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市文化和旅遊工作要點

2020-12-25 福州市人民政府網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全市文化和旅遊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融合奮進」的主基調,圍繞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這個中心環節,找準文化和旅遊工作的最大公約數、最佳連接點,推動文化和旅遊工作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開創新時代文化和旅遊發展改革新局面,為建設「有福之州、幸福之城」作出新的貢獻,以優異的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一、掀起「大學習」熱潮,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引向深入

  1.強化理論武裝。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的各項要求,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發揮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示範帶頭作用,在各類培訓中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

  2.加強主題宣傳。圍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慶祝古田會議召開90周年等重大主題,充分發揮文化、旅遊陣地優勢,利用文藝演出、講壇講座、美術作品、旅遊推介等載體和資源,創作、創新、創意一批接地氣、有實效的文化、旅遊活動和主題宣傳展示活動。繼續製作弘揚主旋律、貼近農村生活的特色節目,通過「村村響」在全市1665個行政村常態化開展主題宣傳,做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天天見、天天新、天天深」。

  3.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抓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履職自覺,加強營業性演出和娛樂場所、公共文化服務場館、藝術品、網際網路文化經營活動等監管,強化對旅行社、導遊、景區、飯店特別是在線旅遊服務平臺等方面的意識形態建設和管控,確保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堅定正確。加強對持證視聽網站、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網絡視聽節目直播、廣播電視問題廣告監管。做好重要保障期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工作。

  二、實施文藝精品提升工程,促進文藝繁榮發展

  1.精心組織重大文藝活動。全力以赴辦好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精心組織開閉幕式、劇目展演等5大活動,力爭將本屆中國戲劇節辦成更具影響、更具特色、更具創新的藝術盛會。組織開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文藝活動,完成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展演周展演、福州市各界人士新年茶話會和福州市新春團拜會文藝演出、移風易俗啟動儀式專場演出及巡演活動。指導海峽文化藝術中心舉辦系列高雅藝術演出。

  2.打造藝術精品。深入實施全市舞臺精品工程及戲曲保護傳承和弘揚工程,重點創排歌舞劇《茶道》、閩劇《陳靖姑》及反映榕籍愛國僑商創業歷程和致力於祖國建設為題材的舞臺劇,繼續打磨《林則徐與王鼎》《銀箏斷》《茉莉》《黃勉齋》等劇目,復排閩劇傳統戲《孟麗君》。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現實題材創作採風活動,加大戲曲劇(文)本創作指導扶持力度,啟動「春種空間」計劃,舉辦福州市第25屆戲劇劇本徵文活動及現實題材小戲、小品和曲藝文本徵文活動。展演一批以移風易俗、掃黑除惡、平安綜治為主題的歌舞、曲藝、閩劇小戲小品等文藝節目。

  3.加強藝術創作引導。全力支持福州閩劇演員衝刺中國戲劇「梅花獎」。各縣(市)區和市屬文藝院團精心打造一批精品劇(節)目,積極申報國家藝術基金、文化部戲曲藝術人才培養項目、文化部劇本扶持工程項目、福建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劇目、福州市「青年藝術家培養計劃」等各級舞臺藝術扶持項目。推動市屬國辦文藝院團和優秀民營劇團瞄準福建省戲劇水仙花獎、福建舞蹈百合花獎、福建曲藝丹桂獎等賽事,全力衝刺更多獎項。

  三、實施公共服務惠民工程,補齊民生事業短板

  1.鞏固提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果。加強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後續建設,出臺《福州市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後續建設規劃》,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積極推動市群眾藝術館新館、市少兒圖書館新館、長樂「三館三中心」、倉山區文化綜合大樓等一批場館建設,完成第三批30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自助機建設、福州市美術館新館(黃培松故居)裝修及福州畫院、福州市圖書館和九日臺音樂廳提升改造工程。繼續健全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完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加快數位化建設,整合「數字文化公共服務平臺」「數字文化地圖」等數據平臺,打造綜合的「福州文化雲」,實現電視、網站、手機客戶端統一。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出臺鄉村文化振興工作方案及規劃,指導各縣(市)區打造高級版(3.0版)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推動各縣(市)區開展「一鄉一特色、一村一品牌」活動。

