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梯 在承載城市記憶中蝶變 老重慶+真山城+新體驗

2020-12-16 騰訊大渝網

十八梯整體效果圖。 (杭州新天地集團供圖)

五月二十八日,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樣板示範區,兩名工人從包著保護木板的十八梯經過。記者 崔力 攝

核心提示

在各方醞釀約10年之後,備受市民期待的十八梯保護修繕及開發建設項目,終於掀開「神秘面紗」之一角——不久前,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樣板示範區完工。

十八梯——從南宋起逐步成型的老重慶商業中心,重慶母城上下半城的連接紐帶,承載著這座城市留存最深的記憶。

我們從連日的採訪中得知:十八梯項目的「終極目標」,是要再現「老重慶」「真山城」,展示重慶山地建築群的獨特風貌,傳承巴渝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

整個十八梯項目佔地約88畝,預計2021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到時候,其總體效果能達成上述目標嗎?我們拭目以待。

木構穿鬥吊腳樓、青瓦頂,明清與歐式風格糅雜的特色構築,竹編牆、白灰牆、條石牆與「幹打壘」的混搭風格……歷史、當代、未來的十八梯就此交織在一起。

步入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樣板示範區,一種既熟悉、親切,又陌生、新奇的感覺油然而生。

6月6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老石梯坎被木板保護起來,以免在施工中損壞;鹽幫大廈等老建築,都以原位置、原高度、原尺度、原材料等進行還原;一些有價值的老樹、植被和歷史片段,都保留下來;大轟炸紀念館、巴渝文化館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完善……

目前,樣板示範區已接待了一些專業人士及團隊參觀考察,其中不乏長期關注十八梯項目的「老重慶」。

「大家的總體評價是:樣板示範區大體還原了十八梯在人們記憶中留存最深的那些景觀元素,也貼近了本地市民對十八梯的那份情感。」參與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的杭州新天地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佔地88畝分三大組團

「樣板示範區是對十八梯後續建設效果的一次『預演』,從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未來的建設思路。」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謝果說。

那麼,整個十八梯項目建成後,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杭州新天地集團十八梯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預計總投資將超過20億元,佔地約88畝,總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從A到E分為五個地塊,其中靠近較場口城市陽臺的A、B、C三個地塊,將組成傳統文化觀光組團。

該組團的整體建築風格以吊腳樓、川東民居院落、近現代中西混合建築為主,包括民俗文化展示、影視文化體驗、傳統文化演藝、主題博物館、文創定製零售、特色餐飲體驗和高端民宿等,以巴渝傳統文化為基調,打造開放式文化體驗街區。

臨近解放西路的D地塊,將形成全域旅遊配套組團。該組團以城市文旅交易中心、旅遊商品展示、旅遊集散服務和高端零售等為主。同時將整合周邊地區旅遊目的地及酒店、餐飲、娛樂、交通等產業,共享信息渠道,實現多產業聯盟,樹立全新旅遊集散創新模式,將該組團打造成為城市旅遊第一站。

臨近花街子的E地塊,則以企業總部基地、國際領事機構、金融證券機構和創意公共空間等為主,以厚慈街和守備街為核心景觀載體,擴建休閒步道,並引入企業總部、跨境貿易機構、涉外服務單位以及金融服務企業等,打造人流聚集帶和商業繁華區。

據項目建設方預測,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建成後,每年接待遊客有望達到2800萬—3000萬人次。

項目為何醞釀了10年之久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醞釀已在10年以上。時至近年,該項目才進入實質性修繕及建設開發階段。

為何會如此之久?

「十八梯的傳統風貌作為城市遺產,對其保護和繼承的關鍵是構建整體體系,即從地勢環境到街巷空間、從民居建築到景觀元素,是一個全面的、系統性的保護修繕工程。」謝果說。

記者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了解到,在恢復十八梯傳統風貌的大原則基礎上,十八梯風貌保護與利用規劃經歷了數次詳細調研。同時,渝中區有關部門還就十八梯傳統風貌恢復方案,向文物專家、歷史學家、居民等反覆徵求意見。隨著對十八梯歷史沿革的深入研究,文脈進一步釐清,當地風貌特色得到進一步提煉,這為確定更恰當的保護措施及利用方式創造了條件。

「與國內其他傳統風貌區或傳統文化商業區相比,十八梯的規劃時長並非個案。」市場觀察人士曲雲超說,如成都大慈寺太古裡於2004年啟動規劃工作,2014年才對外開放;同樣,成都寬窄巷子也經歷了近10年的規劃才完成風貌恢復。

