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揚州「夫妻檔」老師 帶著女兒支教陝北

2020-12-12 新華報業網

  

  徐婷為孩子們上語文課

  李立峰和他的妻子徐婷,在陝西省榆林市吳堡縣教育圈裡是一對出了名的「夫妻檔」。他們放棄安逸的生活,不遠千裡從儀徵前往吳堡支教,為那裡的孩子教育注入了一份來自揚州的新活力。

  2020年1月,李立峰夫婦的支教任務到期。昨天上午,李立峰忙著打包行李、快遞包裹,再看一眼黃土高坡,心中滿是不舍。一年半的支教生活,他已經愛上了這片土地,並用行動書寫著奉獻、堅守、付出……

  首批援陝教師選拔

  新黨員積極報名去支教

  選擇去支教,李立峰說,沒那麼多想法,就是一個黨員的初心。2018年初,李立峰光榮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有一份熱發一份光,作為新黨員,他總想做些什麼。

  2018年10月,當首批援陝教師選拔通知下發到陳集中學時,李立峰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在他看來,一個合格黨員就要能奉獻、有擔當,他的選擇也得到了同樣是老師的妻子徐婷的大力支持,這讓李立峰的支教路走得更加堅定不移。

  去之前,李立峰曾有過「幻想」,當一趟西北漢子,唱一曲黃土高坡,豪放一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儀徵和吳堡兩地遠隔萬水千山,教育環境差距也很大,光是每天上下學的路,就讓他有些「力不從心」。

  吳堡位於黃土高原,李立峰每天從宿舍走到校區,近在眼前的教學樓,他要走上十來分鐘,「海拔高,坡度高,走路就像在爬樓,每天從宿舍到教室相當於爬10層樓,剛開始非常吃力。」李立峰把每天「爬樓」當成是一種鍛鍊,漸漸地,陪伴他多年的啤酒肚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頭頂多出的白髮和額頭上那兩道深深的皺紋。

  自創低起點教學模式

  老鄉送棗感謝「親人老師」

  初到吳堡時,由於生活在環境相對封閉的貧困山區,孩子們學習自信心明顯不足,課堂上缺乏主觀能動性。從教多年,李立峰也感到了「棘手」,要改變這一局面,必須要走進孩子們的世界。

  上完課,李立峰與孩子們一起聊天,一起玩耍,甚至一起放學回家;晚上,他改教案、批作業、寫論文……漸漸地,李立峰成了孩子們眼中的好朋友,融入孩子們的生活,與孩子們打成一片,李立峰的教學逐漸得心應手起來,他通過一系列實踐,不斷總結經驗,設計出「低起點、小循環、多反饋」的教學模式,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大紅棗兒甜又香,送給親人嘗一嘗。李立峰的所有付出,老鄉們看在眼裡,每次去家訪,老鄉們都會捧出一大把紅燦燦的棗兒說聲:「老師,辛苦了,來吃個棗兒。」李立峰深知,這不僅僅是一顆顆棗兒,更是吳堡人民對教育對支教老師的厚望。

  妻子隨丈夫一起支教

  一家人擠在近20平方米宿舍

  第一年支教期滿後,在當地學生、家長、縣教育局、縣政府等的多次挽留下,李立峰表態「再幹一期」。當他充滿忐忑地給愛人徐婷打電話時,妻子徐婷卻給了他一份驚喜——她也要來支教,一起踐行教育者的初心。

  很快,儀徵市教育局選派第二批援陝教師團隊赴陝西省吳堡縣開展支教活動。這一次,徐婷牢牢抓住了機會,追隨丈夫的腳步,帶著正要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來到了吳堡,圓自己夢想的同時,也給了孩子一個「父母不缺位」的交代。

  從此,一家三口放棄老家的安逸生活,「蝸居」在一個不足20平方米的宿舍裡,高低床、小課桌、鐵皮櫃……條件簡陋,生活清苦,「吃飯都是捧著碗蹲在地上,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其他都可以忽略。」李立峰說。

  

  李立峰為孩子們上英語課

  既是老師又是媽媽

  當地媒體多次報導「徐媽媽」

  在吳堡支教的日子裡,徐婷被當地的孩子叫做「徐媽媽」,不僅教他們知識,還給了他們媽媽般的呵護。

  「我曾經拉過一個小男孩的手,八九歲的孩子手上溝壑縱橫,還有些細小的傷口。」回想起那一幕,徐婷心頭一酸,淚水盈滿眼眶。小男孩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在外地打零工,孩子每天一個人洗衣、燒飯、睡覺,為了節約電費,連燈都捨不得開,晚上作業寫不完就天亮再寫。聽完孩子的敘述,徐婷久久不能平復,也就是那一刻意識到,在吳堡的工作,不僅需要很強的責任心,而且需要更深的情懷。

  從那以後,她不僅是老師,更是孩子們的「徐媽媽」。在徐婷的關心鼓舞下,小男孩吃上了心心念念的肉,身體逐漸結實起來,人也變得開朗和自信,學習積極了許多,成績日漸好轉。徐婷的付出,老鄉們看在眼裡,不僅家長慕名來諮詢,當地的媒體也爭相報導,她也成了縣上的「網紅」。

