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替倫敦成為歐洲新金融中心?都柏林理想豐滿現實卻有些小骨感~

2020-12-16 金投網

引言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今年3月正式啟動「脫歐」程序後,已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準備將部分業務從倫敦轉移到其他歐盟國家城市,隨著脫歐進程的推進,它們「脫離倫敦」的計劃也提上了日程。

倫敦為什麼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雖然,英國經濟的總體規模,就連德國、日本、中國和法國都趕不上,但金融業卻相當發達。英國是世界最早完成工業化的國家,英鎊曾是國際結算業務中計價結算使用最廣泛的貨幣,雖然二戰以後其經濟地位下滑嚴重,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英國的金融業依然是非常發達,英鎊是世界第一個金本位制貨幣,是第一個世界貨幣,在外匯交易結算中依然佔有非常高的地位,倫敦的金融城甚至比美國的華爾街要早465年,自19世紀起,倫敦便領先世界各國各地,而且在2016年3月擊敗紐約,排名世界第一位。

從地理位置上,倫敦獲益於亞洲和美國之間的時區,在全球金融市場交易中,往往起到承上啟下,無縫對接的作用——倫敦、美國的紐約和日本的東京之間大致相隔8個時區,三大金融交易中心在一天裡可以實現工作時間的接替(按8小時工作日),這樣就保障了全球的金融交易可以在任何時間裡進行。

而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倫敦金融板塊的影響力更是在快速提升:

倫敦的國際貿易、金融方面長期的經營歷史,對許多外國銀行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在長期的金融業務中,倫敦也擁有大量的金融機構、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和最完備的通訊網絡,政府的金融管制,特別對外國銀行的管制相對來說也比較寬鬆,國內銀行對外國銀行也都抱歡迎態度,加上金融企業在分布上要求高度聚集以便迅速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倫敦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融中心,外國銀行在倫敦設立機構成為掌握國際金融市場動態的必然要求。

英國脫歐後跨國銀行們為何要搬遷

脫歐後的英國與歐盟的聯繫大不如前,且不再享受原先與歐盟國家交易的優惠政策。脫歐後英國將無法再從當前的歐盟護照中獲益,英國與歐盟之間達成一個協議將非常不容易,而且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謂的「護照權利」指的是「歐洲經濟區」成員國的金融服務企業有權在該區域的任何一個國家開展規定範圍內的經營活動。(「歐洲經濟區」由歐盟成員國和挪威(Norway)、冰島(Iceland)及列支敦斯登(Lichtenstein)三個非歐盟國家組成。)

分析認為,一旦英國因為各種原因與歐盟無法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或者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方案無法獲得議會認可,英國金融服務業將面臨嚴重的歐盟市場份額損失。

而此前,英國政府在脫歐白皮書中強調未來將徹底退出單一市場,意味著英國金融服務業高度依賴的歐盟市場通行權完全喪失。對此,英國政府表示將通過協調金融市場監管政策和法規,尋求英國金融服務業在歐盟市場新的通行權。但是,歐盟市場準入機制中的「第三國一致性」條款存在著巨大的局限性。

即使英國在脫歐之後初期維持了與歐盟相同的監管環境,英國境內註冊的大型銀行也無法進入歐盟國家的存款、借貸以及其他形式的融資、融資租賃等業務,保險企業也只能進入歐盟的再保險市場,基金公司管理的歐盟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基金將失去其在歐盟市場內銷售的法律地位。所以,脫歐後英國的金融服務業將無法再像現在一樣在歐盟開展業務,該行業的格局將發生改變。

極端情況下,脫歐後當前設立在英國的銀行凡是有歐盟客戶的都得撤出英國,連同他們的風險投資業務,貿易業務以及資金一併撤出英國,搬去另一個歐盟國家。

為什麼選擇都柏林

據悉,英國脫歐後,不少機構將目光投向了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美國銀行211日宣布,其歐盟總部將在英國「脫歐」後由倫敦搬至都柏林,以免失去歐盟單一市場執業牌照。此前,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表示將在都柏林擴展業務。美國摩根大通銀行在愛爾蘭首都購買了一幢地標性的辦公大樓,高盛公司歐洲主管也確認在英國脫歐之前,該公司上百名員工會開始向都柏林轉移,巴克萊、瑞信、三井住友等銀行也打算將部分崗位從倫敦搬到都柏林。另外,保險公司法通(Legal & General)和標準人壽(Standard Life)以及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都曾表示將選擇都柏林作為英國退歐後的遷徙目的地,以期在英國金融業喪失歐洲市場通行證的情況下仍可在歐盟地區順利運營。為什麼這麼多跨國金融機構選擇都柏林呢?

