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棘龍:兇猛的大型白堊紀食肉恐龍

2021-02-08 恐龍世界


中文名稱:高棘龍

體型:巨型恐龍,體長12.5米

食性:肉食

生存年代:距今1.21億年前的早白堊紀

發現地點:北美洲,美國

化石標本:2副近似完整的骨骼




高棘龍又叫高脊龍、多脊龍 或 阿克羅肯龍。 


高棘龍與人類比例圖  


高棘龍生活在白堊紀早期到中期北美洲的美國,約1.2億至1.08億年前。高棘龍只有一種:阿託卡高棘龍。 高棘龍的化石被發現於美國的奧克拉荷馬州與德克薩斯州、懷餓明州等州,在馬裡蘭州也則發現了屬於高棘龍的牙齒。 最大高棘龍的標本可長11.8米,能長到3米多高,體重達到7噸,最大頭顱骨的長度接近1.3米。


高棘龍骨架化石 


高棘龍的頸部、背部和尾部都有較長的棘椎突起(20-50釐米),他曾被人誤認為是棘龍的一種,高棘龍的頭骨形狀與鯊齒龍的相似。 


高棘龍想像圖


高棘龍是一種大型食肉恐龍,它善於捕捉重40噸蜥腳類恐龍。如果把高棘龍的頭骨和霸王龍的頭骨比較,你會發現霸王龍的頭骨比高棘龍的寬一些,這是因為霸王龍的牙齒是用來咬碎骨骼的,而高棘龍的是用來撕碎皮肉的;再把霸王龍的前肢和高棘龍的前肢比較,你會認為大的是霸王龍的,那你就錯了,高棘龍的前肢彌補了牙齒,所以比霸王龍的更鋒利,更長一些。 





