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取景深水埗 遇見香港老味道(2)

2020-12-25 齊魯網

  徙置大廈一直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其中的第41座美荷樓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這座平面為H形的7層樓房,是當年老屋邨的代表。裡面的房屋均為120平方尺(約11平方米),沒水沒電,只在大樓中央有公共水龍頭、廁所和浴室;兩端的單位由長長的公共走廊(俗稱冷巷)連接。目前,美荷樓已被改建成青年旅舍,公用浴室和廁格都按原貌保留了下來,今年下半年到香港,就可以體驗入住了。

  

 

石硤尾美荷樓

  石硤尾附近還有一座值得一遊的舊建築———石硤尾工廠大廈,它是深水埗工業發展的見證者。邵氏舊片裡,工廠女工梳著孖辮、提著飯盒去上班,她們去的就是這種工廠大廈。這座大廈2000年停用後,被活化成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上世紀70年代工廠大廈的「石屎」地面、建築格局都保留著,不同的是藝術品代替了舊機器,實驗劇場的念白代替了馬達的轟鳴……

  深水埗 好味道

  開飯不去深水埗,吃遍香港也枉然!港鐵深水埗站附近的福榮街及桂林街食肆林立,是香港最著名的特色美食街。

  福榮街的維記咖啡粉面是早餐首選,也是深水埗最具人氣的餐廳,看名字就知道匯集中西美點,咖央西多士和豬潤牛肉麵是店家的招牌。另一家早餐名店是桂林街的合益泰小食,滑溜腸粉6港元4條,醬料任配,想吃先排隊!

  

 

大排檔

  從石硤尾穿過大埔道走進青山道,在拔萃女書院和九江街之間有家雪山茶餐廳。店內保留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模樣,牆上還掛著以前的出品畫像介紹,膠椅、木桌、卡位,樣樣都很懷舊。

  

 

美食街

  「大排檔」是香港另一「特產」,僅深水埗一帶,就匯集著好幾家著名大排檔。隆重推薦基隆街的強記(深水埗有兩家強記,另一家在耀東街),廚房由鐵皮屋搭成,小炒充滿鑊氣,出品是延續了幾十年的風味,沙姜雞、醬爆生腸、豉椒炒蜆、韮菜花炒鮮魷、豉汁蒸魚雲、蝦醬炒通菜都是難得的美味,價格大多在四五十港元左右,經濟實惠。此外,福榮街的小菜王、荔枝角道近石硤尾街的愛文生也都值得推薦。

