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大道上跨焦柳鐵路立交橋採用轉體施工 轉體規模國內領先

2020-12-17 瀟湘晨報

施工現場。荊門晚報記者 劉國鋒 攝

近日,來自中省市13家媒體的「愛漳河、知漳河、講漳河」媒體採訪團成員,走進荊山大道上跨焦柳鐵路立交橋工程施工現場,近距離了解項目建設情況。記者從現場獲悉,該立交橋跨鐵路上部結構採用轉體施工,轉體重量31792噸,轉體規模屬國內領先行列。

荊山大道是荊門城區西二環線的控制性節點工程,北連羅漢山隧道,下穿漳河大道,上跨尉遲恭路和焦柳鐵路線,跨越漳河總乾渠與鳳袁路相交。據漳河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羅烈勳介紹,荊山大道上跨焦柳鐵路立交橋工程是荊山大道重要節點工程,立交橋採用預應力混凝土T型剛構結構形式,T構全長150米,孔跨布置為2×75米。該工程的難度在於上跨焦柳線處有8股軌道,每天有100多列火車運行。為保障焦柳線正常運行,施工方法採用的是目前國內較為先進的轉體法,跨鐵路上部結構採用轉體施工,立交橋橋面寬度42.5米、轉體半徑70.5米,轉體噸位31792噸,轉體角度81°,轉體噸位是目前國內在建的轉體鋼筋混凝土橋中第二重的,轉體規模屬國內領先行列。該橋梁採用滿堂支架平行於既有鐵路線進行梁體現澆,支架拆除後,進行懸臂逆時針轉體施工,通過鐵路兩側合龍段使全橋貫通。

荊山大道上跨焦柳鐵路立交橋工程項目由漳河新區委託武漢鐵路局下屬單位武漢武鐵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代建,項目總投資1.5億元,施工單位為中鐵七局四公司。晚報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位於焦柳鐵路線南側的主墩下承臺已經完成澆築。中鐵七局四公司荊山項目部經理高兵介紹,這個主墩下承臺共澆築混凝土3480立方米,連續用了45小時,於12月5日凌晨5時完工。主墩下承臺結構尺寸為26.4×31×5米,內部鋼筋總量630噸、縱橫向布置單端張拉預應力274束、冷卻循環水管1600米、轉體預埋鋼筋3300餘根、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C50,與球鉸共同組成轉體系統下部受力結構,承載轉體重量3.2萬噸,施工工序相當複雜。

荊山大道上跨焦柳鐵路立交橋項目今年4月8日開工以來,漳河新區管委會和項目施工方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項目進展順利。立交橋面計劃明年7月1日進行旋轉,旋轉作業時間需要1個小時左右,後期進行配套建設,整個工程預計明年10月1日前完工。

據了解,荊山大道全段通車後,將有利於東寶區、漳河新區、掇刀區三區城區南北交通暢通,對緩解白雲大道、象山大道擁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荊門晚報記者劉國鋒 通訊員熊東東 葉玉兵)

