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師帶山裡娃遊蘭州 夢想,不應只在山谷裡迴蕩

2020-12-06 西部點評

8位山裡娃快樂遊蘭州

蘭州市第五中學的高中政治老師顧九殷來到宕昌縣官亭鎮九年制學校支教,發現大山深處的孩子渴盼去外面看看世界。可是,由於經濟原因,他們的夢想很難實現。

於是,顧九殷老師自掏腰包,帶著8名山裡的孩子去放飛夢想。春節前夕,顧老師帶著8名孩子來到省城蘭州,去博物館、去科技館、去極地海洋世界、去蘭州大學……精彩的世界讓孩子們大呼過癮!

看過外面的世界才會有所憧憬

顧老師是蘭州市第五中學的高中政治老師。2019年3月,顧九殷來到官亭鎮九年制學校支教,「這裡山大溝深,交通很不方便,下了火車換公交,下了公交換班車,路上顛簸5小時才能到學校。」

初到官亭,一張張稚嫩小臉上,一雙雙怯生生的眼睛,給顧九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城裡孩子不同,這裡的孩子沉默、害羞、搓著小手不敢看人。」這讓顧九殷走近他們的願望更強烈。經過近一年的相處,顧九殷和這幫娃娃感情越來越深。

一次閒聊,顧九殷問孩子們,你們最遠去過哪裡?「沙灣」,仇軍霞同學脫口而出,顧九殷鼻子一酸。沙灣這地方他知道,是宕昌縣的另外一個鎮,距離官亭不足30公裡。「這裡的大多數孩子幾乎沒有離開過不用5分鐘就可以穿過的官亭鎮。他們的父輩,常年生活在閉塞的小山村,根本沒有讓孩子走出去的意識。同在一片藍天下,這些孩子太需要一個機會了!」顧九殷下定決心,帶孩子們去蘭州轉一圈:「要讓山裡娃走出大山,首先要讓他們知道山村外的世界,娃娃們的夢想不能只在山谷裡迴蕩!」

夢想的種子會開出美麗的花朵

顧九殷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夫妻二人自掏腰包,為研學之旅安排交通、食宿。由於資金和安全問題,最終,班上的8名少年於1月19日和顧老師一起出發了。

來到蘭州,山裡娃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會下棋、玩魔方、唱歌跳舞的機器人,有著高大穹頂、星辰大海觸手可及的球幕影院;白堊紀時期的古生物化石標本、透明的水母……雖然孩子們已經10多歲了,但是由於一直呆在大山裡,很多體驗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坐高鐵地鐵、第一次在中山橋看河畔夜景,第一次吃自助餐,第一次參觀大學校園。大家激動地不知道如何用語言描述!

在甘肅省博物館,孩子們想把很多新鮮事物拍下來,但因為館內禁止拍照,大家就將化石的大致形態描畫在本子上。「娃娃們認真得很,在博物館呆了5個多小時,筆記記得都不走,一直到閉館才出來。」顧老師說。

為期3天的旅程很快結束了。顧九殷告訴記者,一路上研學團隊得到了很多熱心人的幫助,一起支教的同事卞東安給孩子們買了10張極地海洋世界的門票,老同學劉世才告訴他報社在做「暖冬行動」,讓孩子們領到了人手一份的圍脖帽子羽絨服,「大家幫助山區孩子的心一直燃燒著!」

而孩子們通過這次旅行也收穫良多:仇軍霞想考上好大學,到更遠的地方去看看;張小先說要攢錢,以後帶爺爺奶奶、弟弟妹妹也來蘭州逛逛……顧九殷播下的這粒叫做夢想的種子,或許會在孩子們今後的生活中開出美麗的花朵。