  除了維港的夜景,老區的夜市一樣體現著香港的特色和城市節奏。如果對美食意猶未盡,夜晚可以去桂林街的糖水佬甜品店打打牙祭,椰汁星洲喳咋12港元一份,定會讓你回味無窮。此外,北河街公和荳品廠的豆漿豆腐、福榮街標叔叔小食店的各種小吃都是逛街時的解饞美味。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桃姐》取景深水埗 遇見香港老味道
    ———許鞍華  電影《桃姐》《桃姐》講什麼  電影由許鞍華導演,葉德嫻、劉德華、秦海璐主演。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與自幼照顧其長大的家傭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溫暖人心的主僕故事。
  • 深水埗 當文藝青年遇見香港老味道
    十年前的《無間道》,劉建明與陳永仁相逢於鴨寮街音響店;潮溼卻堅韌的《青苔》,警察、黑社會、妓女、拾荒者和殺手共處一區,橫街窄巷裡掙扎著生存;還有《桃姐》裡寧靜的杏林護老院,暮靄老人們坐在長椅上曬曬太陽看看天光。
  • 跟著《桃姐》遊香港 小巷中尋香港老味道
    《桃姐》海報《桃姐》講什麼電影由許鞍華導演,葉德嫻、劉德華、秦海璐主演。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與自幼照顧其長大的家傭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溫暖人心的主僕故事。影片中的養老院鏡頭在深水埗取景。電影獲得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
  • 跟著《桃姐》遊香港 探尋香港老味道
    ——許鞍華《桃姐》講什麼電影由許鞍華導演,葉德嫻、劉德華、秦海璐主演。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與自幼照顧其長大的家傭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溫暖人心的主僕故事。影片中的養老院鏡頭在深水埗取景。電影獲得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
  • 深水埗的香港老味道
    新華網香港1月19日電(記者 王欣)下午2點多的深水埗,格外繁忙,鴨寮街兩旁的攤檔擺滿了廉價的衣飾、電子產品和玩具雜物,人們擠在攤位前,和攤主討價還價。老人們說,這嘈雜的景象,恍如幾十年未變的老香港。舊貨攤檔 時光倒流在這個被稱作香港最貧窮的地區,大批新移民落地生根,從事香港傳統老行當。記者日前隨香港文化企業「活現香港」的導賞員鄧彥心來到深水埗,聽她講述深水埗的往日今夕,跟隨她尋覓香港老區的酸甜苦辣。從小生活在深水埗的鄧彥心告訴記者,深水埗的跳蚤市場代表著這裡最原生態的生活面貌。
  • 深水埗:從老音響裡飄出的新歌,繁華背後的舊時香港味道
    最近應該有很多小夥伴在做春節度假攻略了,香港應該是經常被小夥伴們寫在旅行計劃表上的一個地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香港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多種文化交織,是許多人想去的購物天堂。但是就像北京有城中村,香港也有繁華背後的另一面就是深水埗。
  • 香港旅發局推廣「深水埗」旅遊,系列微電影拍得精緻又樸實
    繼去年的「舊城中環」項目受到好評,香港旅遊發展局今年看上了深水埗——又一個被內容化的香港區域,宣傳的賣點是「香港最地道街區」。深水埗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人口約 35.3 萬,是香港最早的發展區域之一。深水埗以往是各類原材料集散地,鴨寮街以專賣電子零件聞名,大南街遍布鈕扣廠、布行、皮革店與絲帶廠。延續去年旅發局的「香港·大城小區」的推廣思路,深水埗被定位為遊客體驗最地道香港風土人情的所在。近日,旅發局上線了一系列微電影廣告《尋覓·心水寶》,廣告語「步埗地道」,用年輕人的視角展現 4 個在深水埗(粵語中諧音「心水寶」)尋寶的故事。
  • 到深水埗細品老香港
    被活化的歷史建築彷彿一扇窗,讓人窺見香港多樣化的建築古蹟及文化。下面讓我們去深水埗看看香港是如何巧妙融合新舊兩種元素的。  深水埗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區裡多數地方迄今仍維持著1960年代的原始面貌。乍看之下,也許難以領會那歷盡滄桑的老舊街區究竟有何迷人之處。
  • 香港旅行自由行:到深水埗細品老香港
