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梯規劃出爐!近300米高天際線改寫下半城

2020-12-15 網易新聞

(原標題:十八梯規劃出爐!近300米高天際線改寫下半城)

大渝網消息,2016年11月28日

來自馬來西亞的豐隆集團旗下的國浩房地產

以36.4億元的總價拿下渝中組團十八梯地塊

這片母城之地未來將如何變革

牽動著每個重慶人的心

朝天門景區、湖廣匯景區

白象街景區、十八梯景區

作為渝中半島規劃的四大景區中最後一個

十八梯片區未來究竟將以怎樣的面貌呈現?

這一片區獨有的歷史、下半城文化怎樣保護創新?

如何讓十八梯能夠具備「重慶第一眼」的標誌性作用……

十八梯作為渝中四大景區的最後一個,備受關注

終於,備受重慶市民關注的

渝中區十八梯區域規劃揭開面紗!

最新規劃 6棟炫酷超高層刷新十八梯

6棟超高層建築錯落分布在十八梯

6月15日晚間,國浩中國舉行了名為「聚變·讓世界擁抱重慶」發布會,現場透露出諸多十八梯片區的規劃信息。

在十八梯地塊上,目前規劃了6棟超高層建築。6棟近300米高的超高層建築,分布在十八梯區域的1號和2號地塊,目前的建築設計方案已經敲定,由全球知名的建築設計師事務所——荷蘭UN Studio負責設計。

目前1、2號地塊分布了6棟超高層建築,3、4號地塊的規劃還在進一步完善中

國浩中國集團董事總經理韓德明表示:「重慶的城市天際線特別美,十八梯又在這樣一個核心關注的區域,希望能夠用這個項目給渝中、給重慶的天際線增添一抹亮色。」

整個十八梯的規劃中,交通動線是另一個關鍵,從現場露出的規劃圖來看,解放碑地下環島,地鐵1、2號線交集於此,地鐵5號線更從項目中間橫穿而過,從而使得十八梯區域的交通更加便捷。

十八梯地塊的特性決定了其交通動線的規劃尤其重要

現場發布的建築設計效果圖中看出,6棟超高層建築錯落分布,建築體外立面以幾何造型,充滿了現代感。而目前,在近300米的建築頂部還規劃了一個無邊界泳池,未來,在十八梯的近300米樓頂暢遊,或許將成為山城的一道獨有風景。

保護母城基因 歷史文化建築將完整保留

十八梯規劃的確定,讓渝中將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如何在開創性改造的同時,尊重十八梯下半城的歷史文化,保留原有的地理氣質和人文風貌?這是市民尤其關注的問題。

大渝君第一時間打探到,在現有的規劃中,十八梯區域內不但將充分尊重原法國領事館這一類文物級的建築,更將火柴坊厚慈街小學兩棟非常具有地理文化意義的建築完全原貌保留下來。

十八梯項目將保留純粹巴渝地理人文風貌的十八梯老城區,改造為極具風韻的重慶「下半城」歷史文化風貌區,並將其建成一個融居住、生活、休閒、旅遊和商業等多種功能於一地的「一站式」空間。

為此,在建築設計上也進行了一些特別有意思的設計:例如在每一棟建築的一樓留出了將近10餘米的架空,「保留重慶下半城吊腳樓」的特色;再如超高層建築中,建築設計做了不少的連廊和空中公共空間,「希望讓下半城的生活氣息能夠在十八梯延續下去」……

一樓近10米的架空還原了十八梯吊腳樓的風味

看完新十八梯的規劃報告

你是不是和大渝君一樣百感交集

有對老十八梯的懷念

也有對新十八梯的期待

不管怎麼變

我們對這座城市的愛

都不會變

十八梯,我們等你華麗歸來!

原標題:十八梯規劃出爐!近300米高天際線改寫下半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原標題:十八梯規劃出爐!近300米高天際線改寫下半城)