【來源:荊門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鄭州國道310線上跨京廣鐵路首座轉體橋成功轉體
    線鄭州西南段改建工程上跨京廣鐵路立交橋項目標誌性節點工程——上跨京廣鐵路轉體橋開始轉體施工,歷時110分鐘,轉體總重11730噸的西半幅箱型橋在地面上逆時針旋轉74.1°,順利上跨京廣鐵路。據中鐵二十局集團項目經理姜永勝介紹,此次轉體的橋梁採用52+92+52米連續箱梁跨京廣鐵路,雙幅寬度33.06米,為單箱四室變截面連續梁,採用雙幅先後逆時針轉體施工的方法,單側轉體長度88米,東、西半副轉體總重量均為11730噸。
  • 國內最大跨鐵路轉體橋在青轉體
    19日凌晨,目前國內橋體建築面積最大的跨鐵路轉體橋在青島膠州成功轉體。據了解,該轉體橋上跨膠濟客專,是青島新機場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轉體橋的轉體標誌著青島新機場高速初步貫通。青島新機場高速實現初步貫通 (中鐵十四局通訊員供圖)兩橋同步轉體 國內實屬少見18日晚,距離正在建設中的青島新機場航站樓6公裡處附近,新機場高速公路跨膠濟客專鐵路轉體橋施工現場燈火通明,施工人員有條不紊進行現場作業。
  • 國內最大最重高鐵跨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
    9月24日1時28分,新建福州至廈門鐵路西溪特大橋跨越杭深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這是目前我國同類型跨度最長、噸位最重的連續梁轉體工程。23日23時35分,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西溪特大橋轉體橋以每分鐘1米的速度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現場工作人員實時監控轉動情況,根據轉盤上布置刻度編號、速度傳感器和攝像頭,實時監控和調整轉體速度。
  • 唐山市首座上跨津山鐵路等既有線鐵路立交橋開鑽
    昨日(4月18日),從中鐵六局集團獲悉,唐山市首座穿越6條既有線鐵路斜拉轉體橋已於4月16日成功開鑽,這標誌著唐山市十大民生項目之一的中心城區二環線重點控制性工程――上跨津山鐵路等既有線鐵路立交橋主體施工正式啟動,這為實現2017年建成通車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 濟寧內環高架西外環跨新兗鐵路,東、西幅轉體橋同時轉體成功
    11月17日,由山東公用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濟寧內環高架西外環跨新兗鐵路東、西兩幅轉體橋同時完成轉體施工,標誌著內環高架項目向年底主線通車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市政協副主席李克學,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王愛國,濟南鐵路局涉鐵辦主任周國峰,市政府副秘書長卞延軍,山東公用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魯,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珏現場觀摩指導橋梁轉體。
  • 國內最大最寬!青島新機場高速跨膠濟客專轉體橋成功轉體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7月19日訊(記者 蔣甜)7月19日凌晨,歷時四個小時,青島新機場高速公路跨膠濟客專鐵路轉體橋成功完成轉體,這也刷新了國內、省內多項同類工程建設的新紀錄——成為國內轉體橋建築面積最大、國內轉體橋雙幅寬度最寬,省內轉體橋轉體角度最大、跨越高度最高
  • 國內鐵路首座斜拉橋裸塔轉體施工順利完成
    7月8日凌晨3時35分,國家「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福廈高鐵控制性工程木蘭溪特大橋萬噸主塔完成逆時針90度轉體,歷時1小時23分鐘安全順利到達指定位置。主塔轉體採用裸塔轉體施工技術,該技術在國內鐵路建設中首次應用。
  • [河北]南繞城高速井陘連接線上跨石太鐵路立交橋主橋成功轉體
    [河北]南繞城高速井陘連接線上跨石太鐵路立交橋主橋成功轉體發布時間:2020-12-19 09:17:20來源:全球起重機械網  人氣:2187 近日,石家莊市南繞城高速公路井陘連接線上跨石太鐵路立交橋主橋,經過70分鐘連續旋轉,成功完成「華麗轉身」。
  • 長白鐵路跨琿烏高速公路特大橋轉體連續梁成功轉體
    10月15日14時50分,長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5標段施工現場傳來喜訊:由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六公司承建的跨琿烏高速公路特大橋跨大安北車站轉體連續梁,經過110分鐘的封鎖施工,成功轉體,標誌著長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一個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順利完成。
  • 全國最大最重高鐵跨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
    工藝 「先建後轉」減少對既定鐵路的影響 為何採用跨鐵路施工技術轉體橋工藝?據中鐵四局新建福廈鐵路8標指揮長陳亮介紹,杭深鐵路是目前我國鐵路運輸最繁忙的幹線之一,平均5分鐘就有一輛列車駛過;而新建福廈鐵路西溪特大橋68、69號墩跨越杭深鐵路,直接在鐵路上方進行施工,難度大且風險高。「為了不影響現有鐵路正常運行,我們採用目前國內先進的跨鐵路施工技術轉體橋工藝,採取『先建後轉』的施工方法,先在杭深鐵路兩側空地進行施工,待橋梁上部結構完成後再進行轉體跨越杭深鐵路。」陳亮說。
  • 安徽蕪湖:國內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完成轉體
