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嗎?

2020-12-20 騰訊大閩網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中國龍舟是為了紀念三閭大夫屈原先生,可中國傳統龍舟的故鄉———湖南沅陵縣的專家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沅陵龍舟起源5000年前,湖南省沅陵縣旅遊局副局長張大強,在他出版發行的反映中華龍舟文化博大精深、沅陵龍船淵源歷史的《沅陵千年龍船》一書裡,收編了104篇作家、學者對沅陵龍舟的精闢論述。他們科學地、系統地論證了沅陵傳統龍舟的起源,記載了沅陵龍舟參賽規模、船迷等情況。其實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龍舟。沅陵龍舟發源於遠古,祭祀的對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盤瓠。盤瓠曾落戶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兒六女,兒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瑤、侗、土、畲、黎六個民族。盤瓠死後,六族人宴巫請神,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師不知他魂落何處,就讓各族打造一隻龍舟,逐溪逐河尋找呼喊,以至演變成後來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動。沅陵龍舟起源5千年前,比紀念屈原的說法要早3千多年。

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的沅陵,近年來發現了1200多座戰國至西漢時代的古墓群及10萬平方米的舊城址,被證明該縣是秦置黔中郡治所及傳說中的「夜郎國」所在地,是中國傳統龍舟的故鄉。其傳統龍舟已形成博大精深的龍舟文化。

龍舟故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專家組專家鄧微說:「沅陵傳統龍舟十分有代表性,它擁有歷史最悠久、參賽規模最大、運動員最多、觀眾最多共四個世界之最,將填補世界遺產項目空白。」目前該縣正在著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相關焦點

