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起源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真的了解端午節嗎?

2020-12-21 李KK的世界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人們在這一天歡聚一堂,吃粽子,賽龍舟。其中蘊涵著中國人獨特的民族精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要說「端午」二字的由來,最早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

「端」指的是「開端」、「初」的意思。因此初五也稱為端五。

端午

農曆以地支紀月,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為寅,二月為卯 ,五月為午。因此五月也被稱為午月。以上就是端午名稱的大致由來。

由於古代南北風俗各異,端午節在全國各個地方的叫法也大不相同:有五月節、天中節、女兒節、端陽節等20多個名稱。

要說端午節的起源,人們馬上想到的是,屈原五月五日懷石自沉汨羅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舉辦活動,後來才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節日端午節。

屈原

這個說法早在東漢末年的《風俗通義》中就有相關記載:『五月五日以彩絲系臂者,闢兵及鬼,令人不病溫(瘟),亦因屈原。』

說明端午節纏掛各種彩帶的習俗源於屈原。

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對競渡起源屈原的說法,做了記載:『屈原投汨羅江,人並命舟楫[jí]以迎之,至今以為競渡。』說明在晉代人們已經認定,賽龍舟也源於屈原。

至於端午必備的粽子,南朝梁吳均所著的《續齊諧xié記》中也有起源屈原的說法。

雖然一切的記載似乎都指出,端午節就是起源於紀念屈原。

屈原

但其實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節俗就已經存在了。

通過現存的文獻,還不能直接考證端午節的源頭,所以通過科學探討來分析,端午節的真實起源就很有必要。

對端午節的起源,目前產生了以下多種說法。

1.人物紀念說

這種起源的說法是我們最熟悉的,認為端午節的起源源於人們為了紀念某一位歷史人物。如屈原、勾踐、伍子胥、曹娥等...

目前普遍被大眾認可的就是紀念屈原。但上面也提到過,在屈原以前,端午節俗就已經存在了。

2.公共衛生說

這種說法是通過分析競渡活動,來探索端午的起源。認為人們在把端午競渡的起源歸於屈原以前,『五月划船』的目的是人們為了把疾病、禍害等用船送走。『一歲不送,必有疾殃』。後來才演變成了競渡。

賽龍舟

3.惡日說

在先秦時代,古人普遍認為五月是『毒月』,初五為『惡日』。《夏小正》形容這一天為:『此日蓄藥,以蠲(juān)除毒氣。』啥意思呢?

就是說這一天毒氣很大,要提前備好藥,用來免除毒氣。

古人同時認為,這一天出生的孩子,害父母!無論生男生女,都不能撫養!

這一說法,最為人熟知的例子是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田文。

田文出生於五月五日,老爹田嬰認為:『五月子者...將不利其父母。』非要將田文扔掉!幸虧田文母親偷偷撫養,才成為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