我市一位曾參與十八梯項目前期工作的文物專家認為,傳統風貌區的恢復,與普通的房地產開發或工業園區建設完全不同,一旦前期規劃出了差錯,歷史文脈便會被永久抹去,不可能通過再次重建而恢復,「十八梯是重慶的寶貴財富,我們一定要處理好速度與品質之間的關係,不能犯錯。」

老重慶+真山城+新體驗

展示巴渝傳統風貌、體現重慶母城文化,是十八梯項目的「終極目標」之一。

「既然是傳統風貌區,那麼,恢復傳統風貌就應該是一以貫之的原則。」十八梯項目專家顧問、重慶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主任委員何智亞認為,在傳統風貌街區的建設中,應儘可能提取原有的建築符號,如原有建築的屋頂、外牆、門窗的造型,以及材料、質感、空間序列等,並注入文化和創意,展現重慶山地建築群的風貌特色。

渝中區及項目建設單位也都提出:要以「老重慶」文化為脈絡,以「真山城」建築為基礎,以「新體驗」業態為引擎。

所謂「老重慶」,就是將重慶的傳統民俗、市井生活、節會慶典等與實景演藝和現代會展技術融為一體,利用重慶人耳熟能詳的善果巷、轎輔街、月臺壩、守備街、花街子等人文背景,打造若干核心景觀和遊憩節點,體現傳統、經典的「重慶生活方式」。

「真山城」則是要延續十八梯原有的街巷格局和肌理,提取傳統民居建築形式和元素,按照傳統建築工法進行適當的復建和創新,盡最大可能保持和復原街巷尺度和兩側建築的高度,將十八梯所蘊含的深意原汁原味地表現出來,讓景觀、建築成為傳統文化的載體。

而「新體驗」是指城市觀光、非遺傳承、文化創意及體驗等業態,融合「網際網路+」等現代服務業的產業定位,實現「文化+旅遊」「文化+創意」「文化+產業」,向全景式體驗發展,讓散落在街巷的老建築、老步道、老工藝、老字號等重煥光彩,把「老重慶」魅力轉化成重慶發展的軟實力。

「像十八梯這樣的傳統風貌街區,國內是比較多的。具體到十八梯項目,能不能得到市民和遊客的認可,能不能火起來,還需要時間來培育與打磨。」何智亞說,更關鍵的,是要看各方如何管理、經營和運作。

地上地下兩層設計 讓十八梯交通更通暢

記者 夏元

按照建設規劃,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是傳統巴渝文化特色文脈所在,將建成為旅遊休閒、商業購物、民宿及精品酒店為一體的綜合型歷史街區。

不過,當建築內涵有了、旅遊人氣旺了,建成後的十八梯該如何承載巨大的人流量、車流量?同時,作為渝中半島文化的端點,聯繫較場口、中興路和長濱路三條城市帶的節點,十八梯又該如何串聯起周邊區域,實現區域內部交通暢行和外部互聯互通?

為此,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十八梯道路基礎設施設計方中冶賽迪。

保留「七街六巷」傳統格局

「整個十八梯片區的道路設施建設規劃,採用地上、地下複合的交通體系,遵循『原基底位置、原風貌、原高度、原規模』保護原則。」中冶賽迪城市交通設計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慶濱說。

據介紹,該項目將延續十八梯原有的響水橋街、守備街等7條街道,以及善果巷、瞿家溝巷等6條巷子所組成的「七街六巷」傳統格局,確保十八梯視線通廊的規劃寬度。

屆時,十八梯片區地上道路以人車混行的慢行交通為主、地下道路以車行為主的複合交通方式,滿足區域內人流車流和物流快速運轉,並與區域外實現互聯互通,確保地上地下空間協同開發、功能互補。

11條道路暢通十八梯出行

站在十八梯片區道路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沙盤模型前,項目道路專業負責人江嘯介紹,規劃建設中的十八梯道路項目,將建設11條道路,含地上7條、地下4條,地上道路總長約1.6公裡,地下道路總長約1.5公裡。

其中,地上道路呈「一橫三縱」路網布局,一橫為「厚慈街-守備街」,三縱為「鳳凰臺路及北延伸段、響水橋路及北延伸段、花街子路及北延伸段」。地上道路部分將連接解放西路、中興路,以慢行交通為主,並通過十八梯傳統主梯道與較場口相連。

