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和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清涼一世界,五臺山是避暑勝地,又稱作「清涼山」。最高處北臺海拔達3061.5米,為華北最高峰,又稱「華北屋脊」。五臺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坐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鬥峰。五臺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臺,故而得名。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在這裡你能看到喇嘛和和尚和諧共處的畫面。
對普通旅遊而言,去五臺山就是指臺懷鎮的各個寺廟。虔誠的佛教徒除了朝拜臺懷鎮的寺廟外,還要轉遍五座臺項朝拜五尊文殊菩薩,這一過程稱為大朝臺。大朝臺,通常以臺懷鎮為中心和起點,沿順時針方向,先後朝拜佛母洞、南臺、西臺、中臺、北臺、東臺,最後回到臺懷鎮,全程近百公裡。而在臺懷鎮的黛螺頂上,人們把五個臺頂的文殊菩薩五種法像集中塑在一起,來到這裡也就等於上了五座臺項,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薩。因此,人們將朝拜黛螺頂稱為「小朝臺」。
五爺廟是整個五臺山香火最旺的寺廟。坐北向南這座建築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龍王殿,人們通稱五爺廟。五爺廟創建於清代,民國年間重修時,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龍王的,而五臺山為什修龍王殿呢?相傳很久以前,五臺山地區並不是清涼勝境,而是酷熱難熬,當地百姓深受其苦,專門為人排憂解難的大智文殊菩薩便從東海龍王那裡巧妙地借來一塊清涼石,從此五臺山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為避暑勝地。
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之物,當他們發現歇涼寶石被文殊菩薩帶到五臺山後,便尾隨而來大鬧五臺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臺,要討回清涼石。不過文殊菩薩很快就降服了他們,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臺頂。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臺,專管五臺山的耕雲播雨。人們感激他為五臺山地區造福,就為他建造廟宇。
菩薩頂,又稱「大文殊院」,金碧輝煌,是五臺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位於顯通寺後的靈鷲峰上。傳說為文殊菩薩居住之處,又名文殊寺,也稱真容院。位於顯通寺後的靈鷲峰上,傳說為文殊菩薩居住之處,又名文殊寺,也稱真容院。其大雄寶殿頂上是皇家建築專用的黃琉璃瓦,殿內供釋迦牟、彌陀、藥師佛。院內的文殊殿是朝山信徒必拜之處。寺前一百零八級石階,向上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書「靈峰勝景」四個大字。佛家認為,人有一百零八煩惱,解脫煩惱之道稱為「法門」。寺前的每一級臺階就象徵著一個「法門」,踏上一級臺階,就意味著解脫一種煩惱,石階盡處就是超凡脫俗的佛土。
五臺山的核心景區大都在臺懷鎮,寺廟眾多。大部分寺院給居士提供食宿,免費收費的都有,大家住的話最好能住到寺院去,因為住寺院能更好地體會五臺山、佛教和僧人的生活。若不是居士,沒有皈依證,誠懇說明來意,一般寺廟都會允許住宿,只是寺院住宿條件可能不如大賓館好。大家想不想去體驗一下?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喜歡我們請關注全網同名自媒體號:優智旅遊,一個深耕旅遊的原創號。有一種旅行,不為跋涉千裡的嚮往,只為漫無目的的閒逛,不為人山人海的名勝,只為怡然自樂的街景。或走,或停,原則就是看心情。
去旅遊,想不想一年內免費民宿隨便住?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