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震驚詞壇的名作,梁啓超說此詞非本人不能領略

2020-12-18 史家一隅

這一段時間趙麗穎的知否又宋朝的才女李清照帶入了大家的視線,知否出自李清照早年所寫的《如夢令》,這首小令有人物、場景、對白,寫出了詞人傷春,感嘆自己青春易逝的情感。這首詞在詞壇上有不小的成就。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李清照的另一首詩詞《聲聲慢》,不同於寫《如夢令》時的女兒家傷春悲秋的心態,在《聲聲慢》中將纏綿哀怨和身處動蕩亂世的不安書寫得淋漓盡致,直擊人心。

李清照畫像

宋徽宗末年,金朝日益強大,慢慢的金朝不再滿足於掠奪北宋的財物,這次他們想徹底的佔領北宋的土地。宋徽宗和他的兒子都被俘虜,宋朝一下子失掉兩位皇帝被俘虜不可謂不恥辱,國家士氣低迷不振。就這樣北宋滅亡,百姓隨國君開啟了他們的南渡之旅。南渡之後宋朝很多詞人的風格大變,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

李清照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liaode

這首詞中透著孤單悽涼,因為在這個時候不再簡單的是夫妻離別,而是國破家亡。李清照最心愛的丈夫離世,而國家也是山河破碎,搖搖欲墜。曾經的清麗可人,少女懷春的心思最終還是變成了沉鬱悽婉,自問蒼天,自問命運,何苦如此呢。

宋詞是用來演唱的,所以在音調和諧方面非常的重要。李清照的這首《聲聲慢》七組疊詞用在一起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朗朗上口很適合反覆吟唱,一遍又一遍,自然而然的把人帶入那種「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境界。又好像在聽一場低聲的傾訴,淡酒不烈,餘味悠長。

雁過也,zhengshangxin

這時候,天空中的大雁也是只形影單,李清照看著它好像看著自己,餘生一人面對千山暮雪。曾經給我送情書的大雁,如今也悲鳴不止。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燕歸來卻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淅淅瀝瀝的雨聲又如三千煩惱絲,斷也斷不掉。詞人的心中傷悲,看著一切的景色都是傷悲的。而最後一句的點題,讓人感覺詞人的愁緒不知該從哪裡說,又不知該到哪裡止,這種情感已經非筆墨所能形容。怪不得梁啓超會說,這首詞的情感只有詞人自己能夠體會,後人品讀也只能窺其愁緒一隅。