新朋友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恐龍世界」

老朋友請推薦給自己的朋友,支持恐龍世界

相關焦點

  • 白堊紀頂級掠食動物-高棘龍
    高棘龍是它們所處生態系統的最大型獸腳類恐龍,並可能是頂級掠食動物,以大型恐龍為食。高棘龍與人類的比例參考高棘龍是最大型的獸腳類恐龍之一。目前已知最大的個體(編號NCSM 14345)為11.5米長,重量估計為6000到7000公斤。
  • 食肉恐龍是如何獵殺巨大的食草恐龍的?還真是一物降一物
    不知道小夥伴們還記不記得,此前我們曾經科普過一種名為波塞東龍(海神龍)的巨型食草恐龍(詳見:這種恐龍被稱為海神龍,有7層樓高120噸重,是史上最高的恐龍)。我想單是看括號中這個題目,我也就不用再做關于波塞東龍的簡述了。
  • 白堊紀的恐龍明星
    許多新的恐龍在白堊紀期間進化出來,這時,地球上恐龍的種類之多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食草恐龍成群地生活在一起,它們一道跋山涉水,尋找枝葉繁茂的地方,共同度過白堊紀的每一天。而食肉恐龍們則已具備了肉食性的方式所需要的一切:尖牙、利齒以及力量,它們日日尋覓獵物,優越的條件使它們敢於進攻比它們大幾倍的食草恐龍,當然,它們對美味的恐龍蛋和細嫩的小恐龍更加鍾情,它們是古大陸上可怕的獵手,手中掌握著操縱自然界生靈生死存亡的大權。當然,它們的命運有時也操縱在別的食肉恐龍的手中。現在,就讓我們看看白堊紀的恐龍明星吧。
  • 侏羅紀的莫裡遜組都有哪些大型食肉恐龍?
    因此,要弄清莫裡遜組有哪些大型的食肉恐龍,就要從侏羅紀晚期而且出土與北美洲的化石中尋找了。▲上圖為:莫裡遜組的三種大型恐龍,第一種為迷惑龍,第二種為巴洛龍,第三種為梁龍莫裡遜組的食肉恐龍們由於莫裡遜組是整個美洲出土恐龍化石最多的地質層,所以,無論是食草恐龍還是食肉恐龍的種類都有很多,下面我們就簡單的挑幾種有代表性的說一下。
  • 食肉牛龍
    食肉牛龍生活白堊紀末期的(麥斯特裡希特階)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由發現很多南美洲恐龍的何塞·波拿巴(JoseF. Bonaparte)在1985年所描述及命名。食肉牛龍是種擅長奔跑的高速掠食者,是已知的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型恐龍,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裡,加上小腿較細、腦袋高、尾巴偏細、腿部極其長,也被稱為白堊紀的獵豹。根據唯一發現的一個很完整的骨架,食肉牛龍體長8米,體重2.3噸,臀高3米。
  • 那些「殘暴貪婪」的食肉恐龍
    其實這樣評價食肉恐龍一點也不公平。既然是食肉恐龍,當然也只有捕殺獵物來維持生命了。在自然界中,弱肉強食則是自然界中無情的法則。「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這是生物進化的原則。霸王龍:典型的肉食恐龍為了生存,食肉恐龍不得不這樣「貪婪」,總之一句話——為生活所迫。
  • 大型恐龍羽毛華麗或與白堊紀早期氣候相關
    中國氣象報記者郭起豪報導  科學家在我國遼寧省西部早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華麗羽王龍,是我國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恐龍之一。這種恐龍之所以有華麗的羽毛,很可能與白堊紀早期的氣候有關。
  •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煙臺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圖)
    而在距今約6500多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晚期,現萊陽一帶就曾經活躍著現已滅絕的大型爬行動物———恐龍。    10月16日,煙臺市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看著紅紅的圖層,很多人不知道,古老的膠東大地孕育著地球最原始的生命———這裡是世界發現恐龍化石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萊陽是我國發現恐龍化石品種較多、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裡是學術界認可的16個「恐龍之鄉」之一……中生代從早到晚依次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而煙臺萊陽則被眾多學者稱作「白堊紀公園」。
  •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
    特暴龍最強食肉恐龍第十名特暴龍意為「令人害怕的蜥蜴」,是種大型獸腳亞目恐龍,屬於暴龍超科。是霸王龍的遠親。特暴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亞洲的蒙古和中國,約7400萬年前到7000萬年前。特暴龍位於食物鏈的頂端,是一種頂級掠食者,可能以大型恐龍為食。
  • 史上最兇猛的5種食肉恐龍,第一曾獵殺霸王龍,霸王龍僅排第三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在這1.6億年當中,恐龍之中的霸主也出現了更新換代,那麼在這1.6億年的時間中都出現了哪些厲害的食肉恐龍呢?今天小編和大家來聊一聊「史上最兇猛的5種食肉恐龍,第一曾獵殺霸王龍,霸王龍僅排第三」!
  • 侏羅紀公園中最兇猛的肉食性恐龍,你知道多少?
    諸城暴龍是獸腳亞目暴龍科恐龍中的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生存在白堊紀晚期的東亞,距今7350-6500萬年前,是目前亞洲發現的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體型比其近親特暴龍和懼龍還要大。發現於山東省諸城市的王氏群,地質年代約7350萬年-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至白堊紀末期,該地也是世界上恐龍化石含量最高的地域之一。諸城暴龍也是目前亞洲和中國第一大的食肉恐龍。特暴龍意為「令人害怕的蜥蜴」,是種大型獸腳亞目恐龍,屬於暴龍超科。是霸王龍的遠親。過去曾經有過許多的種,但目前唯一的有效種為勇士特暴龍(T. bataar),又譯勇猛特暴龍。
  • 介紹陸地上幾種食肉恐龍:鯊齒龍單挑棘龍,誰的勝率大?
    1、雷克斯龍霸王龍即雷克斯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期(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
  • 海洋裡最兇猛的恐龍,恐龍時期的海洋霸主你都知道嗎?
    注意以下幾種遠古海洋動物只是名字帶有龍,並不是恐龍,下面簡稱為海洋恐龍史前時期海洋中生活著各種強大的動物,除了體型較小的動物外,還有稱霸海洋的超級霸主,它們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沒有任何動物能夠與之匹敵
  • 探索頻道推出「恐龍進行曲」重建史前怪物
    騰訊科技訊 Discovery探索頻道將於暑期強檔重磅推出特別專輯「恐龍進行曲」,將觀眾帶回六千五百萬年前,探訪那些曾經漫步並統治陸地的最龐大、最兇猛的爬行動物,揭示有關它們的秘密和驚人真相。
  • 第一名曾虐殺霸王龍 史上最強十大食肉恐龍
    第九名:西雅茨龍  西雅茨龍,是生活在美國的一種巨型食肉恐龍,生活在白堊紀中期到晚期的白堊紀,生存年代為9900萬年至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森諾曼階,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 的食肉恐龍之一,別名噬人龍、食人妖怪龍。
  • 中國最大的食肉恐龍來自山東!
    中國最大的食肉恐龍來自山東!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古生物學特別是恐龍的發現和研究也是名列前茅。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發現了上百種恐龍,到底誰才是中國最大的食肉恐龍呢?時間一晃就過了40年,2008年,諸城市政府邀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對諸城境內重要的恐龍化石點進行全面地勘探和發掘,深埋在地下的秘密終於要被揭開了。就在名為玉皇的化石點,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屬於大型食肉恐龍的下頜骨和牙齒化石,化石的特徵明顯屬於暴龍亞科,這一消息傳出後引起了廣泛關注,山東發現暴龍啦!
  • 夢回白堊紀之大型肉食恐龍展——埃及棘龍
    編者按:相信很多朋友都對白堊紀時代充滿了無限的想像和猜測。最近美國國家地理博物館展出了比霸王龍還要厲害的大型肉食恐龍——埃及棘龍!是不是有點心動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9月12日,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家地理博物館舉辦了主題為「棘龍:消失於白堊紀中的巨人」的展覽。展出歷時7個月,從2014年9月12日至2015年4月12日。這次展覽的主角是一個和實物同等大小的棘龍複製品。
  • 漁民在長江發現兇猛食肉魚 體長2米重達200斤
    該魚長2.12米、重約200斤,經專家鑑定為鱘鰉魚雜交品種,屬外來物種,此魚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兇猛食肉古生物,與恐龍同時存在地球上,可能是市民在市場上購買後放生長江的。該魚長2.12米、重約200斤,經專家鑑定為鱘鰉魚雜交品種,屬外來物種,此魚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兇猛食肉
  •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白堊紀的北極霸王——白熊龍!
    北極熊是今天北極地區的陸地上最兇猛的捕食者,在距今 7000 萬年前,北極圈內生活著一種生態位與今天的北極熊相同的食肉恐龍,這種食肉恐龍就是白熊龍。白熊龍是霸王龍的親戚,不過它的體形比霸王龍小很多。白堊紀的北極地區氣候類似於今天暖溫帶地區,夏天時很溫暖,但是當冬天到來時,溫度會降到 0℃以下,陣陣降雪會將大地變成白色。冬季白堊紀的北極不但寒冷,而且會處於極夜當中,幾個月看不到太陽,對於生活在這裡的恐龍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長著羽毛的白熊龍終年都會生活在北極圈內的阿拉斯加,它是這裡體形最大也是最兇猛的食肉動物。
  • 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食肉恐龍——棘龍!
    說到大型的食肉恐龍,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霸王龍,這種白堊紀末期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殘暴的蜥蜴王」,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