  • 知道多一點丨划龍舟並不是只紀念屈原 龍舟點睛什麼意思你造嗎?
    說起龍舟,大家肯定就會想到屈原,因為屈原是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而身亡的, 其實,我國一些地方的龍舟競賽跟屈原無關。在南方,有的地方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划龍舟;雲南西雙版納地區傣族的龍舟競渡,是在每年的清明節後十日舉行,是紀念他們前代英雄嚴紅窩;福建仙遊縣划龍舟是在農曆三月三十日,它是紀念誓死不投降元兵;貴州省水江一帶苗族的龍舟節,則在農曆五月十四日至二十六日,當地人說這是紀念苗族古代一位潛入水中與毒龍搏鬥而犧牲的老人。
  • 端午節的由來真是為了紀念屈原嗎?端午文化你還得知道這些!
    端午由來我們都知道很多地區都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而且這個習俗也由來已久。在絕大數人的眼裡,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一事均與一位集才華和黴運於一身的美男子有關:據說當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是在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
  • 划龍舟不是紀念屈原?
    對於端午節無外乎幾個所謂權威認識的傳說,粽子起源於屈原,端午節肯定要賽龍舟。再往後就是端午節吃粽子還有賽龍舟而已。其實,對於端午,我們之前的認知都是錯誤的:第壹錯—粽子不是起源於端午第貳錯—龍舟並非誕生於端午,也不是紀念端午節。
  • 端午節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那些鮮為人知的冷知識
    端午節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嗎?又為什麼要賽龍舟?這些真的跟屈原有關係嗎?答案是,NO!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端午節與屈原之間的誤會。想要理清這之間的誤會,我們得先知道,到底是先有的屈原還是先有的端午節。我們都知道,屈原是我國戰國末期偉大的愛國詩人。那麼,端午節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據考證,端午節最早是祭祀的節日。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文/@成長新視點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更多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菖蒲)。
  • 端午節原來不是為了紀念屈原?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屈原死後,粉絲們也忍不住啊。然後粉絲們就跑到江邊紀念屈原,為了保護屈原的屍首,有的扔粽子餵魚,有的倒雄黃酒,想把魚灌醉了。這就是傳統的版本。那麼,你想一下,餵魚為啥不直接撒米啊,為啥不弄點水草什麼的,非用粽子,多費事啊!更何況,吃粽子的魚應該是素食吧,它也不吃肉啊;真正吃肉的魚,也不會吃棕子。所以,扔粽子根本就不管用。
  • 划龍舟,他們是認真的!
    「姓梅的始祖從涇縣遷到這裡來的時候,他就是划船順流而下,就在這個地方打漁為生,他們求水神給予保佑平安,所以就划龍舟來表示慶祝,已經六百多年。「 以前這個水塘是承包給個人的,分成很多格很多格,去年為了把這個民俗文化把它傳承下去,然後我們把這個中間的小格子全部清理掉了,就是為了龍舟賽能如意地舉辦下去。」
  • 端午節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錯了,還有他們也值得紀念
    在歷史發展中,我們最經常聽到的就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但是除了紀念屈原還有他們也值得紀念。紀念屈原我們都知道公元前278年的今天,屈原不忍看著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抱著一塊大石頭義無反顧地跳入汨羅江中,譜寫了一曲壯烈的愛國之歌。浩浩沅湘,分流汩兮。脩路幽蔽,道遠忽兮。曾唫恆悲兮,永慨嘆兮。
  • 端午的起源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真的了解端午節嗎?
    要說端午節的起源,人們馬上想到的是,屈原五月五日懷石自沉汨羅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舉辦活動,後來才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節日端午節。至於端午必備的粽子,南朝梁吳均所著的《續齊諧xié記》中也有起源屈原的說法。雖然一切的記載似乎都指出,端午節就是起源於紀念屈原。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嗎 從小,長輩們就告訴我們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要包粽子吃,喝雄黃酒,還要在門前懸掛艾蒿來去惡闢邪,而且還有賽龍舟可以觀賞。
  • 划龍舟的由來及歷史意義
    東周末期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殺。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投身於嶽陽汨羅江),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嶽陽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 賽龍舟原來不只是紀念屈原,各地賽龍舟寓意您知道多少?
    端午節賽龍舟,現在人們一般認為是為了紀念屈原,但是根據史料記載,賽龍舟在屈原同時的春秋戰國時期甚至更早的東周時就已經出現了。潮州賽龍舟賽龍舟最開始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後來屈原在汩羅江投水時,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但趕到洞庭湖就不見蹤跡了,於是後人就在五月初五當日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屈原的屍體被吃掉
  • 端午節划龍舟,並不只是為了快
    端午節要是看不到划龍舟,就像過年看不到煙花一樣,總會缺一點過節的氣氛。可是為什麼端午節要賽龍舟?傳說中,當然也與給後人留下三天假期、而不留下「全文背誦」的良心詩人屈原有關。據南朝時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端午」條記載,賽龍舟一開始是為了救屈原: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名舟楫以拯之。看到三閭大夫屈原投水,各族群眾自發劃舟前往救援——出發點是好的,但卻並非賽龍舟的由來。至於龍舟,更是出現於屈原之前。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只是為了紀念屈原?其實在他去世之前就存在
    臨近端午,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由一些典故而來,當然端午節的由來最廣泛的一種說法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與端午有關的一些活動賽龍舟、吃粽子也都是因為這樣。但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對的嗎,其實早在屈原投江去世之前就已經有了端午節的存在,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屈原、伍子胥、曹娥,端午節到底是為了紀念誰?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 為划龍舟,他們不遠萬裡趕回老家
    >來源 大江晚報 蕪湖新聞網 記者 吳敏 實習生 趙歡6月22日是農曆五月二十,當天上午,記者來到湯溝鎮裕溪河三汊河段,每年此時,包括湯溝鎮在內的裕溪河沿岸鄉村居民會自發組織划龍舟活動,場面非常壯觀。這裡的龍舟活動比較有特色,既受端午節紀念屈原影響,也傳說有三國時期水軍練兵的傳承,既有不緊不慢的水上「巡遊」,也有隨機發生的激烈競賽。近年來,湯溝鎮女子鳳舟、龍舟活動也發展迅速。讓人感觸頗深的是,每年活動期間,遠在萬裡的遊子也會趕回本村參加活動,有的已參加了40餘年。
  • 美食: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近期將免費送山羊叔叔粽子
    小樓故事記得小時候去看龍舟比賽的情景,那是讀初中的時候,我家在社港,端午節騎單車去龍伏春田村(就是瀏陽一職往焦橋過去一點)、去龍伏坪上村(在坪上大橋河段)看龍舟比賽,當然不是在瀏陽河划龍舟了,而是在瀏陽第二大河流——撈刀河,那時的群眾文化生活遠遠不像現在這麼豐富,一年一度的划龍舟大賽的熱鬧程度僅次於過年,大家站在河堤上看得聚精會神,雖然沒有手機,不能發拍照發微信宣傳號召
  • 屈原,是個浪漫詩人!
    說起屈原,我們會想到的是那句流傳千古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而曉堃今天將從屈原寫詩的三個特點,走進屈原的世界,解讀對後世的影響。屈原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政治家、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 屈原故裡:全國處處划龍舟唯秭歸不同
    全國處處划龍舟唯有秭歸特不同 ——秭歸龍舟競渡習俗小記自1984年國家主辦了「屈原杯」龍舟比賽,從此龍舟競渡正式為競技體育比賽項目。秭歸龍舟競渡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習俗,請您走近屈鄉,感受到其與眾不同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