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環境上大學 香港臺灣比比看

2020-12-18 人民網教育

最近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考生不少人在考慮這個問題:今年臺灣高校在遼寧首次招生,因而又多了個去臺灣上大學的機會。那麼去臺灣上大學和去香港上大學各自的優劣是什麼?想要換個環境上大學的考生對此十分關注。

比門檻

臺灣:只需達到本省二本線 香港:有的遠遠高於一本線

6月13日,記者從臺灣靜宜大學在大連第二十四中學舉行的招生說明會上獲悉,今年臺灣共有99所大學在遼寧、湖北等八省市招收1732人,成績需達本省市二本線上,報名截至6月19日。

招生人員說,現在去臺灣讀大學門檻不算高,只要達到本省二本線就行了,臺灣高校剛開始來大陸招生,競爭相對較小,那些想體驗與大陸不一樣學習氛圍的考生可以把報考臺灣高校作為自己求學的另一個選擇。

而香港一些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比較高,以香港浸會大學[微博]為例,2012年在遼寧招生近30人,文科平均錄取分為611分,理科為621分,這都遠遠高於本科一本線的成績。

比語言

臺灣:主要授課語言為中文 香港:大多數以全英文授課

與大多數港校的全英文授課不同,臺灣大學的主要授課語言是中文。「託福成績很高的學生,去美國留學也一樣聽不懂,語言障礙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題,需要一個不短的適應過程,那些在語言上有過挫折經驗的人,他的學業也會受到影響。在臺灣念書就不會有這個擔心。 」

靜宜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處長林昌榮說,比如該校有一個寰宇管理學士班,全英文授課,畢業前須出國研修一年,如果英語成績出色的學生完全可以選擇這類課程。「雖然在錄取時我們只要求高考成績在二本線上,並未對英語成績作要求,但如果考生想選擇全英文授課的課程,英語成績還需要比較優秀才行,不然很難跟得上。 」

比費用

臺灣:4年學費不超10萬元 香港:10萬元只夠讀一年

學費是大陸高校的2-3倍,是港校的六分之一,歐美高校的十分之一,臺灣大學的學費相對來說比較便宜。林昌榮介紹,臺灣私立學校每學期的學費約為5萬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1萬元),一年學費約2.2萬人民幣,每學期住宿費約為1萬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200元)。粗略算來,在臺灣讀大學,學費加生活費每年約5萬元人民幣。相比到香港和出國留學,臺灣的學費真的不高,四年下來學費都不超過十萬,而這個費用在香港只夠讀一年。

在畢業去向方面,臺灣高校的招生政策中有「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的規定,不過,林昌榮表示,學校會幫助大陸畢業生聯繫在大陸的臺商,到臺商的企業裡就業。記者辛敏娟

(責編:實習生李衛、熊旭)

