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
針對深圳計程車投訴率上升情況,深圳市公共運輸管理局近日表示,將採取十大措施,以疏堵結合的方式,提升深圳巡遊計程車服務質量。記者日前了解到,這些措施包括:構建行業誠信體系、完善行業準入退出機制,升級車載終端並運用技術手段杜絕私調計價器,嘗試運用人臉識別技術,強化人車匹配打擊「無證上崗」,以及優化運價等。
一季度計程車受理投訴2355宗,達去年六成
據深圳市公共運輸管理局統計,2016年,深圳計程車行業受理投訴3870宗,而今年僅1-3月就受理了投訴2355宗,達去年六成,計程車投訴率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市交通行政執法支隊自去年以來,共查處計程車各類違法案件2063宗。
從查處情況分析,紅色計程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拒載,綠色計程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打表、議價及私調計價器。相比之下,「綠的」服務質量中存在的問題更為突出,其投訴率是「紅的」投訴率的2.58倍。
部分企業服務質量考核不達標,414個指標被收回
市公共運輸管理局透露,在深圳計程車改革政策文件已經出臺的背景下,近期將採取十大措施,提升深圳巡遊計程車服務質量,推動行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市交委要求計程車企業要加強教育、督促全體駕駛員誠信守法經營,並加大自查自糾力度。企業需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到口岸、機場、深圳北站及駕駛員集中居住區域查處所屬車輛違法違規行為。交通執法支隊繼續嚴格執法,對計程車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對私調計價器嚴重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常態化開展查處行動,對違規行為「零容忍」。
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各計程車企業若存在營運違章率、投訴率、車容車況及駕駛員服務規範不合格率明顯增多的現象,市交委將在行業進行通報,對投訴率較高的企業進行警示約談、限期整改。在對企業質量信譽考核的基礎上,深圳將完善行業「準入—監管—退出」機制,將考核結果與企業資源分配相掛鈎,實行優勝劣汰。
據透露,目前深圳「綠的」經營股權、「紅的」牌照到期後,原則上都招標更新運力資源。招標條件以企業的服務質量量化考評成績、行業維穩、電動計程車推廣應用等情況為主要考量因素。因服務質量量化考核不達標,2012年康達順公司300個計程車指標、2016年新瀾公司114個計程車指標被收回。
第二批失信名單公布,146名司機上榜
市交委稱,目前正在建立計程車駕駛員誠信體系,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誠信機制。對進入「紅名單」的優秀駕駛員予以獎勵,而上了「黑名單」的駕駛員將被行業清退,並不能再進入深圳公共運輸行業。
據悉,今年3月15日,市公共運輸管理局向社會和媒體公布首批16名守信駕駛員和17名失信駕駛員名單。在此基礎上,近期,該局又詳細梳理了2016年以來深圳市被查處的私調計價器違法行為,共計146起。涉事的146名駕駛員均被列入第二批失信名單並向社會公布,同時當事車輛所屬企業也被通報批評,責令整改。
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與廣州、東莞、珠海等城市已建立了失信駕駛員名單共享機制。未來,合作城市範圍還會進一步擴大。
嘗試人臉識別技術,打擊無證上崗
市交委透露,將升級全市出租汽車車載終端。電動計程車可通過車載終端獲取車輛CAN總線數據實現計程計時功能,杜絕駕駛員篡改傳統計價器作弊的違法行為;燃油計程車通過車載終端獲取計價裡程和GPS裡程數據比對,篩查駕駛員運營作弊行為,提高稽查準確性和震懾力。車載智能終端還將具備評價功能,乘客可通過終端對司機的服務「點讚」或」差評」。
市交委表示,要藉助網際網路,推動巡遊計程車轉型升級。包括升級計程車行業統一電召平臺,完善叫車軟體APP服務功能,使用乘客手機終端對「車載終端+司機手機終端」雙通道模式,大力改善駕駛員的使用體驗和市民出行的乘車體驗,提升巡遊計程車的運營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市交委首次透露,未來將嘗試在計程車行業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強化人車匹配,提升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效能,從嚴治理無證上崗行為;同時,更為有效地監督拒載、議價、多收費、甩客等駕駛員違法違規行為。
近期完成運價優化調整,實現「紅綠的」價格並軌
優化運價也被列為十項提升計程車服務質量措施之一。據了解,現行深圳計程車運價政策是2009年10月制定實施的,與目前深圳經濟發展水平、城市規模已經不相適應。
據悉,「優化深圳的士運價體系價格聽證會」已於去年12月23日舉行。根據聽證方案,深圳紅的、綠的將實現價格並軌,實現同城同價,並首次建立的士運價動態調整機制。從聽證現場看,所有代表對這次調整的總體思路都持贊成態度。
市交委透露,將於近期完成深圳計程車運價優化調整工作,實現「紅的」、「綠的」同城同價。市交委將以巡遊計程車2020年實現純電動化為契機,制定引導政策,加快全市「紅綠的」一體化進程,逐步實現運營標識、設施等的統一;同時研究適時允許「綠的」夜間載客進入原特區內,讓市民打車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