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趕上了我國春運大潮,一票難搶,最終選擇了上海航空。本次行程海口美蘭-溫州龍灣-長春龍嘉機場。除海航(HU)和南航(CZ)外,其他航司的兩艙、高卡以及軍人消防人員在一個櫃檯辦理。
海口機場國內出發分為A/B區,兩艙軍人旅客是最左側安檢通道而金銀卡旅客可以去最右側安檢通道。海口機場休息室共分為:南航明珠、海航海逸軒和機場自營頭等艙。
東航兩艙給的機場頭等艙,海口自營休息室是我個人認為在大陸機場自營裡面能排前三的,餐食和服務質量都很好。我對於休息室的評價好壞,一般都是看麵條的質量高低。
面檔,有面和粉可以選擇,澆頭一般會在三種以上。
是日午餐:牛腩面
登機與歡迎
航班延誤了大約20分鐘,海口機場已經安裝了刷二代身份證和人臉登機的設備,但目前還沒有投入使用。歡迎飲料提供了橙汁。
未投入使用的設備
驗明正身B-1512
歡迎飲品
機艙設施與服務
是日座位6J,第一排右側過道大板凳,傾斜角度120。備品已經提前放好,枕頭、毛毯、拖鞋、報紙和耳機,但沒有小礦,拖鞋包裡還有一個提鞋工具。
東上航是我近兩年在大陸航線上,第一次看到在窄體機公務艙投入個人娛樂系統的,內容不是很豐富,相對於南航明珠艙的,尤其是音樂部分很少,但還是要贊一下,可以隨時隨地查看航班信息。
衛生間很小很小,完全直不起身,備品使用佰草集。今天前艙的cc應該是新上前艙的,在乘務長的嚴格要求之下,服務感到非常舒適和親切。
鄰位
使用東航個人娛樂系統
不知名耳機,跟大連航同樣有logo。
機上餐飲與美景
第一段海口美蘭到溫州龍灣(HAK-WNZ),飛行時間只有兩小時,在推出前告知只有點心餐。平飛後一盤端,給我的第一印象只有一個詞:寒酸。近一年都沒有搭乘過貨航的航班,不知道在溫暖升級之後針對於餐食到底做了什麼改變。就這麼一點吃的都不如直接甩過來一個餐袋,火腿下面的麵包小的可憐。
第二段溫州龍灣到長春龍嘉機場(WNZ-CGQ),也是推出前cc過來選餐,選擇了海鮮飯和番茄汁,是荷蘭豆和蝦仁魚餅的搭配,味道不錯,蝦仁很彈牙,反觀米飯的份量,讓人覺得米飯不是主食而是配菜。希望貨航以後能大方一點。麵包也隨著正餐一塊上來,我拿帶芝麻的麵包和鴨肉自製了個夾肉燒餅。
寒酸的點心餐
海鮮飯
個人娛樂裡的飛行信息
轉機
經停溫州,逛了一圈,路過兩個機場頭等艙休息室,目測面積很小便直奔東航休息室。我這次過來特意想嘗嘗東航那碗面,東航那碗面確實好吃,但在我心中排第一位的還是尊鵬閣牛肉麵。
東上航休息室,在一個機場休息室後面上扶梯。
面檔窗口
像炸醬
晚上21:17抵達CGQ,落地遠機位。被青島航過夜的320包圍了。跟乘務長交流得知,最近上航飛長春很多都是遠機位,吐槽天氣實在是太冷了。開艙門後跟地勤一再強調前艙7位,在下樓梯車和上小車期間一直再問前艙旅客是不是「頭等」(得有4遍),上車之後7位都到齊了也不關門。長春地勤的抗寒能力實在太強大了,值得學習!
沒帶反光,只能在小車門口湊合拍一張。
(本文源自飛客茶館會員:COD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