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冷知識:小年為啥要祭祀「灶王爺」?祭祀「祖宗」真正的含義

2020-12-20 小明冷知識課堂

為什麼小年要祭灶王,灶王是一個什麼的神呢?

民間俗語有云:「三祭灶、四掃屋」,意思就是在每年小年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祭祀「灶王」,二十四這天要給家裡大掃除,那為什麼小年的時候要祭祀「灶王爺」呢?

關於「灶王」又要從很古老的傳說的說起,「灶王」民間有很多種叫法,有叫「灶神、灶王、灶君、司命真君、灶王爺」等等,傳說在神仙界的全稱是叫:「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其實在我國歷史上對「灶王」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一種說法就是先古帝王所化,其中有人說是黃帝死後被稱為「灶神」,還有說是炎帝和祝融死後一起化作「灶神」,因為炎帝被人們稱作「火德之帝」,祝融被 稱為「火官之神」,他們倆在死後一起被奉為灶神。

第二種說法是我國古代道教出現後的事情,這個傳說是一個農民叫張單,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日子過得很親福,張單的妻子給他生了好幾個女兒,沒有一個是子。一天夫妻二人閒來無事在聊天,說著說著你一言我一語的應吵了起了,張單埋怨妻子沒有給他生個兒子,妻子一想這事也不能怪我啊,覺得很憋屈,一氣之下 就要離家出走,張單心裡想要留住妻子,可是又好面子,就是沒有管他的妻子,妻子離家出走後也不知道去那裡,就被一個非常窮的老太婆上給收留了,過了二年之後,老太婆家裡因為張單妻子的到來變的富有起來了,而張單在妻子走了,沒多久就和自己的女兒把家都給敗沒了,張單帶女兒四處乞討為生,一天他們就來到老太婆家裡討飯,妻子一眼就認出了張單,為了照顧張單的面子並沒有直接相認,就讓人把張單他們帶到廚房去吃些好吃的, 吃完東西之後張單發現給他們吃的就是他前妻,張單是又羞又臊啊!一時想不開就撞死在灶臺之上了。

後來玉皇大帝聽說了這件事,念張單體驗過人間富貴疾苦,於是便讓他當灶神,來監管人間的善惡,記錄家家戶戶的言行,不管為善還是做惡通通記錄下來,然後在每年的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去天庭向玉皇大帝做匯報。所以人們都會在小年就是臘月二十三這天準備好酒好菜的祭祀「灶王爺」。正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讓「灶王爺」吃好喝好了,這樣就會向玉皇說壞話了。

我們為什麼把先人稱作「祖宗」,祭祀「祖宗」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每年過年之前,我們中國人都有一必不可少的習俗,那就祭祀祖先。我們把自己的祖先又稱之為「祖宗」,我們對「祖宗」崇拜和信仰已經深入骨髓了。一般情況下有人成就了很大的功績,家裡人都會在用光宗耀祖來稱讚他。在古代時,每個家族都會有「祖宗祠堂」來專供奉祖先牌位,而且每家都會把修建「祖宗祠堂」當做頭等大事來辦。「祖宗」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那你知道「祖宗」的真正含義嗎?

幾乎所有的國人都知道「祖宗」是自己家族的先人。但是「祖宗」並不是泛指所有的先人,「祖宗」真正的所指的是先人中對家國天下有巨大貢獻有功德者的尊稱。有人解讀《禮記 祭法》時說到:之所以稱為祖,即是有道德的初始之人。宗是尊的意思,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可稱為尊,由此可見「祖宗」是指先人中道德高尚的人。

還有一個傳說在周代的時候,周朝執行的七廟制度,就是皇帝在位其間一般可以供奉六世祖先以下的先人,這些先人都有宗廟供奉。但是有一些對皇家有巨大貢獻或有很大的功勞的先人的宗廟就是永遠不可廢棄的。比如說在漢朝時期有這樣一句話:「世功莫大於高皇帝,德莫盛於孝文帝」所以漢代高皇帝的廟稱作「太祖之廟」,孝文帝的叫作太宗之廟。由此可以看出來,祖代表世功,宗代表德行。所以說有功德的先人才被稱為「祖宗」。

我們古人流傳至今的祭祀尊敬崇拜「祖宗」的傳統文化習俗,其真正的含義是讓子孫後代都要崇尚德行,紀念祖先的功績,讓子孫學習「祖宗」有一個高尚的品德,更是對後代的一種鞭策,讓後代時刻不要忘了建功立業,為國家、人民、家族做貢獻。

