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藥 蜈蚣

2021-02-12 針灸推拿網

◎一味蜈蚣散治面癱

蜈蚣又名天龍,走竄飛速。小指月跟爺爺在野外採藥時,看到士塊中有條蜈蚣。小指月撲過去。沒有踩著,蜈蚣迅速鑽進草叢。- -眨眼就不見了。

爺爺說,從蜈蚣善於走竄,可以看出它善祛風,所以蜈蚣有息風止整之妙。

有個病人,因為天熱在外面露宿,結果第= :天醒來,發現嘴查了。原來半夜著了風受了涼。導致而癱。

爺爺說,像這種急性面部風癱。中醫認為是風動經絡,所以口眼咽斜,這時只要用蜈蚣來搜風。驅連經絡之風邪,就可以使得頭面牽引麻木之感消失。

遂用單味蜈蚣研粉衝服,小指月稱之為-味止痛散。專治而部風癱拘孿。病人用酒送服,服了兩次就好了。吃藥時覺得面部發熱,氣血流通,好像有蟲行蟻咬之感,原來這就是氣血流通,經脈擴張,風邪被驅逐出去的現象。

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記道:

張錫純經驗:一人年三十餘,陡然口眼歪斜,受病之邊目不能明,用全蜈蚣二條為末,以防風五錢煎湯送服,三劑全愈。

◎蜈蚣酒治蚊蟲叮咬

夏天到了,很多小孩子的頭面四肢被蚊蟲叮得起包。腫癢難耐。越撓越厲害。

有些體質不太好的孩子。因此還引起局部紅腫熱痛,甚至發熱。

爺爺看到這種現象。連忙叫小指月裝兒十小瓶蜈蚣酒。凡是前來治療蚊蟲叮咬。密蜂蟄傷的小孩子。都給他們一小瓶蜈蚣酒,徐擦在腫痛處,馬上覺得清涼舒服,塗擦幾次就腫消痛除。

小指月說,爺爺,我們的蜈蚣酒比一般的萬金油效果還要好啊!

爺爺笑笑說,那是當然了。你知道蜈蚣又叫什麼名字嗎?

小指月說,又叫百足蟲,它是百蟲之王啊!

爺爺說,沒錯.所以《神農本草經》講蜈蚣能咦諸蛇蟲魚毒。

小指月說。爺爺,蝦蚣是如何解除這種腫毒癢痛的呢?

爺爺笑笑說,你說為什麼會癢?

小指月說,癢為洩風,局部疏洩不利,因為腫毒瘀聚,所以身體通過自救來搔癢,令氣血能夠過去,經絡疏通,其癢痛自平。

爺爺說.所以蜈蚣善於走審,配上酒和冰片製成的蜈蚣酒,更能夠活血祛風。

就像來回幫你的肌表撓痒痒-樣。同時它又能以毒攻毒,辛以散結消腫,故局部腫結,惠瘡瘙癢,皆可平之。

小指月說,原來還有這層道理。

爺爺說,痛則不通,你看蚊蟲叮咬。有些又癢又痛.因為局部氣血痺阻不通.所以疼痛腫脹,蜈蚣善於開通,這樣通則不痛。

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記道:

任之堂經驗:餘師治療蚊蟲叮咬及蜜蜂蜇傷等用雄黃蜈蚣酒,乃清明節後抓到的活蜈蚣,加上堆黃。用燒酒泡一周後配製面成。效果很好。山裡毒蚊子多,經常會被叮咬,有了這藥就不怕了,只要把這藥抹上一點,很快就好了,望蜂蟄了也有效。

◎小孩高熱抽搐

有個小孩子高熱,快40T了。兩目上視,四肢抽捕。

小指月馬上想到羚羊角。因為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熱極生風,非羚羊角息風止痙不可,特別是小孩子高熱抽搐,-味羚羊角乃特效藥。可羚羊角最近缺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良醫手頭若無良藥,也會掣肘。

爺爺說。別急,明白疾病的機制,就可以想出各種應對的招法。首先這孩子壯熱,我們要找能夠迅速退熱的藥,脈洪數乃陽明熱火燔灼。而清降陽明熱火最好的藥是什麼?

小指月不假思索地答道,當然是石膏了,石膏乃降陽明大熱之妙品。

爺爺又說,壯熱常會引起風動,除了用石膏大降其熱外,還要用一味藥能夠平息其風,最好能息風止痙,令其手足不再抽搞。哪味藥是息風止疼的代表呢?

小指月想都沒想,脫口而出,蜈蚣息風止痙之要藥也。

名醫鐵樵先生曾說,凡驚風抽搐。蟲類藥最為特效,蜆蚣最猛,全蠍最平。

有用全蠍不能制止之風,用蜈蚣則無有不制止者。驚風以撮口最為酷烈,非蜈蚣不能取效,尋常抽搐則全螞足以濟事,不宜用蜈蚣也。

爺爺點點頭說,行。我們就用白虎湯加蜈蚣來代替羚羊角治熱極生風。

小孩子服了第- -劑湯藥熱就退了,抽動減輕。服第二次藥後,脈靜身涼。神志恢復。病去若失。

小指月高興地說,爺爺,這次我不單學到用石膏加蜈蚣代替羚單角的經驗,更學到-種分析疾病來龍去脈再遣方用藥的思維。

爺爺點點頭說。學經驗就像得到-條魚。學到一種分 析疾病的思維就像得到捕魚的技巧,你能夠自己領情,真不錯啊!