有一部分網友存在一個疑惑,愛爾蘭不是屬於英國嗎?因為我們隱約是記得英國是一個聯合王國,好像包括英格蘭、威爾斯、愛爾蘭的……

先科普一下: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

看清楚了嗎?屬於英國的是是北愛爾蘭,不是愛爾蘭。愛爾蘭共和國,簡稱「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愛爾蘭和英國是兩個不同的獨立的國家,沒有任何隸屬關係,二者同屬於西歐,隔海相望。

美國銀行的德國、瑞士和奧地利企業銀行主管表示,之所以將都柏林視為「本行的應急、默認選項」,是因為在那裡已經擁有了全牌照業務。「我們將非常認真觀察哪裡將成為未來歐盟單一牌照實體(即在歐盟的某個國家設立銀行,可以向歐盟其他國家提供服務)」。

渣打銀行也在其公告中表示,「我們的重點是為我們的客戶保證市場準入」。渣打銀行已經在都柏林設立了子公司,同時為獲得整個歐盟經營的牌照而接觸了愛爾蘭官員。

此前,巴克萊銀行在一則公告中稱,「我們已經很多次表明,我們將會為英國退歐制定一系列應急計劃,包括進一步擴大我們在都柏林的業務」。

如上所說,近年來都柏林金融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已成為金融服務中心城市。據一家搬遷公司近期的一項研究對比了歐盟15大城市,發現都柏林會成為投行的最佳選擇還有幾個主要原因,就是語言和房租,且其法律法規與相鄰的英國差不多。由於愛爾蘭是英語國家,跨國企業溝通較為便利,而在都柏林租住一套公寓的成本,遠低於巴黎、法蘭克福或者盧森堡。此外,當地12.5%的超低企業稅對外國投資者有極大吸引力,在都柏林設立公司的運營費用只相當於歐洲大陸平均費用的80%。

現實:都柏林離歐洲新金融中心仍有差距

儘管英國「脫歐」為都柏林金融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但受到人才資源、經營環境、市場準入、基礎設施和綜合競爭力等方面制約,都柏林要成為歐洲新金融中心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人才結構方面,都柏林初級金融人才過剩,而具備國際水準的高端金融人才比例較小,資產管理、私人銀行、零售及企業銀行、保險、財務顧問、財富管理、證券經紀、投資銀行等方面的高端人才短缺,尤其在產品開發、產品創新、風險管控等專業領域,高端人才非常匱乏。

都柏林可以分流部分倫敦金融服務業,但成為歐洲新金融中心的可能性非常有限。都柏林金融體系的成熟度與倫敦相比差得很遠。英國「脫歐」後,從歐盟內部來看,法蘭克福、巴黎、阿姆斯特丹、盧森堡等歐洲大陸城市現有金融體系均比都柏林成熟。就金融服務業務而言,這種差距體現在銀行服務範圍有待豐富、服務效率有待提高。

就愛爾蘭政府層面而言,其金融服務能力還有待加強。總體上看,英國「脫歐」不會從根本上動搖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但確實會分流部分業務到包括都柏林在內的歐洲其他城市。都柏林金融市場的市值、交易量等指標較小,金融效率尚不盡如人意,高端金融人才儲備及辦公樓供應等存在較大缺口。

總體來說,對於都柏林接替倫敦成為新的全球性金融中心可以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是有一些小骨感。而對於倫敦來說,其在政策法規、金融人才、營業時區等方面的明顯優勢,加之其深厚的歷史積澱,它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短期內不會被動搖。