相關焦點

  • 「小年」教你如何正確祭祀「灶王爺」,來年財源滾滾來!
    臘八過後的下一個重要過年習俗就是小年,小年也意味著傳統意義的春節正式拉開序幕,而小年裡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送「灶王爺」。民間祭祀灶王爺圖祭祀「灶王爺」是自古以來悠久的傳統祭祀「灶王爺」又叫「祭財神」是中華文化數千年的久遠傳統,從上古流傳下來
  • 灶王爺的來歷是什麼?為何臘月二十四要祭祀灶王爺,有何典故?
    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灶君司命,是古代神仙等級中最低的地仙,也就是玄幻小說中修煉成仙后,一開始的檔次。古代的神靈中,灶王爺是信徒最多的神仙之一,但同時他也是身份最多的幾個神之一,甚至連性別都極為模糊,有人說他是男,有人說他是女。
  • 「灶王爺」是什麼來歷?為什麼還要祭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家每戶至少都要有一個灶臺,由於改革開放交通的便利人們也都喜歡到外地去打工,這就導致有一種現象是某些人不喜歡做飯或者不會做飯,而不在住房內設立灶臺的位置,這也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只知道過年的時候給親戚朋友拜年,而不拜「灶王爺」,那為什麼要祭祀灶王爺呢?
  • 小年要祭祀「灶王爺」,你知道他的來歷嗎,這一天都要幹什麼?
    小年要祭祀「灶王爺」,你知道他的來歷嗎,這一天都要幹什麼?我國民間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說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祝願與嚮往。而在過年前夕還有一項習俗也非常有意思,那就是祭祀灶王爺。
  • 臘月廿三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說說他的來歷和習俗
    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即將到來,處處充滿濃濃的年味;又逢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夜,是傳統的祭祀「灶王爺」升天告白的節日。那麼讓我們說說:「灶王爺」的來歷和習俗。」民以食為天,毎戶人家都要炒菜做飯。
  •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個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來頭還不小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個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來頭還不小小孩子們穿著新衣服、和小夥伴們一起放鞭炮,年很多年輕人為了緩解這一年工作上的壓力,便會在春節這天拜訪好友,老人們呢?對人們來講也是很關鍵的,這一天大家都會祭祀灶王爺,但是筆者想問一下大家祭祀了這麼多年,是否知道它的來歷呢?說起來它的來頭可不小呢!接下來筆者就來跟大家講一講。傳說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就會駕著自己的坐騎飛上天去,飛到玉皇大帝面前,然後稟報一下這一年來人們都做了哪些善事、哪些惡事,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描述做出相應的賞罰。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到了宋代以後,祭祀灶神逐漸成為民間小年的主要習俗,並且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所謂的灶神,也就是咱們民間俗稱的「灶王爺」啦,各地還有「灶老爺」、「司命灶君」等等不同的稱呼。也有些地方會做各種糕來祭祀,原料各地不一,但無一例外都很黏,估計跟粘嘴的糖食有異曲同工之處。三、吃飽還要吃好:各種菜餚酒水只是各種主食,灶王爺的食譜還是太單調了一些,於是在很多地方的祭灶活動中,還要給灶王爺上菜。
  • 臘月二十三貼上久違的年畫灶王爺 年味來了
    一到臘月的農村集市,叫「年集」。小時候趕年集,目標就是畫攤,畫攤上不只有戲曲年畫,還有關爺、菩薩、門神、灶王。唯獨灶王爺,人們議論紛紛,挑挑揀揀。邊把麥芽糖往灶王爺嘴上狠勁地抹。我問大人們:「這是幹啥哩?」大人們說:「粘住灶王爺的嘴,不讓他去天上亂說去。」  這不是捉弄灶王爺,還有更甚的哩,有出戲劇叫《打灶王》,一田姓婦女,吵鬧分家,遷怒於「一家之主」,還打罵灶王哩。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家鄉的年集上又見到了久違了的灶王爺,花一元錢買了這「出土文物」。
  • 專欄·韓羽丨臘月二十三,貼上久違的年畫灶王爺,年味來了
    小時候趕年集,目標就是畫攤,畫攤上不只有戲曲年畫,還有關爺、菩薩、門神、灶王。唯獨灶王爺,人們議論紛紛,挑挑揀揀。「幾口人的灶王爺?」「二十二口的。」「不對,這不明明是二十口。」「你仔細瞅瞅,這雞這狗不算是兩口。」買灶王爺有這講究,是圖個吉祥,盼個人丁興旺。
  • 民間灶王爺的傳說
    民間灶王爺的傳說每年春節前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會祭灶神,《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中,談到榮國府除夕供灶王的景像時說:「那晚,各處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內設著天地紙馬香供。大觀園正門上挑著角燈,兩旁高照,各處皆有路燈。上下人等,打扮的花團錦簇。
