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十八梯!吊腳樓、青石板、仿古建築全都有,它到底哪裡變了?

2020-12-24 重慶購物狂

十八梯,你好

十八梯

作為上半城與下半城的紐帶

對於老重慶人來說

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曾經的十八梯 拍攝於改造之前▲

這裡有吊腳樓、重慶式老街區

還有彎彎繞繞的巷子

做裁縫的、賣燒餅的、打麻將的……

構建了一副活色生香的市井氣息

承載著無數山城人的回憶

曾經的十八梯 拍攝於改造之前▲

這裡也是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取景地之一

在電影中十八梯出現的頻率也是相當高的

圖源《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官方劇照

自從十八梯風貌區2017年動工以來

大家已經有3年沒看見它了

現在的它還好嗎?

長啥樣了?

變化大嗎?

帶著大家關心的問題

GO妹今天就來實地打探一番

1、打探十八梯風貌示範區

十八梯現在暫未對外開放,只有示範區針對部分群體可預約參觀(社會團體、企業單位、新聞媒體、政府機關、商業合作),所以今天GO妹有幸提前進入打探。

現在的入口跟以前幾乎沒有變化,位置在中興路穆斯林大廈旁,通過預約信息可以進入。一進大門就被這富有山城特色風格的建築所吸引,匾額上寫著「山城記憶館」。

進入山城記憶館

下電梯,順著左手邊的青石板路

就能見到現在的示範區了

也是將來的首開區

預計將在2021年正式對外開放

裡面保留了原十八梯的諸多建築

磚塊、條石、青瓦以及吊腳樓等

都能在這裡看到

有人說:渝派園林的味道出來了

一邊欣賞十八梯的景色

一邊沿著石梯一路向下

想起了小時候那首童謠

「上半城,下半城,上上下下走死人」

說的就是山城爬坡上坎的場景

示範區的建築不僅保留了

老重慶的風貌

還融入了山城傳統元素

以前的老房子樓頂都是覆蓋著一層青瓦

這在十八梯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重慶弔腳樓

可以說是巴渝有名的建築形勢之一

十八梯把這種風格發揮到了極致

到處都能看到

粗壯的杉杆撐著一棟棟四四方方的木樓

部分建築保留了

重慶開埠時期風格建築

有一種中式古典的韻味在裡面

看起來相當氣派

還有外形酷似防空洞的圓形門洞

相信老重慶人對於這個結構不會陌生

在那個戰爭年代

一旦發生空襲

舉家逃往防空洞裡的情景

仿佛曆歷在目

在打探的過程中

GO妹發現了較場口下十八梯的老路

這坡梯坎上曾經有一家賣燒餅的小攤

很多居住在較場口、十八梯的居民都去吃過

說起那個香

現在久久不能忘懷

現在十八梯的示範區

能看的區域還是非常有限

再往下走就是圍擋了

不過站在高處能見到十八梯下半部分

正在緊急施工的場景

逛完了示範區

趕緊去了解一下十八梯未來的規劃

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2、十八梯,未來可期

前來參觀十八梯的社會團體

絡繹不絕

大家對於十八梯的未來規劃

以及商業環境打造都很感興趣

整個十八梯風貌區用地面積約8萬㎡

一共劃分了5個區域

其中A、B區域為傳統文化體驗區

C區則是國潮文創體驗區

D區為國際交流中心

還有E區則是生活方式中心

除了白天動人的景色以外

十八梯的夜晚也是重慶夜景的一個縮影

街區夜晚豐富的燈光秀

也非常適合前來打卡

(翻拍自十八梯風貌街效果圖)

從整體規劃上來看

業態相當豐富

相信重慶的未來又多了一個

好吃好玩的網紅打卡地

3、 十八梯、中興路新舊交替

從十八梯風貌街出來

穿過小巷子

一轉眼就來看到了中興路跳蚤市場

在這裡遠眺還能看到十八梯施工的場景

中興路跳蚤市場幾乎保留著原貌

這裡不管是賣衣服的小攤販

還是舊貨市場的商戶們

都還在重複著日復一日的生活

擺攤、聊天、打牌

都成為了他們的日常

這裡還在延續著老重慶的風情

而十八梯也將迎來新的面貌

對於新打造的十八梯風貌區

是你心中所想的嗎?

你期待未來的十八梯嗎?

