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陸地,最早從海底隆起,當之無愧成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

2021-02-08 無巍不至

說到中華佛教名山,我們幾乎耳熟能詳——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而這其中又尤以五臺山為尊,它不僅位列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而且是世界佛學般若的中樞,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五臺山五峰分據五方,中臺位於中心,其餘四峰,各散於東西南北。晨輝灑金,聖潔無上,被稱之為「金色的世界」、「金五臺」,是般若化身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五座高峰如佛手指天,連綿環抱呈蓮花狀,掌心之內稱臺內,臺內以臺懷鎮為中心建有一百多座大大小小的寺廟。環顧四周,青山疊嶂,風誦佛號,飛簷樓閣,廟宇巍峨,佛塔莊嚴,金碧輝煌。兩條溪流源於中、北兩臺,潺潺流至菩薩頂山腳交匯而下。臺懷鎮虛懷若谷,左襟右帶,引四面青山為屏,領秀水環山而繞,佛土勝景神聖殊妙!

25億年前,地球被海洋所佔據,華北大陸地臺逐漸形成,五臺古陸率先從汪洋中升起,成為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升遷陸地之一。而《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中亦說:「我滅度後,於南贍部洲(大地)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國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加之歷朝帝王對五臺山敕建扶植,高僧輩出,佛法昌盛,使五臺山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成為舉世矚目的佛教聖地和國際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五臺山以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高居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築最早的地方之一。自東漢永平(58年~75年)年間起,到唐代全盛時期,五臺山共有歷代修造的寺廟300多座。據說臺懷這座坐北向南的五爺廟(又稱萬佛閣)最為靈驗,龍王的第五個兒子是南山寺三十三觀音堂南北財神殿供奉的財神,因此廟裡廟外前來祈財祈福的人流眾多,特別是每天清晨,場面相當壯觀。

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這裡香火繚繞2000多年,悠久的歷史和無數優美的傳說,造就了五臺山一方佛法世界的美名。楊五郎五臺削髮為僧、魯智深大鬧五臺山、順治五臺出家之謎、康乾二帝頻繁造訪之奇,哪一條都足以驅使你前來五臺山探秘。

大塔院寺位於五臺山臺懷鎮顯通寺南側,是五臺山著名的五大禪處之一。兩座器宇軒昂的明代石獅鎮守寺門,藍底金字的匾額上書《敕建護國大塔院寺》八個大字,此系大明永樂五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命太監楊升重修院內舍利塔並獨立起寺。從而由顯通寺的塔院獨成一寺,故名塔院寺。

舍利塔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俗稱大白塔。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爾巨匠阿尼哥設計建造,該塔工程之大,建造之難,為五臺山首屈一指。大白塔高75米,周長83米,方圓搭配,粗細相間,造型優美,樸素莊嚴。加之塔身撥地凌空,氣勢巍峨,在五臺山群寺簇擁之下蔚為壯觀,故爾成為五臺山的形象標誌。

傳說公元前486年釋迦牟尼佛滅度,其肉身煉就八萬四千枚舍利,古印度阿育王用黃金七寶鑄成八萬四千座佛舍利塔,廣布於大千世界。中國獲十九座,五臺山獨得其一,稱之為「慈壽塔」。該塔被大白塔包裹其內,無數天南地北的信徒和僧眾便在塔下迴廊轉經祈福,以示虔誠!

在五臺山,你可以看到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寺廟並存的現象。自明永曆以後,大批蒙藏佛教徒進入五臺山建寺修行,按佛教傳承之不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從此開啟並樹立起青黃兩寺並立、顯密佛學雙弘、多民族僧眾同居一山和睦相處的佛界典範。

羅睺寺始建於唐代,是五臺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黃廟之一和五大禪寺之一,據說在當時,就有不少來自印度、朝鮮、日本、蒙古、尼泊爾、斯裡蘭卡、緬甸、越南等國的僧人慕名來此朝聖求法,中國僧人的足跡更是遍及周邊群山群寺,難以計數。

五臺山聲名顯赫,五峰之中以北臺最高,海拔3061.1米,有「華北屋脊」之稱。臺頂終年有冰,盛夏涼爽,故又稱清涼山,釋迦牟尼佛祖曾說:「東方有國,名曰震旦,其土有山,號曰清涼。」佛陀早在三千年前就以無上慧根指明了東方這座聖山。清涼、澄淨,五臺山之所以佛學昌盛、生生不息,這恐怕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吧!