  他們把女兒帶到吳堡

  不想讓孩子成留守兒童

  把愛都給了別人家的孩子,把自家娃帶去吳堡,很多人對李立峰、徐婷夫婦不能理解,自己愛折騰,還把孩子搭進去了。

  「我們也不能只顧自己的理想,讓孩子成了『留守兒童』。」面對質疑,李立峰開玩笑說。在他看來,對於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來說,吳堡的生活本來就是一種學習。

  女兒來了吳堡後,變得懂事多了,過去車接車送的上學路,如今都是她獨自上學的背影,「我們忙著上課,她一個人坐公交車上下學。」李立峰也曾感到內疚,最忙的時候,女兒高燒都顧不上,孩子一個人躺在宿舍休息,「這或許也是一種成長!」

  臨別準備一份「厚禮」

  1.4萬揚州愛心捐給吳堡

  2020年新年第一天,李立峰和愛人忙著收拾行李,臨別之際,學生們給他送了不少禮物,他們都婉拒了,只收下了孩子們寫的一封封感謝信和兩把孩子們親手製作的刷子。

  班主任在朋友圈寫了這樣一段話:「一聲老師好,一生老師好!李老師還沒有道別,學生就已經哭得稀裡譁啦。學生的留戀和不舍,來自於您對學生的諄諄教誨、深切關愛和無私奉獻……我真替班裡的學生慶幸,他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值得他們一輩子銘記的英語老師。」

  「刷子是陝北特色,當地人用來刷炕的,留個紀念。」徐婷告訴記者,雖然要離開了,但他們會一直關注這裡的孩子,「我想看他們金榜題名走出大山,我也想看他們回到大山建設家鄉。」

  臨行前,徐婷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份「厚禮」,在她的倡議下,儀徵市儀化三小開展「愛心傳遞,情暖冬日」捐款捐物活動,為吳堡縣第一完全小學籌集善款1.4萬元,衣物近300件。

  就要離開了,李立峰滿是不舍。他告訴記者,儀徵是根,吳堡是魂,一年半的時間,他已經成了半個陝北人,喜歡上了吃麵,吃飯時也會來上一瓣蒜,「我要再去看一眼黃土地,在黃土高坡上再喊一嗓子,再激起一朵浪花。」 (通訊員 於長青 記者 田文薈)

