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遺址保護洛陽高峰論壇將於月底開幕。配合此次盛會的舉行,我市將在洛陽博物館新館舉辦《秦漢—羅馬文明展》、《中國古代都城文明展》、《大遺址保護成果展》和《洛陽珍寶展》四項展覽。從今日起,本網將陸續介紹這四大展覽的概況、看點、精美展品等,敬請關注。
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之間,雄踞世界東西的秦漢、羅馬,開創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大不同模式,代表著當時世界文明的最輝煌成就。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模樣?這兩種文明對世界產生過哪些影響?將於月底開幕的《秦漢—羅馬文明展》會為觀眾打開一扇了解這些謎底的「窗口」。
展覽規模空前
《秦漢—羅馬文明展》由中國國家文物局和義大利文化遺產與藝術活動部共同舉辦,是呈獻給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文化盛宴,也將是2010年義大利中國文化年的開幕慶典項目,是中意兩國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這次展覽規模空前。中意雙方精選了秦漢王朝與羅馬帝國時期的489件(組)展品參展。中方的211件(組)展品,來自國內20個省、市(自治區)的61家文博單位;意方的278件(組)展品,來自義大利羅馬、那不勒斯、龐貝等地區10家博物館。展品將展示兩大帝國古老的文明、悠久的歷史、不同的文化特質及其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展覽分為六個部分
展覽分為6部分。序幕部分對這兩種交相輝映的文明進行了簡明扼要的勾勒;第二部分《帝國的建立》主要講述秦漢、羅馬兩大帝國建立的過程;第三部分《物質文明》介紹秦漢、羅馬的文明成果;第四部分《日常生活》通過一件件文物精品,為參觀者展現秦漢和羅馬人的日常生活畫卷,包括服飾、飲食、建築、交通、娛樂等;第五部分《精神世界》介紹秦漢和羅馬兩大帝國的喪葬習俗和宗教信仰;展覽的尾聲部分,主要介紹絲綢之路對兩大文明融合產生的促進作用。
兩大文明的跨越時空對話
洛陽博物館副館長謝虎君介紹,秦漢和羅馬文明是兩種不同的文明,秦漢文明是農耕文明的代表,象徵性符號是龍,是東方文明的基礎;羅馬文明是海洋文明的代表,象徵性符合是鷹,是西方文明的源頭。2000多年來,雙方遙遙相望、彼此嚮往,經絲綢之路的連接而交相輝映,共同對人類的進步產生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舉辦此次展覽,是兩種古代文明跨越時空的探訪和對話,因而具有鮮明的特色。
展品不乏國寶級文物
謝虎君介紹,此次展覽的展品均為秦漢、羅馬文明的代表性文物,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比如,來自中國的展品有秦兵馬俑坑出土的將軍陶俑和跪射陶俑、新疆尼雅古城遺址附近東漢葬墓中出土的「延年益壽」錦手套、出土於雲南的銅儲貝器、漢熹平四年青瓷繩索紋罐、漢代的彩繪木俑、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的羅地「信期繡」絲綿袍、出土於廣州西漢南越王墓的玉佩等。來自義大利的文物以大理石雕塑為主,其中將展出20多位羅馬皇帝的圖像或雕塑。這次展覽精品薈萃,是難得一見的展覽。引進如此規模和水平的中西合璧展覽,在我市也是第一次。
據悉,洛陽展覽結束後,《秦漢—羅馬文明展》還將移師義大利米蘭和羅馬。
(記者 張亞武 實習生 王子君)
200件洛陽文物珍寶31日亮相洛陽博物館新館
洛陽網14名驢友跋涉8天 崤函古道宣傳保護大遺址
連維良檢查大遺址保護高峰論壇籌備進展情況
大遺址保護洛陽高峰論壇10月31日-11月1日舉行
網友倡議共同為大遺址保護洛陽高峰論壇鼓與呼
廣邀賓朋 洛陽市赴濟南推介大遺址保護高峰論壇
關注大遺址保護:偃師二里頭 華夏第一都
保護大遺址,保護中國人的「文化之根」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