地下道路為「一環三連接」通道系統,包括十八梯地下車庫連接環道以及解放碑環道出口連接道、解放碑環道入口連接道、長濱路連接道,通過地下道路將實現十八梯與現有的解放碑地下環道和長濱路連通。

「『一環三連接』地下交通布局,將串聯十八梯片區地下約5000個停車位,與解放碑地下環道周邊的2萬多個車位形成互聯互通、互為補充。」江嘯表示,今後市民進出十八梯不僅停車方便,而且驅車從解放碑環道出發,經十八梯地下聯絡道,只需行駛不到1公裡車程,就能抵達長濱路,實現渝中區上、下半城快速連通。

對外串聯下半城四個風貌區

規劃建設中的11條地上地下道路,不僅將讓十八梯內外交通更加通達,而且這些道路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既能分流地面交通,緩解十八梯周邊交通壓力,還將串聯起整個渝中區下半城的四個風貌區。

渝中區負責人介紹,目前正在拓寬改造的解放東路、解放西路道路工程,計劃將中興路和解放西路交叉路口至朝天門打銅街整個沿線道路,改造成為四車道,其中,十八梯片區內將有三條地上道路直接與解放西路銜接,建成後讓下半城和十八梯的對外聯繫更加通暢。

待整個下半城道路設施改造完成後,將有效解決目前中興路、解放西路、新華路、凱旋路等路段擁堵,同時實現長濱路、解放西路-解放東路-陝西路、中興路-新華路這3條重要橫向道路互聯互通,串聯起朝天門片區、湖廣會館歷史文化街區、白象街傳統風貌區和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四個風貌區,形成下半城重要的文化旅遊路線。

小貼士》》

歷史上的十八梯

白麟

最早的十八梯,大致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的三國時期。蜀國都護李嚴大修江州城(重慶古城),百姓聚居地開始從朝天門逐漸延伸到十八梯一帶。

據歷史文獻記載,「重慶」自南宋得名後,於城內修築石梯官道連通上下,活絡交通。後來發展到百商雲集,自較場口至響水橋下成了有名的商業區。

「十八梯」如何得名?時間最久遠的說法出現在南宋。相傳此地有一口甘甜清美的山泉水井,附近居民都喜歡吃這口井裡的水,水井距離居民住處正好有十八級石梯,所以稱為「十八梯」。

到明朝洪武年間,守城大將戴鼎再次擴城築牆,在渝中半島設置了「九開八閉」十七座城門,其中就有「儲奇」「金紫」「鳳凰」「南紀」四座城門環繞十八梯而建。

這時,十八梯一帶已矗立起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總鎮官署和守備軍營,北抵較場口至凱旋路山脊,南延伸到下半城主幹道,西抵大巷子、花街子,東出玉帶街(今凱旋路)。如今的復旦中學大門,就是守備軍營的後營門。

到了清末開埠時期,長江航運開始興盛發達,十八梯的地理優勢,讓它成為城市承上啟下的中心。隨著響水橋、下回水溝等市政基礎配套的建成完善,善果巷、月臺壩、花街子等城市街道相繼形成規模,酒肆茶樓、織布紗坊、醫館藥房、私塾學堂、百貨商店、五金農具等各種商號林立,城市生活用品更是一應俱全。