歡迎留言區討論

相關焦點

  • 青瓦紅磚吊腳樓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裡尋老重慶「味道」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ABC區外立面裝飾已完工,一片傳統風貌建築群已成形。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4日16時40分訊(記者 劉豔)十八梯承載著無數老重慶人的記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自建設以來備受關注。
  • 重慶十八梯,即將閃亮回歸
    一、十八梯正向我們走回來重慶十八梯,已經封閉改造了幾年。對它的複雜的情感雖然變淡,但從不消散。而這個多雨夏天,突然有消息傳來: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的改造即將結束,重新開放的喜訊隨時都可以發出。光陰荏苒,變也未變。二、定格十八梯夜晚據可靠消息,十八梯的夜景燈已安置完畢,光影華彩的重慶老巷子將是如何一種盛世氣象,且隨我去先睹為快。
  • 重慶十八梯,在你眼裡是什麼?
    十八梯原貌重慶十八梯今天圍在圍牆裡改造,因此,我們需要向過去倒流一定的時光,假設它破舊的樣貌頑強地照著今天的陽光。一個老重慶人,光憑記憶,也完全有資格如數家珍一樣,閉上眼睛都讓你摸到十八梯的每一塊老磚,每一片歲月的苔痕。川東民居建築片段,一直感覺搖搖欲墜的吊腳樓,是十八梯蜿蜒石梯兩側很難從記憶清退的印象;似乎總有雨,將歷史淋得溼漉漉的。
  • 十八梯規劃出爐!近300米高天際線改寫下半城
    在十八梯地塊上,目前規劃了6棟超高層建築。6棟近300米高的超高層建築,分布在十八梯區域的1號和2號地塊,目前的建築設計方案已經敲定,由全球知名的建築設計師事務所——荷蘭UN Studio負責設計。為此,在建築設計上也進行了一些特別有意思的設計:例如在每一棟建築的一樓留出了將近10餘米的架空,「保留重慶下半城吊腳樓」的特色;再如超高層建築中,建築設計做了不少的連廊和空中公共空間,「希望讓下半城的生活氣息能夠在十八梯延續下去」……
  • 重慶十八梯的前世今生
    重慶市的十八梯作為一條貫通山城上半城和下半城的石階小街,它將山頂繁華商業區和山下江邊老城區連接開來,這裡距離重慶蜚聲在外的解放碑高端商業區也僅僅是一街之遙。據說重慶是先有的十八梯然後才有的解放碑,也就是說像中國大多數的城市形成一樣,是先有村後有城,先貧窮後富足。在外人眼中,十八梯因為原來大量棚戶區的存在,被習慣性地理解為城中村。但正是這個當年仿如「貧民窟」的存在,才是真正象徵著真山城、老重慶的最佳人文景點打卡地。
  • 老重慶的記憶,十八梯主體建築基本完工預計明年6月對外開放
    坐落在十八梯主徑上的是傳統文化體驗區(AB區),這裡主要以巴渝傳統民俗文化、巴渝市井文化、歷史建築文化為基調,未來將打造集文化休閒、人文觀光、餐飲住宿為一體的開放式文化體驗街區。去年,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首開區受到專業人士和參觀市民的廣泛好評,通觀新建成的核心區主體建築,發現這些建築依然延續和發揚了首開區的風格。無論是木構穿鬥吊腳樓、青瓦頂,還是明清與歐式風格糅雜的特色構築,如竹編牆、白灰牆、條石牆與「幹打壘」等,均大體還原了十八梯在人們記憶中留存最深的那些景觀元素,貼近本地市民對十八梯的那份情感。
  • 十八梯,新風貌!
    曾經的十八梯,有依山而建的吊腳樓,有窄窄的雨巷,有古老的川東民居建築片段……它們是攝影家們記錄重慶老城印象的取景地。日前,在文化和旅遊部產業項目服務平臺第二十二期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會暨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產業重點項目推介會上,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管委會攜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亮相,集中展現重慶母城文化展示區的發展前景。作為市、區重點建設項目,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現已進入全面建設衝刺階段,該項目核心區域——傳統文化體驗區(AB區)及國潮文創體驗區(C區)主體建築已經完工。
  • 重慶|十八梯核心區主體建築基本完工 預計2021年6月對外開放
    9月18日,渝中區十八梯核心區主體建築基本完工。9月18日,渝中區十八梯,工作人員正在向商家介紹十八梯項目情況。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9月2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主要建設單位杭州新天地集團獲悉,作為十八梯核心區的傳統文化體驗區(AB區)及國潮文創體驗區(C區)主體建築已經基本完工。登高而視,一片宏偉的傳統風貌建築群已經成形。
  • 錯過了重慶十八梯的前世今生 這一次,我們來聊聊它的「未來式」
    2016年,《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上映後,讓重慶的一條老街火了,也讓重慶再一次成為網紅聖地,它就是重慶十八梯(計劃開業時間:2021-05),與重慶最繁華的步行街解放碑僅一街之隔。在解放碑,可以領略現代都市的繁華;而在十八梯,領略到的是真山城、老重慶。