五臺山數千年的佛學淵源,梵境靈臺吸引了無數王侯將相和名流雅士前來拜謁,甚至一些因緣際會就此遁入空門,譬如著名的歌手李娜就在五臺山削髮為尼,法名釋昌聖。建有10座樓閣式寶塔,背倚黛螺頂,面臨清水河,景色優美的善財洞寺,傳說即為順治皇帝因董小宛之情傷而悲憤出家的地方。

位於五臺山臺懷靈鷲峰上的菩薩頂,據傳為文殊菩薩道場和居住處,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為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五臺山黃廟之首。清朝康熙、乾隆帝數次朝拜五臺山,均住宿於此。康熙皇帝親筆所書的「靈峰聖境」四個金字懸於這座四柱三門七樓的高大牌樓。菩薩頂紅牆黃瓦、氣派非凡、龍鳳旋翔,造型華美,作為歷代皇帝朝拜五臺山的行宮,無處不彰顯著皇家的威儀。

在通往黛螺頂的大智路千級臺階時,巧遇紅袍僧服的「魯智深」大師,似乎特別有緣,大師抬步邁梯數級,倏兒止步轉身回望,恰見我胸掛相機跟隨其後,大師莞爾一笑,美髯在山風中輕飄:請施主給我拍一張照片可好?恭敬不如從命,大師手持菩提,面含慈笑,雖然風塵僕僕、僧鞋破損,但佛骨禪心,精神矍鑠,言談舉止令人如沐春風。

黛螺頂曾名大螺頂,乾隆十五年改為現名沿續至今。由於文殊菩薩在諸菩薩中專司智慧,所以必須攀登1080級石階的大智路登上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方謂五臺山朝聖之圓滿。傳說乾隆數次朝拜五臺山的五峰均受天氣阻礙未果,於是下旨五臺山主持來年必須辦成此事,主持苦思多日終於想到五方文殊合塑於一殿,使乾隆免去朝拜五個臺頂之苦,也就有了"不登黛螺頂,不算臺山客"之說。

五臺山五座峰代表著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黛螺頂五方文殊殿從南到北依次供奉著:東臺聰明文殊,北臺無垢文殊。中臺孺童文殊,南臺智慧文殊,西臺獅子吼文殊。所以要想擁有處世之大智慧,非得朝拜五方文殊不可喲!

清涼世界,繚繚梵音,穿行在五臺山這座神奇而莊重的佛國世界,你會不由自主地愛上它的清涼、它的清靜、它的智慧、它的善良、它的虔誠,還有那厚積薄發的思想理論和質樸莊嚴的佛學靈魂,清風拂面,梵鈴叮噹,漫漫人生,當秉持善良前行!

浩瀚滄海佛土升,五臺聳隆現金輪。佛陀遙指清涼界,萬善俱歸般若門!億萬年的天造神跡,從海水中升起最早的陸地現已成為舉世聞名的佛學中心、佛教聖地!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安排,12年前,曾過山門而不得入,如今佛緣巧合,終於得遂心願!巧哉,妙哉,幸哉!。金蓮靜靜地綻放,芳香掠走所有的憂傷和彷徨,臺懷廟群如智者般守侯在這片清涼佛土為迷失在紅塵濁世的人們指點迷津,對生命的熱愛與敬仰,其實就是一路風塵、一顆真心!