來源:蘭州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支教」,我的老師在「雲端」——蘭州文理學院開展「互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9月下旬的一天,在靖遠縣東升鎮墩窪村學裡,僅有的三名學生正跟著教學一體機屏幕裡的老師上美術課。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一筆一划認真地畫著。不多時,一隻可愛的小鴨子躍然紙上。網絡那一端,是他們的美術老師——蘭州文理學院美術專業學生曹友甜。
  • 濱州「90後」雲南支教 為山裡娃募捐毛絨玩具
    記者經過多方打聽了解到,募集人是一位濱州的「90後」女孩,目前她正在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大寨鎮支教。通過電話,她向記者講述了一個濱州姑娘邂逅雲南大山裡的孩子的溫暖故事…… 2019年8月,在連續經歷了3個小時的飛機,9個小時的長途汽車,步行半個小時的山路,花費近16個小時後,濱州「90後」女孩王圓終於輾轉到達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大寨鎮。在這裡,她將開啟為期兩年的支教工作。
  • 蘭州大墨蒲公英的老師赴臨洮思妍麗希望小學支教
    蘭州晚報訊在定西市臨洮縣辛店鎮,美麗的馬銜山腳下,坐落著定西海拔最高的小學——思妍麗希望小學。5月25日,這裡沉浸在熱鬧歡快的氛圍裡,小朋友們早早準備就緒,翹首以盼蘭州大墨蒲公英的老師以及志願者家庭的到來。此次愛心支教之旅,通過素質美育課程,讓鄉村的孩子們與藝術「邂逅」。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
    「我是一名普通的支教志願者老師,這是我來到大涼山的第4個月,經歷了山裡秋冬兩季,跟孩子們從陌生到熟悉。」黃雯在信中寫道,這次支教從今年年初開始準備,到後續辭去城市裡的工作,經歷了許多掙扎和選擇。黃雯在輔導學生功課到大山裡去支教,是黃雯讀大學時就已經有的一個夢想。「當時,家人都不太支持,我自己也感覺沒準備好。」黃雯說。大學畢業後,黃雯先到外地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來又回到重慶。在工作的那幾年,黃雯一直沒有放棄過支教夢想。
  • 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用青春激情為山裡娃播撒知識的種子
    10名大學生支教隊員從鎮江出發跨越千裡走進大山深處,開始了為期近一個月的支教活動。他們秉承「愛心接力,美的傳遞」的宗旨,用青春激情為山裡娃播撒知識的種子,將夢想傳遞給大山裡的孩子。微弱的光溫暖整個山區到達支教地的第一晚,支教團的生活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 螺髻山下的支教老師: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支教是一種經歷,是一種磨鍊,更是一種人生財富,這群95後支教老師用青春、用激情為大山裡的孩子播撒知識的種子。因為青春,她們來了。去年7月,她們懷揣夢想,背上行囊,匆匆走進大涼山,來到了涼山東南部的螺髻山腳下普格縣,她們接過四川師範大學傳遞了17年的支教接力棒,用青春、用激情為大山裡的孩子播撒知識的種子。
  • 揚州支教老師劉春陽:他將雲南孩子領出大山 又重返大涼山支教
    而讓他們夢想成真的,是從揚州前往雲南支教的作家劉春陽。支教期間結下緣分幫助少年實現夢想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劉春陽一直在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完小支教,擔任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任教期間,他對每位學生都進行了家訪。山路崎嶇,夜晚,只有手電筒的光,照射著他從學校到學生家中的山路。
  • 支教感悟:現實與夢想之間只有一首歌的距離
    作為班主任,班裡衛生、紀律總是讓我忙的暈頭轉向;作為英語老師,第一單元的英語考試平均分剛剛及格,讓我深感不安與自責。來到服務學校前,以為已做好成為山區教師的準備,但是那段時間裡,我開始懷疑自己。羅昱偉 供圖  令人欣慰的是,在經歷短暫的迷茫之後,一連串的成績,讓我深深感受到到作為一名老師的榮譽感。期中考試班裡的英語成績取得全縣第二,秋季運動會上孩子們奮力拼搏拿下了許許多多的名次,獲得了中齡段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孩子們的進步得到了家長和同事的一致認可,我為自己成為一名支教老師而深感自豪。
  • 資助支教老師百餘名 三峽集團為涼山點亮「燭光」
    原來,小女孩父母都不在人世了,只有奶奶和她相依為命。從此,對於小茂盛,龔梅就義務地擔起了媽媽的角色。 會理縣槽元鄉黃柏小學是大涼山深處高寒地帶的一所住宿制村級小學。學校共六個年級六個班,實行老師包班制,一個老師負責一個班的全部課程。學生全部來自彝族,大都是留守兒童。
  • 黔西大山裡的支教老師:放棄豐厚收入 支教山區11年