相關焦點

  • 張海明:李清照《詞論》的再評價
    一般分析李清照《詞論》的文章,往往只關注《詞論》的後半部分,以為那才是李清照詞學理論的重點所在。確實,若論理論見解的價值與意義,自然在於李清照對北宋詞壇的批評,但因此而輕視《詞論》前半部分,其實並不利於正確理解整篇《詞論》。
  • 婉約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豪放高遠,梁啓超:不像《漱玉詞》語
    李清照是南宋時期著名的女詞人,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前半生生活幸福美滿,後半生顛沛流離,嘗盡百般苦澀。所以在李清照的作品中,也體現出不同的色彩。前期作品多兒女情長,閨中之樂,基調是歡樂而幸福的。尤其是李清照在南渡以後,面對朝廷一味的逃避,躲藏,不顧百姓的生死,令詞人心灰意冷。丈夫去世,在外漂泊的歲月裡,自己亦受到諸多排擠和污衊,更令詞人傷懷不已。
  • 李清照有多狂?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
    李清照曾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李清照曾寫過一篇叫《詞論》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用極為犀利的言語描述了北宋16位詞人的作品,她認為這些作品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李清照曾在南渡之前,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詞論》,這裡面,李清照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李清照評價柳永是:"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評價蘇軾是:"句讀不葺之詩,往往不協音律。經過統計,在李清照《詞論》中:李璟、柳永、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曾鞏、賀鑄、秦觀、黃庭堅,光能點到名字的就有16人之多,其中還有很多的名師大家。不得不說,"千古第一才女"果然是名不虛傳,簡直是太狂了!
  • 十幾歲的李清照信手拈來之作,連犯寫詞「兩大忌」,卻驚豔了詞壇
    世人都說「男中李後主,女子李易安」,這李後主說的是南唐後主李煜,李易安指的是千古才女李清照。李煜是一代君王,他的詞極盡本色,言淺情深,讓我們知道原來帝王也能如此有文採,後世送他一個「詞中之帝」的美稱;李清照是一介女流,她的詞清新雅致,別具一格,讓我們見識了古代女子也有這般才情,後世送她一個「詞中之後」的美譽。二人雖為詞壇一帝一後,但在小編眼中,李清照卻有略勝一籌之處,勝就勝在她早期的作品。
  • 李清照罵起人來有多狠?且看她如何用一篇文章噴遍北宋詞壇16人
    柳永用一首《雨霖鈴》驚豔千古,他本人更是被奉為婉約詞派的巔峰人物,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時人贊曰:「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可見其詞作影響力之大。但是,李清照在詞論中卻說柳永的詞「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意思就是,柳永的詞雖然唱出來好聽,但都是些俗不可耐的淫詞豔曲,終究是難登大雅之堂。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寫向丈夫撒嬌,卻無意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我國的才女不少,但能被稱一句「千古才女」的卻只有李清照一人,李清照給宋代文壇帶來的驚喜不亞於任何一個男性文人。無論是頑皮、痴情還是霸氣的李清照,世人都照單全收,傳誦了數百年。但事實上,李易安也有小女子可愛加調皮的一面。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很調皮的一首詞,18歲的她逛街回來,心情大好寫下此詞,專門來向丈夫撒嬌,全詞是調皮可愛又任性,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
  • 李清照:論詞
    近人輯有《李清照集》。《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李格非傳》後附傳。 【題解】 李清照不但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傑出女作家、著名詞人,而且以一篇《論詞》奠定了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北宋以來詞學創作繁榮,但詞學理論的發展則明顯滯後,大都是一些比較零散的論述,也因此,李清照這篇較為完整的《論詞》專文便顯得格外醒目和珍貴。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無論是頑皮、痴情還是霸氣的李清照,世人都照單全收,傳誦了數百年。但事實上,李易安也有小女子可愛加調皮的一面。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很調皮的一首詞,18歲的她逛街回來,心情大好寫下此詞,專門來向丈夫撒嬌,全詞是調皮可愛又任性,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
  • 李清照和她的《論詞》
    而她畢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詞的創作。她的詞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易安體」。一、李清照的詞「別是一家」說李清照在《論詞》中提出的一個著名觀點是詞「別是一家」說,力主嚴格區分詞與詩的界限。
