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榆園始建於癸巳中秋,因園中植有一榆樹而得名。戊戌年初準備重建笑聞北院時,就曾粗略設想過榆園的規劃大概:庭院錯落有致,山石依次聳立,樹木翠綠蔥鬱,園中以石板鋪就的小道蜿蜒曲折,林泉飛流直下,青翳藤蘿纏繞,山腳泉池清澈見底,二三魚蝦戲遊其中,盡顯自然與生動。
腹稿既定,於是提筆反覆地構思、畫圖、取材備料。沒幾日大致氣象已瞭然於胸。似乎想像中的榆園躍然眼前。
回想近年來,驅車九赴雁山,北上姑蘇東吳,西行三衢大地,走訪於弋陽鉛山之間,南下端州肇慶府第,可謂到處『尋花問柳』,時不時深入坊間察言觀石,自覺碩果頗豐。是年四月過鵝湖書院,更是意外收穫赤楠幾枝、瘦石一二,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一場古代中國文人的曠世之會,細讀史料,頓時心潮澎湃、感佩不已。遙望當年朱陸之辯真切演繹的是坦蕩的君子之度和儒者風範。想來我們今日之所以不忘鵝湖之會,更在意於朱陸的風範和實踐,在稷下學宮之後,又一次開啟我國民間思想的共和景象:理學心學,在中國思想史上空,雙虹輝映,餘脈千年。(此為後話,暫可不述)
隨後經過近兩個月的挖坑填土、迭石種樹,榆園『勝景』初具規模,整體布局跟原有的設想也是基本一致。『景雖甚小,然山水之氣勢大焉』,這是我自己對榆園的看法,當然也算是自鳴得意的自我評價而已。但有人認為如此故作風雅太過迂腐、矯情,甚至做作,區區小景未免有些小題大做,缺乏格局。喏!不爭也罷!不是剛剛還提到朱陸的鵝湖典故嗎?容我先將『北院楠山』呈上一閱,管他理學心學,管他性情矯情,且看再說不遲吧。
晉陶淵明有詩曰:『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歲次戊戌初春,重修笑聞北院,增其舊製,廢其荒蕪,逾兩月修葺竣工。極目遠觀,有山石依形而築,樹林蔭翳,鮮荑深翠。若有樵人登臨,似有鳴聲隱逸。凝神頓足間,盡取天然古意之妙,巧得高山流水之樂。課餘觀其勝景,俯眼奇峰一窺而萬裡。崖頂虎耳遍地,溪下蕨草連綿,刺柏鬥寒傲雪,柞木倚峰迎春。拾階而上,氣清天朗,意境幽遠雲舒,氣象萬千縱橫。逶迤山澗,望檵樹紅花文思杳然,見迭峰院落深宮幾許。秋中登覽邀明月,與君共倚曲欄,流連於亭臺之間,醉意如何?若有湖中倩影滌蕩長船,更借深景寄情於懷乎?暮春至江西,於鉛山得鵝湖書院赤楠數枝,瘦石一二。赤楠者,蒲桃也,品性高潔,生機盎然。移植兀石之側,在深壑之中,又於峰頂而立,姿態栩栩如自得,得天然生機之趣。瘦石雖瘦,然風骨猶現,透其形也,妙趣橫生。笑聞學社乃育人之所,崇教尚賢,修德行以穩健,講學識以明道,知畫理、懂章法,砥礪前行,謂自得也。以聖賢之學為己任,以聖學體悟教淑諸人,中得心源、師出造化謂生機也。今得偶然,因其敦化育才之意,燻養德育至尚,積習性坦然,遂名楠山是也!幸甚至極,聽琴聲以古雅,吟詞曲以歌賦,曰:閒來不望川,北院話楠山,楠林深淵一片,兀石留眼根須穿。萬斑點點,千葉鋪地附荑蘚。檵木長,紅花檵葉寬,棲下流水潺潺,古木穹枝雲裡歡。
是以為記,權當作序。
戊戌首雪西溪人林輝於北院
【北院楠山】
張林輝作品集
主編: 張林輝
設 計: 觀 象 2019年11月
出版發行: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開 本:16k精裝
尺 寸:310mm×200mm
56P 特種紙四色印刷
張林輝
號笑聞,別署西溪,浙江浦江人,二〇〇一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課程班。九三學社社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寧波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浦江青年美術學會會員、寧波市江北區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浙東書畫院副院長、楳社成員。現任職於浙江紡織服裝學院。一九九三年《百蝦圖》獲全國第二屆『紅軍杯』書畫大賽二等獎,作品收藏於中國紅軍博物館;二〇一四年於北岸文化中心舉辦『甲午』聯合作品展,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參加天一閣博物館《黛瓦白牆訴鄉愁》寫生作品展,作品《莫道記憶強說愁》收藏於天一閣博物館;二〇一七年六月《長徵·穿越》入選浙江省建軍九十周年美術作品展;二〇一七年八月《丁酉治汙》入選浙江省美術作品展;同年《雁山過雨》入選寧波市第三屆中國畫大展;二〇一八年參加一人一藝『對話二十四品——全國名家作品展』;同年十一月作品《德記巷》獲浙江省中國畫大展學術提名獎。
部
分
作
品
雲山四月 137cm×34cm
梅雨山間 137cm×34cm
幽遠雲舒 137cm×34cm
德記巷 140cm×96cm
雜然賦流形 14cm×29cm
敬請關註:
杭州觀象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東信大道彩虹城西門81號商鋪
電話:189 6916 4693 / 189 6916 4692
郵箱:hzgxgzs@163.com
Q Q:763438660 2809615049
觀象擁有先進的飛思掃描、拍攝系統,有專業色彩管理人員,採用定製的宣紙和絹本材料,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多元化經營工作室。經營範圍藝術品掃描復制、攝影、書籍設計、出版印刷、書畫裝裱、藝術品銷售、衍生品、竹蒲草堂微拍堂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