    大山裡的支教老師:我願一輩子「作秀」  杭州小夥楊明放棄豐厚收入,支教貴州山區11年;走遍黔西30多個村落  畢節市黔西縣,貴州西北部的大山裡,天亮得遲。  清晨六點,楊明從宿舍裡走出來,睡眼惺忪地去洗漱。昨晚,他又熬夜工作到了一點半。
  • 讓夢想之花盛放在「雲上人家」—記石門縣第四中學支教老師楊娟
    石門縣羅坪鄉,這個被譽為「雲上人家」的地方,距離縣城不過百餘裡,開車卻足足需要五個小時。「遠」,是大多數外來人對羅坪的第一印象。而在羅坪鄉中心學校內,不管外面雲舒雲卷,教師楊娟每天都會早早起床,開始準備新一天的授課。楊娟本是石門縣第四中學的一名物理老師,2019年,她請求來到羅坪鄉,開展義務支教。
  • 蘭州鐵路局分別開行進疆務工高鐵包車和支教專列
    ,全力確保務工和支教人員安全順利返崗。旅客 王先生"真沒想到,這次回新疆竟然能包車回去,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啊,感謝鐵路部門為我們『量身定製』,去新疆的高鐵包車。"3月15日12時25分,伴隨著一聲清脆的鳴笛聲,1034名新疆和田地區甘肅籍返校老師乘坐K4091次支教專列出發,一路西進奔赴新疆和田。
  • 【江蘇「時代楷模」】海安市寧蒗支教教師群體:接力32年 大山深處...
    從那以後,一批批海安支教老師不斷走入「小涼山」,用知識和心血哺育大山深處的孩子,改寫著「山裡娃」的命運。在寧蒗,「舅舅」是對最尊敬的人的稱呼,當地老百姓就稱他們為「海安舅舅」。   「老師們,今天我們清華大學開學了。清華園真的很大,感覺有我們寧蒗縣那麼大……」 剛開學,彝族男孩盧磊就迫不及待地給老師們發來了入學的視頻。今年高考,他以709分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 支教手記 | 有夢想要趁年輕去實現
    「記錄這裡的的點點滴滴,記錄他們的生活習慣,把最可愛的孩子以及默默堅守偏遠山區的老師通過文字的方式呈現在每一位讀者的面前,幫助更多的山區孩子快樂的成長,激勵更多的人,讓他們面對人生抉擇,面對困難,能夠砥礪前行,不輕易放棄。」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重慶老師的「求助信」:誰能給我們一個驚喜的...
    「我是一名普通的支教志願者老師,這是我來到大涼山的第4個月,經歷了山裡秋冬兩季,跟孩子們從陌生到熟悉。」黃雯在信中寫道,這次支教從今年年初開始準備,到後續辭去城市裡的工作,經歷了許多掙扎和選擇。到大山裡去支教,是黃雯讀大學時就已經有的一個夢想。
  • 山裡娃第一次吃北京烤鴨,三個孩子偷偷帶回家給媽媽吃!
    山裡娃第一次吃北京烤鴨,三個孩子偷偷帶回家給媽媽吃!這些大山深處的孩子沒吃過北京烤鴨秦紫薇老師趁著回家的機會給孩子們買了烤鴨沒想到三個孩子捨不得吃而是帶回家給了家裡人還有一個小女孩跑出去送給妹妹吃秦紫薇說:我覺得孩子們特別的可愛特別懂事英語課上講BeijingDuck,山裡娃說沒吃過12
  • 雪域童年|支教日喀則:孩子用第一支彩色筆,畫下自己的夢想
    「我的夢想是醫生!」「我想當一名軍人,我要保護國家!」「我要當老師!」一架架五顏六色的紙飛機,承載著日喀則仁布縣姆鄉中心小學同學的夢想,飛翔在群山環繞的操場上,為一座座土色的高山點綴出斑斕的色彩。支教隊隊員曾姝琦讓孩子們寫下自己的夢想,鼓勵他們要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曾老師,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
  • 這位支教老師,一腳踢壞了師道尊嚴,也可能踢飛了自己的前程
    對於老師的懲戒行為,也有明令禁止的行為,其中第一條便是「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行為」,在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多款法令也都有類似規定,懲戒不等於體罰,打罵學生是被明令禁止的行為。近日,雲南楚雄南華縣一小學內一名男老師連踹4名學生,學生被踹後,摔倒在地。
  • 支教感悟:小別離,大期待
    鏡頭一: 小相遇 大驚喜支教老師給學生們上課。她有著清澈的雙眸和柔和的聲音,像初秋的風,細膩而溫和。初相遇,知道了她的名字:許敏。身份:紅網記者。我親切地稱她小敏。接下來的幾天,我和小敏是配班老師,我們共同帶154班,也將共同完成匯報表演的節目排練。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揚州「夫妻檔」老師 帶著女兒支教陝北
    李立峰的所有付出,老鄉們看在眼裡,每次去家訪,老鄉們都會捧出一大把紅燦燦的棗兒說聲:「老師,辛苦了,來吃個棗兒。」李立峰深知,這不僅僅是一顆顆棗兒,更是吳堡人民對教育對支教老師的厚望。  很快,儀徵市教育局選派第二批援陝教師團隊赴陝西省吳堡縣開展支教活動。這一次,徐婷牢牢抓住了機會,追隨丈夫的腳步,帶著正要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來到了吳堡,圓自己夢想的同時,也給了孩子一個「父母不缺位」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