4.龍日說

龍日說是由聞一多先生提出的。他認為端午競渡用的是龍舟,而端午習俗最早又出現在吳越地區,吳越古代信奉龍圖騰。

端午節中有太多與龍相關的聯繫,所以認為端午節很可能是龍的節日。

其他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還有『季節說』『闢邪說』『夏至說』『沐浴說』等。

聞一多

至於古時人們為什麼把紀念屈原當做是端午節的起源,或許是因為屈原的憂國憂民、一心為國。人們對於他的死感到惋惜,從而在五月舉行很多的紀念活動。

這樣就在五月節俗的基礎上,增加了愛國主義精神,使得端午節得到有效的傳承,發展成了全民的節日。

相關焦點

  •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6-25 1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到了,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
  • 端午節原來不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等,有些民俗漸已消失。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
  • 端午節的由來真是為了紀念屈原嗎?端午文化你還得知道這些!
    但其實韓國人過的不叫「端午節」,而是「端午祭」,與我們國家的端午節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而且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其實除了中國、韓國以外,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比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新加坡等國家)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所以咱大可不必與他們「爭端午」,屈原同志的國籍也永遠還是中國(楚國)!
  • 粽子不是起源於端午?划龍舟不是紀念屈原?
    但這正是成為我們端午節真正本質無法得到宣揚的根本。對於端午節無外乎幾個所謂權威認識的傳說,粽子起源於屈原,端午節肯定要賽龍舟。再往後就是端午節吃粽子還有賽龍舟而已。其實,對於端午,我們之前的認知都是錯誤的:第壹錯—粽子不是起源於端午第貳錯—龍舟並非誕生於端午,也不是紀念端午節。
  • 端午節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那些鮮為人知的冷知識
    端午節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嗎?又為什麼要賽龍舟?這些真的跟屈原有關係嗎?答案是,NO!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端午節與屈原之間的誤會。想要理清這之間的誤會,我們得先知道,到底是先有的屈原還是先有的端午節。我們都知道,屈原是我國戰國末期偉大的愛國詩人。那麼,端午節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據考證,端午節最早是祭祀的節日。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嗎 從小,長輩們就告訴我們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要包粽子吃,喝雄黃酒,還要在門前懸掛艾蒿來去惡闢邪,而且還有賽龍舟可以觀賞。
  • 屈原也過端午節?韓國人搶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古時端午節就已實現了文化輸出,成功跨出國門傳入了如朝鮮、日本等國家,這也才有了後來所謂的「韓國人搶端午節」的事情。當然,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民俗文化,韓國人並沒有「搶走」,但與其在這裡聲討韓國搶「中國節」,不如多了解些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 端午節的起源與習俗,你真的知道嗎?
    端午節到了,你都了解關於這個節日的哪些知識呢?1、端午節名稱與由來在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叫法最多的一個,粗略數了一下,有多達二十多個。現在用得最多的當數端午節這個名稱。但是你知道端午節這個名稱的由來嗎?「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端午節起源考證,實與屈原等人無關,竟是文人穿鑿附會?
    端午節起源考證,實與屈原等人無關,竟是文人穿鑿附會?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 端午科普|端午節的起源 文化習俗 屈原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起源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
  • 端午節的由來: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多種鮮為人知的傳說
    今天是端午節,在這裡祝大家端午節安康!我們一般說節日祝福的話:節日快樂!為什麼不說端午節快樂?這源於端午節特殊來歷,你知道嗎?端午節的由來聞一多先生曾專門研究過端午的起源,他認為端午的根源不在屈原,不在其它,而在龍。他的書籍《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專門闡述了這個觀點,他由古時吳越地區的部落都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祭祀龍的圖騰這一點出發,發現端午的習俗、文獻典故等都與龍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又是一年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啊!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01 一個「騙人」的版本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寫詩歌寫得特漂亮,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歡他。但是,人出名了就容易被人嫉妒,他又是個耿直的漢子。屈原呢,出身楚國的貴族,說白了,楚國算是人家自己家的。天天看著楚王不好好治理國家,屈原可就忍不住了。
  • 你不知道的端午節:紀念屈原嗎,端午到底什麼意思,端陽、正陽?
    今天是傳統佳節-端午節,祝大家端午節假期快樂!既然是傳統節日,那今天我們就聊聊端午節,讓我們用漢字的視角理解端午節。端午節那些眾多紛紜的來曆紀念屈原流傳最廣的,也是大家最認可的來歷。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著名詩人。忠君愛國 、憂國憂民,一生勵志使國家變強。但屢遭小人讒言陷害,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致使屈原被流放。最終屈原滿懷悲憤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南朝吳均《續齊諧記五花絲粽》:「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
  • 屈原、伍子胥、曹娥,端午節到底是為了紀念誰?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只是為了紀念屈原?其實在他去世之前就存在
    臨近端午,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由一些典故而來,當然端午節的由來最廣泛的一種說法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與端午有關的一些活動賽龍舟、吃粽子也都是因為這樣。但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對的嗎,其實早在屈原投江去世之前就已經有了端午節的存在,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端午時節詠屈原,您寫過關於端午節的詩詞嗎?
    前言端午是我們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的起源有幾種傳說,有一種說法與屈原有關。傳說楚國大夫屈原因遭佞臣排擠毀謗,流放至漢北和沅湘一帶,聽聞秦軍攻破楚都郢後,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楚人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流傳至今。
  • 屈原、伍子胥與端午
    一般認為,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節日。戰國後期,屈原遭人誣陷被流放到汨羅江一帶。但屈原始終心系楚國,希望楚王能夠悔悟,讓自己輔佐他治理楚國,因此在流放期間創作了大量詩文,表達自己的心志。但楚王不為所動,繼續任用奸臣,導致楚國不斷衰落。後來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得到消息後,就抱著石頭跳進汨羅江中自殺了。
  • 端午節起源考證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檁《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
  •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還是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就要到了,在這裡北北爸攜小北北恭祝各位闔家團圓,吉祥安康!關於端午節似乎大家的印象只有粽子和粽子,去年甚至因為粽子的甜鹹之爭鬧得網絡上不亦樂乎,很久以前因為韓國把端午祭申請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引發了一場口水戰。
  • 端午節的起源:並不是因為屈原和伍子胥,而是風俗融合的結果
    端午節作為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被國人稱為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等。端午節的日期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而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投汨羅江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有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還有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