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花椒

2020-12-16 騰訊網

導言:花椒,廚房裡的常客,有人就好它這口兒尋常百姓家常備,臨床上也是常用中藥;日常用它回乳通乳,臨床用其散寒止痛、殺蟲止癢、安蛔止痛、解表散寒,花椒是當之無愧「性價比」超高的一味良藥(編輯/三木)

//////////

藥用花椒

《神農本草經》:「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溼痺痛,下氣。」《本草綱目》:「椒,純陽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氣溫以熱。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溼,治風寒溼痺,水腫瀉痢;入右腎補火,治陽衰溲數、足弱、久痢諸證。」

花椒用於中寒腹痛、寒溼吐瀉時,常與生薑、乾薑、白豆蔻、肉豆蔻、人參等同用,以增強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效果。

花椒辛溫,入脾、胃經,辛可散寒祛邪,溫可助陽祛寒,故可溫陽健脾,用於中焦虛寒之脘腹冷痛、嘔吐、洩瀉等症。如《徐靈胎醫略六書》卷二十五之椒樸丸,與乾薑、小茴香、茯苓、厚樸同用,溫中散寒,除溼止瀉,主治傷冷腹痛、洩瀉、脈緊者。又如《魏氏家藏方》卷五之椒樸丸,與黑附子、生薑、厚樸同用,治療脾胃虛寒,不思飲食,洩瀉無時等。

花椒辛溫,芳香性烈走竄,既可入手太陰氣分,又可入足厥陰血分故可通調氣機、血脈,溫陽散寒以止痛。如《金匱要略》之大建中湯,與乾薑、人參、飴糖同用,補虛緩急,散寒止痛,主治中陽衰弱,陰寒內盛之脘腹劇痛證。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Maxim.

花椒《日用本草》

【來源】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乾燥成熟果皮。除去種子(椒目)及雜質,生用或炒用均宜。

【異名】川椒、蜀椒、香椒、大花椒。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歸脾、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花椒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其性辛散溫燥,入脾胃,長於溫中燥溼、散寒止痛、止嘔止瀉。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洩瀉、不思飲食等症。此外,花椒還可驅蛔殺蟲,可用於小兒蟲積腹痛。

【適用人群】外寒內侵或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不思飲食者。夏季受寒溼而洩瀉不止者。小兒蟲積腹痛、蛔蟲病、肛周瘙癢者。

【注意事項】本品較溫燥,陰虛火旺者忌服。孕婦慎服。

【用法用量】可煎汁、煮粥、熬湯或入丸、散。煎服用量在3~6克。

食膳與實際應用

生花椒一般用於煎汁、燉湯。炒花椒即用清炒法將花椒炒至有香氣,一般用於做蘸料。為了食用方便,也可直接用花椒粉

花椒食療

花椒雞丁

溫中散寒、補益脾胃

【食療功效】

雞肉溫補脾胃,花椒溫中止痛,辣椒祛寒燥溼,合用可起到溫中散寒、補益脾胃、強身壯體的作用,尤其適合中焦虛寒者日常保健。

【食療藥膳】

雞胸肉250克,花椒10克,雞蛋清1個。澱粉、蔥段、薑片各10克,料酒、醬油、白糖、鹽、香油各適量。雞胸肉洗淨,切成丁,用料酒、雞蛋清和澱粉抓勻、上漿。鍋中倒油燒熱,下蔥段、薑片炒香,放入雞丁炒至變白色。倒入花椒,炒出椒香。放入醬油、白糖、鹽調味,淋上香油炒勻即可出鍋。隨餐食用。

【適合人群】

適合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洩瀉、體弱乏力者食用。氣血兩虧、四肢不溫、寒溼痺痛者宜食用。適合秋、冬寒冷季節食用。

【特別注意】

此菜比較燥熱,有陰虛內熱、上火炎症、出血者均不宜食用。孕婦慎食。

花椒粥

除溼止痛、殺蟲解毒

【食療功效】

此粥有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殺蟲解毒的功效,最宜脾胃虛寒的腹痛、吐瀉者食用。

【食療藥膳】

花椒3克,粳米100克。蔥末、薑末、鹽、香油各適量。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熬煮成粥,盛入碗中。花椒焙乾壓碎,撒在粥上,放入所有調料,拌勻食用。每日早、晚溫熱食用。

【適合人群】

適合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洩瀉或由於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者食用。秋、冬季食用尤宜。

