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座落在安溪湖頭鎮的李光地文化公園,公園內有文化詩廊、門牌坊、觀景亭李光地治水雕塑及民俗雕塑等,還有福建省首個國標鎮級博物館——閬湖博物館。閬湖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以李光地文化為主題元素,同時展示當地商周時期歷史、中原漢人南遷,乃至明清時期「小泉州」之鼎盛。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晉卿,號厚庵,別號榕村,福建泉州人,清朝著名清官、理學名臣。「謹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淵博」這是清朝康熙皇帝對李光地的評價。作為「一代名相」,李光地以清正廉明、學識淵博名聞於世,其所形成的家規家訓與清廉好學的文化數百年來在家鄉安溪源遠流長,成為安溪高速發展背後的重要文化支撐之一。
賢良祠的前身為「榕村書屋」,是李光地命其長子李鍾倫建設的。李光地曾在此「講授性理之學,誦讀聖賢之書」,留下不少學林佳話。雍正皇帝為表彰李光地,冰霜之節操、輔政之忠勤、學問之博洽,改名為賢良祠,因而流傳至今。祠三進,佔地約1000平方米。正堂寬深三間,廳堂內外環牆嵌大理石,鐫刻康熙御書<太極圖說> 、 <巡子牙河建壩詩>等詩文。祠右有石構碑亭,立碑一方,鐫刻雍正<諭祭文> ,讚揚李光地「學問優長」、「一代之完人」。祠前後有小橋流水,南面為臨水軒、荷池,夏日荷塘月色,柳樹幹條,意境幽美。
"新衙"又名相府,位於湖頭街中部路邊,為五進大平屋,雙護厝。但其建築比起"舊衙"可氣派多了,有東西巷道,四周繞圍牆,呈長方形,建築面積為3120平方米,東巷北端入口處還建接官亭和報房。大門題寫一聯"相門知理學,府第傳乾坤",生動地再現了李光地一生的。宇內尚保留有明英宗皇帝敕文。第二進大廳廳前懸掛「夾輔高風」匾額,為康熙皇帝表彰李光地所賜;廳中高懸「急公尚義」匾額。第三進廳堂前橫掛「鳴臬聞天」匾額,為正統年間宰相葉向高題贈;廳堂後側懸掛「保世滋大」匾額,疑為李光地所題。廟並有許多金碧輝煌的柱聯,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蟹蟹安溪遊13599738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