相關焦點

  • 五臺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佛門弟子建議打卡
    說到中國佛教名山,我們幾乎熟悉的有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華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臺山,其中五臺山尤為尊貴。它位列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也是世界佛學般若的中樞。它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和拘屍那迦一起被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是「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你去過嗎
    印度自古傳入中國後,中國經歷了這麼長的發展時期,現在已經形成規模,目前,中國仍有許多人信仰佛教,在中國這麼多的四川名山中,四大名山也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其中之一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你去過那裡嗎?山西五臺山這座山位於山西省,它是供奉文殊菩薩的,這座山上不僅有青色的寺廟,還有黃色的寺廟,五臺山是全國唯一藏傳佛教和漢族佛教並存的佛教聖地,作為國家5A級自然文化遺產和「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自古以來就有無數遊客和信徒來此遊覽。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也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你到訪過嗎
    早期的地球上曾是汪洋大海一片,五臺山是最早嶄露出水面的陸地之一,經過專家破解石頭上古老的地層密碼,依稀看到海水入侵與升降的跡象。歇龍石的成分主要是石英巖、片麻巖等,物理學上講它的熱容量大,所以觸感涼涼的。這樣的石頭,在五臺山北坡、中臺、西臺等地,細心的你是可以搜尋到的呀!
  • 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五臺山,也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華山並稱為四大佛教名山,素有「金五臺,銀峨眉,銅普陀,鐵九華」之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並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規模宏大的寺廟建築群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為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鬥峰、中臺翠巖峰。
  • 山西最高峰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
    山西五臺山,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今天,小旅兔就帶大家看看五臺山。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忻州市五臺縣,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首、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被稱為「金五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並非一座山,而是座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臺,故而得名。
  • 中國風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
    五臺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五臺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華十大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五臺山,2007年被評為我國AAAAA級旅遊景區,它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位置在山西省忻州是五臺縣境內。五臺山,現存寺院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這裡也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五臺山原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
  • 長白山泰安寺,是千年古剎,長白山區最早的佛教聖地之一
    河水源自嵩縣白雲山,水質清澈,水流時而平穩時而湍急,兩案風景如畫,是目前為止河南省最好的漂流河道之一。白河漂流項目在設計中立足高起點、高品位,全力打造「白河第一漂」。長白山歷史文化園,位於長白山北麓,距長白山山門四十公裡,是長白山區著名的祈福崇仰聖地,由長白山古剎泰安寺、娘娘庫女直大王府山神廟、長白山珍奇博物館、長白山林下人參採摘文化園四部分組成。
  • 中國佛教4大名山,一座是世界5大佛教聖地之一,你去過幾個?
    中國佛教4大名山,一座是世界5大佛教聖地之一,你去過幾個?我國境內有著很多的名勝古蹟,在這些名勝古蹟中也是有著很多的佛教聖地,而在東漢時期的四座名山修建的寺廟道場,時至今日,已經是聞名中外的旅遊佳地了。
  • 五臺山並非一座山,這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你知道怎麼朝拜嗎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和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清涼一世界,五臺山是避暑勝地,又稱作「清涼山」。最高處北臺海拔達3061.5米,為華北最高峰,又稱「華北屋脊」。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在這裡你能看到喇嘛和和尚和諧共處的畫面。對普通旅遊而言,去五臺山就是指臺懷鎮的各個寺廟。虔誠的佛教徒除了朝拜臺懷鎮的寺廟外,還要轉遍五座臺項朝拜五尊文殊菩薩,這一過程稱為大朝臺。
  • 釋迦摩尼悟道成佛之地,世界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今天已是旅遊勝地
    從此菩提伽耶就成了世界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其餘三個為釋迦摩尼的誕生地尼泊爾的藍毗尼園(Lumbini)、他第一次宣講佛法的印度鹿野苑(Sarnath)和涅槃地拘屍那羅(Kushinagar)。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都曾記載過菩提伽耶。菩提伽耶(Bodh Gaya)又稱為「菩提道場」,位於印度比哈爾南部伽耶市近郊10公裡處。
  • 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五臺山被譽為佛教第一聖地,在你城市嗎
    1、五臺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位於山西省五臺縣境內,周圍五百多裡,由海拔三千米、五座山峰環繞而成,五峰巍峨,山頂平坦而寬敞,五臺山是中國的佛教中心,到2014年為止,臺內寺有39座,臺外寺有8座,五臺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旅遊地之一,寺院不斷完善,變得更加富麗堂皇,雄偉莊嚴,文化遺產豐富,聞名世界
  • 下了雪的五臺山,雖冷,卻溫暖了整個世界!
    圖片來源:五臺山蓮花客棧或許你只知道她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但卻未必知道她是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圖片來源於網絡或許你知道她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但卻未必知道她在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心中的地位。圖片來源:五臺山蓮花客棧或許你知道五臺山的夏季人山人海,卻不知道冬天的五臺山雖然清冷,但卻溫柔了整個世界。
  •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菩提伽耶已成為佛教徒心中的聖地,也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園、悟道之處菩提伽耶、第一次五比丘講說佛法的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拘屍那羅合稱為佛教四大聖地)。菩提伽耶是四大聖地中最具重要意義的聖地,由寺和塔組成。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此修行獲得覺悟,故該地被佛教徒尊為朝拜聖地。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先後記載了菩提伽耶的歷史。
  • 中國佛教的四大聖地,你去過哪幾個?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中國常常把佛教四大名山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聖地。
  • 陸地,海底最長的山脈,世界山嶽冰川之最
    大家好,我是李思芳,今天給大家說說《陸地和海底最長的山脈》《世界山嶽冰川之最》陸地和海底最長的山脈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高聳的安第斯山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向南的延伸部分,它長9000公裡,是陸地最長的山脈
  •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雪竇山,有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銅像
    談到我國的佛教名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佛教四大名山」,而很少提到「佛教五大名山」,有的認為是山西五臺山,有的認為是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對第五座佛教名山有爭議,有的認為是貴州的梵淨山,還有人認為是浙江的雪竇山,這兩座名山都被外界稱為「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
  • 陸地和海底地形的比較
    陸地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懸殊,形態多樣。按照高度和起伏形態,陸地大體可分為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五大部分。
  • 藏傳佛教密宗聖地,中華五大靈地之一,觀望麗江全景最好的地方
    著名的藏傳佛教聖地文峰寺就坐落在文筆山山腰,文峰寺是中國滇西北噶瑪噶舉派十三大藏傳佛教寺院的最高學府,它擁有名剎、靈洞、靜坐堂、神泉、聖石等宗教聖跡,並出現過一批批造詣高深的佛教大師。半山腰的金剛亥母靈洞是佛教中的南瞻部洲二十四靈洞之一。
  • 南京「造價最高」的景點,花費四十億建造,如今成為世界佛教聖地
    然而,棲霞山還是以秋賞紅楓為主,而牛首山則並非以春遊踏青為主,如今已是海內外聞名的佛教聖地,一年四季都可遊覽。位於南京市江寧區,山高248米,以東西兩峰對峙、像牛角而得名,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文化底蘊深厚,是佛教牛頭禪的發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