相關焦點

  • 數據對比分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超過了香港大學,臺灣大學了嗎?
    20世紀以來,大陸地區與港澳地區、臺灣地區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聯繫愈加緊密,尤其是以港大、港中大為代表的香港高校因其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和學習環境,每年都吸引了許多內地優秀考生慕名報考,其中不乏一些達到清北錄取線的考生。
  • 香港一對夫妻退休後在菜田裡開書店,客人可以拿書換菜吃
    這裡偏僻得連GPS都找不到,卻吸引了全香港慕名而來的客人,他們甚至帶著家裡的舊書來換新鮮蔬菜,「只要來了就不想走,一待就是大半天。」這是比比,是小書店的CEO。要說位置,你肯定聽都沒聽過這個地方,它在香港元朗錦田大江埔村,一間破舊的關公廟旁邊。這裡連香港本地的朋友都不一定能找到,GPS上也很難搜著。
  • 臺灣暑期換宿第一期 | 我在臺灣街頭聽過最溫暖的36個故事
    踢·生活靠近東海大學與路易斯教堂,在這裡你可以體驗到臺灣的大學生生活。當然更重要的是民宿的員工有各式各樣的特長與興趣,例如韓文、西班牙文、廣東話、攝影、泰拳、烹飪、烘培…讓你更了解臺灣的人文環境!/換宿工作:1、一般換宿:房屋清潔、前臺的協助等;2、文章換宿:要看具體情況安排/招募要求:希望你明白換宿精神,工作認真負責,熱情友好,還要有一定英文基礎
  • 2014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名 香港大學排名第一
    2010年,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率先發布覆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高校的第1個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星級排名),以科學衡量兩岸四地大學的綜合實力。2014年,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在發布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的基礎上,率先發布「中國港澳臺大學學科專業排行榜」。
  • 去臺灣還是去香港讀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08級公共事業管理1班的王巖,今年1月份結束了在臺灣中國科技大學為期5個月的研修學習。前不久,他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了在臺灣學習的收穫。    臺灣的大學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前兩周都是自由選課的時間,學生在兩周內可以自由增選和退選。
  • 解讀:去臺灣讀大學其實比香港容易的多
    「當時報考臺灣的大學只是為了保底,後來高考成績出來發現自己可以上中大,所以就放棄了。」去年被臺灣淡江大學錄取的小許告訴記者,臺灣公立大學確實不錯,如「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在亞洲的排名僅次於復旦、浙大這幾所名校,但目前放開大陸招生的只有臺灣的私立大學,「我們比較熟悉的好像就只有輔仁大學,可能太多人報考了,我的分數在大陸能上中大,但上不了輔仁,最後我還是選擇了中大。」
  • 換個香港駕照,就能駕車遊世界?
    沒關係,換個香港駕照就可以!」這條最近在微信中大熱的「自駕攻略」,其實並不靠譜。大河報記者調查發現,想辦香港駕照,香港身份證和住址缺一不可。想出國自駕並沒那麼複雜,給你的駕照辦個公證就能實現。    換個香港駕照開始週遊世界    瘋轉    最近,微信朋友圈廣泛    流傳一篇名為《現在可以換香港駕照啦!環遊世界只需從這張駕照開始!》
  • 到香港上大學去
    今年,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被列入國家第一批次錄取重點高校名單,這是香港的高校首次參與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   實際上,早在幾年前,香港地區的8所高校就陸續以不同方式在內地招收部分學生。但內地的學生對香港的高校還是缺少了解,究竟香港的大學和內地的大學有什麼不同?去香港上大學和出國留學有什麼不同?比內地高校學費高出幾倍的香港高校究竟值不值得讀?
  • 臺灣最好的大學, 相當於大陸的哪所大學?
    不要拿什麼香港,臺灣的高校跟大陸頂尖高校比。各有各的優勢。但是清華北大甚至其他科研類高校一定比香港和臺灣的大學在科研能力上強得不是一個兩個檔次。看那個什麼排名的,都是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歐美老牌名校一個檔次。中國日本和其他少數國家頂尖高校一個檔次。至於香港臺灣的大學,只能說是世界知名,還有一個就是近年來留學熱,給炒起來的。要是你去問教育部,說清華北大,港大臺大,只能要一個,毫不猶豫要清華北大呀。
  • 香港中文大學:不止是名震世界的師資力量,還有絕美的校園環境
    全球社會競爭力最為核心的部分莫過於人才的競爭了,而香港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經貿發展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那就是香港高等院校的師資力量了。在這座面積1100多平方公裡的面積、長居人口僅600多萬人的小島上,創造了遠東地區最為繁忙的港口城市。