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記道:

張錫純經驗:奉天陳x x之幼子,年五歲,周身壯熱,四肢拘攣,有抽掣之狀。渴嗜飲水,大便乾燥,知系外感之熱,引動其肝經風火上衝腦部,致腦氣筋妄行,失其主宰之常也。投以白虎湯,方中生石青用一兩,又加薄荷葉一錢,鉤藤鉤二錢,全蜈蚣二條,煎湯一盅,分兩次溫飲下,一劑而抽掣止。拘攣舒,遂去蜈蚣,又服一劑熱亦遺淨。

奉天那姓幼子,生月餘,周身壯熱抽掣,兩日之間不食乳,不啼哭,奄奄一息。待時面已。來院求治,知與前證仿佛,為其系嬰孩。擬用前方將白虎湯減半,為其抽掣甚劇,薄荷葉。鉤藤鉤。蜈蚣其數仍日,又加全蠍三個,煎藥一盅。不分次數,徐徐溫灌之,歷十二小時,藥灌已而抽掣愈,食乳知啼哭矣。翌日,又為疏散風清熱鎮肝之藥,一劑痊癒。隔兩日其同族又有三歲動童,其病狀與陳姓子相似。即治以陳姓子所服藥,一劑而愈。

奉天吳姓男孩,生逾百日,周身壯熱,時作抽掣,然不甚劇,投以白虎湯,生石膏用六錢,又加薄荷葉一錢,蜈蚣一條,煎場分三次灌下,盡劑而愈。此四證皆在暮春上旬,相隔數日之間,亦一時外感之氣化有以使之然也。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蓖麻子
    ❶ 每天學一味中藥——蠶沙❷ 每天學一味中藥——桑白皮❸ 每天學一味中藥——青皮❹ 每天學一味中藥——絲瓜絡❺ 每天學一味中藥——降香❻ 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❼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一】❽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二】❾ 高手在民間——特效方【
  • 每天學一味中藥,樟腦!
    ❸每天學一味中藥,蘆薈!❹什麼才叫養生?這是一篇驚醒無數人的文章,值得一讀再讀!❺神情恍惚食慾不佳,吃點百合湯!❻每天學一味中藥,瓦楞子!❼每天一把補藥,反而讓腎越來越虛!竟然是這點沒做到!❽打通大腸經方法全解,太實用了!❾每天學一味中藥,五靈脂!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蓽澄茄!
    ❺每天學一味中藥,浮小麥!❻老道醫告訴你,身體裡的毒老排不出來,是什麼原因!❼道醫,人之所以有病,起源來自於這五點!(深度好文)❽如果「渾身痛」,試試這倆穴位!❾每天學一味中藥,桑椹!
  • 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石葦
    便一個人上山採藥,在路過一條小溪時,司馬遷看到了溪流石頭旁邊長了不少原始而簡單的蕨類植物,遠看去就好象是長在石頭表皮上一樣,他知道,這就是他要找尋的中藥。而在司馬遷以前,有人把鞣製過的皮子稱作「韋」,石韋的名字也就因此而來。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蓖麻子!
    ❼每天學一味中藥,青皮!❽一個桔子等同於五味中藥,只可惜你不會吃!❾陽氣不足百病生,這招「補陽大法」簡單實用!
  • 每天學一味中藥,獨活!
    早期本草僅在獨活下有羌活之名,但文中提及的產地雍州、隴西南安,當時均屬「西羌胡地「,「生川谷」證明其為野生品,據二活的現代地理分布,上述地方並無野生獨活,卻系中藥羌活中西羌的產地。故早期本草所載獨活應系羌活。《本草經集注》曰:此州郡縣並是羌地,羌活形細而多節……出益州北部西種為獨活,色微白,形虛大……幫名獨活。
  •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石脂!
    ❼每天學一味中藥,谷芽!❽治痛用這兩法,療效出乎你的意料!❾肝氣鬱結,傷肝傷脾!一個小動作疏肝理氣,心情舒暢!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車前子
    中醫講究膏丹丸散湯,蜜丸是最古老的中藥丸劑。需要把中藥碾碎,揉進蜂蜜,做成湯圓大小的丸子。這樣的蜜丸服用簡單,便於攜帶。做蜜丸不容易。一味味中藥先稱好,陽光下曝曬乾燥,再用碾槽碾碎。單把中藥碾碎就要費很多工夫。中醫有句話「能過篩子眼,才過喉嚨管」。凡是大過篩子眼的藥粉就不過關,還得繼續碾。成千上萬次的碾壓,才能把藥草變成細細的藥面。壓好的藥面,嗅一下,全是沁鼻的香氣,仿佛所有的精華都紛紛溢出。
  • 每天識一味中藥---菊花