相關焦點

  • 揚州支教老師劉春陽:他將雲南孩子領出大山 又重返大涼山支教
    而讓他們夢想成真的,是從揚州前往雲南支教的作家劉春陽。支教期間結下緣分幫助少年實現夢想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劉春陽一直在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完小支教,擔任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任教期間,他對每位學生都進行了家訪。山路崎嶇,夜晚,只有手電筒的光,照射著他從學校到學生家中的山路。
  • 以新擔當新作為譜寫新時代統計調查新篇章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寧吉喆表示,統計人要把初心和使命轉化為新時代開拓創新、勇於擔當的責任感、使命感,以新擔當新作為譜寫新時代統計調查新篇章。今年統計開放日的主題是「堅守統計初心,踐行時代使命」,通過回顧共和國統計發展光輝歷程,滋養統計人的初心和使命,傳承統計精神、宣傳統計歷史、弘揚統計文化。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天水農村「黑科技」取暖方式上線 保「暖...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天水農村「黑科技」取暖方式上線 保「暖」保「藍」 2020-12-14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城市新青年:我們,正青春!
    5月4日是五四青年節,揚州發布記者採訪新時代下不同的青年,展現他們的青春姿態。  1.  「80後」監管員:烈日下的「舞者」,美好你的旅程「五一」長假期間,宿揚高速公路(揚州段)陳集服務區迎來入區車流高峰。80後監管員袁維頭頂炎炎烈日,穿梭在進入服務區的各類機動車輛中間,引導廣大司機按照指定的車位區域有序停靠,一絲不苟地維護著服務區停車和通行秩序。  2.  「雙橋十姐妹」:青春「疫」線上展巾幗風採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秦州:菜葉不棄田!尾菜「變廢為寶」有實招~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秦州:菜葉不棄田!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近年來秦州區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打好農業面源汙染攻堅戰
  • 在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湖南新篇章中展現株洲新作為
    市委常委會專題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在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湖南新篇章中展現株洲新作為 毛騰飛主持並講話 來源:株洲日報  發布時間:2020-09-22 08:55:36  作者:羅欣  【字體大小:大中小】 9月21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夫妻紮根鄉村支教13年:為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湖北省宜都市賀炳炎紅軍小學支教老師於小平8日說道。13年來,於小平和妻子伍輯燕紮根鄉村,先後在廣東、廣西、湖北等地支教,為鄉村教育獻出自己的青春。於小平今年36歲,和妻子伍輯燕都是重慶人。夫妻倆都是廣東省佛山市華國光學器材有限公司的員工,2007年,公司發出倡議,號召員工自願前往農村學校義務支教,工資由企業按月支付,於小平和妻子一起報了名,走上了鄉村支教路。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泰州姜堰區1100多個「先鋒小院·民意...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泰州姜堰區1100多個「先鋒小院·民意驛站」幫扶幫在點子上 2020-01-13 08:48:35 來源: 泰州日報 近段時間,泰州市姜堰區通過各類媒體,曬出71家單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整改案例和成效
  • 《中國好家庭》延安老師獻唱英語版陝北民歌
    ­  嘉賓獻唱陝北民歌­  騰訊娛樂訊 本周日晚遼寧衛視《中國好家庭》又迎來兩組特別的家庭,一組是來自祖國最南端三沙市的李湛忠一家,一組是來自革命聖地延安的文世龍一家。兩個家庭都是教師家庭,但是他們的教學方式跟傳統教學方式卻有著天壤之別。想知道兩位老師是用什麼辦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嗎?今晚21:10 遼寧衛視《中國好家庭》將一一為你揭曉。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海安開發區:「標準化+」蓄足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海安開發區:「標準化+」蓄足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2019-09-21 09:14:31 來源: 南通日報 日前,國家級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通躍通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揚州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構築南水北...
    揚州是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城市,近年來,揚州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生態自覺,在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廊道沿線1公裡範圍內規劃建設1800平方公裡的江淮生態大走廊,通過實施環保生態工程,保障源頭水質,確保「清水北送」,體現服務國家戰略的揚州擔當。
  • [金山]新農學校:學校舉行劉麗老師援滇支教歡送會
    [金山]新農學校:學校舉行劉麗老師援滇支教歡送會時間:2020/3/30 14:09:30 來源:上海市新農學校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
  • 五四運動100周年 美麗中國支教「新青年」開展多個課外項目
    一百年前,中國有一群生於1890年代的「90後」,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像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給社會帶去了新希望,名之「新青年」。 一百年後的今天,中國也有一群90後,捨棄了大城市的發展前景,前往貧瘠的大山,為了鄉村孩子的未來和心中的教育夢想而努力拼搏,他們是「珍惜這個時代、擔負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的新時代中國青年,他們來自美麗中國支教項目。
  • 中國鄉村支教的新路徑
    項目老師範恆楨(上圖左)、殷銘澤(上圖右)、楊松(下圖)分享他們各自的支教體驗。美麗中國 圖作為美麗中國強有力的支持者,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現場宣布為美麗中國捐贈2000萬。他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和美麗中國結緣自該團隊來找分眾幫忙在國內的宣傳推廣,他很快發現雙方有著相通的價值理念和社會責任感。
  • 學思踐悟十九大:奉獻新時代 唱響最美的歌
    學習十九大·奉獻新時代15  我是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第十九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是一名支教老師,現服務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瑤族自治縣。作為一名支教老師,在教育扶貧的一線,為祖國的新時代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的時候,見證了十九大的勝利召開,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一次偉大會議,見證了國家發展進入新時代,使我倍感榮幸!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東海:「晶都」鄉村放異彩 齊心繪出...
    而今,東海廣袤的農村、數十萬農民的生活也越扮越靚,開啟了「晶都」之美的鄉村新篇章。為了讓村民能夠快速富起來,33歲的郝大寶將辛苦學來的鮮切花種植技術傳授給了農民,並帶著大家流轉2000多畝土地,創辦合作社。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遵義:「組組通公路」讓山貨遠走高飛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遵義:「組組通公路」讓山貨遠走高飛 原標題:   「5米寬的通組硬化路直接修到了家門口,再也不愁運輸了,還節省不少周轉運費!」
  • 韓慶祥:從三個方面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新華網 劉廈 攝以下為訪談實錄:新華網:如何理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提出的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韓慶祥:十九大報告是第三卷的開篇之作。第二個論斷,是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論實踐中,要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第三卷有十九個專題、九十二篇文章。這十九個專題可以稱之為「綱」,九十二篇文章可以稱之為「目」。每一個專題下面那些目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編排的。
  • 高三老師「夫妻檔」|洛川蘋果甲天下「美麗中國」報導攝影大賽18
    高三老師「夫妻檔」(嘉興日報 馮玉坤 攝影報導)都說高三老師苦,高三老師累。翟景梅老師在課堂上傾情講解,遇到重點或難點更是逐字逐句,舉一反三,生怕學生們記不牢、悟不透。課堂上,翟景梅和老公胡劍洲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傾情講解,遇到重點或難點更是逐字逐句,舉一反三,生怕學生們記不牢、悟不透;課間,夫妻倆常常被學生們團團圍住,答疑解惑;夜幕降臨,教室裡燈光通明,夫妻倆堅守在各自的教室裡陪伴學生複習重點,查漏補缺;深夜,翟老師作為年級主任還擔負著夜間值班任務,當學生們晚自習結束回到宿舍熄燈後,翟老師拿著手電筒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新華社記者從湖南岳陽以良法善治保護「一江一湖」生態環境,到上海浦東依靠法治創新吸引大批優質外資,再到浙江金華「無證明城市」改革的不懈實踐,一樁樁鮮活的基層探索案例與群眾身邊事息息相關,標註著各地法治建設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