【特別注意】

此粥較辛辣,平素畏辣食及陰虛火旺者不宜;孕婦亦不宜。

登場書籍

一本介紹養脾胃食療的精品養生書

脾胃是人身氣血生化之源,又被稱為「後天之本 」。經常暴飲暴食或節食過度、不按時吃飯,飢一頓飽一頓,會導致脾胃氣機失調、積滯不化、吐瀉、噯腐吞酸等問題,胃病很快就會找上門。所以,健脾養胃要從每頓飯開始。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車前子
    中醫講究膏丹丸散湯,蜜丸是最古老的中藥丸劑。需要把中藥碾碎,揉進蜂蜜,做成湯圓大小的丸子。這樣的蜜丸服用簡單,便於攜帶。做蜜丸不容易。一味味中藥先稱好,陽光下曝曬乾燥,再用碾槽碾碎。單把中藥碾碎就要費很多工夫。中醫有句話「能過篩子眼,才過喉嚨管」。凡是大過篩子眼的藥粉就不過關,還得繼續碾。成千上萬次的碾壓,才能把藥草變成細細的藥面。壓好的藥面,嗅一下,全是沁鼻的香氣,仿佛所有的精華都紛紛溢出。
  • 每天學一味中藥,樟腦!
    ❸每天學一味中藥,蘆薈!❹什麼才叫養生?這是一篇驚醒無數人的文章,值得一讀再讀!❺神情恍惚食慾不佳,吃點百合湯!❻每天學一味中藥,瓦楞子!❼每天一把補藥,反而讓腎越來越虛!竟然是這點沒做到!❽打通大腸經方法全解,太實用了!❾每天學一味中藥,五靈脂!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蓽澄茄!
    ❺每天學一味中藥,浮小麥!❻老道醫告訴你,身體裡的毒老排不出來,是什麼原因!❼道醫,人之所以有病,起源來自於這五點!(深度好文)❽如果「渾身痛」,試試這倆穴位!❾每天學一味中藥,桑椹!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南瓜
    本書適用於中醫中藥及中醫康復專業學生使用,授課於基礎課之後,為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後期臨床課程奠定中醫藥膳和食療方面的理論及臨床應用技能。本文選自《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由徐文兵 ◎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 中醫教你認識一味「中藥萬能王」-甘草
    我們在生活當中不免會患上疾病,在尋求中醫治療的時候,處方當中最頻繁出現的一味中藥就是甘草,甘草究竟是何方神聖?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 每天識一味中藥---菊花
    這是宋朝詩人蘇軾筆下的菊花,梅蘭竹菊,自古深受文人雅士喜愛,而菊,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藥。
  • 有一味中藥開紫花,能清熱解毒,還解蛇毒,與一味同名中藥易混淆
    有一味中藥原植物開紫花,李時珍叫它獨行虎,能清熱解毒、消腫,還能解蛇毒,但是容易與同名藥混淆,因為還有一味與之同名的中藥開黃花,這兩種中藥在名稱上很容易混淆。這兩味中藥都叫地丁,有些古代典籍並沒有名稱上的區分,現代分別叫紫花地丁與黃花地丁。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肉豆蔻
    每天隨餐適量食用。將薄餅生坯碼放烤盤中,放入預熱的烤箱,設置烤箱溫度180℃,上下火,烤制20分鐘即可出爐。也可將此餅再研為細末,每次取適量,用米湯調服。 【適合人群】 適合脾胃虛寒、脾胃不和、便溏、久瀉久利、水瀉無度、腸鳴腹痛、噁心嘔吐、反胃噎嗝者食用。小兒脾胃不和,吐瀉者宜食用。
  • 你知道每天堅持用花椒水或艾草來泡腳 身體會有驚人的變化!
    泡腳對人體的好處很多,可緩解疲勞、幫助睡眠、提高免疫力等,如果在泡腳的水裡再加上一味花椒,那它的效果就更加妙不可言。花椒泡腳可驅寒氣、趕溼氣、助陽氣。花椒是我們中國特有的香料,家家戶戶做飯都經常用上。花椒又叫山椒、巴椒,它有一種獨特的香味,可以去除異味去腥味。其實花椒也是一味中藥,花椒性溫,味辛,屬於驅寒祛溼類的藥物,能除五臟六腑寒氣,趕走體內溼氣。
  • 男人每天一碗花椒泡水,30天後,3個好處或許「悄然而至」!
    花椒香味濃鬱,尤其是炒熟之後更是濃烈,具有去腥和增香的作用,是廚房的常用調味品之一,與胡椒、辣椒並稱為「川味三椒」,深受善食麻辣人群的喜歡,並且花椒也是一味功效較多的中藥,男人每天一碗花椒泡水,30天後,3個好處或許「悄然而至」!
  • 每日一味學中藥—洋金花
    醉仙桃就是中藥「蔓陀羅」(又名「洋金花」)的種子。至於為什麼叫醉仙桃?其中倒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從前,有一個皇帝。這天,皇帝坐在金殿上點狀元。那位狀元是個非常漂亮的少年。皇帝一見就很喜愛,非要把公主下嫁給他不可。那年月,誰敢不遵聖旨啊?狀元雖說心裡不樂意,卻不得不與公主成親。不過,結婚後一連好幾天,他都躲著公主,每天夜裡也總是穿著衣服睡覺。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乳香——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
