關資產。從起訴侵權到投資到收購,58同城和優信集團的相愛相殺暫時落幕。
  • 《野蠻時代》新手天賦點怎麼加 新手天賦點加點攻略
    導 讀 野蠻時代新手天賦選什麼好?野蠻時代新手天賦點怎麼加點?
  • 和「平成時代」告別
    一個時代所代表的意義是深遠的,也只有那個時代的人才能體會得到意義的所在。就像是最珍貴的回憶刻進了心裡,即使時代已遠去,我們仍然會懷念那個時代曾經帶給我們的記憶。1989年1月7日的早晨,昭和時代結束,平成時代來臨,眾多日本國民伴著不習慣改年號的反應下,進入了新的時代。「平成」兩個字,取自中國古代《史記》中的「內平外成」和《書經》中的「地平天成」。可見,當日本人需要正統這回事,能依靠的就只有中國古典。日本的平成時代(1989-2019)被稱為「失去的30年」。
  • 海淘族告別免稅時代 哪些信用卡海淘好用?
    海淘族告別免稅時代 哪些信用卡海淘好用?不久前財政部印發了《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4月8日起海淘購物將開始徵稅啦。和原來相比,跨境電商將按照貨物徵收關稅,按進口環節徵收增值稅、消費稅。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同時取消免徵稅額(原來有50元以下免徵稅額),這意味著跨境電商免稅時代終結。而海淘一件商品,最低交稅11.9%。今日起,跨境電商稅收新政實施,行郵稅也同步調整。以進口奶粉為例,按照原來的算法,只要交易額低於500元即可免稅,超過500元後按照10%徵行郵稅。
  • 生鮮電商如何告別「賠本賺吆喝」
    一方面生鮮冷鏈物流成本高,冷鏈物流建設不足,帶來高腐損率;另一方面,生鮮電商缺乏上遊控制力,產品標準化難度高,同質化競爭嚴重。經歷了上半場的野蠻生長,下半場生鮮電商該如何找到盈利的方向——  日前,生鮮電商每日優鮮宣布完成由聯想創投和浙商創投領投的1億美元C輪融資。
  • 貓眼和微影被傳「合併」: 在線售票告別「野蠻生長」, 「三國殺...
    在線票務平臺還在持續「票補」的時候,微影時代於2015年開始向產業鏈上下遊發展,嘗試全產業鏈競爭的新模式。微影時代兩年間投資了40多家公司,累計融資規模達50億,參與了多部國產大片的保底發行,但最終的盈利卻不得而知。
  •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註: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 | 楊雪梅,鈦媒體經授權發布。毫無疑問,直播帶貨是貫穿2020全年的關鍵詞,也是這一年網際網路商業場上被討論最多的賽道。據商務部監測,僅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場,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數超過2000萬。
  • 社交電商時代,豪享拼如何抓住時代風口?
    回顧過去的2018年,如果要在電商領域找出幾個關鍵詞,「社交電商」勢必是資本的新寵兒!社交電商的興起與發展是中國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結果,其中巨額的紅利市場,吸引著各路巨頭不斷出手,想要第一時間佔據這一時代的風口!
  • 白馬晶選|中國電商發展史——未來時代會青睞什麼?
    走過了「叢林混戰」的1.0時代、「貓狗大戰」的2.0時代,如今的電商進入了3.0時代。什麼是電商3.0時代?答案是去中心化電商,即人人電商時代。在疫情開始之時,就陸陸續續有一些線下的實體店紛紛走上破產清算的悽涼之路。
  • 電商背景下,沒有所謂的時代中的馬雲,只有馬雲的時代
    然後亞馬遜憑藉世界電商大哥的能量闖入中國市場,一度成為國內電商老大。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馬雲的阿里巴巴以淘寶C2C、B2C結合的模式,迅速崛起,從而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國外亞馬遜電商對中國市場的佔有率滲透,讓中國電商市場份額的主導權,回歸的國內企業手中。
  • 讓電子鞭炮告別「野蠻生長」
    雖然網上未查到太多類似安全事故,但監管可「先知先覺」,讓電子鞭炮儘早從「野蠻生長」回歸「健康成長」。  □張海英(教師)
  • 從社區團購看電商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由此可以看出,網絡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而電商則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因為當下我們已經進入了網際網路經濟的時代。不是網際網路在對抗實體經濟,而是這個時代變了。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去面對現實,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多學習網際網路知識,培養自己的網際網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