    下面讓我們去深水埗看看香港是如何巧妙融合新舊兩種元素的。被活化的歷史建築彷彿一扇窗,讓人窺見香港多樣化的建築古蹟及文化。下面讓我們去深水埗看看香港是如何巧妙融合新舊兩種元素的。深水埗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區裡多數地方迄今仍維持著1960年代的原始面貌。乍看之下,也許難以領會那歷盡滄桑的老舊街區究竟有何迷人之處。
  • 深水埗:最接地氣的香港味道
    香港特區政府旅遊發展局(旅發局)近日宣布,將投資逾1200萬港元啟動「香港·大城小區—深水埗」推廣項目,向旅客展現一個充滿人情味的香港。早前有旅行社舉辦深水埗一日遊旅行團,報團人員中高達九成竟為港人。連本地人也想去遊玩,究竟深水埗魅力何在?
  • 深水埗風味濃,遊客:舊樓見證老香港!
    ,深水埗應該算是我最喜歡的地段之一。深水埗也是老香港時期最早建立上世紀50年代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年代,因大量外來難民在來到香港後都居住在深水埗裡搭建的木屋中,1953年造成了片區大面積失火,因此也就出現了公屋。
  • 深水埗風味濃,遊客:舊樓見證老香港!
    去過香港幾次,深水埗應該算是我最喜歡的地段之一。雖然如今的它是香港最貧窮的地方,但做為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這兒曾經是工商業及交通樞紐我喜歡深水埗,是因為它仍然保留著老房子,而不是那些新打造的高樓大廈。
  • 香港有個好萊塢,《桃姐》的香港在交加街菜市場,值得一來
    香港無論來幾次我都一定要去灣仔和銅鑼灣。這裡有燒臘的氣味,有溼漉漉的魚鮮,冒著蒸汽的茶餐廳,這裡有我們在錄像帶裡接觸的最初的,滿是人情味的香港。《桃姐》有場戲,鍾春桃帶著老花鏡,在菜市場一粒粒挑蒜,挑的認真又仔細。
  • 香港的一個地區,深水埗,卻是「最有香港味道」的地方
    香港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它和紐約、倫敦合稱為「紐倫港」,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在這個城市裡中國和西方的不同文化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但即使在這麼繁榮的國際大都市裡,也有落後的一面,深水埗就是全香港最貧窮的地區。
  • 香港的好吃的,深水埗篇
    深水埗是香港市井文化的腹地之一。來這裡,能領略到老香港的生活姿態,這裡也有美味傳統老店在等你挖掘。
  • 實拍香港深水埗,香港最貧窮的一個區域,卻是最具香港味道的地方
    一提到香港,人們想到的自然是富裕和繁華,世界級一線城市的發達,九龍、灣仔、旺角等無數經典電影中出現過無數次的那些燈紅酒綠之地。很多人卻不知道,在距離尖沙咀只有四公裡左右的地方,有一個叫做深水埗的區域與之形成著鮮明的反差與對比。
  • 深水埗,每一條街道都散發著香港的市井魅力
    與中環、尖沙咀商廈林立的繁華景象不同,深水埗這個老社區內,隨處可見充滿歷史感的舊式樓房、密集的雜貨鋪和熱騰騰的街邊美味,在這看似平凡的市井表象背後,隱藏著香港別樣的迷人魅力:從老樓的活化煥新,到猶如博物館的主題商業街,再到最潮的概念店等等,吸引著全球旅客前來探索。
  • 【香港美食】吃盡深水埗!
    香港的美食多不勝數,美食的小食更是讓你眼花繚亂,今天和大家一起走進深水埗。
  • 香港深水埗必訪的維記咖啡粉面
    ,你可以不買買買,不逛維港、迪士尼,但絕對不能不吃新鮮出爐的菠蘿油、街角的港式奶茶、街邊的咖喱魚丸、還有早茶的「一盅兩件」、飯後的老婆餅蛋撻、宵夜的甜品糖水……深水埗可算是九龍半島鬧市的尾聲了不過,遊客來到深水埗多半還是為了尋找美食,由於這裡是半島的老社區,因而也是許多傳統美食的發源地。
  • 深水埗裡的老香港糖水鋪,遊客:入夜也要吃一碗!
    深水埗位於九龍半島,是香港早期發展的區域之一。如今的深水埗以老舊的住宅為主,初步大夥經常提及的公屋也是從這裡開始,早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已經聚集著許多人。很多人說,深水埗是香港最貧窮的地方,很多沒有過多收入的香港人都居住在此,比如於1954年建立的石硤尾邨就是香港最早的公屋,樓屋雖然老舊,但外牆的彩漆卻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與此相輝映的是,深水埗的那些平價美食!深水埗雖然是香港的貧民區,但實際上也有著設施完善的吃喝玩樂,在這裡有服裝批發,也有大型購物中心,更有各種經濟實惠的美食店!