  2.推進旅遊公共服務優質化。全力以赴建設省級旅遊體驗中心,力爭打造成為一站式服務、都市型旅遊地標,構建全省乃至國際旅遊服務大平臺。推動臺江區、連江縣、高新區旅遊集散中心建設。加快「數字福州」建設,推動國家級旅遊大數據中心項目建設,協助省文化和旅遊廳推進中國(福建)公共數字文化大數據中心建設。加快完善通往全市3A級以上主要旅遊景區的主幹道、高速路交通引導牌,推進重要景區旅遊直通車。持續推動廁所革命新三年行動,完成新建和改擴建53座旅遊廁所。完成三坊七巷等11家重點景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3.持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進一步打響「文化惠民·七進」、「相約九日臺」周末音樂會等活動品牌,力爭再創1-2個叫得響、受歡迎的新品牌。繼續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藝術扶貧,舉辦福州市合唱音樂節、新福州人歌手賽,組織省級「周周有戲」公益性低票價演出、「鄉音最美系鄉愁」惠民演出、「閩韻流芳·青春傳承」戲曲進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劇種演出等各類公益性活動。制定完善群眾文藝團隊管理辦法。

  四、實施全域旅遊躍升工程,打造「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品牌

  1.構建大旅遊格局。認真落實《福州市加快全域旅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打造國際國內重要的休閒、養生、度假目的地,推動全域旅遊發展106項任務落地生根。完成《福州市全域旅遊品牌營銷及總體規劃》編制,重點推進市本級及永泰、晉安、倉山等縣(市)區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出臺入榕旅遊獎勵政策和旅遊商品發展專項獎補政策。力爭完成全年旅遊接待總人數94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1370億元,實現遊客總量和消費總額顯著增長。

  2.強化項目帶動。落實「項目年」「招商年」「三產年」專項行動,依託大項目帶動大品牌建設,著力推進琅岐全域文旅項目、閩侯八閩文化旅遊項目一期、閩清中國瓷天下旅遊景區項目二期、連江定海灣山海運動小鎮、倉山三江口文化旅遊城項目、永泰水上樂園、福清東龍灣花蛤小鎮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力促早日竣工營業。對接華僑城等旅遊大集團來榕投資,繼續推進山東水發集團無人島開發項目,協助推進福州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建設,爭取今年實現首航。

  3.提速文旅產業融合。加快「兩山兩塔兩街區」整體打造,推動形成八一七中軸線旅遊歷史文化街區規模開發和連片發展,做強福州核心旅遊區。充分挖掘閩都文化資源,指導各縣(市)區打造15個特色文化街區,推動船政文化景區、鼓山風景區、金雞山公園、曇石山文化民俗園、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等爭創5A、4A級旅遊景區。推進莊寨保護與開發,開發特色莊寨旅遊產品。創排一批旅遊精品演藝項目並開展駐場演出,推動更多博物館、美術館、文物保護單位和非遺傳習所納入旅遊線路。挖掘紅色文化基因,在三坊七巷、於山等景區積極開發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等研學旅遊產品,發展紅色旅遊。開發文創產品,策劃福州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建設旅遊商品標準化示範店,建立福州旅遊紀念品營銷網絡,打造「福州好禮」。

  4.加快旅遊新業態發展。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渠道,力爭實現鄉村旅遊全產業鏈產值超百億。持續打造鄉村旅遊精品,做好11個市級鄉村旅遊精品示範點創建指導和驗收,培育和創建2個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和18個特色村,打造2個星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和6個星級旅遊村。提升鄉村民宿業品質,鼓勵各縣(市)區出臺民宿管理實施意見或細則,推動福州鄉村民宿發展壯大。積極發展旅遊「夜經濟」,做優達明美食街等一批夜遊市場,提升閩江夜遊品質,豐富夜遊閩江產品。推進內河旅遊項目發展,開發內河旅遊新線路,展現內河整治豐碩成果。進一步做熱「最美晉安河」遊覽線路,增購遊船,推進晉安河旅遊景觀環境和服務配套建設,打造水上休閒旅遊目的地。服務推動溫泉精品項目建設,延伸溫泉旅遊產業鏈,持續打造「中國溫泉之都」品牌。

  5.抓活宣傳營銷。精心策劃「樂遊福州PLUS」系列旅遊活動,舉辦2019福州新春文化旅遊月、第五屆海絲國際旅遊節、「逛坊巷,泡溫泉」等活動。利用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第十五屆海峽旅遊博覽會、澳門旅遊(產業)博覽會等國內各大展會,結合推進閩東北協同發展、福州與定西扶貧協作,積極推介福州旅遊。加大營銷力度,編印賞花地圖、親水地圖、溫泉地圖等系列旅遊地圖,推進「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福州旅遊品牌標識在各大媒體、交通集散地、旅遊企業與服務場所的傳播與應用,持續在央視 《朝聞天下》、《海峽兩岸》節目前投放福州城市旅遊形象宣傳廣告,加大報紙媒體投放和車載廣播投放頻率與覆蓋面。強化抖音、西瓜視頻等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創新性營銷,加強與騰訊、百度等大型網絡平臺戰略合作,利用網絡力量打造「網紅城市」。

