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蜈蚣散治面癱
蜈蚣又名天龍,走竄飛速。小指月跟爺爺在野外採藥時,看到士塊中有條蜈蚣。小指月撲過去。沒有踩著,蜈蚣迅速鑽進草叢。- -眨眼就不見了。
爺爺說,從蜈蚣善於走竄,可以看出它善祛風,所以蜈蚣有息風止整之妙。
有個病人,因為天熱在外面露宿,結果第= :天醒來,發現嘴查了。原來半夜著了風受了涼。導致而癱。
爺爺說,像這種急性面部風癱。中醫認為是風動經絡,所以口眼咽斜,這時只要用蜈蚣來搜風。驅連經絡之風邪,就可以使得頭面牽引麻木之感消失。
遂用單味蜈蚣研粉衝服,小指月稱之為-味止痛散。專治而部風癱拘孿。病人用酒送服,服了兩次就好了。吃藥時覺得面部發熱,氣血流通,好像有蟲行蟻咬之感,原來這就是氣血流通,經脈擴張,風邪被驅逐出去的現象。
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記道:
張錫純經驗:一人年三十餘,陡然口眼歪斜,受病之邊目不能明,用全蜈蚣二條為末,以防風五錢煎湯送服,三劑全愈。
◎蜈蚣酒治蚊蟲叮咬
夏天到了,很多小孩子的頭面四肢被蚊蟲叮得起包。腫癢難耐。越撓越厲害。
有些體質不太好的孩子。因此還引起局部紅腫熱痛,甚至發熱。
爺爺看到這種現象。連忙叫小指月裝兒十小瓶蜈蚣酒。凡是前來治療蚊蟲叮咬。密蜂蟄傷的小孩子。都給他們一小瓶蜈蚣酒,徐擦在腫痛處,馬上覺得清涼舒服,塗擦幾次就腫消痛除。
小指月說,爺爺,我們的蜈蚣酒比一般的萬金油效果還要好啊!
爺爺笑笑說,那是當然了。你知道蜈蚣又叫什麼名字嗎?
小指月說,又叫百足蟲,它是百蟲之王啊!
爺爺說,沒錯.所以《神農本草經》講蜈蚣能咦諸蛇蟲魚毒。
小指月說。爺爺,蝦蚣是如何解除這種腫毒癢痛的呢?
爺爺笑笑說,你說為什麼會癢?
小指月說,癢為洩風,局部疏洩不利,因為腫毒瘀聚,所以身體通過自救來搔癢,令氣血能夠過去,經絡疏通,其癢痛自平。
爺爺說.所以蜈蚣善於走審,配上酒和冰片製成的蜈蚣酒,更能夠活血祛風。
就像來回幫你的肌表撓痒痒-樣。同時它又能以毒攻毒,辛以散結消腫,故局部腫結,惠瘡瘙癢,皆可平之。
小指月說,原來還有這層道理。
爺爺說,痛則不通,你看蚊蟲叮咬。有些又癢又痛.因為局部氣血痺阻不通.所以疼痛腫脹,蜈蚣善於開通,這樣通則不痛。
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記道:
任之堂經驗:餘師治療蚊蟲叮咬及蜜蜂蜇傷等用雄黃蜈蚣酒,乃清明節後抓到的活蜈蚣,加上堆黃。用燒酒泡一周後配製面成。效果很好。山裡毒蚊子多,經常會被叮咬,有了這藥就不怕了,只要把這藥抹上一點,很快就好了,望蜂蟄了也有效。
◎小孩高熱抽搐
有個小孩子高熱,快40T了。兩目上視,四肢抽捕。
小指月馬上想到羚羊角。因為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熱極生風,非羚羊角息風止痙不可,特別是小孩子高熱抽搐,-味羚羊角乃特效藥。可羚羊角最近缺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良醫手頭若無良藥,也會掣肘。
爺爺說。別急,明白疾病的機制,就可以想出各種應對的招法。首先這孩子壯熱,我們要找能夠迅速退熱的藥,脈洪數乃陽明熱火燔灼。而清降陽明熱火最好的藥是什麼?
小指月不假思索地答道,當然是石膏了,石膏乃降陽明大熱之妙品。
爺爺又說,壯熱常會引起風動,除了用石膏大降其熱外,還要用一味藥能夠平息其風,最好能息風止痙,令其手足不再抽搞。哪味藥是息風止疼的代表呢?
小指月想都沒想,脫口而出,蜈蚣息風止痙之要藥也。
名醫鐵樵先生曾說,凡驚風抽搐。蟲類藥最為特效,蜆蚣最猛,全蠍最平。
有用全蠍不能制止之風,用蜈蚣則無有不制止者。驚風以撮口最為酷烈,非蜈蚣不能取效,尋常抽搐則全螞足以濟事,不宜用蜈蚣也。
爺爺點點頭說,行。我們就用白虎湯加蜈蚣來代替羚羊角治熱極生風。
小孩子服了第- -劑湯藥熱就退了,抽動減輕。服第二次藥後,脈靜身涼。神志恢復。病去若失。
小指月高興地說,爺爺,這次我不單學到用石膏加蜈蚣代替羚單角的經驗,更學到-種分析疾病來龍去脈再遣方用藥的思維。
爺爺點點頭說。學經驗就像得到-條魚。學到一種分 析疾病的思維就像得到捕魚的技巧,你能夠自己領情,真不錯啊!
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記道:
張錫純經驗:奉天陳x x之幼子,年五歲,周身壯熱,四肢拘攣,有抽掣之狀。渴嗜飲水,大便乾燥,知系外感之熱,引動其肝經風火上衝腦部,致腦氣筋妄行,失其主宰之常也。投以白虎湯,方中生石青用一兩,又加薄荷葉一錢,鉤藤鉤二錢,全蜈蚣二條,煎湯一盅,分兩次溫飲下,一劑而抽掣止。拘攣舒,遂去蜈蚣,又服一劑熱亦遺淨。
奉天那姓幼子,生月餘,周身壯熱抽掣,兩日之間不食乳,不啼哭,奄奄一息。待時面已。來院求治,知與前證仿佛,為其系嬰孩。擬用前方將白虎湯減半,為其抽掣甚劇,薄荷葉。鉤藤鉤。蜈蚣其數仍日,又加全蠍三個,煎藥一盅。不分次數,徐徐溫灌之,歷十二小時,藥灌已而抽掣愈,食乳知啼哭矣。翌日,又為疏散風清熱鎮肝之藥,一劑痊癒。隔兩日其同族又有三歲動童,其病狀與陳姓子相似。即治以陳姓子所服藥,一劑而愈。
奉天吳姓男孩,生逾百日,周身壯熱,時作抽掣,然不甚劇,投以白虎湯,生石膏用六錢,又加薄荷葉一錢,蜈蚣一條,煎場分三次灌下,盡劑而愈。此四證皆在暮春上旬,相隔數日之間,亦一時外感之氣化有以使之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