相關焦點

  • OLED電視: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OLED不再是廠商們熱捧的「新一代技術」。在經過幾年強推市場遇冷之後,OLED成本、壽命等問題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很可能會暫時離電視而去,不再是廠商主打概念。 OLED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殘酷 OLED近年來被某些廠商宣傳為「下一代顯示技術」,號稱比LCD更先進。
  • 倫敦、都柏林和阿姆斯特丹,哪個才是企業建立歐洲分部的最佳城市?
    建立歐洲總部 談到在歐洲建立總部,最常出現的答案是倫敦。在我們為美國企業家寫的指南《擴張到歐洲》中,31家公司裡有17家選擇了倫敦。作為英國的首都,倫敦不僅是歐洲最富裕、最國際化的城市,更聚集了無數金融公司和其他有著充裕IT預算的大公司。這讓倫敦成為了金融、科技公司的天然首選。
  • 英國脫歐後新歐洲金融中心之爭:巴黎、法蘭克福誰佔上風
    英國脫歐程序啟動,加入歐洲新金融中心爭奪戰的名單越來越長。就在英國正式宣布觸發脫歐條款之前48小時,米蘭也宣布加入歐洲新金融中心的爭奪。在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榜單上。米蘭僅排在第56位。不過,這並不妨礙米蘭的金融政策制定者們也試圖從英國脫歐的談判中分得一杯羹。
  • 共享單車盈利:豐滿的理想與骨感的現實
    豐滿的理想:共享單車本該是「搖錢樹」根據天風證券研究所的總結,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是這樣的:平臺通過募集資金,採用自主研發或半自主研發的方式,驅動自行車行業上遊生產商大規模標準化地生產單車,並以重資產的方式選擇重點城市投放出去。
  • 倫敦成為TikTok歐洲業務中心
    根據LinkedIn的分析、TikTok的Careers頁面以及知情人士的消息,TikTok已將倫敦打造成其在歐洲的主要業務中心。歐洲到處都是被譽為全球技術中心的城市,但在整個歐洲,TikTok目前僅在倫敦在招募工程師為其應用程式構建新功能。這是對倫敦這座城市的技術人才的敬意。
  • 那些年一時腦熱來麗江開客棧的老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雲南麗江號稱「浪漫之都」,很多人來過一次以後便深深愛上了它,愛上了它那一份小清新,愛上了麗江的慢節奏生活。很多人來到了麗江,被古城裡的各種木質建築所吸引,遠處是高聳如雲的雪山,這種生活狀態很吸引人,於是便有了一種想要留下來的衝動。然而生活畢竟還要繼續,沒有錢又哪來的資本享受生活呢?
  • TikTok全球總部:法蘭克福、都柏林、倫敦、新加坡…你看好誰?
    作為母公司的字節跳動,到2019年底,員工數量超過6萬,分布在全球30個國家、180多個城市,擁有240個辦公室,設立了15個研發中心,預計2020年的員工規模將超過10萬。 美國市場遭重挫後,8月3日晚間,字節跳動表示,公司始終致力於成為全球公司,字節跳動考慮在美國之外的主要市場重新設立TikTok總部。
  • 年輕人大愛的「loft」,為啥越來越「無人問津」,現實比理想豐滿
    前些年,小年輕們大愛的loft,現在卻成了售樓小哥們都不願接手的「燙山芋」,越來越「無人問津」。小師姐記得,剛學設計的時候,loft戶型設計還是考試的重點。當然loft的優點還是不容小覷的,首先,從顏值上來說loft確實代表著高端上檔次的風格,因為它的層高一般在3.8米至6米左右,改造空間非常大,靈活性好,一般大點的loft會作為複式來裝修(這也是大家感覺loft比較划算的原因之一),小蝸居的loft則按照個性化的設計,透明玻璃為隔斷,雖然面積不大,相同面積的loft裝修好比平層看著時尚、好看得多。
  • 英國若脫歐法國「偷著樂」:巴黎或取代倫敦成為金融中心
    摘要 巴黎正準備熱烈歡迎倫敦的銀行家。法國認為如果英國在下個月脫離歐盟,那麼受影響的英國銀行家們將不得不轉移到法國。但似乎這樣的敵意在周三(6月8日)的活動中被拋之腦後,午餐會上法國的金融和政治精英們推出了一條「歡迎來到歐洲」的標語用來吸引英國銀行家們來帶巴黎。  致力於推廣法國金融業的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主席稱他並不想要英國脫離歐盟,但如果不幸成真的話,巴黎會歡迎任何一位受到脫歐影響的英國銀行家。
  • 四川成都旅遊地產現狀: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而事實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說白了,最基本的公共配套都跟不上,還談何市場人氣、前景預期。」現狀3運營方式單一,缺乏綜合服務手段5月份,專注中高端度假公寓網絡預訂的途家網成都站總經理謝牮深入走訪了青城山、峨眉山等傳統旅遊度假區,借用他的話說「形勢不容樂觀」。
  • 倫敦靠什麼成為全球第一個國際金融中心
    倫敦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也是最早的世界級城市。倫敦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它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時間為1694年,這一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了。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後,才真正算得上是世界級城市,才真正具有國際品牌價值。