  五、實施廣播電視發展工程,實現守正創新

  1.加強廣電基礎性建設。推進閩清馥桂山發射臺、閩侯荷洋山發射臺等臺站建設,完成董鳳山發射臺IP微波傳輸系統建設、防雷改造、遠程備用信號源和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深化縣級融媒體中心融合發展。推進農村智能廣播升級改造,在福清江陰鎮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推動應急廣播數位化、智慧化。適時開展市級微波環網建設,為廣播電視事業提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深入實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加大現實題材、本土題材、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力度,做好電視劇《三坊七巷》《鼓嶺故事》和紀錄片《嚴復》等項目跟蹤對接和服務保障,力爭電視劇、動畫片的上線播出分鐘有新突破。配合開展主題優秀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和網絡視聽節目推薦徵集和集中展播。

  3.強化廣播電視專項治理工作。結合安全大檢查等工作,定期監測和清查全市廣播電視設臺用頻單位相關頻率,完善用頻審批。推進「黑廣播」專項整治,堅決打擊非法廣播頻率,維護空中頻率秩序。加強對衛星設施持證單位的日常檢查和管理,確保各單位依法接收衛星電視。加大廣播電視設施保護宣傳力度,聯合相關部門加大對非法銷售、安裝、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的打擊力度。

  六、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程,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1.推進文物保護。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點面結合,突出重點,組織開展文物安全大檢查,加強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巡查。持續推動朱紫坊、上下杭、冶山、煙臺山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保護修復工程,組織開展林則徐故居、於山段明城牆保護及展示提升二期工程、於山大士殿等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配合重點基建開展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強化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基礎性工作,公布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完善全市不可移動文物基本信息及城區不可移動文物落圖定線工作。繼續做好歷史文化名城範圍內基本建設、土地徵收等項目的文物保護工作。推動出臺福州新店古城遺址保護規劃,啟動新店古城遺址一期項目考古發掘、勘探。全力配合推進福州「海絲申遺」,組織福州海絲文物赴外地展覽展示,拍攝「海絲福清」專題記錄片。

  2.提升博物館建設水平。推動出臺加強我市文物建築和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的相關政策,進一步提升國有博物館、紀念館文物展覽展示水平。完成閩侯縣博物館開館,加快福清僑鄉博物館建設,推動林則徐紀念館建設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扶持非國有博物館建設,加大資金補助力度。加強國有博物館與非國有博物館交流,做好市博物館與屏南耕讀文化博物館結對幫扶。結合「國際博物館日」等重要節點,舉辦《紀念林則徐虎門銷煙180周年》《海絲遺珍——「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展》《潘主蘭110周年作品展》等展覽。

  3.加強非遺保護傳承。開展《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調研論證。儘快啟動市非遺展示館建設。組織開展新一批市級非遺傳承人及市級非遺傳承示範基地評選,完成閩劇傳統劇本修復與數位化保存工作。舉辦2019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常態化開展文化與自然遺產日、非遺進校園等活動。

  七、實施文旅市場清朗工程,打造「清朗福地」

  1.深化綜合執法改革。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意見》《關於深化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按序時開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推動文化和旅遊市場執法隊伍整合到位,提高監管能力和執法辦案水平。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用監管的工作銜接。

  2.加強文旅市場綜合監管。科學應用雙隨機抽查、專項整治等監管方式,規範對網吧、網絡文化、歌舞娛樂、演出市場、旅遊市場的監管與服務,建設「清朗福地」。落實「放心遊福州」旅遊服務承諾工作機制,建立市縣聯動、快速有效的旅遊投訴受理機制,開展營業性演出市場虛假宣傳及炒票問題專項治理,營造「全福遊,有全福」的旅遊消費環境。開展文明進旅遊景點、文化場所活動。組織實施旅遊英才「十百千」培養計劃,舉辦第二屆幸福導遊員大賽、全市鄉村旅遊管理人才培訓班和全市飯店行業技能大賽。持續開展簡政放權,優化審批服務,實施「證照分離」,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推進使用市級統一身份認證體系,推行同一事項審批行為標準化服務,落實「共享為常態、不共享為例外」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

  3.持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圍繞「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的總要求,拓展摸排線索,履行行業監管職責,迎接好掃黑除惡「回頭看」督查,重點整治營業性演出市場虛假宣傳及炒票、文化娛樂場所、網吧等無證經營、涉黃涉毒等問題,旅遊領域過度低價、「黑導」等現象。