  • 信達科技中標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泛光照明工程
    重慶十八梯項目佔地4.8萬平方米,由杭州新天地集團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作為山城文化符號,十八梯的開發旨在重現巴渝傳統風貌,延續重慶母城文化。重慶渝中區委、區政府給予本項目大力支持,並全力推動項目建設。
  • 這一次,我們來聊聊重慶十八梯的「未來式」
    為了留住老重慶的文化記憶,傳承歷史文脈,在十八梯老舊房屋拆除以後,杭州新天地集團來到重慶,在十八梯原址打造「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以文商旅融合模式探索十八梯的「未來式」。   如今,隨著項目的日漸更新,業內也發起了對它的各種猜想:「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究竟會打造成什麼樣子?」、「目前進度如何?」、「未來能否講好文化故事,守住老一輩的回憶」?
  •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現對外徵集「十八件」「十八味」
    如果要選出其中的「十八件」和「十八味」與十八梯形成微妙契合,並作為十八梯的招牌產品和文旅體驗的焦點,你希望是哪些?日前,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對外發布了「十八件」和「十八味」的「徵集令」,一時間吸引到無數市民目光。
  • 十八梯新景快來啦!核心區預計明年6月對外開放
    十二月十三日,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主體建築完工,中建八局職工正進行外立面裝飾和道路施工。渝中區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工作人員正在向商家介紹十八梯項目情況。重慶日報消息,老十八梯,是重慶人的母城記憶之一。它溝通著上下半城,承載著市井煙火氣。
  • 老重慶 | 山城巷、十八梯、聚興誠銀行…… 看看重慶這些地方的新...
    在這些消失的部分建築和地名中,記者曾進行過報導,比如,1949年後,為拓寬臨江橫街至臨江門的馬路,被拆除的魁星閣;已經消失的、位於南區路的地名燕喜洞以及燕喜洞古老堡坎上的吊腳樓;還有洪崖洞、儲奇門一帶曾經的吊腳樓,以及中國第一條客運纜車——望龍門纜車……不過,沈學華搜集的老照片裡面不少建築或街巷至今還保留了下來,這些建築經歷了風雨,見證了歷史,也曾入住過有關單位或企業,甚至內部被改造成民居
  • 重慶十八梯, 一條市井氣息很濃的老街
    對於老重慶人來說,十八梯是難以磨滅的記憶。對於外地的文藝青年來說,十八梯是個懷舊的好地方。自從由鄧超、杜鵑、嶽雲鵬、柳巖、白百何、楊洋、張天愛主演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上映後,每天都有不少文藝青年來到十八梯尋覓,感慨。
  • 重慶十八梯新景快來啦 核心區預計明年6月對外開放
    十二月十三日,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主體建築完工,中建八局職工正進行外立面裝飾和道路施工。特約攝影 鍾志兵\視覺重慶渝中區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工作人員正在向商家介紹十八梯項目情況。(攝於9月18日)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老十八梯,是重慶人的母城記憶之一。它溝通著上下半城,承載著市井煙火氣。
  • 吊腳樓|背靠青山、面朝江水,重慶的吊腳樓建築美到窒息
    每個城市都有一種建築情結就像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成都的巷子而重慶的建築情結是背靠青山
  • 代表著老重慶、真山城,解放碑旁邊的十八梯,如今變得怎麼樣了?
    重慶十八梯,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是連接著上半城與下半城的重要通道。 雖然緊鄰繁華的解放碑商圈,但是十八梯卻和解放碑有著強烈的反差。這裡大都是些小攤小販,年邁的本地居民。從一些老照片裡,或許還能想起曾經的它。
  • 雙城夜讀|往事並不如煙 十八梯市井繁華就在眼前
    ▲十八梯舊時風景 據說,明朝時這裡有一口老井,附近的居民都吃這口井裡的水,而這口水井距離居民的住處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們把這裡稱作「十八梯」。八百年風起雲湧,十八梯融會貫通了山城的地域特色傳統文化、「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文化、長江航道樞紐的商業文化、城市繁榮的市井文化,讓這條貫穿上下半城的石梯顯得千姿百態。上世紀末,城市發展提速升級,十八梯的發展則顯得有些滯後,但它依舊保存著老重慶原汁原味的生活風貌。
  • 山城巷、十八梯……看看重慶這些地方新老對比照,你還記得嗎?
    下半城的復旦中學旁,有個巴渝文化博物館,青磚黛瓦的建築風格別具特色。該館負責人沈學華搜集了500張左右的老重慶黑白照片,其中,少部分老照片就展示在該館一樓,這些老照片裡有不少現在在重慶消失的地名或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