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ABC區外立面裝飾已完工,一片傳統風貌建築群已成形。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4日16時40分訊(記者 劉豔)十八梯承載著無數老重慶人的記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自建設以來備受關注。今(4)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施工方中建八局了解到,該項目ABC區外立面裝飾已完工,一片傳統風貌建築群已成形。
俯瞰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中建八局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經理武波介紹,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分為ABCDE區,佔地面積約88畝,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ABC區為核心區,包含樣板示範首開區,DE區為協調區。
不少建築外牆裝飾採用特色的青磚、紅磚砌築,還有竹編牆、白灰牆。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走進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核心區,吊腳樓、磚瓦房錯落有致,分布道路兩側。吊腳樓的懸挑陽臺和屋面的層層疊疊,形成一道立體風景。磚瓦房建築則大多以條石為基礎,青瓦頂,青磚、紅磚砌築的外牆,還有竹編牆、白灰牆,穿行其中,一下勾起對老十八梯的記憶。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核心區裡的建築保留了老十八梯的傳統建築風貌。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磚瓦房窗口處安有木裝板,屋頂的煙囪砌上青磚,刷上白灰牆,進行裝飾,遠遠望去,古樸典雅。武波說,這些小細節的設計都是為讓建築整體風格更協調。
善果巷35號保留了房屋原有的外立面。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我們還對部分老建築進行了保護性修繕。」武波介紹,位於樣板示範首開區附近的善果巷35號是上世紀50年代建築,曾住過幾十戶居民。在施工中,他們保留了房屋原有的外立面,對內部結構進行拆卸、加固、重建。而這樣的建設並不容易,需先對外立面進行加固,再改造內部,耗時整整8個月。
善果巷35號對內部結構進行拆卸、加固、重建。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武波介紹,目前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的ABC區外立面裝飾已完工,正在進行地下管網建設,預計最快下周ABC區的街道路面將陸續硬化。同時,DE區的建設也在有序推進,預計本月底將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據了解,在AB區,今後將以巴渝傳統民俗文化、巴渝市井文化、歷史建築文化為基調,打造集文化休閒、人文觀光、餐飲住宿為一體的開放式文化體驗街區。C區為國潮文創體驗,展現國潮時尚文化及魅力。D區為國際交流中心,E區為生活方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