本文來源:重慶晨報上遊新聞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重慶十八梯, 一條市井氣息很濃的老街
    對於老重慶人來說,十八梯是難以磨滅的記憶。對於外地的文藝青年來說,十八梯是個懷舊的好地方。自從由鄧超、杜鵑、嶽雲鵬、柳巖、白百何、楊洋、張天愛主演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上映後,每天都有不少文藝青年來到十八梯尋覓,感慨。
  • 信達科技中標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泛光照明工程
    4月15日,重慶十八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布中標通知,在成都分公司和北京總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信達科技以出色的設計理念從眾多單位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夜景照明提升項目,為其提供規劃設計、工程實施和智控系統搭建等全過程服務。
  • 消失的十八梯,記載著山城老重慶的印跡
    十八梯,曾經是重慶渝中半島的一條街,象徵著真正的山城老重慶。2015年,十八梯區域開始拆遷,如今的十八梯,處處都是殘垣斷壁,階梯兩旁是山城重慶最老式的居民樓,用重慶話說,住在這裡的人就叫做梯坎人家。老重慶城分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位於渝中區較場口,是從上半城(山頂)通到下半城(山腳)的一條老街道。這條老街道全部由石階鋪成,陡陡的,彎彎的,把山頂的繁華商業區和山下江邊的老城區連起來。老街道周圍居住著大量普通老百姓,街上散發著濃濃的市井氣息。
  • 十八梯、東水門、山城巷…我們留戀的重慶下半城,被改造後會變什麼...
    我們留戀充滿老舊味道的十八梯  與之留影,也希望留下更多記憶    從去年起,十八梯、山城巷、東水門老街等陸續進入徵收改造期  未來的下半城究竟會是怎樣呢?同時,形成滄白路-民族路-打銅街-長濱路、解放碑-人民公園-老鼓樓遺址-濱江路、較場口-十八梯-濱江路、通遠門-山城巷-濱江路、枇杷山-燕子巖-飛機碼頭等5條聯繫上下半城的主要特色街巷。  「兩街五巷」作為整個下半城的骨架,將串聯下半城各片區和文物資源。
  • 重慶十八梯,在你眼裡是什麼?
    重慶渝中兩座城,土著口中稱為上半城和下半城。它是心理上的劃分,而不是地圖上的指引。要看新重慶,上半城的解放碑繁華時尚,高樓大廈星羅棋布,堂皇市井如天上街市。想見老山城,得走下半城。它的大致範圍是從朝天門沿著東水門、望龍門至儲奇門一線的臨江區域。
  • 十八梯重生 老重慶再現
    1月18日,在歷時7年的精心規劃之後,這個最有老重慶味道的街區正式全面啟動建設。兩年後,離重慶最繁華的解放碑CBD不到500米的十八梯將再現「七街六巷」傳統街巷的基本格局,突出展現傳統巴渝文化特色。  記憶裡 重慶最繁華的地方  在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與解放碑出現頻率一樣高的一條蜿蜒起伏的老街就是十八梯。
  • 8年後的下半城,真的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這裡有「山地城市傳統建築技藝博物館」之稱的十八梯,有「重慶華爾街」之稱的白象街,有南宋衙署遺址,也有抗戰時期蔣介石等國府要員的官邸,各時期文物達61處,是典型的歷史文化街區。不過在很多人印象裡,下半城破破爛爛。為了改變這一面貌,渝中區政府對下半城進行了升級改造。
  • 刷新天際線!杭州有望建起400米高的摩天大樓!
    來源: 自媒體原標題:刷新天際線!杭州有望建起400米高的摩天大樓!在哪?說起杭州,人們往往回想起西子湖畔的秀美山水以及城市中的水鄉風光。杭州的城市天際線的最高高度,也將由現在的接近300米,有望提升至400米,與上海、廣州等國內一線城市,處於同一水準。這座有望成為杭州最高摩天大樓的建築,將和周邊其他的高層建築,以及西站主體站房等設施一起,構成「站城一體」的杭州西站樞紐。
  • 渝中區營造魅力下半城 十八梯樓棟將有「身份證」
    十八梯協調區 渝中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歷史文化街區,就是重慶人口中的「下半城」,它覆蓋朝天門、南紀門、七星崗三個街道,這裡是重慶母城誕生地,    作為連接上半城與下半城的文化代表,十八梯是傳承城市文脈、彰顯「母城」品味的重要符號。記者了解到,2017年,渝中區啟動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建設,在保護、傳承的前提下,賦予其展覽、文創、民宿等功能,使之成為文商旅城融合發展的典範。
  • 十八梯 在承載城市記憶中蝶變 老重慶+真山城+新體驗
    「十八梯的傳統風貌作為城市遺產,對其保護和繼承的關鍵是構建整體體系,即從地勢環境到街巷空間、從民居建築到景觀元素,是一個全面的、系統性的保護修繕工程。」謝果說。記者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了解到,在恢復十八梯傳統風貌的大原則基礎上,十八梯風貌保護與利用規劃經歷了數次詳細調研。同時,渝中區有關部門還就十八梯傳統風貌恢復方案,向文物專家、歷史學家、居民等反覆徵求意見。
