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8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近日,澳大利亞雪梨史卓菲議會(Strathfield Council)正在起草地方法規,規定中式、韓式等餐廳中的菜單語言需要由英語「主導」。即使出現了如中文等外國語言,其字體也不能過大。有議員認為這破壞了社區的多元文化。
外國菜名字體大小遭限
在雪梨史卓菲議會近日起草的地方法規中,規定內西區數十家餐廳必須把標識、櫥窗海報和菜單中的外國菜名(如用中文等寫成)翻譯成英語。同時,外國菜名的字體大小不能超過英語菜名的30%。
據悉,起草中的法規和雪梨利物浦議會(Liverpool Council)以及坎貝爾敦議會(Campbelltown Council)此前設置的目標相似,它們規定商家50%的標識必須使用英語。目前,該法規正在收集民眾的反饋意見,如果獲得批准,其將在開發控制計劃(development control plan)中進行採用。
目前,該議會規則手冊中沒有涵蓋和數字相關的語言要求,也沒有對菜單設置等提出要求。但手冊中提出在店外廣告中需要包含英語。
相比而言,雪梨市政府採取了更加寬容的方式,要求唐人街「在可能的情況下」出現英語翻譯,並不拒絕基於標識語言的開發應用(development application)。
中式餐廳聚集地最受影響
此外,這些法規和該議會此前制定的一個店面策略(shopfront strategy)聯繫在一起,該策略旨在城鎮中心地區提高「街道吸引力」、打造「清潔店面」。同時,中式、韓式和印式餐廳將收到有關店面清潔策略的情況說明書(fact sheets)。
一旦法規頒布,預計雪梨的史卓菲區和霍姆布希西部(Homebush West)受到最大影響,這片區域集中開設了多家中式和韓式餐廳。
對此,提出該法規的獨立議員布萊克摩爾(Mat Blackmore)表示,該法規旨在確保各個餐廳「歡迎社區中的每一個人」。他說:「如果菜單只提供外國菜名,這就意味著餐廳只服務於社區部分民眾。該法規是為了讓餐廳的生意更加吸引人,並鼓勵不同背景的顧客來餐廳消費。」同時,史卓菲區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的秘書麥克唐納(Sue McDonald)也相信該政策可以給餐廳帶來更多生意。
顧客接納「零英語」菜單
然而,起草中的法規引來了本地企業和政治家的質疑,認為這會破壞文化多樣性。同時,評論家警告道,議會或派監察官員(compliance officer)強制執行該法規。
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3%的居民都在海外出生。對此,史卓菲區工黨議員麥凱(Jodi McKay)表示:「不能支持一個破壞多元文化社區的政策。設置那種目標看上去愚蠢,而且你也不知道議會是否會任命官員強制執行該政策。」
上周,史卓菲區的一家餐廳店主匿名接受了媒體訪問。他說自己的菜單上面沒有印上英語,但是每道菜品都配上了圖片,並沒有顧客「抱怨」過菜單。「我不認為這會影響前來就餐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