  • ...都柏林、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已經開始削弱倫敦作為歐洲...
    【熱點消息回顧盤點】金融中心低位削弱,脫歐帶來的變化或對英國經濟造成衝擊;① 撤出歐盟單一市場後,英國金融服務公司將失去在歐盟範圍內提供服務的牌照,歐盟是否會允許他們進入還有待觀察。即使歐盟允許,還可能隨時撤回許可。② 都柏林、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已經開始削弱倫敦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主導地位。
  • 世界城市志;愛爾蘭首都「歐洲矽谷」都柏林
    都柏林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愛爾蘭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和交通中心。其地理位置極其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地處都柏林郡的利菲河河口、都柏林地區中心。1169-1171年,英格蘭人開始殖民愛爾蘭,都柏林一直作為愛爾蘭島的首都;從十七世紀開始,都柏林迅速擴張和發展,都柏林曾一度是大英帝國僅次於倫敦的第二大城市。
  • 理想比現實豐滿?
    作為前幾年受年輕人熱捧的「loft」,現在卻成了售樓小哥哥小姐姐們聞之逃避的「燙手山芋」,越來越「無人問津」。小編記得以前學設計的考試重點還有loft戶型的設計呢。當然loft的優點還是不容小視的,首先,loft的顏值確實很高,代表著高端大氣的風格,因為他的層高一般在3.8米到6米左右,改造空間很大,靈活性也好,一般大的loft會作為複式來裝修,小蝸居的loft則根據個性化的設計,透明玻璃做隔斷,雖然面積不大,相同面積的loft比平層看著潮流,時尚很多。
  • 日本人的「精緻料理」走紅ins:現實很骨感,先讓胃豐滿
    眾所周知,有著「社畜」標籤的日本人,上班工作壓力大,既然「現實很骨感」,那麼在面對一日三餐的時候,更應噶「先讓胃豐滿」。所以,在「吃」這件事情上,日本人格外講究,例如:從營養學的角度上,每天需要吃夠30種食材。從健康學的角度上來看,每一頓飯都是吃「七分飽」。
  • 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CEO:巴黎將是倫敦強有力競爭者
    )舉辦的國際金融論壇上,該協會CEO阿諾-德-布瑞松(Arnaud de BRESSON)接受新浪財經獨家專訪,稱在英國脫歐(Brexit)的背景之下,倫敦作為金融中心的勢力範圍一定會有所縮水,巴黎將是倫敦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 德國尋求使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從倫敦遷至法蘭克福
    中新社柏林4月12日電 (記者 彭大偉)德國政府發言人12日表示,正尋求使現位於倫敦的歐洲銀行業管理局(EBA)在英國脫歐後遷至德國境內。歐洲銀行業管理局是歐盟層面負責對歐盟內銀行業實施監管的機構。  賽貝特當天表示,隨著英國退出歐盟,這家設在倫敦的機構將必須遷往一個位於歐盟內的國家。他表示,德國正致力於申請歐洲銀行業管理局選址該國。  法蘭克福是德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在歐洲大陸亦有重要地位。
  • 法國投入歐洲金融中心「爭奪戰」 鋪好「紅白藍」地毯迎接金融機構...
    面對「後脫歐」時代,歐洲金融中心「爭奪戰」的眾多競爭對手之一,巴黎已經進入了「備戰」狀態。對於法國政府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旨在增強市場活力的新政,市場普遍表現出了較強利好預期。不過,面對「接盤」倫敦的眾多競爭者,也有法國媒體表現出了擔憂情緒。
  • 世界著名城市系列13:英國「霧都」倫敦,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世界著名城市系列13:英國「霧都」倫敦,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倫敦是英國的首都,位於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面積約為1577平方千米,人口數量超過800萬人,是歐洲最大的城市。首先,由於倫敦所在的英國西鄰大西洋,終年受到來自海洋溫暖溼潤的西風帶的影響,形成了終年溫和溼潤的氣候特徵,從而一年中多霧天氣較多。其次,由於英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煤炭的大量使用,使得大氣汙染物大量增加,倫敦被煙霧籠罩,成為當時汙染最嚴重的城市,還引發了「倫敦煙霧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 世界金融中心--倫敦
    倫敦在20年前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轉型,成為全球的金融中心。倫敦金融城市長的勳爵爵位的授予要追溯到遙遠的中世紀,在那時,市長擁有實權,而不象現在只是向外界推廣介紹自己管轄的城市。雖然倫敦金融城還在舉行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儀式,(今年的市長已經是第678任了)但使金融城重獲新生卻緣自於20年前進行一場改革,這場針對其股票交易市場改革意義深遠,將倫敦轉型為國際的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