  八、實施對外對臺港澳交流合作工程,加大「走出去」步伐

  1.深化對外對臺港澳文化交流。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舉措和省市惠臺措施,持續擴大榕臺港澳在民俗文化、藝術演出、文博展覽方面的人文交流,繼續辦好海峽兩岸青年聯歡會、「兩馬」同春鬧元宵等品牌活動,赴港參加「荃城共賞福州戲」。赴新加坡參加「春到河畔2019」文化慶典,持續擴大閩都文化影響力。

  2.持續擴大對外對臺港澳旅遊合作。貫徹落實《2018—2020年福州市海峽旅遊扶持辦法》,持續擴大福州與臺港澳地區的旅遊合作,著重加快福州—馬祖旅遊融合發展,推進環馬祖澳旅遊區和琅岐國際生態旅遊島建設,推動馬尾琅岐對臺綜合客運碼頭投入運營,發展「馬祖一日遊」。繼續實施港澳萬人遊福州活動,積極拓展港澳客源市場。赴歐洲、美洲開展福州旅遊推介活動,帶動更多歐美遊客來榕旅遊。

  九、實施黨建引領工程,加強全面從嚴治黨和隊伍建設

  1.夯實組織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八個堅定不移」要求,嚴格黨的組織生活,規範局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會,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大力推進「紅色領航工程」,進一步嚴格黨費收繳,推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運用。深入開展助力精準扶貧「雙聯雙扶」「一支部一品牌」「三結對三服務」等活動。推動林則徐紀念館加強黨性教育基地建設。開展好「五好」黨支部創建,打造2-3個黨支部工作示範點,切實把黨支部建設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

  2.持之以恆正風肅紀。按照省委「五抓五看」和省紀委「五抓五重」要求,壓緊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主體責任、第一責任。貫徹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支持紀檢監察部門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配合完成市委巡察「回頭看」,繼續深刻對照查擺突出問題,強化思想認識,明確責任,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切實做好巡察「後半篇文章」。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我省實施辦法,持之以恆糾正「四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認真貫徹執行黨管幹部原則,突出政治標準,著力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堅定貫徹中央關於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出臺「三定」方案,做好文化和旅遊機構合併和人員定崗等工作,推動局屬基層單位做好「定崗、定員、定責、定效」,確保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幹勁不減。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走訪」等活動,積極引導機關幹部和基層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學習新技能,掌握新知識,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健全「一線考核幹部」機制,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夯實基層文化隊伍,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4.加強自身建設。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紮實推進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工作教育、會議、檢查制度,加強應急值班值守,推動安全工作隱患整改。狠抓平安綜治、維穩、反恐防暴工作。堅持保障與管理並重,加強項目資金目標監控、指標申請、使用管理工作,推進進度和績效通報制度。用心用情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推進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工作。加強行政審批、機關效能、財務統計、保密、檔案、信用、普法等工作。做好信息公開、政務督查以及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和群眾來信來訪等工作。做好文明城市、文明單位和文明行業相關工作。開展幫困互助和為困難黨員職工送溫暖、獻愛心活動。