這就是十八梯,重慶曾經的軍事中心和繁華的經濟中心。

相關焦點

  • 十八梯又有「新動態」 老重慶記憶正在加載中
    十八梯又有「新動態」 老重慶記憶正在加載中 2020-12-21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消失的十八梯,記載著山城老重慶的印跡
    十八梯,曾經是重慶渝中半島的一條街,象徵著真正的山城老重慶。2015年,十八梯區域開始拆遷,如今的十八梯,處處都是殘垣斷壁,階梯兩旁是山城重慶最老式的居民樓,用重慶話說,住在這裡的人就叫做梯坎人家。十八梯全景重慶渝中半島有兩條步行街,一條為享譽中華大地的西部第一街「解放碑」,另一條離解放碑不遠,叫「十八梯」。在解放碑,領略現代都市的繁華;而在十八梯,領略到的是真山城、老重慶。
  • 代表著老重慶、真山城,解放碑旁邊的十八梯,如今變得怎麼樣了?
    翻拍自山城巷,拍攝者:戴前鋒 而正因為它的特殊性,一些影視作品也將它作為外景地,經過大銀幕的傳播,使得十八梯也被更多人所熟知。 目前,十八梯比較顯眼的一個大門,位於中興路坡道之上,旁邊是顯眼的重慶穆斯林大廈,門口就是山城記憶館。
  • 老重慶 | 山城巷、十八梯、聚興誠銀行…… 看看重慶這些地方的新...
    ,成了下半城不少老重慶的記憶。十八梯>>>連接了重慶人的記憶如今變身傳統風貌區十八梯是老重慶最出名的地方之一,老照片上長長的石梯坎連接了上半城和下半城。相傳,此地有一口甘甜清美的山泉水井,附近居民都喜歡吃這口井裡的水,水井距離居民住處正好有十八級石梯,所以稱為「十八梯」。在明代, 十八梯一帶已矗立起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總鎮官署和守備軍營,到了清末開埠時期,長江航運開始興盛發達,十八梯的地理優勢,讓它成為城市承上啟下的中心。
  • 十八梯重生 老重慶再現
    1月18日,在歷時7年的精心規劃之後,這個最有老重慶味道的街區正式全面啟動建設。兩年後,離重慶最繁華的解放碑CBD不到500米的十八梯將再現「七街六巷」傳統街巷的基本格局,突出展現傳統巴渝文化特色。  記憶裡 重慶最繁華的地方  在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與解放碑出現頻率一樣高的一條蜿蜒起伏的老街就是十八梯。
  • 這一次,我們來聊聊重慶十八梯的「未來式」
    在解放碑,可以領略現代都市的繁華;而在十八梯,領略到的是真山城、老重慶。   為了留住老重慶的文化記憶,傳承歷史文脈,在十八梯老舊房屋拆除以後,杭州新天地集團來到重慶,在十八梯原址打造「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以文商旅融合模式探索十八梯的「未來式」。   如今,隨著項目的日漸更新,業內也發起了對它的各種猜想:「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究竟會打造成什麼樣子?」、「目前進度如何?」、「未來能否講好文化故事,守住老一輩的回憶」?
  • 「攜手新天地•共贏十八梯」重慶十八梯主力品牌籤約發布會圓滿...
    現場眾多嘉賓紛紛致辭,抒心中之所想,付之於十八梯,期待巨擘合力,你我攜手,伴朝暮江聲之鼓角,吟樓臺望遠之笙歌,承巴渝文化之記憶,創天地氣象之新章,在十八梯相遇重慶。首先,杭州新天地集團副總裁蔡鼎致辭,他提到杭州新天地集團作為「城市複合產業運營商新標杆」,在項目打造過程中,充分挖掘項目的特點和個性,因此每個項目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複合」的含義所在。
  • 攜手新天地·共贏十八梯—重慶十八梯主力品牌籤約發布會圓滿舉行
    12月18日,「攜手新天地·共贏十八梯」重慶十八梯主力品牌籤約發布會在重慶十八梯樣板示範區正式舉行。  、制定業態導則以及完善政策體系等,她相信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將成為重慶旅遊新打卡地。  杭州新天地集團副總裁蔡鼎致辭  杭州新天地集團副總裁蔡鼎介紹,十八梯是城市文化名片項目的代表,對於重慶具有非凡的意義,所以自接手以來,杭州新天地集團始終懷著「敬畏城市和土地、敬畏歷史與文化、敬畏客戶與規則
  • 重慶十八梯即將榮耀回歸 招商火熱進行中
    老重慶底片   新重慶名片   你還記得它嗎?   那段「上半城,下半城,上上下下走死人」的綿延石階   那段承載無數歲月洗禮、見證多少人生百態的青石板路   那些老山城歷史底片集大成之地——十八梯   在三千萬重慶人的期盼下   十八梯即將帶著嶄新的容貌榮耀回歸   此刻,讓世界從十八梯相遇重慶   項目概況
  • 七街六巷、天風琴社、守備街、花街子……十八梯山城記憶館揭牌
    十八梯原居民劉女士在曾經的家門口留影 天風琴社、火柴大王的火柴原料基地、十八梯七街六巷……這些關於十八梯的記憶和故事你還記得嗎?昨日上午,渝中區十八梯山城記憶館在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部揭牌。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八梯山城記憶館目前可供市民免費預約參觀,市民可關注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官方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預約信息。 記憶館有哪些故事和老物件? 十八梯山城記憶館靠近中興路和較場口城市陽臺,古色古香巴渝建築特色的山城記憶館是基於原址基礎上改擴建而成,共4層。