  • 代表著老重慶、真山城,解放碑旁邊的十八梯,如今變得怎麼樣了?
    重慶十八梯,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是連接著上半城與下半城的重要通道。 雖然緊鄰繁華的解放碑商圈,但是十八梯卻和解放碑有著強烈的反差。這裡大都是些小攤小販,年邁的本地居民。從一些老照片裡,或許還能想起曾經的它。
  • 渝中區下半城復興進入「臨門一腳」(組圖)
    在規劃中,包括著力打造朝天門現代商貿服務產業園和湖廣白象街開埠文化區、重塑十八梯傳統街巷格局,提振濱江休閒帶活力。這意味著,8年內下半城的舊城改造建設將完成並成熟起來,一個全新的且具有重慶歷史文化風貌的下半城即將呈現。以前的下半城是什麼樣的?今後又會怎樣?「下半城復興的規劃方案」正式出臺的時間日益臨近,重慶晨報記者從各方了解到一些內容。
  • 黃奇帆節後調研渝中區下半城釋放了什麼信號?
    黃奇帆市長在調研渝中區時,重點考察了位於渝中區下半城的遠見中心、融創白象街歷史文化風貌區、重慶來福士廣場幾個在建的下半城項目,且對渝中區下半城以保護歷史文化文脈的開發和規劃表示滿意,還提出下半城要精心打造歷史文化街區,使其成為展示重慶歷史、追尋城市記憶、體驗歷史人文的地方。   作為最懂經濟的市長,此番黃奇帆市長調研渝中區下半城,釋放出什麼樣的信號?
  • 重慶:記在消失的十八梯之後
    ▼十八梯重慶城分為上半城和下半城, 十八梯是從上半城(山頂)通到下半城(山腳)的一條老街道.由於城市更新需要, 16年去踩青石板之時, 已然沒了市井氣息, 只剩幾戶人家沿街擺售這一些老物件, 或收藏的或留存的, 記憶!▲這麼多畫報和雜誌, 主人應是個文藝青年吧▲老退伍軍人?
  • 連接上下半城的十八梯 手繪圖重現「市井風」
    十八梯位於渝中區較場口以南,是一坡蜿蜒而上的長斜坡石梯,連接著山頂的繁華商業區和山下江邊的老城區。關於十八梯名字的來歷,坊間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在明清時期,居住在十八梯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全依靠一口水井供給。水井位置在十八梯中部(今十八梯162號附近,該井至今仍在),從水井邊到進城步道有一階石梯,這階石梯有十八步,於是有了十八梯由來的說法。
  • 軌道18號線渝中區延伸段站點出爐 十八梯修輕軌了
    18號線渝中區延伸段工程主要功能是渝中區軌道加密線,串連化龍橋、大坪、 菜園壩、七星崗、十八梯、凱旋路和小什字,加強各片區之間的快速聯繫。是打通大渡口組團、李家沱組團以及大楊石組團到解放碑片區的第二通道。
  • 渝中區下半城大變樣,打造重慶未來的旅遊名片
    同時,渝中區提出修繕60餘處文物保護項目,加快傳統風貌區及山城老街區的建設,包括精心打造十八梯、湖廣會館、白象街等10個傳統風貌區和魯祖廟、戴家巷、三層馬路等10個山城老街區。但從城市規劃層面來看,整個半島想要實現「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還需要圍繞景區打造進行梳理,保護好半島山水形態和特有的城市天際線。日前,重慶市政府開展主城區「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治理要求,渝中區涉及珊瑚公園、李子壩、黃沙溪(九龍外灘廣場渝中段)等三個片區,目前三個片區方案已經市政府審定,正分別開展項目前期深化工作。
  • 這一次,我們來聊聊重慶十八梯的「未來式」
    眾所周知,重慶渝中區被喻為「重慶母城」,母城分為上半城與下半城,這裡是重慶開始的地方,是根和源,也是重慶發展的精神核心。      1、溯源:三個十八 還原老重慶生活方式   為了還原老重慶的生活方式,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利用吊腳樓、川東民居院落、近現代中西混合建築,通過十八景、十八味、十八件三個「十八」的打造,實現傳統文化的輸出。
  • 重慶十八梯打造地上地下複合交通,今後解放碑開車到長濱路2分鐘
    作為老重慶的一張名片,自今年1月啟動建設以來,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備受關注。今日(7日),十八梯片區道路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正式啟動,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獲悉,十八梯片區將採用地上、地下複合的交通模式,新建地上、地下道路11條,不僅汽車能與解放碑地下環道和長濱路直接聯繫,兩條人行系統也將十八梯和日月光廣場、長濱路無縫連接。
  • 十八梯,新風貌!
    夜色中的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根據規劃,十八梯傳統風貌區的傳統文化體驗區打造了巴渝傳統文化體驗、文化藝術博物館、十八梯劇院等業態。在以國潮文創體驗為主要規劃的C區,市民能夠體驗傳承創新的手工藝產品、國潮文創產品,以及精品民宿等文旅項目。同時,十八梯風貌區D區將設定為國際交流中心,打造時尚潮流大街、異國美食小吃街、浸入式體驗國外博物館及國外知名IP快閃店等,屆時市民可以在此體會特色餐酒吧、精緻咖啡廳、跨界零售等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