  • 李清照「最俏皮」的一首詞,專門向丈夫撒嬌的,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一提到傳統文化的才女,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腦海中第一想起的肯定是李清照,她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詞壓江南,文蓋塞北。李清照和趙明誠新婚後,李清照曾寫下了一首詞,專門是向丈夫撒嬌的,整首可以說是調皮可愛又任性,不料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這首詞名為《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 寫在《梁啟勳文集》出版之際:梁啓超胞弟梁啟勳的詞學研究
    梁啓超致梁啟勳信梁啟勳在才學和影響上儘管不能和梁啓超比肩,仍不愧為學兼中西、識貫古今的學術名家。梁啓超文分為「奔迸的表情法」、「迴蕩的表情法」、「蘊藉的表情法」、「象徵派的表情法」、「浪漫派的表情法」和「寫實派的表情法」等,梁啟勳則主要繼承了二、三兩種,因為其他在詞中並不普遍或者並不典型。其創造性主要體現在補充了「摹描景物」這一類,是對詞體功能認識的拓展,實際也是對意境的表現不能離開景物描寫的強調。這其中不難發現王國維《人間詞話》境界說的影子。
  • 原來李清照這麼狂,一篇不足一千字的文章,罵了北宋詞壇16位牛人
    李清照不僅文採四溢,而且極具反抗精神,曾寫下不少慷慨激昂的犀利之作,筆力雄健,縱是很多男詞人也比之不及。這兩點是我們已經了解的,然而她的狂你可知道?李清照曾在南渡之前,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
  • 李清照為何在《詞論》中對蘇軾大肆批評?暗懟蘇軾卻成就千古名作
    李格非去世後,閱歷不深的李清照更是氣恨不休,認為這一切的遭遇都和蘇軾有關,所以在《詞論》中大發私憤,對蘇軾乃至蘇門學生的詞作水平大加批評。李清照在《詞論》中是這樣批評蘇軾的: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李清照認為在學問方面,晏殊、歐陽修、蘇軾是可以的,但是否認他們的詞是亂打標點符號的詩。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向丈夫撒嬌的,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其實,這首詞並不難理解,就是在李清照心情很好的時候寫下的,剛結婚沒多久,正是最甜蜜的時候,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詞的意思吧。這首詞大概的意思是說:「我在賣花的人擔子上買了一支含苞待放的花,它非常的美還帶著露水的痕跡,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那樣的美麗動人,如果丈夫看到這朵花,會不會覺得花比我還好看呢?那不如就把花戴在雲鬢上,就是要問一問他我和花到底哪個好看」。
  • 李清照一篇《詞論》罵遍詞壇,蘇軾晏殊均在批評名單
    說到婉約派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李清照了。她有一篇文章叫《詞論》,文章中,李清照對北宋大佬一個個點名批評。李清照在她的《詞論》裡面指名道姓地指出:"至晏元獻(晏殊)、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意思是說:晏殊、歐陽修、蘇軾這樣的大文豪學問自不用說,填詞更是猶如在大海裡面取水一樣容易,但是,所填的詞都像詩,缺乏真正的詞那樣的韻律。
  • 李清照為何那麼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柳永蘇軾均在鄙夷之列
    (李清照畫像)李清照曾寫了一篇關於詞的專論文章,題曰《詞論》,寥寥不足千字,其中提到的宋朝詞人有柳永、張先、宋祁、宋庠、沈唐、元絳、晁次、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曾鞏、晏幾道、賀鑄、秦觀、黃庭堅,共16人,數量之巨、咖位之高,幾乎涵蓋了整個北宋詞壇巨星。
  • 李清照最「俏皮」的一首詞,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在我們古代的歷史當中,才女還是非常多的,不過能被稱為是真正的才女,我想大概就只有李清照了。李清照是古代第一才女,詞壓江南,文蓋塞北。這樣的一個女人,在宋朝文人那麼多的時期,卻能夠脫穎而出,將那些男子文人壓倒一片,讓人實在是欽佩。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詞中一句"花也杯中,月也杯中",美得令人心醉,柔情起來絕不輸柳永李清照。而這首詞實際上也是辛棄疾借題發揮,明詠中秋賞月,實為憂國之思,寄恨之作。辛棄疾一改往日詞風,不再高調張狂慷慨悲壯,而是含蓄婉轉著重情感,這首婉媚風格的詞構思精妙,言語簡練精緻,讀起來音韻諧美。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本來是想向丈夫撒嬌,沒想到成就千古名作
    除了李清照的詞,相比蘇軾的詞大家也並不陌生。而我今天要說的這首詩語句優美,寫景如畫,令人神往。《行香子·過七裡瀨》一葉舟輕,雙槳鴻驚。其實多讀一些詩詞能給自己增加一些底蘊,都說音樂是藝術的最高極致,詩歌是文學的最高形式。我們可以在詩詞裡面,輕易地尋找共鳴,或悲傷、或愉悅、或悔恨,痛徹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