  • 錯過了重慶十八梯的前世今生 這一次,我們來聊聊它的「未來式」
    2016年,《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上映後,讓重慶的一條老街火了,也讓重慶再一次成為網紅聖地,它就是重慶十八梯(計劃開業時間:2021-05),與重慶最繁華的步行街解放碑僅一街之隔。在解放碑,可以領略現代都市的繁華;而在十八梯,領略到的是真山城、老重慶。
  • 十八梯兩大功能區明年開街
    本報訊 (記者 李 一)作為重慶「母城」文化的「名片」、現代文旅產業的「明珠」,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一直備受關注。12月18日,華人文化集團、司曙旅行空間、十八梯劇院、TIMS咖啡、北山懷石、萬孚樓、小洞天酒樓等7家主力品牌與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籤訂入駐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未來發展中,攜手共譜新篇章。
  • 山城巷、十八梯……看看重慶這些地方新老對比照,你還記得嗎?
    ,見證了歷史,也曾入住過有關單位或企業,甚至內部被改造成民居,成了下半城不少老重慶的記憶。十八梯>>>連接了重慶人的記憶如今變身傳統風貌區十八梯是老重慶最出名的地方之一,老照片上長長的石梯坎連接了上半城和下半城。
  • 信達科技中標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泛光照明工程
    重慶十八梯項目佔地4.8萬平方米,由杭州新天地集團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作為山城文化符號,十八梯的開發旨在重現巴渝傳統風貌,延續重慶母城文化。重慶渝中區委、區政府給予本項目大力支持,並全力推動項目建設。
  • 市井煙火裡藏著老重慶味道 「五一」去山城步道打卡追尋城市記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30日6時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李金恆)說起老重慶,也許你會立刻想起朝天門碼頭、洪崖洞、渣滓洞、白公館、十八梯······可要說有哪處是既能觀山水、又能感受老重慶味道體驗巴渝煙火氣息,那山城步道可謂是絕佳的「打卡地」。「五一」小長假將至,市民朋友不妨相約前往,探尋重慶的城市記憶。
  •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又有「新動作」!兩大功能區明年開街 7家主力品牌...
    12月18日,在「攜手新天地·共贏十八梯」重慶十八梯主力品牌籤約發布會上,國內領先的媒體娛樂產業集團華人文化集團、司曙旅行空間首家旗艦店等7家主力品牌代表與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籤訂了入駐合作協議,將在未來發展中,與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攜手共譜新篇章。渝中區政府副區長蔚傳忠出席。
  • 重慶十八梯七家主力品牌正式籤約
    昨日,重慶十八梯主力品牌籤約發布會在重慶十八梯樣板示範區舉行。籤約儀式(活動主辦方 供圖)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管委會主任高琳在致辭中表示,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是渝中區重點打造的傳統風貌區之一,在建設和招商過程中,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 探秘十八梯!吊腳樓、青石板、仿古建築全都有,它到底哪裡變了?
    十八梯,你好十八梯作為上半城與下半城的紐帶對於老重慶人來說做裁縫的、賣燒餅的、打麻將的……構建了一副活色生香的市井氣息承載著無數山城人的回憶一進大門就被這富有山城特色風格的建築所吸引,匾額上寫著「山城記憶館」。
  • 渝中「雙曬」第二季|主播小姐姐揭秘十八梯 兩場直播等你來圍觀
    長江索道有「百年老巷」山城巷有「山城旅遊名片」洪崖洞還有「老重慶記憶」十八梯……距離「雙曬」渝中專場還有3天總會有想提前看劇透的「急性子」so想提前看劇透的時候直播永遠不會缺席明(29)日主播小姐姐就為大家獻上「雙曬」渝中專場的兩場獨家預熱直播讓你一次看個夠01 探訪老重慶記憶
  • 重慶十八梯,一條記載著歷史的老街
    重慶最著名的步行街,大家都知道被稱為西部第一街的「解放碑」,另一條就是距之不是很遠的十八梯。重慶十八梯(正在拆除),是當年六·五大慘案的發生地。現在重慶十八梯由於城市建設,面臨被拆除。在十八梯的附近有一個防空洞,當時有2500多人躲在這裡,因為隧道通風不暢,造成2500人窒息死亡。十八梯就已經劃入了改造重建範圍,絕大多數住戶都已經搬遷出去,只剩下一條街的老房子,日漸荒廢、殘破不堪。前往重慶的十八梯,可以乘坐地鐵從較場口下車4號口出來步行就可以到達。過馬路看到有個指示牌「十八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