相關焦點

  • 2018年全市文化和旅遊工作總結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原市文廣新局和市旅發委黨組的帶領下,文化和旅遊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紮實推動高質量趕超發展,文廣新和旅遊各項工作實現新跨越、再上新臺階。
  • 國管局2018年工作總結和2019年工作要點
    國管局2018年工作總結和2019年工作要點 2019-01-
  • 儋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 2019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儋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2019年上半年,我局堅決>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優化旅遊供給、推動文旅融合為主線,不斷豐富旅遊文化產品和服務,各項工作呈現整體向上的良好態勢。
  • 連雲港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2018年工作總結和2019年工作安排
    一、2018年工作總結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系統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高質發展、後發先至」主題主線,著力凸顯文化惠民,切實加快旅遊業發展。 (一)公共文化服務成效顯著。
  • 文化有活力 旅遊有魅力 ——2020年全市文化旅遊工作綜述
    記者 王曉晶 通訊員 王紀方2020年,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 2019年鎮江文化旅遊工作十件大事新鮮出爐
    金山網訊 近日,為回顧總結2019年鎮江市文廣旅系統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引領全市文廣旅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幹在實處
  •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2019年工作總結
    2019年,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的目標,深入落實「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加快完善公共文體旅遊服務體系,努力提升文體旅遊產業的綜合實力,各項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
  • 蚌山區文化和旅遊局2019年工作總結和2020年工作計劃
    一、2019年工作總結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按時序進度穩步推進,不斷探索制度設計和創新服務方式,豐富公共文化產品,提高文化供給能力,全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果穩居全市前列。2、旅遊產業考核。
  • 神木市文化和旅遊文物廣電局2019年部門決算說明
    (二)負責擬定全市文化藝術、公共文化、文化產業、旅遊業、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播影視事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產業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指導和協調全市文化藝術、公共文化、文化產業、旅遊業、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播影視工作的改革和發展工作。(三)負責規劃協調全市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參與重點文化旅遊設施建設,管理公共文化設施,指導全市基層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印發《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工作要點》的通知林辦發〔2019〕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長白山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各計劃單列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
  • 《2019年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要點》發布
    原標題:高層次人才可享「一站式」專員代辦服務 外出農民、外來創業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高層次人才可享「一站式」專員代辦服務;擴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自主權……26日,《2019年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要點》發布。
  • 丹東市出臺《2018年丹東旅遊工作要點》
    最近,丹東市出臺《2018年丹東旅遊工作要點》,用這些措施推動丹東「由旅遊大市向旅遊強市邁進」。  1、丹東將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市」。  今年,寬甸滿族自治縣、鳳城市啟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爭取進入省級初檢;振興、元寶、振安、東港納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行列。
  • 關于吉安市2019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及2020年全市和市級預算...
    2019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及2020年全市和市級預算草案,請予審議;2020年市級預算草案,請予審查批准。一、2019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財政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六個奮勇爭先」,紮實推進「三個走在前列」「兩大戰略任務」,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圓滿完成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關於財政經濟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
  • 三山區文旅體局:三山區2019年文化旅遊體育工作總結暨2020年工作...
    下面我就2019年全區文化旅遊體育2019年,三山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融合發展為主線,(一)2019年主要工作回顧:3、完善峨橋鎮旅遊規劃和基礎設施。根據全市鄉村旅遊集聚發展專項規劃和田園綜合體規劃要求,積極配合市局和峨橋鎮做好相關工作。目前,2個規劃基本編制基本完成。
  • 2020年保山全市文化館長會議暨文藝創作培訓在騰衝舉行
    會上,保山市文化館館長繆爍同志從文化館職能職責、文藝工作者「一崗雙責」的履行、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功能以及2020年文化館工作要點四個方面,作了題為《文旅攜手謀發展 群星璀璨譜新章》的工作報告。隨後,隆陽區文化館館長宋豔、施甸縣文化館館長戴子紅、騰衝市文化館館長段應宗、龍陵縣文化館館長楊春曉、昌寧縣文化館館長徐坤、保山市文化館館長繆爍,緊緊圍繞2019年文化工作取得的經驗、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下步工作計劃等方面,依次進行了交流發言。
  • 2021年元旦假日全市文化和旅遊市場 情況綜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文化和旅遊廳的統一部署下,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場工作,各級文化旅遊部門、相關職能部門和旅遊企事業單位通力合作,全市文化和旅遊市場運行平穩、秩序井然,實現了文化和旅遊「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的目標。
  • 2019年焦作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2019年,是催人奮進的一年。  理論武裝入腦入心,新聞宣傳濃墨重彩,輿論引導卓有成效,文明創建熠熠生輝,文藝精品好戲連臺……翻開2019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畫卷,精彩紛呈,催人奮進。  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
  • 欽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2019年公共服務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
    根據欽州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公共服務專責小組的工作要求,為認真總結2019年的工作完成情況,提出2020年的工作目標及工作措施等,我局在公共服務專責領域主要的工作任務是完成2019年自治區下達的44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指標,經認真梳理相關情況,現將我局關於公共服務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 文化和旅遊部介紹2019年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工作和產業發展情況
    為了幫助廣大媒體朋友更加深入了解2019年文化和旅遊有關重點工作開展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李宏司長、產業發展司高政司長,盤點2019年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工作和產業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首先請李宏司長介紹公共服務工作情況。
  • 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市文化和旅遊市場情況綜述
    景區免費開放、活動豐富精彩、服務質量提升,使全市文化和旅遊市場人氣興旺,加速回暖,安全有序,歡樂祥和,黃鶴樓公園位列國內景區熱度排名第一,武漢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和境內外媒體關注的熱點。三、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文旅融合相得益彰。圍繞「致敬祖國、致敬英雄」,全市文化戰線組織開展了系列活動,豐富節日期間市民遊客體驗。琴臺大劇院、琴臺音樂廳、武漢雜技廳、中南劇場等大中型劇場演出52場。其中,大型交響樂《浴火重生》、話劇《逆行》、芭蕾舞劇《花一樣開放》等主題劇目展演深受觀眾歡迎。專業文藝院團、群眾文化團體和非遺展示送文化惠民活動進景區和旅遊特色街區156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