    這是宋朝詩人蘇軾筆下的菊花,梅蘭竹菊,自古深受文人雅士喜愛,而菊,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藥。
  • 有一味中藥開紫花,能清熱解毒,還解蛇毒,與一味同名中藥易混淆
    有一味中藥原植物開紫花,李時珍叫它獨行虎,能清熱解毒、消腫,還能解蛇毒,但是容易與同名藥混淆,因為還有一味與之同名的中藥開黃花,這兩種中藥在名稱上很容易混淆。這兩味中藥都叫地丁,有些古代典籍並沒有名稱上的區分,現代分別叫紫花地丁與黃花地丁。
  • 一味蟲類中藥,能以毒攻毒,有人敬而遠之,有人拿它做菜
    有一味蟲類中藥材,它本身有毒,卻能以毒攻毒治療疾病,有人因為害怕所以對它敬而遠之,但有些地方卻把它端上餐桌,拿它做菜。它就是中藥材全蠍。中藥全蠍能以毒攻毒全蠍的中醫應用根據記載,調理小兒高熱急驚風,可與羚羊角、大青葉、鉤藤等清熱息風藥間用;如果是脾虛慢驚風,常與黨參、白朮、天麻等益氣健單藥同;用於調理破傷風引起的手足抽搐可與鉤藤、蜈蚣、 硃砂等同用。
  • 我的每味中藥裡都有三條蜈蚣吃不吃呢?
    昨日13:51,斯女士來電:我在吃中藥,朋友跟我說蜈蚣不能吃,吃了沒用的,我就有點後怕了。我的每味藥都有三條蜈蚣,很大一條,很可怕,煮的時候很腥。我頸椎和關節不好,我退休後返聘,工作是寫字,老是低頭寫麼,手指發麻。我已經吃了一段時間中藥了,感覺還是可以的,被他這麼一說,真的感覺不太舒服了,我本來還想以毒攻毒的。
  • 每天學一味中藥,土人參!
    (《福建中草藥》)一個專門教你用中醫和中藥來養生的公眾號30萬中醫愛好者的聊天群掃描下面二維碼進群藥材說明書:傳播中藥養生知識,弘揚傳統中藥文化!三百種中藥功效食用方法查詢!介紹中藥養生典籍、時令養生、膳食養生及日常生活用藥常識。
  • 每日一味學中藥—洋金花
    醉仙桃就是中藥「蔓陀羅」(又名「洋金花」)的種子。至於為什麼叫醉仙桃?其中倒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從前,有一個皇帝。這天,皇帝坐在金殿上點狀元。那位狀元是個非常漂亮的少年。皇帝一見就很喜愛,非要把公主下嫁給他不可。那年月,誰敢不遵聖旨啊?狀元雖說心裡不樂意,卻不得不與公主成親。不過,結婚後一連好幾天,他都躲著公主,每天夜裡也總是穿著衣服睡覺。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花椒
    尋常百姓家常備,臨床上也是常用中藥;日常用它回乳通乳,臨床用其散寒止痛、殺蟲止癢、安蛔止痛、解表散寒,花椒是當之無愧「性價比」超高的一味良藥。
  • 有一味中藥開紫花,能清熱解毒,還解蛇毒,與一味同名中藥易混淆
    有一味中藥原植物開紫花,李時珍叫它獨行虎,能清熱解毒、消腫,還能解蛇毒,但是容易與同名藥混淆,因為還有一味與之同名的中藥開黃花,這兩種中藥在名稱上很容易混淆。這兩味中藥都叫地丁,有些古代典籍並沒有名稱上的區分,現代分別叫紫花地丁與黃花地丁。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吳茱萸
    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但詩裡提到的 「遍插茱萸少一人」指的是吳茱萸。因其氣味辛辣,性熱(就是來防寒邪的),而山茱萸無味,自然比不上吳茱萸的「祛邪」之力了。吳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Juss.)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花椒
    尋常百姓家常備,臨床上也是常用中藥;日常用它回乳通乳,臨床用其散寒止痛、殺蟲止癢、安蛔止痛、解表散寒,花椒是當之無愧「性價比」超高的一味良藥。
  • 每天一味中藥 鱉甲
    病人只想服中藥,避免手術,於是找來竹籬茅舍。爺爺說,你這病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吃藥時間會長些,如果養生保健配合得好,便能夠讓療程縮短,見效變快。這婦人點點頭,小指月摸她左關脈弦硬如豆,明顯肝膽堵塞,氣結厲害,甚至有瘀血存在。爺爺說,用最平常的疏肝理氣藥,那就是逍遇散。
  • 每天學一味中藥,胡椒!
    (《小兒衛生總微淪方》) 治蜈蚣咬傷:取胡椒嚼封之,即不痛。(《綱目》引《多能鄙事》) 治洩瀉:胡椒為末,薑汁調敷臍上。(《幼科指南》) 治五臟風冷,冷氣心腹痛,吐清水:胡椒,酒服之佳,亦宜湯服。若冷氣吞三七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