  •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爺,要上天!
    雖然各地時間有差別,但是在小年的傳統習俗中,有一點大家是一樣的,那就是在小年這天要焚香燭、擺供品,恭送灶王爺去天庭做年終報告。爐灶這個東西家家戶戶都有,平凡至極,但人們煮飯做菜,都要仰仗它。對於一個農耕民族來說,將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人物賦予神格,是很常見的事情,所以人們專門為它安排了一尊神,請他掌管炊事。
  • 劉國琳‖說說灶王爺(隨筆)
    一、祭灶習俗的由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直接向玉皇稟報寄主一家人一年來的所作所為,即民間的辭灶、祭灶、謝灶。戶戶「送灶神」,為得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謝灶分階級,漢族民間「官辭三」、「民辭四」、「鄧家辭五」。「鄧家」指水上人家。
  • 灶王爺的原型是蟑螂?別不信,司馬懿的弟弟的孫子這樣描寫
    灶王爺也叫灶神、灶君,中國傳統習俗中,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王爺。因為,灶王爺在這一天要回到天庭匯報工作。人們都希望灶王爺可以說一些自己的好話,來年可以有好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祭祀灶王爺和很多其他的傳統習俗一樣,被很多人遺忘。
  • 除夕就「上班」的灶王爺是什麼來歷?
    小編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在北方被稱為「小年夜」,這天人們要擺放祭品,祭祀灶王爺。傳說這天是灶王爺回天庭述職的日子。而之後在除夕,民間又有迎灶王的習俗。除夕就「上班」,灶王爺可謂最辛苦的神仙之一了。灶王爺和灶王奶奶漫畫灶王爺的職能變化祭祀灶王爺的傳統自古就有,儒家經典《禮記》中就有祭祀灶王爺的記載。
  • 民俗「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民間說的灶王爺姓什麼嗎?
    民俗「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你知道民間說的灶王爺姓什麼嗎?二十三也是小年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灶王爺要在今天去天庭回報工作,玉皇大帝張友仁會將全年工作報告聽取後,做一個總結,並且將新的任務發放給灶王爺,灶王爺會在天庭逗留很久,處理我們一年的日常表現,灶王爺會在大年初一上班後回來我們家中繼續工作。我們熟知的灶王爺姓什麼呢?對於灶王爺姓什麼?
  • 北京皂君廟掠影:好好供奉灶王爺,讓日子紅紅火火
    我當時沒有來得及閱讀石碑上面的字跡 現從網上查到資料顯示,其中一塊碑文上有這樣的內容:灶( 皂 )神之說,嘗見於莊子。而孟夏祭灶,禮經具有明文。蓋灶之由來久矣!民間庖廚之地,例設神位。尊之曰:東廚司命。三伏之月,率三祀焉。至歲暮,則饗以牲醪而送之,俗謂之:醉司命。
  • 這個小年夜,「灶王爺」很忙!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這是人們對小年年俗文化的常規印象,而今年的二十三,灶王爺除了「上天言好事」,還忙著開闢自己的「新業務」。剛剛過去的小年夜,伴隨著熙熙攘攘的萬家燈火,騰訊用網際網路思維打造的「ZAO王爺」IP形象正式上線。
  • 灶王爺不是管做飯的神仙嗎?為什麼戲份這麼多?
    除了要購置年貨、打掃衛生,為過年做準備之外,自古以來,小年最主要、重要的活動,就是祭灶。所謂祭灶就是祭祀灶神,俗稱灶王爺的神仙。為什麼要在過年前專門祭祀灶王爺呢?傳說小年這天,是灶王爺升天匯報的日子。而灶王爺的匯報,會直接影響人的命運,所以人們為了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會在小年用灶糖、酒等祭祀灶王爺,讓他多說好話。所謂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如此大家才能安心過年,可以說小年的主角就是灶王爺。都說神仙不食人間煙火,但灶王爺可能正好相反。
  • 大年初四|今天為什麼要迎灶王爺?
    還記得不久前的臘月二十三我們剛把灶王爺送走嗎?今天是正月初四我們要迎灶王爺回民間啦!「灶神」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爺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平日裡在煙燻火燎中爐灶風箱前灶王爺總是靜靜地看著我們春夏秋冬裡的一日三餐和瑣碎細小的柴米油鹽他都默默記在心底而每當到了過年的時候那個在我們看起來總有點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
  • 趣說灶王爺:職務雖不高 民間信仰指數卻最高
    灶王爺算得上是民間信仰指數最高的一位老神仙了,儘管他老人家行政級別曖昧不詳,又窩憋在廚房的骯髒角落,天天享受煙燻火燎。竹林七賢的阮籍屈尊去做步兵校尉,為的是步兵衙門食堂裡美酒儲備豐厚,但灶王爺爺的屈尊,不論珍饈美味還是窩頭稀飯,都只能過過鼻子的乾癮,真正的實惠,絲毫沒有。   如此待遇,當然讓灶王爺心情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