    乳香,中藥名。【別名】燻陸香(《別錄》),馬尾香、乳頭香(《海藥本草》),塌香(《夢溪筆談》),西香(《本草衍義》),天澤香、摩勒香、多伽羅香、浴香(《綱目》)。乳香、爾香、制乳香、炒乳香、醋炒乳香、炙乳香、生乳香、明乳香、生明乳香處方中寫乳香、爾香指生乳香。為原藥去雜質,搗成碎塊入藥者。
  • 每天一味中藥 蜈蚣
    ◎一味蜈蚣散治面癱蜈蚣又名天龍,走竄飛速。小指月跟爺爺在野外採藥時,看到士塊中有條蜈蚣。小指月撲過去。沒有踩著,蜈蚣迅速鑽進草叢。- -眨眼就不見了。爺爺說,從蜈蚣善於走竄,可以看出它善祛風,所以蜈蚣有息風止整之妙。有個病人,因為天熱在外面露宿,結果第= :天醒來,發現嘴查了。原來半夜著了風受了涼。
  • 這東西,農村到處可見,果實好看但不能吃,卻是一味了不起的中藥
    看到這種野果,不要摘來吃,因為有毒,但卻是一味好藥,你認識嗎?村裡轉悠時,我的目光總在路兩邊逡巡,那是一種類似於尋寶的「貪婪」目光,總是樂於為了一朵野花野草四處奔波,彷佛在經營著甜蜜的事業。可見真是一味了不起的中藥。有一次,在村裡散步時,遇到一個當地採藥人,據採藥人說,當地人用白英主要治療皮膚方面的疾病,如過敏、長膿瘡等,用全草煮水洗或內服均可,對小孩子特別有療效。民間常用於清熱利溼、解毒消腫,對於治療黃疸、水腫、淋病、膽囊炎、膽結石、風溼性關節炎等症都有療效,但從網上看到的信息,已經把它應用到治療腫瘤的高度,可見白英任重道遠。
  • 米湯竟是一味中藥 盤點米湯的功效
    平常能喝到的米湯,卻是一味中藥?這說法有點讓人小意外。那麼米湯有何保健功效嗎?經常做飯的朋友都知道,做乾飯用米多,做粥用米少,雖然不至於像這個成語所說的數米而炊。但是,用較少米做成的米湯卻是一味良藥,而且有比較好的養生保健功效。米湯有哪些功效米湯的養生保健功效在《紅樓夢》中提及的127味中藥裡,米湯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中藥之一。
  • 他每天用花椒泡腳,30天身體發生驚喜變化!
    他每天用花椒泡腳,30天身體發生驚喜變化!花椒又叫做「山椒」、「巴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花椒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可去腥、去異味,在十三香中位列之首。《詩經》中就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的說法,意思是花椒香味沁人,可以使人平安長壽。中醫認為花椒又祛溼、驅寒的功效。相傳漢成帝的寵妃趙飛燕,久無身孕。
  • 原來核桃中間的木質隔膜叫分心木,也是一味中藥,你知道嗎?
    1,核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經常吃的一個堅果,還是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原來核桃中間的木質隔膜也是一味中藥,叫分心木,而且還具有許多的功效。2,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不起眼的東西,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我們遺棄了,而分心木就是被我們遺忘的一個非常好的養生中藥。
  • 中藥常識之花椒與胡椒的不同功效!
    花椒與胡椒,都是廚房必備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花椒又稱蜀椒、川椒、香椒、大花椒,是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花椒或青椒的乾燥成熟果皮。胡椒又名黑川、白川,是胡椒科藤本植物胡椒的果實。相信很多人吃了那麼多年的花椒與胡椒,都不知道他們的功效,更不知道花椒與胡椒的不同功效了!
  • 客家美味—沙姜,原來是一味中藥!
    ●沙姜喜歡與八角、桂皮、小茴香、甘草、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等香料為伍,共同組成白滷水、精滷水的配料。●在某些地區同時也是五香粉、咖喱料等複合香味料的成分之一。沙姜是一味中藥:沙姜還是一味中藥材,具有化痰行氣,消食開胃,健脾消水去溼和防疫等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暖中,闢瘴癘惡氣,治心腹冷痛,寒溼霍亂」等記述。
  • 潮汕人的早晨,從一碗豬血湯開始,而它所用的配菜卻是一味中藥!
    這益母草相信很多人,特別是女性同胞應該很熟悉,它是一味傳統中藥,歷代中醫用它來治療婦科病,這個從它的名字你就能隱約猜得出來了。其實不然,在潮汕人眼裡,益母草不只是一味中藥,它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蔬菜來食用,人們更多的是看重它的活血消腫的功效,所以益母草豬血湯在潮汕是老少皆宜的。益母草在全國都有分布,但是拿它當菜來吃的就只有潮汕人,那麼潮汕人是如何將這一味中藥做成了菜的呢?我們自有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