    【解說】10月29日凌晨,經過90分鐘的緊張施工,由上海局集團東華地鐵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上跨三條既有鐵路線的轉體梁成功順時針轉動83°,並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國內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完成轉體。
  • 廣電關注丨榮烏高速公路新線上跨津霸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
    ,由中國中鐵四局承建的榮烏高速公路上跨津霸鐵路立交工程65米T構轉體橋成功到達預定位置,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榮烏高速公路新線轉體工程全部完成,為確保順利開通奠定了基礎。  榮烏高速上跨津霸鐵路轉體橋是榮烏高速公路新線京臺高速至京港澳高速段控制性工程,轉體橋跨度130米,單體重9700噸,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工藝工序複雜。
  • 煙臺首座轉體橋成功「轉身」精度半毫米 角度73度
    記者 初陽 攝16日凌晨2點,市級重點項目塔山南路建設現場上演一幕「精彩大片」———跨藍煙鐵路立交橋工程主橋轉體。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緊張施工,兩座分別重達12000噸的 「雙臂」在空中實現「擁抱」,煙臺城建史上的第一座轉體橋主橋轉體成功,工程進度比計劃工期提前3個月。
  • 全國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轉體
    10月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團東華地鐵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上跨寧蕪鐵路、寧安城際鐵路、合杭高鐵轉體梁經過近90分鐘順時針轉動83度,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國內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完成轉體。
  • 上萬噸高鐵橋高空轉體 漢十高鐵成功跨越焦柳鐵路
    這是9月19日拍攝的漢十高鐵漢江特大橋轉體施工現場(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謝勇 攝)  新華社武漢9月19日電(記者李勁峰)作為(武)漢十(堰)高鐵關鍵控制性工程,崔家營漢江特大橋的一段高鐵橋19日完成高空轉體,標誌著漢十高鐵全線最重、跨度最大的轉體橋成功「轉身」,順利跨越焦(作)柳(州)鐵路線。
  • 董梁高速寧梁段上跨京九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 將於年底前通車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7日訊 9月17日上午,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董梁高速寧梁段上跨京九鐵路轉體橋成功完成轉體,董梁高速寧梁段向年底建成通車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董梁高速寧梁段上跨京九鐵路轉體橋位於濟寧市梁山縣楊營鎮,是項目規模最大、施工難度最大的節點性工程,全長150米,總重2.2萬噸。轉體橋共有7個梁段,其中,中間位置0號塊長13米,高7.2米,重3300噸,是轉體橋現澆梁中最重要的塊段,只要標高出現毫米級的失誤,就會對後續塊段澆築產生巨大的誤差傳導。
  • 6818噸橋面在河南完成轉體,創中國鐵路橋梁轉體高度新紀錄
    ,實現精準對接,誤差僅為5毫米,刷新了我國重載鐵路橋梁轉體的施工高度。蒙華鐵路峽河特大橋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境內,全長879米,設計採用2×48米單T構上跨寧西鐵路峽河特大橋、G312國道、三淅高速和峽河,採用掛籃懸臂澆築施工。
  • 京雄城際鐵路跨津保鐵路橋梁轉體完成
    8月27日,航拍轉體前的橋梁。當日凌晨,京雄城際鐵路跨津保鐵路連續梁轉體完成。這是京雄城際鐵路全線第一個跨既有高速鐵路轉體項目,也是雄安新區第一個橋梁轉體工程,對京雄城際鐵路按期通車及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中新社記者 韓冰 攝  8月27日,航拍轉體前的橋梁。
  • 唐山市二環路上跨津山鐵路立交橋主塔首樁開鑽
    4月16日,唐山市中心城區環線(二環路)工程上跨津山鐵路立交橋主塔首樁開鑽,這標誌著該斜拉轉體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該工程位於唐山市豐潤區與開平區交接處,由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橋梁全長927.5米,主橋為上跨津山鐵路斜拉轉體橋,轉體部分重量高達33000噸。
  • 煙臺塔山南路上跨藍煙鐵路立交橋工程竣工通車
    2020年1月1日,塔山南路上跨藍煙鐵路立交橋工程竣工通車,較原定計劃提前6個月,為全市人民日常出行送上新年禮物。  塔山南路上跨藍煙鐵路立交橋工程是煙臺城建史上第一座轉體橋,總投資約1.8億元,橋梁全長682.4m,總建築面積25680.24㎡,雙向六車道設計,非機動車道3.1m寬,人行道(含無障礙通道)2.2m寬,設計時速為60km/小時,主橋長110m,轉體橋面寬37.8m,為2×55m預應力混凝土T構轉體施工,引橋長572.4米,橋面寬37.6m,採用17×30+2×28m裝配式簡支小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