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菜乾豬骨湯,是廣東的特色湯品之一,而遲菜乾煲豬骨湯最為經典,冬天,滋養潤燥就選它。
遲菜心又叫高腳菜心,是廣東增城知名的特產蔬菜品種,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它被食家們譽為「菜王」,可見其與眾不同的美味程度。
增城區以北的鄉鎮,因其地理優勢,出產的菜心尤為出名。當地的農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栽種遲菜心,在立冬前栽種,經過幾個月的生長期,在深冬才能上市,比一般的菜心要遲,所以稱為「遲菜心」。有句俗話叫做:「冬至到,菜心甜。」天氣越冷,菜心也越好吃。
增城遲菜心能長到一米高,每當到了遲菜心收穫的季節,農民會切「起心」的遲菜心售賣,「起心」即長花。殊不知,菜心以外的莖葉也是相當美味,莖肥葉厚,經過飛水斷青後,再晾曬乾,再儲存起來,用來煲湯、煲粥做配菜味道都非常獨特。當然,也有整棵菜連同菜心一起晾曬的,那是在大豐收賣不完的情況下,在我家就是這樣。
豬肉價格回落了,今天用遲菜心的莖葉幹煲骨頭湯,這是我家經常煲的一款湯品,四季佳宜。
【遲菜乾骨頭湯】
【準備食材】:豬筒骨一根、遲菜乾100克、紅蘿蔔1條、無花果4粒、蜜棗1粒、熟姜3片、鹽適量。
【用時】:2小時。
【具體做法】:1、遲菜乾用清水稍微泡洗,去掉灰塵,切成段;豬骨放入開水裡焯水,煮至豬骨沒血水時撈起,再清洗乾淨,瀝乾水,待用;
2、無花果清洗乾淨,拍破;紅蘿蔔去皮,切成塊;熟姜和蜜棗,不用清洗,待會直接加入鍋內;
3、燉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將所有處理好的材料加入到燉鍋內;
4、最後放入菜乾,蓋上蓋子,煲2小時;
5、煲好的菜乾湯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具有地方特色的菜乾骨頭湯就做好了,滿屋飄香,喝的時候加鹽調味,去掉浮油即可。加了無花果和蜜棗的湯,口感清甜、肉香、菜乾軟、特別好喝,是一款四季佳宜的湯品,尤其在氣候乾燥的季節,更加滋養潤燥。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哦。
溫馨小提示:
1、煲菜乾湯最好選用筒骨或者夾下肉,帶點油脂,菜乾會吸收油脂,煲出來的湯會更好喝;
2、一鍋好湯,跟菜乾的品質有很大關係。品質好的菜乾很快就煲軟,入口即化,滿口甘甜,湯也清甜好喝。煲不軟的菜乾,則有可能是老菜曬成的,煲出來的湯還有可能會苦帶澀。
感謝大家閱讀,歡迎大家關注,同時希望大家點讚、收藏、轉發並留下您寶貴的評論,我會儘量每天跟大家分享美食,謝謝大家!此圖文是由珊媽小廚原創,嚴禁不良自媒體搬運及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