  • 白俄羅斯大學排名比比看
    白俄羅斯作為「一帶一路」上不可忽視的國家之一,很多學生及家長都會考慮白俄羅斯留學,但是學校眾多如何選擇,這就犯了難,本文將推薦幾所白俄羅斯不錯的院校供大家參考。【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是白俄羅斯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學校之一。 位於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都明斯克市,大學創建於 1921 年,現為白俄羅斯共和國最高學府及重要的科學研究中心,是前蘇聯四大著名國立大學之一。
  • 什麼人會選擇去臺灣上大學?看完這篇就懂了
    到2017年度,也不過1693名陸生,大學畢業留臺繼續深造人數也是新低,只佔37%。 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不穩定,在國內優秀高校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沒有太大把握,但要達到去臺灣讀大學的門檻問題不大,而且這裡面還含有不少臺灣聲譽較好的大學。
  • 明年河南學生能去臺灣上大學
    明年,河南的高中畢業生也將有機會去臺灣讀大學。目前,臺灣靜宜大學的校長唐傳義正在河南進行教育觀摩考察。  18日晚,唐傳義在接受採訪時說,明年起,臺灣每年開放約2000名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去臺灣上本科,只能上私立的大學。靜宜大學,預計會獲得60個名額。  臺灣靜宜大學,與河南有歷史淵源。
  • 去臺灣讀書,比香港如何?
    臺灣求學 五大優勢相當吸引  作為臺灣人,中華兩岸國際教育交流促進學會理事長、學美留學總裁張恆瑞對臺灣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環境頗為熟悉,對於到臺灣求學的優勢,他如數家珍,一口氣列出了五大優勢:  第一,臺灣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程度極高,臺灣高校的醫學、生物(命)科學、工程IT、光電通訊、物理、化學、文學、歷史
  • 二本線就能去香港讀大學?
    既然拼成績拼不過高考狀元,此路不通,我們能不能換條路呢?換條道,二本分數,也一樣能夠申請到香港名校副學士,最後升讀名校本科與高考狀元們成為同學了?這條「路」,就是香港副學士。很多內地的家長及考生都對香港副學士很陌生,這條路能走得通嗎?香港副學士要怎麼讀,真的能如願上到香港大學及港中文等香港名校的本科嗎?一本二本成績的孩子,通過2-3年的學習,最後也能跟高考狀元同校?不用懷疑。只要你副學士課程成績達標,香港名校任你選!
  • 看過來,去香港上大學需要準備哪些費用?
    到香港讀大學,每年大概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香港的大學除了學費固定外,其他的住宿費、生活費就得看個人了,多有多的花法,少有少的用法。不過,下面根據普遍的情況,從學費、住宿費、生活費來給各位家長介紹一下到香港讀大學的費用。
  • 煙臺大學學生訪臺觀感: 美哉臺灣 秀哉東華(上)
    按:去年9月至今年1月,煙臺大學化學生物理工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2006級學生王浩臻作為煙臺大學首批赴臺灣東華大學交流學習的五名本科生之一到臺灣學習四個月,現將他最近寫的訪臺觀感《美哉臺灣 秀哉東華》分上、下兩部分刊發。
  • 濱哥哥:零分上大學,臺灣教育走向「菲律賓化」
    以往學測必須考五個科目,以五個科目的成績作為高校招生的考量,而從2018年開始放寬要求,學生不必考五科,變成最多選四科,甚至一科的成績。按照臺灣「招聯會」的意思,這是考慮到為學生減輕壓力,讓偏才的學生可以不「勉強」自己成為全才。 而這一舉措,也讓媒體紛紛擔憂私校為了招生,而不惜鑽漏洞,讓學生即便零分也可以上大學,使得臺灣的高校進一步「學店化」。
  •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臺灣教改失敗影響巨大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26日在臺大演講談大學國際化。中國臺灣網12月27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香港城市大學臺籍校長郭位26日晚間赴臺大演講,暢談他心目中的大學國際化「絕對不只是講英文」,而是先改掉教改弊端,再做到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心態正確、避免產官學三棲等,才能邁向國際一流。
  • 美麗迷人,臺灣寶島,一個「聽景不如看景」的地方
    來臺灣之前對這裡有好多好多幻想,大部分竟然真的成真了。這裡真的是一個「聽景不如看景」的地方。很多照片也拍不出當時的美,索性不拍了用眼睛去看。所以約上好友,來到這裡。菁桐相較於其他景點,算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人不會很多,隨意即便坐在鐵軌上拍拍照片也是很好的。玩其實沒什麼好玩的,但可以感受下這裡獨特的韻味。好多電影都有在這裡取景。記要抓緊點,小火車好像一個小時一班,如果錯過了,就要白等好久,建議提前看好時間表。迪化街真的是我偶然發現的寶藏之路。這條街一般性都是臺灣人置辦年貨,買中藥材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